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洁永恒的宝石之王钻石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7979396 上传时间:2018-07-07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6.9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纯洁永恒的宝石之王钻石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纯洁永恒的宝石之王钻石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纯洁永恒的宝石之王钻石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纯洁永恒的宝石之王钻石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纯洁永恒的宝石之王钻石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纯洁永恒的宝石之王钻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纯洁永恒的宝石之王钻石(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讲纯洁永恒的宝石之王:钻石一、钻石是什么?金刚石(Diamond)与钻石钻石是以天然矿物金刚石为原料加工而成的。金刚石是以天然产出的以碳原子组成的具有立方面心 晶体结构的一种矿物。见图1图1 金刚石的形态与结构一、钻石是什么?金刚石(Diamond)与钻石它的硬度极大(摩氏硬度10),是最硬的物质 ;有一定的晶形,一般为八面体(见图1);灿 烂夺目,五彩缤纷;自然界产出极为稀少(每 开采250吨矿石才能有1ct宝石级金刚石);因 此它最符合宝石的四条标准,即:自然产出 ;耐久(广告词有“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 ,硬度大,不磨损;美观;稀少。不愧有“宝 石之王”的美称。一、钻石是什么?钻

2、石(Diamond)定义钻石是以天然金刚石为原料,经人工切 割、加工、琢磨而形成的各种款式的装 饰品、珍藏品、陈列品。现在人们常把钻石和金刚石两名词混为 一谈。二、钻石(金刚石)的历史及 传说钻石于2800年前发现于印度克里希纳河及彭 纳河流域的沉积物中的一块小石子,从而揭 开了钻石的历史。此后相继在巴西(18世纪)、南非(19世纪)发现 。20世纪又在扎伊尔、俄国、博茨瓦纳等国 家发现。后来在澳大利亚、加拿大、中国(湖 南:1950年;山东:1965年;辽宁:1972 年)也都发现了很大价值的钻石矿。二、钻石(金刚石)的历史及 传说自古以来,人们对钻石都无比宠爱,甚至崇 敬,说它是“星星的碎

3、片”、“女神的泪滴”。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大钻石(单粒超过 100克拉)不足2000粒,其中:超过100ct:1901粒超过200ct:259粒超过500ct:20粒超过1000ct:3粒每粒大钻都有它自己的名字和一段传奇故事 。二、钻石(金刚石)的历史及传说第一大钻库利南Cullinan,1905年产于南非 普列梅尔(Premiar)矿山。重3106.75ct,浅蓝 色,拳头大小。当时以15万英镑收购。1907 年被献于英王爱德华三世,加工成9粒大钻。 库利南、号分别重530.20 、317.40、94.40、4.34ct。最大的号 镶嵌在英王的权杖上,号现镶在英王的皇 冠上, 号镶在玛丽

4、皇后的皇冠上 图2 库利南I ,II及英王权杖二、钻石(金刚石)的历史及传说第二大钻“阿巴依戴”1680ct,1798年发现于巴西, 为三犯人发现(葡萄牙将犯人流放到殖民地开矿),是 在找金矿时偶尔发现的,鹅蛋大,蓝色。钻石献给 葡萄牙王室,犯人被赦免。还有个叫“希望之星”的名钻,并不重,44.50ct。传 说就是泰坦尼克号女主人公罗丝的那块。极富传奇 色彩,1642年产自印度。传说它传到谁手中,其主 人必遭厄运。它从印度传到法国富商,后献给法王 路易十四。前者被野狗咬死,后者得了天花死去。 又传给路易十五,在法国大革命中被砍头;后传给 路易十六,他也被送上断头台。后被盗,在伦敦市 场又露面,

5、被一银行家霍普(Hope)买下,从此该钻 定名为“希望之星”,后来银行家穷困潦倒;以后又传 到土耳其商人手中,该家车祸翻下悬崖;1911年传 到美国,现藏于美国一家博物馆。早期的大钻最终都落到帝王贵族手中作为富贵尊严 的象征。二、钻石(金刚石)的历史及传说中国的大钻:1937年 金鸡钻 218ct 产于江苏北 部 1977年 常林钻石 158.78ct 山东林 沭1981年 陈埠1号 124.27ct 山东蒙 阴1983年 蒙阴1号 119.09ct 山东蒙 阴 这些大钻的发现经常是偶然的机遇,如常 林钻石(图3)图3 常林钻石,希望之星 二、钻石(金刚石)的历史及传说钻石正式作为人身的装饰品

6、始于15世纪 。1477年,奥地利的马克西米大公与 法国玛莉公主订婚时,给女方一枚钻石 戒指,象征纯洁的爱情。人们钟爱钻石,把它定为四月的“生辰 石”和结婚60、75年的纪念石,意寓纯 净无瑕。三、钻石(金刚石)是怎样产出的?金刚石生成于地下100km的高温岩浆中 。那里的温度达1500 ,压力达40万 大气压。金刚石就是在这种高温高压条 件下由碳原子合成,然后随火山爆发侵 入地壳或喷出地表(图4)。三、钻石(金刚石)是怎样产出的?金刚石生成于金伯利岩中。该岩石因首先发现于南 非金伯利地区而得名,岩石学中称角砾云母橄榄岩( 见标本)。金刚石的产状可分为两大类,即原生矿和砂矿(见图 4)。原生矿

7、是指采自金伯利岩的岩体中,可露天开采, 也可以挖坑道地下开采。另外,金刚石可少量产于 钾镁煌斑岩及陨石(天上掉下来的钻石)中。砂矿是指原生的岩石经风化、破碎,再经水流搬运 沉积于凹地、河床或海滨的金刚石(见图4)。砂矿对 找寻原生矿有重要意义。三、钻石(金刚石)是怎样产出的?金刚石在全球的总储量1993年估计约 为22亿克拉。目前每年开采量已超过1 亿克拉。照这样速度采下去,前景令人 担忧。金刚石的生成时代在距今20亿1亿年 以前。产 量 排 位目前全球的金刚石产量排位:澳大利亚 约4000万ct/年扎伊尔 约1700万ct/年博茨瓦纳 约1600万ct/年俄罗斯 约1125万ct/年南非 约

8、 925万ct/年安哥拉 约 270万ct/年加纳 约 55万ct/年塞内加尔 约 50万ct/年巴西、中国、印度、加拿大中国约1520万ct,世界排第10,亚洲第一, 而质量最好。图5 辽宁瓦房子金刚石矿开采图及金刚石(照片)四、钻石的类型按用途可分为工业钻石和宝石级钻石两 大类。按特性目前分为型和型,再细分为 a、b、a和b型。见表1特性型型abab含氮量高, 0.25-0.1%较少, 0.1-0.01%极少, (110) (100) ( 用立方模型表示)。这给钻石的加工带来了方便。“ 煮豆燃豆萁, ”(曹植七步诗)。金刚石的高硬 度保证了钻石的耐久,永不磨损。密度金刚石的密度3.54g/

9、cm3。若含杂质或裂隙,可能稍 低3.2。它的密度比一般的砂子(石英、长石, 2.62.7)大,因此早先人们在淘金时,有时会淘出金 刚石。在砂矿中采金刚石就用淘洗法。五、金刚石(钻石)的晶体结构、性质及其与宝石 特征的关系解理当金刚石晶体受到强大外力撞击时可能会沿 一定的结晶方向裂开成一平面,这种性质就 称为解理。金刚石具有中等解理。这是钻石 的唯一缺点。所以说钻石“不怕磨,但怕打( 击)”,因此佩带钻饰时要注意不要受硬物碰 击。但这同时也是优点,加工师可借此将钻 石劈开。解理的方向就平行于八面体的面,共四组, 因此称为八面体(111)解理。(结合图及模型)解理发生在那些结合力较弱的面网之间,

10、如 面网间距较大者。五、金刚石(钻石)的晶体结构、性质及其与宝石 特征的关系颜色纯洁的钻石应该是透明无色的(习惯称白色)。因经常含有杂质或 结构缺陷,钻石可呈现各种颜色,如白、黄、橙、棕、绿、蓝 、红、紫、烟灰和黑色及乳白色。钻石的颜色可分为三个系列:普通系列(开普系列):主要为a型钻石。颜色白-黄-棕,含氮 愈高,颜色愈黄。这内容在下面4C标准中还要详细讲。彩色系列:如蓝色主要分布在b型。因含B而呈色。如第一大 钻“库利南”和“希望之星”都是罕见的蓝色。粉色及浅紫色钻石也 较罕见。我国辽宁及澳大利亚都有产出,大多为a型,可能 是含少量锰(Mn)的原因。彩钻因美观罕见,其价值比白色钻高 得多。

11、如澳大利亚AK岩管产出的一颗3.5ct的粉钻,价值350万 美圆,比白钻贵数十倍。 使人不喜欢的颜色:如乳白色、灰色、烟色、黑色,是因为钻 石内含有微小气泡、石墨包体等杂质造成的。五、金刚石(钻石)的晶体结构、性质及其与宝石 特征的关系发光性 钻石在高能量射线(如紫外光)照射下可 以产生不同的色光,如型常呈蓝浅 蓝的占65%,另有黄、橙、白、绿,也 有不发光的;型70%发黄绿色光。如 果照射停止发光也立即消失,称为萤光 。照射停止后,钻石还能继续发光一段 时间,称为磷光。自古人们传说有“夜 明珠”的宝物,其中可能就有发磷光的 钻石(白天受阳光的紫外光照射,夜晚 继续发光)。五、金刚石(钻石)的

12、晶体结构、性质及其与宝石 特征的关系 折射率 宝石的折射率(N)定义为光线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V与其在宝石中的传 播速度Vg之比:N=V/Vg=Sini/Sinr, i为入射角,r为折射角 钻石的折射率N=2.417,在透明矿物中最高。折射率愈高,意味着光线 在宝石中传播速度愈慢,受到阻力愈大,因此反射光的能力就愈大。光泽光泽就是宝石对光线反射能力。也就是说折射率愈高,光泽必然愈强 。矿物学中按折射率由高至低(反射率也由高至低)将光泽由强至弱分成4 级,即金属光泽-半金属光泽-金刚光泽-玻璃光泽。 钻石属金刚光泽,为透明矿物中光泽最强的。正是由于它光泽强的特 性使钻石光亮夺目。 从以下几个例子可

13、以了解折射率与光泽的关系:钻石(2.417),锆石 (1.98)皆属金刚光泽;蓝宝石(1.77),水晶(1.54)皆属玻璃光泽。锆石 因折射率高,有人拿来冒充钻石。光性均质体光线进入宝石晶体有的可分解为振动方向互相垂直的两条折射光(偏 振光)。两者有不同的传播方向和速度,称双折射。此等宝石称光性非 均质体,如水晶N=1.544-1.553。若光线进入宝石晶体,只有唯一的 一条折射线,而各方向N均相等,称光性均质体,如钻石。此现象对 鉴定钻石极为有用。均质体反映背面影象为单影,非均质体为双影。五、金刚石(钻石)的晶体结构、性质及其与宝石 特征的关系全反射 光线进入宝石,当投向另一界面时,不再穿过

14、界面 ,而是全部反射回原介质(空气)中,这种现象称为宝 石的全反射。当钻石产生全反射时,人们看到钻石 内部好象有无数个镜面反光,亮光闪闪。 根据物理学定义得知,若光线自钻石内部射向空气 ,当折射角等于90时的入射角称为临界角。一旦入 射角大于临界角,光线就不再折射,而全部反射, 称全反射,因此临界角愈小,愈容易产生全反射。 与其它透明宝石相比,钻石的临界角最小。钻石的 临界角为2425 ,蓝宝石3435 ,水晶4022 ,因此钻石最容易产生全反射效果。但是否能 达到最佳的全反射效果还要看钻石加工琢磨的水平 。以后还将介绍。注:当光线自宝石内射向空气时,入射角应小于折射角。五、金刚石(钻石)的晶

15、体结构、性质及其与宝石 特征的关系色散(出火) 色散是白光经折射后分解成不同波长色光的现象。物质色散程 度取决于对长波(红)与短波(紫)的折射率之差,称色散系数。色 散系数愈高,色散程度也愈大。如钻石为0.044(2.452(紫)- 2.408(红)= 0.044)。锆石为0.038,蓝宝石为0.018,水晶为 0.010。可见钻石最容易产生色散效果。因此琢磨好的钻石会 呈现五彩缤纷,又光亮又美丽。锆石色散系数与钻石相近,这 也是它可被用来冒充钻石的一个条件。导热性 钻石具有极高的热导性能。a型钻石的热导为铜的5倍。下面 列出几种物质的相对热导率。 钻石70212尖晶石1 银44水晶0.81 金31金红石0.45 红、蓝宝石2.6玻璃0.088 高热导率是钻石的一个重要特性。它可以作为鉴别钻石的有效 依据。五、金刚石(钻石)的晶体结构、性质及其与宝石 特征的关系亲油性、疏水性 钻石极易粘上油污。用油性的墨水可轻易在钻石表 面划上痕迹,相反不易粘上水。 这种亲油性可用来在加工钻石时划线,还是钻石选 矿的一种方法油选法。“钻石之谷”的传说也和亲油 性有关。还可利用亲油、疏水性来选矿。化学性质 钻石对所有的酸都是稳定的。 钻石受强碱、强氧化剂如NaClO4、 KClO4长时间作 用可有轻微腐蚀。 钻石在空气中850时开始燃烧,发出蓝色光,表面 出现雾状膜,后逐渐变小。所以镶嵌加工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