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组《05古诗词三首》课件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7975030 上传时间:2018-07-07 格式:PPTX 页数:47 大小:3.5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组《05古诗词三首》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组《05古诗词三首》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组《05古诗词三首》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组《05古诗词三首》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组《05古诗词三首》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组《05古诗词三首》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组《05古诗词三首》课件(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5 5 古诗词三首古诗词三首明月:明月:蕴涵着团圆之意。蕴涵着团圆之意。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今夜月明人尽忘,不知秋思落谁 家。无言独上西楼, 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诗人简介*王安石(10211086)北宋时期著名的政 治家、文学家,江西临川人。他的诗歌、散文都 很出色,是“唐宋八大家”之一。青少年时代随父 亲在钟山(今南京)居住,视钟山为第二故乡。1042年王安石入朝为官,1069年调王安石 任参知政事,第二年升任宰相。王安石任宰相期 间,大刀阔斧地推行新法。但王安石推行的变法 因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所以遭到朝廷

2、内外保守势力的极力反对。他们千方百计地排斥 他,打击他。皇帝也逐渐对王安石失去了信任。 王安石万般无奈,三年后,他辞去了宰相的职务 ,回到了南京的家中,从此寄情于山水。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泊船瓜洲宋王安石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泊 b 船瓜洲宋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jian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hun泊:绝句门泊东吴万里船【注释】1. 泊船:停船靠岸。 2. 瓜洲:在长江北岸,扬州市南,和京口相对。 3. 京口:在长江南岸,现在江苏省镇江市。 4. 钟山:现在南京紫金山。 5. 数重:几层。 6. 绿:本是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有“吹

3、绿了 ”的意思。 7. 何时:什么时候。 瓜洲、京口隔江相望,而钟山又 在哪里呢?“数重山”表示山多还是山少?一道长江水,数重高山,在交通不便的 古代,可谓是山高水长,路途遥远,为什 么诗人觉得只是“一水”和“只隔”呢?实际距离和心理距离产生的巨大反差, 正好说明了诗人人在旅途,却心系家乡。 恋乡之情跃然纸上。瓜洲和京口只隔着一 条长江,离诗人的家乡钟山也不过隔着几 座山而已,可以说,诗人身在瓜洲,已设 计好回家的路线。可诗人虽然离家乡这样 的近,他是否准备回到家乡呢?从哪里知 道?究竟是什么触发了作者思念家乡的情感呢?让 我们走入诗人的环境,见诗人之所见,听诗人之所 听,想诗人之所想.春风又

4、绿江南岸,明月何 时照我还。比:比:“绿绿、到、过、满、到、过、满”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春风又到江南岸 春风又过江南岸 春风又满江南岸古诗小擂台古诗小擂台是啊!一个“绿”字使我看到了满 眼的绿色,成行的碧树,荡漾的春 水,还让我看到了烂漫的桃花,各 色的野花,江南的小桥流水人家。作者在此地京口瓜洲一水间; 此时钟山只隔数重山。; 此景春风又绿江南岸; 自然想到了明月何时照我还;抒发了作者思念家乡的情感春天来了,春风仅仅 吹绿了“江南岸”?作者为 什么这样说呢? 从地理位置而言 ,江南春天固然早于 江北,但也不可能一 江分成两世界;因为 诗人平生际遇、此时 境况,使得诗人所思 尽在江南,故心中只

5、有江南的春景*创作时间*此诗的写作背景是,年过半百、对 政治早已心恢意懒的王安石,已经历了 因推行新法而被罢相的坎坷遭遇,此次 的再次被起用为相,他曾两次辞官而未 获准,因而他的赴任是勉强的、违心 的。 这首诗写于1075年初,当时王安石接到 皇帝的命令,第二次要他担任宰相,他 即第二次要他即乘船从京口渡江到达瓜 洲。此诗抒发的是他上京赴任途中到瓜 洲时的心情 。*创作背景*这位“中国十一世纪时的改革家”, 虽然出生在江西,却与南京有着不 解之缘。他在南京度过青春时代, 在南京三次任知府、两度守孝、两 度辞相后居住,在南京先后生活了 近二十个年头,逝世后又葬在南京 钟山脚下,他的父母兄弟死后也

6、葬 在南京,他在南京留下了许多动人 的事迹和壮丽的诗篇。b 泊船瓜洲宋 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jian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hun余光中台湾著名诗人、 散文家、文学评论 家余光中,1928年 生于南京。就读于 南京五中,高中毕 业后选择了金陵大 学。他的很多优秀 作品表现出浓浓的 思乡之情,就是因 为乡愁一诗引 起轰动,又被称之 为“乡愁诗人”。乡愁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秋 思 唐张 籍 洛 阳 城 里 见 秋

7、 风,欲 作 家 书 意 万 重。复 恐 匆 匆 说 不 尽, 行 人 临 发 又 开 封。 *诗人简介*张籍(767830)唐诗人。字 文昌,江苏苏州人。贞元十五年进 士,历任太常寺太祝,水部员外 郎、国子司业等职,世称“张水部” 或“张司业”。又因其家境穷困,眼 疾严重帮孟郊称他为“穷瞎张太祝” 。张籍是韩愈的学生,其诗多反映 当时社会矛盾和民生疾苦,颇得白 居易推重,与王建齐名,并称“张 王”。有张司业集秋 思 唐张 籍(j)洛 阳 城 里 见 秋 风 ,jin欲 作 家 书 意 万 重 。chn 复 恐 匆 匆 说 不 尽 , 行 人 临 发 又 开 封 。 1.行人:此处指送信的使者

8、。 2.发:出发。 3.意万重:思绪万千。 4.开封:打开信封。 【注释】秋风没有形状,难道真能看到吗?那么 站在秋风中的张籍到底看到了怎样的景象 ?那飘零的落叶,枯黄的草,凋谢的百花 ,它们都回到了大地母亲的怀抱!这叫叶 落归根!而张籍的根在哪里啊?在洛阳吗 ? 在这些四处飘泊的日子里,张籍能见到 父母慈爱的面容吗?他能得到妻子细心 的照顾吗?他能听到儿女亲热的叫换吗 ? 毫无疑问,张籍想家了!但他能回家 吗?想家却不能回,张籍怎么办! 可是,离 家近十年的张籍,那他该有多少话要在家书 中说啊!同学们,你就是张籍,你在家书中 会对谁说?这就是意万重!张籍在写的时 候怀着悲伤,忧愁,思念,痛苦

9、, 无奈原来,无论是“见秋风”还是“意万重”,词语背后藏着 的都是张籍的思乡情!张籍的思乡情还藏在哪儿呢?“说不尽”“又开封”同学们,他为什么会担心说不尽呢? 张籍“又开 封”是在什么时候?同学们,我就是捎信的人,可我 怎么也不明白,张籍为什么要这样做?谁能告诉我? 设计“行人”与张籍的对话:张籍啊张籍, 我就要走了,我也急着要回家呀!你为什 么还叫我停下,要把信打开呢? 同学们, 你们是否看到,张籍把信开封之后,他做 了什么?担心说不尽,所以又开封,这是 同学们,心中想,手中做,放不下,因思乡。 这正是 千言万语说不尽,字字句句都是情。这正是张籍在瑟瑟的秋风中,望着捎信人远去的 背影,不禁吟

10、诵起:洛阳城里见秋风- 秋思,一个游子说不完,道不尽的思乡 情。 秋思,不着一个“思”字,却道尽了天下所 有游子的心。秋风乍起,客居洛阳城的 诗人想写封信,给远在家乡的 新亲人,表达自己思乡怀亲的 心情,可是要说的话太多了, 竟不知从何说起。信写好后, 又担心匆匆写就的信不能把自 己的意思完全表达出来,当送 信人要出发的时候,又打开已 封好的信查看。全诗的大意全诗的大意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古诗小擂台古诗小擂台第一句说秋天来到了洛阳城 ,平平叙事,不事渲染。第 二句中的“欲作家书”, 一 下子使我们感到了平淡的秋 风中所蕴涵的游子情怀。这 平淡而富于含蕴的“见”字 ,给予读者多么丰富

11、的想象 啊!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古诗小擂台古诗小擂台“复恐”二字,对诗人的心 理刻画入微。而这种并不确切的 “恐”,促使诗人不假思索地作 出“又开封”的决定。正显出他 对这封“说明书万重”家书的重 视和对亲人的深切思念千言 万语,惟恐遗漏了一句!秋风:秋风:是无形的,可闻、是无形的,可闻、 可触、可感,却不可见。可触、可感,却不可见。 秋天是最令人思乡的季节。 见秋风而起乡思,古来有 之。交流与讨论1.这首诗写出了洛阳秋天来临的风 景。现在请和同桌互相说一说:在你 脑海中出现了怎样的思情呢? 返回3.面对秋风,你还能想起哪些思乡诗?秋 思 唐张 籍(j)洛 阳 城 里 见 秋 风

12、 ,jin欲 作 家 书 意 万 重 。zhn 复 恐 匆 匆 说 不 尽 , 行 人 临 发 又 开 封 。 长相思清 纳兰性德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 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 不成,故园无此声。gng gu*诗人简介*纳兰性德(16541685),字容若,康熙时宰相明珠 之子,正黄旗人。康熙十五年进士,不久晋升一等侍 卫,文武双全,尤长于词,为清初词坛巨擘,被誉为 “满清第一词人”、“宋后第一真词人” “清词三 大家”之一。词风接近李煜,清新自然,隽永超逸。 有通志堂集饮水词。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 年)二月十五日,性德随从康熙帝诣永陵、福陵、昭 陵告祭,二十三日

13、出山海关,长相思及如梦令 。作于出关前后之途中。作者出关时冰雪未销,又 离开了京城千山万水,对于生于关内,长于京城的性 德而言,一切都是那么荒凉,那么寂寞,于是不由人 思念亲人朋友,作者有感而发,填下这首长相思长相思长相思纳兰性德纳兰性德山一程,水一程,身向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梦不成,故园无此声。【程】道路、路程,山一程、水一程,即山长水远也。 【榆关】即今山海关 【那畔】即山海关的另一边,指身处关外。 【帐】军营的帐篷,千帐言军营之多。 【更】旧时一夜分五更,每更大约两小时。

14、风一更、雪 一更,即言整夜风雪交加也。 【聒】声音嘈杂,使人厌烦。 【故园】故乡 【此声】指风雪交加的声音。【注释 】谁来说说,作者身向何方?那山海关是他们最终 的目的地吗?你是从哪个词语知道的?你从“一程一 程”体会到了什么?我们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万水千山,跋山涉水,山高水长, 在这万水千山的长途跋涉中,他们可能遇 到什么困难?路陡,山高,水深要求:同学们,在纳兰性德的心中,在 纳兰性德的记忆里面,在他的家乡, 在他的故园,又应该是怎样的画面, 怎样的情景呢?“故园无此声” 好一个故园无此 声!那故园指哪里?故园会有什 么? 想想故园会有什么呢?是什么声音勾起了他们的思乡之情呢? 这样的

15、声音在 将士们听来好听吗?哪个词告诉你声音嘈杂不好听? 你是怎么体会的?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在这里,没有故乡那熟悉的小河,这里只有在这里,没有故乡那熟悉的大槐树,这里只有 在这里,没有故乡那慈祥的父母的呼唤,这里 只有 在这里,没有鸟语花香,没有亲人的絮絮关切 ,这里只有在这里,没有皎洁的月光,没有在皎洁月光下 和妻子依偎在一起的那一份幸福,那一份温暖,这 里只有 在这里,没有牧童的短笛,没有孩子们放风筝 时的欢声笑语,这里只有在这风雪交加的夜晚,故园那美好的画面全都碎了 ,故园那美好的情景全都碎了,纳兰性德连梦都做不 成了啊!身向榆关,心却在故园,这是怎样一种身心 分离的痛苦啊!问君何

16、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 山一程,水一程,程程都是长相思。风一更,雪一更,更更唤醒长相思。爱故园,爱祖国,字字化做-长相思。有人认为“夜深千帐灯”与“大漠 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境界接近 ,你认为呢?请简要分析。 二者都显出恢宏壮阔的气势,壮 阔中透露出苍凉与孤寂之感。 前者侧重写相思之愁苦,此情深 挚婉丽;较“大漠、长河”一句的 雄浑壮阔的景象和充满张力的内 涵,则相对纤细、单薄。长相思读到现在为止,我们已经非常真切 地感受到了作者身在征途,心系故园的那一颗 破碎的心,读到现在为止,老师有一个问题想 问纳兰性德:既然你这么想家,你为什么不回 家呢?谁来替纳兰性德回答。同学们,你们道出纳兰性德的心声。这个问题 纳兰性德也曾问自己,就在这次征途上,纳兰 性德还写了一首词,题目叫菩萨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