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之异常现象及处理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7976239 上传时间:2018-07-07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1.7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生儿之异常现象及处理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新生儿之异常现象及处理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新生儿之异常现象及处理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新生儿之异常现象及处理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新生儿之异常现象及处理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生儿之异常现象及处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生儿之异常现象及处理(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生兒之異常現象及處理耕莘醫院 小兒部新生兒科 楊雅淇 醫師*1新生兒之常見問題我的寶寶有吃飽嗎? 甚麼是新生兒黃疸 寶寶“便便”二三事 溢奶怎麼辦 ? 嬰幼兒常見之皮膚問題 尿布疹 黴菌感染 異位性皮膚炎 脂漏性皮膚炎 新生兒發燒Date2我的寶寶有吃飽嗎? 哺乳: 次數不限-寶寶餓了就給他吸奶,一天以8-12次為 足夠。 嬰兒配方奶粉: 每3至4小時餵食一次,奶量因人而異-通常剛自醫 院返家之足月新生兒每餐可吃50 - 60cc, 而後逐漸 增加 奶是頭幾個月寶寶之主要水份來源;只要奶量喝得 足夠,不必額外再餵開水或葡萄糖水。 新生兒開水或葡萄糖水餵食過多,水份攝取雖足夠 了,但因熱量不足

2、反而易使黃疸不易消退Date3寶寶是否喝得足夠的指標須觀察 體重增加的情形 第一週內體重會因生理性脫水有約10%的下降, 而後逐漸增加。 若2週後體重仍持續下降未回到出生時體重,應考 慮餵食不足。 小便次數、顏色 一天內小便換尿布的次數應在5-6次以上 小便顏色應為清徹的淡黃色 若小便次數減少、顏色變濃,應考慮餵食不足 皮膚黏膜是否乾燥Date4寶寶便便大學問 (1) 大便的性狀、次數和餵食種類有關: 哺乳嬰兒的大便次數可能比喝嬰兒配方奶的 寶寶為多 可能邊吃奶邊解便Date5寶寶便便大學問(2)大便性狀 頭三天為墨綠色黏稠之胎便 母奶便: 之後轉為黃糊帶水,可能有一點黏液、一點酸味-這是正

3、常的大便,並非腹瀉! 1-2個月後可能變成3-4天才解一次軟便;甚至1-2星期才解一 次 只要寶寶精神活動力佳,喝奶正常,小便量正常;沒有腹脹 、嘔吐、哭鬧不安的情形,就可以不必太擔心 吃嬰兒配方奶的便便: 通常次數較少,較為成形 墨綠色便通常和奶粉中添加鐵質有關,不是異常 開始添加副食品後,大便才會較為成型Date6Date7新生兒黃疸*8為什麼新生兒容易產生黃疸 ? 新生兒紅血球壽命較短 新生兒紅血球代謝較快 肝臟代謝膽紅素之一種重要之酵素在新生 兒較為缺乏或其功能低下Date9如何自行檢查新生兒黃疸?Date10新生兒黃疸 生理性黃疸 為間接型黃疸 第二至三天開始出 現 第三至四天達高峰

4、 2週內降至正常 病理性黃疸 太早出現: 第一天就出現黃疸 通常表示有溶血 性疾病! 太晚才開始出現 持續超過兩個星期 上升速度太快 膽紅素值過高 為直接型膽紅素過 高Date11新生兒黃疸之常見原因: 溶血性疾病: 如Rh, ABO 血型不合,蠶豆症 母親糖尿病 新生兒為早產兒, 唐氏症, 紅血球過多症 藥物 脫水 血腫 家族史 餵食母奶 禁食 感染Date12新生兒黃疸 檢測膽紅素的方法: 經皮黃疸測量儀 扎腳跟血驗血中膽紅素數值Date13新生兒黃疸之治療 膽紅素值較高時應先照光治療(藍光或綠光) 確保有充足之水分;若由口進食不佳應考慮 靜脈輸液補充 膽紅素值過高時需要換血治療,以防發生

5、核 黃疸,造成日後神經學發展異常 若和感染有關者(如: 泌尿道感染) ,應予治 療 若出現淺黃色大便或灰白便表示新生兒有肝 膽疾病Date14兒童健康手冊: 嬰兒大便辨視卡 不正常之大便 正常之大便Date15和餵食母奶有關之黃疸若在頭一個星期內出現: 早發型黃疸 多和為餵食不夠有關 應改善餵食技巧;嬰兒想吃就餵,避免餵食葡萄糖 水以免熱量不足,加重黃疸 母奶不足時,可以嬰兒配方奶粉補充 若在一星期後出現: 晚發型黃疸 多和酵素不足有關 若膽紅素數值不高,仍可繼續餵食 若膽紅素數值太高,仍須照光治療;可暫停母奶幾 天 後,待數值下降再繼續餵食*Date16溢奶 區分溢奶及吐奶 溢奶 一般新生兒

6、多少都會有,尤其是打嗝之後 在早產兒會較為嚴重 溢奶的原因: 輕微的生理性食道下括約肌閉鎖 不全,常在五至六個月後逐漸改善 改善方法: 1)改善餵食技巧,避免劇烈哭泣;以免吸入大 量 空氣,造成腹脹 2)喝奶後輕拍至打嗝休息一下再平躺 3) 嚴重時藥物治療Date17不尋常的嘔吐 若持續有餵奶後大量噴射狀之嘔吐, 應就醫-可能是胃幽門狹窄 若嘔吐出的奶有膽汁的顏色(黃綠色) ,應考慮腸道阻塞,應速就醫!Date18新生兒常見之皮膚問題 尿布疹 黴菌感染 異位性皮膚炎 脂漏性皮膚炎Date19 尿布疹 治療: 類固醇 氧化鋅軟膏 黴菌感染 治療:抗黴菌軟膏Date20異位性皮膚炎原因:和過敏體質

7、有關 ,或食物引起 好發部位: 嬰兒期:多在臉頰,手 腕,或身體其他地方嚴 重者為全身性;為很癢 之紅疹或水泡 二歲後多發於耳後,脖 子,四肢,尤其是關節 處如手肘手腕;為粗糙 脫屑之表面;會色素沉 積Date21異位性皮膚炎 改善方法 1. 避免刺激;不要使用肥皂洗臉,勿過度洗澡,以免移除皮膚表面保 護之脂質 2. 避免過高或過低之溫度和濕度 3. 衣著以輕軟之棉質為主,避免毛製品 4. 避免抓搔,以免惡化及併發細菌感染 5. 可擦些具保濕功能之嬰兒乳液 6. 藥物: 口服具鎮靜與抗過敏效果之抗組織胺? 嚴重者可局部擦少量類固醇軟膏,壓抑發炎反應 併發細菌感染時,應予抗生素治療Date22異

8、位性皮膚炎飲食方面注意事項n 餵食母奶可避免過敏症狀出現,最好餵食 母奶至一歲。 n 常見之致敏性食物,如:牛奶、蛋白、麥類、 豆類、花生、有殼海鮮、草莓、番茄等 n 若對牛奶蛋白過敏者,可改喝低過敏嬰兒配 方奶粉 n 若有明確之過敏相關食物應避免之Date23脂漏性皮膚炎好發部位:皮脂腺分泌 旺盛處,以頭皮處最常 見; 呈黃紅色結痂脫 屑之斑塊 原因:和出汗,衛生情 形不佳,黴菌,壓力等 有關 大多數會隨年齡增加 逐漸改善,少數持續之 嚴重個案可能併發其 他疾病Date24脂漏性皮膚炎治療 避免過熱 可以含焦油,水陽酸,硫化硒,或抗黴菌藥之特殊 洗髮精洗頭 短期局部擦類固醇Date25新生兒發燒出生一個月內的嬰兒,體溫超過37.8oC 應排除包被過多 原因:常是和感染有關 常見之合併症狀: 活力變差,喝奶量減少,嘔吐,腹瀉,腹脹,黃 疸加重,皮膚血液循環差也可能沒有其他 症狀! 常見之新生兒感染: 泌尿道感染,敗血症,腦 膜炎,臍部發炎,肺炎,骨髓炎及化膿性關節 炎Date26新生兒發燒之處理 應立即帶到醫院檢查 退燒 常做之檢查:抽血、驗尿、腦脊髓液檢查、照X光片 等Date27謝謝您的聆聽!*2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