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方向有效备考2011.2郑州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47980503 上传时间:2018-07-07 格式:PPT 页数:85 大小:2.4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把握方向有效备考2011.2郑州_第1页
第1页 / 共85页
把握方向有效备考2011.2郑州_第2页
第2页 / 共85页
把握方向有效备考2011.2郑州_第3页
第3页 / 共85页
把握方向有效备考2011.2郑州_第4页
第4页 / 共85页
把握方向有效备考2011.2郑州_第5页
第5页 / 共8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把握方向有效备考2011.2郑州》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把握方向有效备考2011.2郑州(8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把握方向,有效备考浅谈新课程背景下高考地理复习的有效性徐徐 伟伟 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育部师范教育司 “ “普通高中课改实验省教师远程培训国家级专普通高中课改实验省教师远程培训国家级专 家家” 教育部课程中心教育部课程中心“普通高中新课程学科教学指导普通高中新课程学科教学指导” ” 研制组核心成研制组核心成 员员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鲁教版)编委会委员、核心作者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鲁教版)编委会委员、核心作者 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教育厅“全省高中教师新课程全员培训课程团队专家全省高中教师新课程全员培训课程团队专家” 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教育厅 “ “山东省新课程高考考试说明山东省

2、新课程高考考试说明”、“山东省普山东省普 通高中地理教学实施意见通高中地理教学实施意见”、“山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纲要山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纲要 ”、“山东省普通高中教学内容调整意见山东省普通高中教学内容调整意见”等项目研制组核心成员等项目研制组核心成员 普通高考山东卷普通高考山东卷“文科综合文科综合” ” 科目命题专家组成员科目命题专家组成员 山东省高考阅卷山东省高考阅卷“文科综合文科综合” ” 科目科目“省派质量检查员省派质量检查员”一、高中地理新课程背景下的新高考(一)高中地理课程性质和基本理念及其 对新高考的 影响n学科内容:体系性专题性、案例性。n教学方式:结论性过程性、探究

3、性。近几年新课程高考地理试题已逐步体现新 课程理念。新高考体现选拔性的同时,强调高 考对推进新课程实施的导向性(引导教师的教 和学生的学)以及对学生发展的价值导向性。但同时强调确保平稳推进(过渡)“ 稳中求变,变中求新”。大妹子,我咋 追不上你了?没听人家 说, “只有 与时俱进, 才能生存和 发展”?我每天 “good good study”,为 什么没有 “day day up”呢?(二)对新课程高考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的解读1. 命题指导思想n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命题依据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不拘泥于某一 版本教科书。n命题注重考查考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

4、即考 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 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n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重视“新材料、新情境”的 创设与运用,鼓励考生多角度、创造性地思考和解决 问题。n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试卷应有较高的 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2. 考核目标与要求n(1)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n(2)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n(3)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 与规律;n(4)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四项考核能力目标与要求与高中地理新课程“ 课程理念”、“课程目标”的一致性。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n信息的获取:快速、全面、准确地从题目 提供的图文

5、材料中获取和描述有效信息。n信息的解读:将题目中的原始信息,通过 所积累的知识链接,进行合理的分析、描 述,转化为直观信息。n信息的整合:通过对有效信息的整合,准 确把握命题人的意图,找到解题的切入点 。n从试题提供的信息中发现或提出科学的、 具有一定创新意识的问题。我怎么就找不到 猎物呢?即使你的小爪子 蒙住我的眼睛,我也 猜到你是谁了!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n能够调动和运用基本的地理数据、地理概念、地理事 物的主要特征及分布、地理原理与规律等知识,对题 目要求作答。n能够调动和运用自主学习过程中获得的相关地理信息 。n能够选择和运用中学其他相关学科的基本技能解决地 理问题。n能

6、够运用地理基本技能。如地理坐标的判断和识别, 不同类型地理数据之间的转换,不同类型地理图表的 填绘,地理数据和地理图表之间的转换,基本的地理 观测、地理实验等。要素观 学习应注意知识要素 的积累,包括对知识 变式的总结和积累。整体观 应注意地理模型和 知识链(特别是因果 链)的构建。用四种观念来武装的 学科知识系统,才可以 有效调动和运用。空间观 定位是许多地理问题的 切入点, 日常学习中应 树立定位意识。发展观 以动态的、发展的观念来认识地理事像。从考试的角度看,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是指将 学科的知识系统与试题的测试系统进行链接,即根据 试题的要求,对相关的学科知识进行再现、整合,以 解决实

7、际问题的能力。“阐释、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是较高级的能力要求 ,它是建立在学科知识系统和信息能力系统的基础上,对问题 的延伸性和综合性的探究。这种能力,主要通过科学的思维过 程以及答案的逻辑性和严谨性体现出来 。思维能力系统 阐释地理现象的 成因、规律思维能力系统 表明观点;评价、 探究其地理影响思维能力系统 发展对策的制定与评价学科知识系统 调取和运用知识信息能力系统 获取、解读和描述信息 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考查思维能力的主要题型(表述方式)n成因类:分析*问题(现象)的影响因素(形成或发展的条 件,主要原因)。n认识类:请结合有关

8、原理(地理规律),谈谈你对*问题( 现象)的认识(理解)。n影响类:分析*问题(现象)所产生的意义;推测*问题( 现象)可能产生的变化。n评价与决策类: 针对*问题(或做法),说明你的观点(看法、评价); 为解决*问题,你赞同哪个方案,说明理由。 针对*问题(现象),提出解决对策(建议或措施)。地理测试能力获取和解读 有效信息调动和运用 储备知识描述和阐析 地理事物论证和探讨 设问问题回忆表达演绎审题一轮复习:单元知识为主线,单元练习为重点,知识点跨度不能 体现地理学科对问题回答时的多角度、多方位回答的要求。 二轮复习:专题主要目的其一在于回顾重要知识;其二在于跨章 节问题的解决。一轮复习二轮

9、复习3. 考试范围与内容n考试内容主要包括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必修地理1、地理2、地理3,以及全日制义务 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的有关内容。其中,高中必修部分考点18+16+13=47个。n对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选修内容的 考核由各省区根据具体教学情况酌定。n对所列考试内容的考查程度不超过课程标准规定的 要求。n对初中地理内容的考查:由于初中与高中的地理知 识内容有不可分割的承接关系,在考试中将会涉及 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中的地球与地图、世界地 理和中国地理知识的相关内容。(三)对新课程高考地理试题特点和学 生答题情况的分析1.从高考试题特点谈有效备考分析全国新课标文综卷

10、、山东、广东、北京、天 津、安徽、福建、浙江文综卷、江苏、海南地理卷, 从总体上看,新课程高考地理试题继续保持了继承与 创新并举、体现地理新课程理念的命题设计思路。在 试卷结构上,与往年的地理试题基本一致;在命题立 意上,注重考查地理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 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命题素材选取上,贴近社会生活和学生生活,重视“新材料、新情景”的创设与运用;在试题呈现方式 上,充分体现以图表为主的学科特色。但全国卷及各 省市卷均有所不同,表现出不同的命题风格和特色。n突出主干知识,注重基础性 n坚持能力立意,力求综合性 n关注社会现实,彰显时代性 n鼓励创新思维

11、,凸现开放性 n强化图表运用,强调地域性 n控制试题难度,注意公平性 山东卷四年来立足主干知识,创新命题思路:(1) 立足学科主干,注重知识的基础性;(2)围绕经典问 题,突显视角的新颖性;(3)创新试题形式,彰显题 型的多样性。2.从学生答题情况谈有效备考从2010年高考阅卷情况剖析学生答题失分的主要 原因:n(1)基本概念不明确;n(2)基本原理不扎实;n(3)审题过程不细致;n(4)信息提取不全面;n(5)解题思路不清晰;n(6)语言表述不规范。(对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反思)26(25分)由于地理条件和历史发展进程的不同,区域发展水 平和方向也存在差异。我们应以其他国家区域发展的

12、历史为鉴 ,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图8为鲁尔工业区和沪宁杭工业区的局部区域图,左上方 为鲁尔工业区A地月平均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表1为沪宁 杭工业区B地四个年份主要经济指标表。读图、表回答问题。指标 年份GDP(亿元) (当年价格)第二产业产值 占GDP的比重( )实际 利用外资 额 (亿美元)出口额 (亿美元 ) 19782.415.50.00.0 199258.548.31.31.2 2000200.859.47.120.3 20081500.665.316.1386.8(1)说明A地气候类型及其形成原因;分析影响该地 谷物生产的不利气候条件。(8分) (2

13、)2010年春季B地冷锋频繁过境,气温较常年偏低 。试绘出冷锋剖面示意图(要求绘出锋面和冷、暖气团 运动的方向)。(2分)(3)对比分析两工业区形成和发展的区位优势,完成表2内容 。(6分)工业业区 区位条件鲁鲁尔工业业区沪宁杭工业业区自然资资源水资资源、土地资资源丰富交通内河航运、陆陆路、 航空等。运输输方式 多样样,方便快捷内河航运、陆陆路、航空 和 等运输输方式齐齐 全,方便快捷 市场场市场场广阔阔市场场广阔阔 劳动劳动 力劳动劳动 力丰富,成本较较 低 (4)鲁尔工业区通过产业转型,实现了经济的再繁荣。其发展 经验对沪宁杭工业区的可持续发展有哪些启示?(3分) (5)B地近年来经济发展

14、迅速,成为我国东部地区中小城市发 展的范例。据图8、表1,分析该地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6 分)26(25分) (1)温带海洋性气候;(2分) 终年受西风带控制,(2分 ) 受暖流的影响;(2分) 夏季气温较低;日照较少。 (2分) (2)(2分)(3)煤炭资源、水资源丰富(2分); 海洋运输(2分 ); 劳动力素质较高(2分) (4)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保护生 态环境。(3分) (答对一个要点即可得1分,本小题满分 不得超过3分。) (5)工业发展迅速(2分); 利用外资,产品大量出口(2 分); 受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交通便捷(2分)。趋向1:着重考查学科主干知识n

15、问题探讨:何谓“主干知识”,怎样考查主干知识?主干知识指学科知识中最基础、最重 要、最常见的知识,它是学科知识体系构 成的“纲”和“目” 。高考对 “死记硬背” 知识的考查会越来 越少,而是越来越多地注重知识的灵活运 用。意料之外的情景材料,情理之中的主干知识 (三)对新课程高考地理试题命题趋向的探讨2007年2008年2009年题题号涉及的主干知识识题题号涉及的主干知识识题题号涉及的主干知识识1洋流、自然带带及世界区域1农业农业地域类类型及世界区域1地域分异规规律及世界区域2地球公动动的意义义(昼长长等)、 大气环环流、气候特点2产业转产业转 移、工业业区位2农业农业区位3内外力作用3区域气

16、候特点及分布3天气系统统(等压线压线)4地理信息技术术4气候特点、农业农业区位及世界 区域4地球运动动的意义义(时间时间)5地球运动动的意义义(时间时间)5垂直自然带带及中国区域5环环境问题问题及中国区域6工业业区位、循环经济环经济6水循环环6气候变变化7城市空间结间结构(功能区布局)7地球运动动的地理意义义(昼长长 )78人口增长长与人口迁移及中国区 域25地理信息技术术8农业农业生产产与环环境问题问题26河流水文特征、河流开发发、农农 业业生产产与环环境问题问题、等高线线26天气系统统(等压线压线)、农农 业业区位、交通运输输特点及重 要性、农业农业生产产与环环境问问 题题26地形与外力作用、气候成因 、等高线绘线绘制、生态农业态农业 、工业业区位29工业业区位29城市化29资资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