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语言学笔记经过多人验证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47976375 上传时间:2018-07-07 格式:PPT 页数:84 大小:1.7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全语言学笔记经过多人验证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最全语言学笔记经过多人验证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最全语言学笔记经过多人验证_第3页
第3页 / 共84页
最全语言学笔记经过多人验证_第4页
第4页 / 共84页
最全语言学笔记经过多人验证_第5页
第5页 / 共8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全语言学笔记经过多人验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全语言学笔记经过多人验证(8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绪 论 1、语言与言语的区别和联系 语言是全民的、概括的、有限的、静态的系统(知识)。 言语是个人的、具体的、无限的、动态的现象(话语)。 语言存在于言语之中,言语依赖于语言。2、语言学的研究方法:搜集、分析、演绎、比较、归纳到理论的方法。3、语言学的研究门类:英国莱昂斯将语言学区分为“共时与历时”、“理论与应用” 、“微观与宏观”三对。语言学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交叉研究。4、语言学史研究简介 传统语言学(19世纪以前的语文学和19世纪以来的历史比较语言学。) 现代语言学(20世纪初建立在索绪尔语言理论基础上的各语言学流派和分支学科 的总称。) 当代语言学(1957年乔姆斯基句法结构为标

2、志。)(一)基础研究基础研究是语言的本体研究。基础研究可以分为: 1、具体语言学与一般语言学(研究对象) 具体语言学是以某种具体语言或一些亲属语言为研究对象的科学。 一般语言学(普通语言学):又叫理论语言学,创始人是德国的洪堡特。这 门学科的任务是以人类语言为研究对象,综合各种语言的基本研究成果,归 纳语言的一般规律。 2、共时语言学与历时语 言学(研究时段) 共时语言学(静态语言学):是研究语言某一相对的断代层面的科学。研究 语言在一定发展阶段的状况,研究语言的共时作用规律、研究的重点是同时 存在的语言结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语言的体系。 历时语言学(动态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演变的科学。研究语

3、言的历史发展 规律,研究的重点是历时变化着的语言现象和语言要素演变的连续性。 3、研究方法角度 历史比较语言学(把几种语言的历史加以比较,从而找出几种语言的亲 属关系,是历史语言学研究的一个方面)、对比语言学、结构主义语言学、转 换生成语言学。(二)应用研究应用研究是运用语言学的理论方法和基础研究的成果来阐明和解决其他领域中的 语言问题。(应用语言学)应用语言学特点: 语言应用是多学科共同参与、直接关系到社会语言生活的重大工程。 多数基础研究成果并不能直接进入语言研究领域,而需要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 ,进行应用性改造。 语言应用不仅需要理论的指导,而且可以对已有的理论进行验证和修正,从而 产生新

4、的语言理论。(三)交叉研究 社会语言学:用社会学的方法研究社会上形形色色的语言变异问题。(从语言学 的角度来探讨语言与社会的关系,考察语言的社会功能及语言结构在社会环境中 的变化规律。) 人类语言学:研究语言所反映的民族文化极其演变情况。 文化语言学:研究语言与文化的相互关系。5、语言学发展历史 (1)世界语言学的三大源头:中国、印度、希腊罗马。 (2)古代语言学 中国语言研究始于汉代,传统语 言研究统称“小学”:文字、音韵、训诂 。 古印度二千年前产生梵语语法。 公元前四世纪,希腊出现语法研究(亚里士多德),后来特拉克斯整理成 希腊语第一部语法著作希腊语语法。(3)现代语言学 A. 来昂斯的

5、理论语言学导论(1968年)概括现代语言学的重要特征: 口语占优先地位; 语言学是一门描写性而非规定性的科学; 语言学家对所有的语言都感兴趣; 共时描写占优先地位; 重视语言的结构分析; 区分“语言”和“言语”。 B. 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 是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之作。 开创了结构主义语言学派、布拉格学派、丹麦学派、美国描写语言学派; 他所倡导的符号学,是现代西方人文学科中最广泛的学术思潮。 (4)当代语言学 乔姆斯基句法结构出版( 1957年)转换生成语言学诞生,是当代语言学划界 标志。 打破了把语言看作纯一系统的框架; 打破了把语言看作是一种自足、封闭系统的框架; 打破了把语言看作是从音位到

6、句子的层级系统的框架。(5)新兴语言学科 对语言使用研究的直接结果是,语用学、篇章语言学、语篇分析、言语交际语 言学等新兴学科的建立和发展。结构主义语言学日内瓦学派 (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布拉格学派 (特鲁别茨科依)音位学哥本哈根学派 (叶尔姆斯列夫语言理论导论 )语符学美国描写语言学派 (布龙菲尔德语言论)第一章 语言的社会功能语言是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具有交际 功能、心理功能和文化功能。第一节、交际功能1、交际功能是语言的最基本功能。 (1)语言是适应人类的交际需要而产生的。 (2)交际功能是语言的生命力所在。 (3)交流思想是语言的最基本交际内容。2、交际功能是语言最重要的社会功能

7、。 (1)使用语言进行交际使人类区别于动物。 (2)使用语言进行交际具有基础性和广泛性。第二节、心理功能心理功能:思维功能、认知功能、心理调节功能。一、思维功能:思维是语言通向现实的桥梁,而语言则是人类进行抽象思维的工具 。n“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马克思)1、思维与语言的关系 (1)抽象思维以语言为工具。思维的启动需要语言。思维成果的传递需要语言。 (2)语言对思维有依赖性。思维中的概念是词语的内容,离开概念,词语就没有实在意义了。思维给语言表达以逻辑性和概括性。 (3)思维与语言的区别:思维是人脑的一种机能,是一种精神现象。语言是物质的存在,可以在时间 和空间中被感知。思维能力是全人类

8、共同的,具有很强的一致性。语言却具有很强的民族性。 (语言能力是指我们可以用有限的规则去生成和理解无限多的句子这种能力。)2、语言与思维联系的科学依据思维离不开语言,神经生理学的依据: (1)人的大脑分左右两个半球,中间由“脑桥”(神经纤维)连接,互相沟通。 (2)控制语言活动的大脑左半球掌管抽象的、概括的思维,右半球掌管不需要语言 的感兴直观思维。二、认知功能 1、语言是人类认识世界、组织世界的一种工具。 2、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认识世界的,例如分类和抽象。 3、从某种角度来说,我们头脑中的的世界是语言包装过的世界。 4、语言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人们的认知方式,同时也影响了认知成

9、果的成型。“我们可以看到语言为我们提供的范畴具有部分的任意性。所谓任意性,首 先是指概念的界限经常因语言不同而相异,因而难以从原则上加以说明。第二种 任意性是指概念的界限经常因语言而异的情况下,语言对人们所感受到的客观现 实产生的一定的影响:语言有一种倾向,它通过把某些区别看作具有决定意义而 忽视其他区别,从而把结构强加于真实世界。”人们对事物的分类受文化规范,而不是受外界客观事物的支配。如,蝉在诗 词作品里象征高洁,但在现实生活中属于害虫。三、心理调节功能 1、语言作为个体意识的承担者,对个体的行为起调节作用。 2、这种调节作用一般由个人的内部语言完成,即人通过内部语言调节自己的 行为 。“

10、相对主义”观点和“普遍主义”观点n语言提供了一套分类格,使我们对世界的认识条理化,关于这一点使学者 们认为一个人使用的语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他的思维过程和认识客观 世界的方式。1、对各种语言的认识结构所持的相对主义观点:萨皮尔-沃尔夫假设,即: 语言支配思想,是思想的塑造者;因此说不同语言的人对宇宙有不同的看 法,形成不同的世界观。语言决定认识。n反对意见:那样我们将不能对各种语言进行对译。2、普遍主义的观点:“认为语言基本是人类的一种先天的能力,或者 说是一种遗传继承的能力,所有的人出生后,都必定会发展这种能力。这 种观点既包涵对沃尔夫假说的否定,也包涵着对语言都具有相同的基本概 念结构这一

11、观点的肯定。例如可以说存在着一套共同的语义范畴(例如有 关时间、地点、因果关系、动物形等范畴),各种语言都从这一范畴中取 得自己的次范畴。”第三节、文化功能语言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它本身就是人类所拥有的最重要的一种文化, 同时也是文化的载体。 1、语言深刻地反映文化。 2、语言强烈地作用于文化。第四节、语言与社会的关系n英国洛克人类理解论中说:“如果我们不先来考察语言的本质、功用、意义 ,就不能明白的、清晰的讨论我们的知识,因为知识存在成立于命题,命题存在 于文字。”n“语言的本质就在于它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1、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语言既不是自然现象,也不是个人现象,离开了社会,就无所

12、谓个人语言的存在 。语言既不是经济基础,也不是上层建筑。 每一个基础都有适合于它的上层建筑。当基础改变时,上层建筑也随之改变,但 语言却不发生根本变化。 上层建筑又基础产生,所以它产生之后,积极为这个基础服务。语言不是由一个 基础产生的,它是在社会历史进程中不断发展起来的,一视同仁地为各个阶级、 各个基础服务。 上层建筑随基础产生和消灭。语言并不因为某个基础的消灭而消灭,而是有自己 的发展轨迹。 上层建筑不直接反映生产,而是通过基础的改变间接反映生产。语言却能直接反 映生产,它的活动范围比上层建筑广阔得多。2、语言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社会。 (1)从个体发生学的角度看,人类社会是一个正常人掌握语

13、言的前提条件;一个 人掌握什么样的语言,受他生活的语言社会的制约;只有在社会中,人才有交 际需要,才可能运用语言这一工具。(2)从群体发生学的的角度看:语言的产生、存在、发展依赖于社会。n语言的起源 (i)语言的起源不是指某种具体语言的起源,也不是指人类最初创造的语言 ,而是人类在开始说话时 具备了哪些条件,人类语言的前身是什么。语言起 源的研究内容是交际系统怎样才能使四种特征得到发展:替代性、孳生力、 传统传导 能力、模式的二重性。替代性:利用有声符号表达时空上远离的事物的特征。孳生力:语言的创造性能力,即谈论从来没有人讲过或听过的东西,能 够互相理解。传统传导 能力:获得语言的能力和去获得

14、语言的强烈动力。模式的二重性:利用少量毫无异议而可以辨别的基本音素来传递有意义的 成分。(ii)语言的起源说 神授说(17世纪以前) 人造说摹声说(斯多葛派、柏拉图、赫德尔、刘师培、章太炎、杨树达)有局限感叹说(非感叹词、孳生力)社会公约说(卢梭、亚当斯密斯)劳动呼喊说(19世纪诺瓦雷)手势说(摩尔根、冯特、马尔) (iii)劳动创 造语言n恩格斯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 程中的作用 劳动创 造了语言产生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即生理条件和心理条件,所以说语言 起源于社会化的劳动。3、语言和言语活动对社会的影响 (1)语言选择与社会文化变迁 语言往往成为各民族文化互相影响的中介。 语言变革常常是社会

15、文化变革的主要内容。 (2)语言选择与民族感情 某一语言社团对自己的母语都怀有强烈的感情。 语言认同对于语言选择、语言政策常具有重大的影响。第二章 语言是符号系统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线条性、系统性和生 成性的特点。第一节 符号的性质、特点1、什么是符号? 符号是代表某种事物或表达某种意义的标记或记号。 符号是约定俗成的替代物,不是事物本身的属性。 (征兆、征候) 符号是形式和内容的结合。(索绪尔称为“能指”和“所指”。)2、符号的特点 任意性:符号形式和意义的关系不是必然的。 约定性:符号形式和意义的关系由社会约定。3、符号分类:听觉符号、视觉符号、触觉符号。 语言符号是最重要、最复杂的一种。

16、第二节 语言符号1、语言符号:语言是一种以声音为物质基础、服务于交际目的的特殊符号。 2、语言符号的本质:语音和语义之间的结合完全由社会“约定俗成”。 3、语言符号的特点: 任意性 任意性指音义之间的结合没有必然性,完全由社会约定俗成。 (强制性:语言符号一旦约定俗成,个体使用者不能随意更改。)n这条原则的深层内容则是:语言不是简单地为已经现成存在的事物或现成存 在的概念命名,而是创造自己的所指。例如,汉语里有虫这个概念,英语里却 没有一个概念恰恰和我们的这个概念相当,“虫”有时译作insect,有时译作 worm,不是对同一个所指的不同能指,在各种语言中,所指本身是被创造被建 构的。 n这条原则的要义在于:所指的任意性或创造性每种语言都以特有的、“任意 的”方式把世界分成不同的概念和范畴。正是基于这一要义,索绪尔说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