几何误差的评定与检测规定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7997365 上传时间:2018-07-08 格式:PPT 页数:65 大小:6.7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几何误差的评定与检测规定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几何误差的评定与检测规定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几何误差的评定与检测规定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几何误差的评定与检测规定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几何误差的评定与检测规定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几何误差的评定与检测规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几何误差的评定与检测规定(6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4.2 几何误差的评定与 检测一、几何误差及其评定1、形状误差及其评定(1)形状误差形状误差是指被测提取要素的形状对其拟合要素的变动量,而拟合要素的位置应 符合GB/T1182规定的最小条件。提取组成要素对提取组成要素,其拟合要素位于实体之 外且与被测提取组成要素相接触。图4.3 用“最小条件和端点连线法”评定直线度误差 提取导出要素对提取导出要素(中心线、中心面等),其 拟合要素位于被测提取导出要素之中。 图4.4 用最小条件评定圆度误差 图4.5 提取导出要素的拟合要素 (2) 最小条件定义:最小条件是指被测提取要素对其 拟合要素的最大变动量为最小。 形状误差用最小包容区域的宽度或直径 表

2、示,最小包容区的形状与相应公差带 的形状相同。 特点:最小条件是评定形状误差的基本 原则,评定数据最小、评定结果唯一, 符合国家标准规定。 直线度误差的最小包容区直线度误差图4.3图4.3 用“最小条件和端点连线法”评定直线度误差 圆度误差的最小包容区圆度误差: 用若干组同心圆 包容被测实际 圆,半径差最 小的两同心圆 即为最小包容 区。 见图4.4)(3)形状误差最小区域判 别法 直线度误差判别法给定平面:两平行 直线成高低相间三 点接触。图4.6 给定平面内直线度误差的最小区域 图4.7 给定方向上直线度误差的最小区域 给定方向:两平行 平面沿主方向成高 、低相间三点接触 。 平面度误差判

3、别法由两平行平面包容提取表面时,至少有三 点或四点与之接触,判别方法有三种:三角形准则:三个高点与一个低点 图4.8 平面度误差的最小区域“三角形准则” 交叉准则:两个高点与两个低点图4.9 平面度误差的最小区域“交叉准则” 直线准则:两个高点与一个低点 图4.10 平面度误差的最小区域“直线准则” 圆度误差判别法 两同心圆包容被测提取轮廓,至少有四个 实测点内外相间与圆接触,此为最小区域 。 图4.11 圆度误差的最小区域“交叉准则” 2、方向、位置误差及其评 定 (1)方向误差 方向误差是被测提取要素对具有确定方向的拟合 要素的变动量,拟合要素的方向由基准确定。 方向误差用定向最小包容区域

4、的宽度f或直径f 表示。 定向最小区域是指按拟合要素的方向包容被测提 取要素时,具有最小宽度f或直径f的包容区 域,如图4.12所示。 图4.12 方向误差的定向最小区域 平行度误差判别法 平面或直线对基准平面由定向两平行平面包容被测提取要素, 至少有两个实测点与之接触;一个为最 高点,一个为最低点,见图4.13。 4.13 “面或直线对基准面”平行度误差的最小区域 平行度误差判别平面对基准直线由定向两平行平面包容被测提取要素, 至少有两个或三个点与之接触,垂直于 基准直线的平面上的投影,见图4.14。 图4.14 “平面对基准直线”平行度误差的最小区域 垂直度误差判别法 由定向两平行平面包容

5、被测提取表面,至 少有两点或三点与之接触,在基准平面 上的投影,见图4.15,表示被提取测要 素已被最小包容区域包容。图4.15 “平面对基准平面”垂直度误差的最小区域 (2)位置误差的评定位置误差是被测提取要素对具有确定位 置的拟合要素的变动量,拟合要素的位 置由基准和理论正确尺寸确定。 位置误差用定位最小包容区域的宽度f 或直径f表示。最小区域是指以拟合要素定位包容被测 提取要素时,具有最小宽度f或直径f的 包容区域,见图4.16。位置误差的评定图4.16 位置误差的定位最小区域 被测提取要素的模拟体现图4.17 采用模拟方法体现提取要素 二、基准的体现和建立1、基准的建立由于基准实际要素

6、本身也存在形状误 差,故按基准实际要素建立基准时 ,应以该基准实际要素的拟合要素 为基准,而此拟合要素的位置应符 合最小条件。(1)基准点由提取导出球心或提取导出圆心建立基准 点时,该提取导出球心(圆心)即为基准点 。 提取导出球(圆)心为该提取球(圆)的拟合球 面(圆)的球(圆)心。 即提取导出球(圆)心与其拟合球(圆)心重合 。 (2)基准直线由提取线或其投影建立基准直线时,基 准直线为该提取线的拟合直线。 图4.18 提取线和基准直线 (3)基准轴线、中心 线由提取导出中心线建立基 准轴线(中心线)时,基准 轴线(中心线)为该提取导 出中心线的拟合轴线(中心 线) 。图4.19 基准轴线

7、、基准中心线 (4)公共基准轴线由两条或两条以上提取中心线建立公共 基准轴线时,公共基准轴线为这些提取 中心线所共有的拟合轴线。 图4.20 公共基准轴线 (5)基准平面 由提取表面建立基准平面时,基准平 面为该提取表面的拟合平面。(6)公共基准平面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提取表面(组合基准 要素)建立公共基准平面时,公共基准 平面为这些提取表面所共有的拟合平面 。 (7)基准中心平面由提取中心面建立基准中心平面时,基准中心 平面为该提取中心面的拟合平面。提取中心面为从两对应提取表面上测得的各对 应点连线中点所构成的面。拟合中心平面是由两对应提取表面得到的两拟 合平行平面的中心平面。 图4.21 基

8、准中心平面 (8)公共基准中心平面由两个或两个以 上提取中心面(组 合基准)建立公共 基准中心平面时 ,公共基准中心 平面为这些提取 中心面所共有的 拟合平面。图4.22 公共基准中心平面 2、三基面体系的建立(1)三基面体系三基面体系是由三个互相垂直的平面组 成。这三个平面按功能要求分别称为第一、 第二、第三基准平面。三基面体系建立方式如下: 由提取表面建立基准体系第一基准平面:第一基准提取表面的拟 合平面。第二基准平面:第二基准提取表面且垂 直于第一基准平面的拟合平面。第三基准平面:第三基准提取表面且垂 直于第一和第二基准平面的拟合平面。图4.23 三基面体系 由提取中心线建立基准 体系

9、由提取中心线建立的基准轴线构成两基 准平面的交线。 当基准轴线为第一基准,该轴线构成第 一和第二基准平面的交线。 当基准轴线为第二基准,该轴线垂直于 第一基准平面构成第二和第三基准平面 的交线。图4.24 由提取中心线建立基准体系 (2)基准体现方法 模拟法通常采用具有足够精确形状的表面来体 现基准平面、基准轴线、基准点等。基准要素与模拟基准要素接触时,可能 形成“稳定接触”,也可能形成“非稳定接 触”。稳定接触:基准要素与模拟基准要素接 触之间自然形成符合最小条件的相对位 置关系。图4.25 基准要素与模拟基准要素接触 基准模拟体现非稳定接触:可能有多种位置状态。测 量时应作调整,使基准要素

10、与模拟基准 要素之间尽可能达到符合最小条件的相 对位置关系。图4.26 模拟基准轴线 基准模拟体现模拟基准点和基准直线模拟基准点:用两个V形块与提取球面 形成四点接触时体现的中心。模拟基准素线:与基准要素接触的平板 或平台工作面;或与孔接触处圆柱形心 轴的素线。 图4.27 模拟基准点和基准直线 模拟基准轴线模拟基准轴线:可胀式或与孔成无间隙 配合的圆柱形心轴或定位套筒的轴线。图4.28 模拟基准轴线 模拟基准轴线由具有给定位置关系的V形架体现的轴 线。 图4.29 模拟基准轴线 模拟公共基准轴线模拟公共基准轴线:由V形架体现的轴线;可胀式同轴定位套筒的轴线。图4.30 模拟公共基准轴线 模拟

11、基准平面模拟基准平面,与基准提取表面接触的 平板或平台工作面,见图4.32。 图4.32 模拟基准平面 与提取轮廓成无间 隙配合的平行平 面定位块的中心 平面模拟基准中心平面图4.33 模拟基准中心平面 图4.34 模拟基准中心平面 与提取轮廓接触的 两平行平板工作 面体现的中心平 面 直接法 当基准要素具有足够的形状精度时,可 直接作为基准。 图4.35 直接法体现基准要素 分析法对基准要素进行测量后,根据测得数据 用图解或计算法确定基准的位置。对提取组成要素,由测得数据确定基准 。对于提取导出要素,应根据测得数据求 出基准要素后再确定基准。 (4)三基面体系的体现方 法体现三基面体系时,必

12、须注意基准的顺 序。采用模拟法体现时,模拟的各基准平面 与基准要素之间的关系应符合“保证功 能要求”的第一、第二、第三基准顺序 。图4.36 体现三基面体系 图4.37 体现三基面体系 图4.38 工件定位在三基面体系中 三、几何误差检测原则及检测方 案1、几何误差检测原则(1)与拟合要素比较原则(2)测量坐标值原则(3)测量特征参数原则(4)测量跳动原则(5)控制实效边界原则2、常见几何误差的检测方 案检测方案中图例常用的符号及其说明见表4.10。 (1)直线度误差测 量素线直线度误差,使用平尺 (或刀口尺)、厚薄规(塞尺) 测量。图4.44 圆柱直线度误差测量 直线度误差的检测圆柱轴线的直

13、线度误差,使用平板、顶 尖、带指示表的测量架测量。 图4.45 圆柱轴线直线度误差测量 (2)平面度误差测量图4.46 平面度误差测量 平面度误差,使用平 板、带指示计的测量 架、固定和可调支承 测量。(3)圆度误差测量 圆度误差,使用指示计、鞍式V形座测量 (图中为V形座定位面夹角)。 图4.48 圆度误差测量 (4)平行度误差检测面对面的平行度误差,使用平板、带指 示计的测量架测量。 图4.49 面对面的平行度误差测量 线对线的平行度误差检测.1线对线的平行度误差,使用水平仪、固定 和可调支承、平板测量。 图4.50 线对线平行度误差测量 线对线的平行度误差检测.2线对线的平行度误差,使用

14、平板、等高支 承、心轴、带指示计的测量架测量。 图4.51 线对线平行度误差测量 (5)垂直度误差测量面对面垂直度误差,使用平板、直角座、 带指示计的测量架测量。 图4.53 面对面垂直度误差测量 垂直度误差测量轴线对轴线垂直度误差,使用平板、直角 尺、心轴、固定和可调支承、带指示计 的测量架测量。 图4.54 轴线对轴线垂直度误差测量 (6)倾斜度误差测量 线对面倾斜度误差,使用平板、直角座、 定角垫块、固定支承、心轴和带指示计 的测量架测量。 图4.55 倾斜度误差测量 (7)同轴度误差检测i. 同轴度误差,使用平板、心轴、固定和 可调支承、带指示计的测量架测量。 图4.56 同轴度误差测

15、量 同轴度误差检测ii.同轴度误差,使用平板、刃口状V形架、 带指示计的测量架测量。 图4.57 同轴度误差测量 (8)对称度误差测量键槽对称中心面对基准轴线的对称度公差 , V形块模拟基准轴线,定位块模拟被 测中心平面,调整定位块沿径向与平板 平行。 在键槽长度两端测量定位块至平板的距离 ,然后旋转180重复测量,得到两径向 测量截面内的距离差之半1和2,对称 度误差按下式计算: 图4.58 对称度误差测量 对称度误差测量单一基准中心平面由两个基准定位块分 别模拟。测量、调整被测零件,使公共 基准中心平面与平板相平行。测量和计算被测轴线对公共基准中心平 面的变动量,取最大变动量的两倍作为 该

16、零件的对称度误差。图4.59 对称度误差测量 (9)位置度误差测量 被测球面的球心公差带为t球,其球心 位于基准A的轴线上,距离基准B面理 论正确尺寸。被测件由回转定心夹头定位,选择适当 直径的测量钢球,以钢球球心模拟被测 球面的中心。图4.60 位置度误差测量 (10)径向圆跳动和全跳动 测量 图示中间圆柱面对两端公共轴线的径向圆 跳动公差为t。被测零件回转一周,指示表的最大差值为 单个测量平面上的径向跳动。 依次测量多个截面,各截面上测得的跳动 量中最大值,即为该零件的径向跳动。图4.62 径向圆跳动测量 径向圆跳动测量图示外圆柱面对孔轴线的径向圆跳动公 差为t。将被测零件固定在导向心轴上,同时安 装在两顶尖或V形架之间。图4.63 径向圆跳动测量 径向全跳动测量图示中间圆柱面对两端公共轴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