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答题模式类析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7980390 上传时间:2018-07-07 格式:PPT 页数:115 大小:1.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歌鉴赏答题模式类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15页
诗歌鉴赏答题模式类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15页
诗歌鉴赏答题模式类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15页
诗歌鉴赏答题模式类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15页
诗歌鉴赏答题模式类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诗歌鉴赏答题模式类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歌鉴赏答题模式类析(1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第二种模式:分析意境型 |3第三种模式:分析技巧型|4第四种模式:分析语言特色1 |5第五种模式:一词领全诗型 |1第一种模式:炼字型 2高考诗歌鉴赏答题模式类析 Date1【练习】 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 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 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 第一种模式:炼字型 改为: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Date2|1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 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2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 ,你认为它好在哪里?|3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

2、究炼字 ,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 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 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 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第一种模式:炼字型 Date3| 4答题步骤: (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 句中描述景象。 (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 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 第一种模式:炼字型 Date4| 5答题示例: 南 浦 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 实际上非常传神。你同意这种 说法吗?为什么?第一种模式:炼字型 Date5|答:同意。看,在诗中指回望( 步骤一)。|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

3、, 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 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 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步 骤二)。|只一“看”字,就淋漓尽致地表 现了离别的酸楚(步骤三)。第一种模式:炼字型 Date6推敲字词 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 齐己早梅郑谷将“数”改为“一”,因为题为“早梅”,如果开了数枝,说明花已开久,不能算是“早梅”了,齐己佩服不已,尊称郑谷为“一字师”。一一第一种模式:炼字型 Date7| 早梅晚唐.齐已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 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映春台。 一“一代风骚王”的郑谷 Date8晴 景王驾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

4、花。蜂蝶飞来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王安石改“飞来”为“纷纷”,因为只 有蜂忙蝶乱的侧写妙笔才能令人真实地 感受出晚春雨后特有的美景。纷纷第一种模式:炼字型 Date9动词的提炼是古诗炼字的主要内容 。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 字,陶潜“悠然见南山”的“见”字, 张先“云破月来花弄影”的“弄”字, 宋祁“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 尽人皆知。一个“闹”字把诗人心头感 到蓬勃的春意写出来了,一个“弄”字 把诗人欣赏月下花枝在轻风中舞动的美 写出来了。 在鉴赏诗歌时,一要重点关照动词 第一种模式:炼字型 Date10例1:你记得跨清溪半里桥,旧红板没 一条,秋水长天人过少。冷清清的落照,

5、 剩一树柳弯腰。(哀江南孔尚任)一个“剩”字引人注目,作者并没有用 “留”、“见”,其妙处就在“剩”虽与“ 留”意思相近,但“剩”字一般是被动的, 而且有“残存”,“残余”的意思;另外“ 剩”字有时间性,给人一种“无可奈何”之 感。“留”则无这么多含义。“见”只就眼 前而言,不能给人以今昔对比的变迁感。第一种模式:炼字型 Date11例2: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例3: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怨”字明显用了拟人手法,既是曲 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溅”、“惊”二字,不仅用字新鲜,而且增添了诗人感时恨别的内心痛苦。第一种模式:炼字型 Date12例4:雨去花光湿,风归叶影疏。(郊

6、兴王勃)“湿”言“光”,“疏”言“影”,本身就不寻常,王勃写春雨,雨下的时间短,雨后日出,花上已没有雨水,在日光照耀下更见滋润,所以 说“花光湿”,这个“湿”字极为确切。这个“光”字显得花有精神,所以说“光”字有情。风停了,在日光照耀下,叶影清疏,一个“疏”字,显得日光从叶影透出。完全按照生活的样子写出,又显得有诗情,用字尽妙于此。第一种模式:炼字型 Date13在诗词鉴赏中,二要关注修饰语 例1: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例2: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一个“孤”字,写尽环境之孤苦,由此可达 人心。潜、细,脉脉绵绵,写的是自然造化发生 之机,最为密切。第一种模式:炼字型 Date14

7、例3: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闺怨 王昌龄)前两句写少妇经过梳妆打扮之后,兴冲冲地登上翠楼,去赏春景。一个“忽”字,突出 闯入眼帘的柳色,使她想起了当年与丈夫折柳 送别的场景,想起了丈夫,不禁伤感。“忽” 字将这种情绪上的变化写得淋漓尽致,而这正 是本诗耐人寻味之处。 第一种模式:炼字型 Date15在诗词鉴赏中,三要关注特殊词 (叠词、拟声词、颜色词等)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声声慢李清照)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杜甫) 使诗文更生动形象,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第一种模式:炼字型 Date

8、16“流光容易把人抛”,指时光流逝之快。樱桃和芭蕉这两种植物的颜色变化,具体地显示出时光的奔驰。蒋捷抓住夏初樱桃成熟时颜色变红,芭蕉叶子由浅绿变为深绿,把看不见的时光流逝转化为可以捉摸的形象。春愁是剪不断、理还乱。词中借“红”“绿”颜色之转变,抒发了年华易逝,人生易老的感叹。“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第一种模式:炼字型 Date17【练习】 绝句二首(其一)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 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 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第二种模式:分析意境型 Date18

9、|1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 怎样的意境?|2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 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 想感情?|3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 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 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 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 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 一不可。 第二种模式:分析意境型 Date19| 4答题步骤:|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 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 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 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 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 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

10、准确地体 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 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 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第二种模式:分析意境型 Date20第二种模式:分析意境型 | 5答题示例: 绝句二首(其一)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 ,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 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Date21|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 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 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 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 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

11、 (步骤一)|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 )|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 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三)。第二种模式:分析意境型 Date22山居秋瞑 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作者在这首诗中塑造了怎样的一种意境? 这种意境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理想?山雨初霁,万物一新;初秋的傍晚,幽清明净。清 泉淙淙、翠竹成林,月下青松、水中碧莲,是空山秋天 恬静幽美的景象(步骤一)。作者通过塑造这样一种幽 静深寂的意境(步骤二),反映了诗人对安静淳朴生活 的向往和对污浊官场的厌恶(步骤三)。Date23|如何分析人物形象?|知人论世

12、,关注背景。|抓抒情主人公的语言神态、动作、 心理。 |答案一般由三部分构成:|(1)概括诗词展现的形象;|(2)结合诗句分析形象的基 本特征;|(3)表达诗词中形象的意义 。第三种模式:分析形象型 Date24|简析下面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 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 。|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 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 老沧洲。| 注:沧洲,指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 湖边的三山。 Date25|诗歌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的抗 金英雄形象。(步骤一)|诗中人物曾经金戈铁马,驰骋疆 场,现在虽被弃置不用,但仍胸 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 步骤二)|诗

13、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 了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感 慨。(步骤三) Date26山居秋瞑 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作者在这首诗中塑造了怎样的一种意境? 这种意境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理想?山雨初霁,万物一新;初秋的傍晚,幽清明净。清泉淙淙、 翠竹成林,月下青松、水中碧莲,是空山秋天恬静幽美的景象( 步骤一)。作者通过塑造这样一种幽静深寂的意境(步骤二), 反映了诗人对安静淳朴生活的向往和对污浊官场的厌恶(步骤三 )。Date27|常见艺术形象类举|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 。 如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14、使我不得 开心颜”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权贵的思 想,也反映了他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 。|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如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 寒士俱欢颜。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并不仅仅停留 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表现了他 忧国忧民的性格。|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展现的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表现出诗人 对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的喜爱;如王维。 山居秋暝通过对晚秋时节空山新雨景象的 描写,表达了对山水风光的喜爱。Date28|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写前不见圣贤之 君,后不见贤

15、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无 限,不觉悲伤的流下眼泪。塑造了一个空怀 报国为民之心却不得施展的怀才不遇的知识 分子形象。|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陆游和辛弃疾的许多诗歌都反映出他们 忠心报国,而不被重用的情感,形象鲜明。 如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破阵子。|6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如李白的赠汪伦、王维的九月 九日忆山东兄弟.Date29|7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如王翰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 表现了他们忠心报国,献身边塞之情。而杜 甫的兵车行则体察人民痛苦,反对战争 。|8爱恨情长的形象。如柳永的雨霖铃写与所爱女子离别时 的无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塑造了 一个爱恨情长的艺术形象。二、鉴赏诗歌的 景物描写在中国古典诗歌中,讲究的是“一 切景语皆情语也”的天人感应模式,所以我 们在鉴赏景或物的形象的同时,往往要联系 鉴赏诗人的形象。这两者是一致的。Date30作业:江雪 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试简要的分析“蓑笠翁”的形象。Date31江雪 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试简要的分析“蓑笠翁”的形象。诗中塑造了是一个清高孤傲的形象(步骤一) 。 在这样一个寒冷寂静的环境里,那渔翁不怕天冷雪大,忘掉一切,专心钓鱼,形体虽然孤独,性格却显得清高孤傲(步骤二) 。这个被幻化了、美化了的渔翁形象,实际上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