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源国概况课件-中国财富出版社2012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7974670 上传时间:2018-07-07 格式:PPT 页数:221 大小:796.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客源国概况课件-中国财富出版社2012_第1页
第1页 / 共221页
客源国概况课件-中国财富出版社2012_第2页
第2页 / 共221页
客源国概况课件-中国财富出版社2012_第3页
第3页 / 共221页
客源国概况课件-中国财富出版社2012_第4页
第4页 / 共221页
客源国概况课件-中国财富出版社2012_第5页
第5页 / 共2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客源国概况课件-中国财富出版社201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客源国概况课件-中国财富出版社2012(2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01第一章 中国旅游客源国现状 学习目标 1了解国际旅游及中国国际旅游业发展概 况; 2了解中国入境客源市场,掌握其发展演 变规律; 3掌握中国旅游客源市场的发展趋势及对 策。【案例引导】中国旅游业发展对全球经济贡献有目共睹 新华网北京3月16日电(记者钱春弦)国家旅游 局局长邵琪伟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旅 游已经成为中国对外经济文化交流活动中最活跃 、争议最少、效果最好的途径之一。在全球经济 不稳定之际,国际贸易摩擦加剧、保护主义抬头 ,中国旅游业发展对全球经济的贡献有目共睹。 邵琪伟说,目前旅游已融入全球产业结构、 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之中,融入人们工作生活之 中,成为人人享

2、有的权利。世界已进入“旅游时代 ”。而13亿中国人加入这个行列,是世界旅游发展 史上最重要的事件。 邵琪伟向记者介绍,从国内看,旅游业已成为国民经济重要产业。 主要表现在:旅游业的经济拉动作用更加突出。一是拉动了经济增长。 据测算,中国旅游业增加值已占到GDP的4%以上,与旅游相关的行业 超过110个,旅游业发展带动了社会投资,促进了相关产业发展。其中 ,旅游业对住宿业的贡献率超过90%,对民航和铁路客运业的贡献率超 过80%。二是促进了社会消费。2010年,中国居民国内旅游消费达到 12580亿元,占居民消费总支出的9.4%。三是促进了社会就业。目前全 国旅游直接从业人员超过1350万人,与

3、旅游相关的就业人数约8000万人 。 他强调,从全球看,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旅游大国。中国已经是全球 第三大入境旅游接待国,中国已经形成世界上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 2011年,入境旅游人数1.35亿人次,入境过夜旅游者5758万人次。实现 旅游外汇收入485亿美元。已有146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中国公民出境旅游 目的地。2011年人均出游率2次,国内旅游人数26.4亿人次。中国是亚 洲最大的出境旅游客源国,2011年,中国公民出境总人数7025万人次。 出境人员中,因私出境6412万人次,占出境总人数的91.3%。 对于国务院把旅游业列入战略性支柱产业,邵琪伟表示,中国的主 要思路是,推动旅游业与第一

4、产业融合发展,重点发展乡村旅游;推动 旅游业与第二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旅游装备制造业;推动旅游业与 第三产业主要与文化、金融、交通、商务、医疗、体育等产业融合发展 。 第一节 国际旅游概述 一、国际旅游的概念及意义 (一)国际旅游的概念 国际旅游(International Tourism)是指跨 越国界的旅游活动。 1国际联盟定义 2联合国定义 3世界旅游组织定义 4国家统计局定义 (二)国际旅游的意义 1发展国际旅游,能够增加外汇收入 2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3促进文化交流 4促进国民素质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二、国际旅游城市 (一)国际旅游城市的定义 国际旅游城市是指经济社会发达,旅游 资源丰

5、富,资源品位高,具有超国界吸引 力,城市综合环境优美,旅游设施完善配 套,旅游产业发达并成为城市主要支柱产 业,国际国内游客数量众多,在国际上具 有较高知名度的国际性城市。 (二)国际旅游城市的分类 1根据主体吸引物的不同 (1)自然风光型 (2)花园型 (3)娱乐型 (4)商贸型 (5)文化型 2根据城市主要功能的差异 (1)国际风景旅游城市 (2)国际商务旅游城市 (3)国际会议旅游城市 (4)国际宗教旅游城市 三、国际旅游客流概况 旅游客流(Tourist Flow),以旅游为出行 目的,从出发地到目的地移动所形成的客 流。 (一)国际旅游客流的地理分布规律 (二)国际旅游客流的空间移动

6、规律 四、中国国际旅游业发展概 况 第二节 中国海外客源市场一、中国海外客源市场现状 中国的海外入境旅游客源市场按客源地可 以划分为亚洲、欧洲、美洲、大洋洲和非 洲五大市场。 亚洲市场(不包括港澳台)是我国传统的 主要海外客源市场。 欧洲和美洲虽然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客源输 出地, 非洲始终是中国对外政治、经济、文化交 往的重要伙伴, 二、中国入境旅游主要海外客 源市场分析 1主要近程市场 2主要远程市场 3海外华侨华人客源市场的现状及特点 三、中国国际旅游接待情况的空间 分析 (一)中国旅游区域概况 1.东北旅游区 2.华北旅游区 3.华东旅游区 4.华中旅游区 5.华南旅游区 6.西南旅游区

7、7.青藏旅游区 8.西北旅游区 (二)国际旅游地区接待情况 四、影响中国入境旅游市场的 因素 (一)国内因素 (二)国际因素 第三节 中国旅游客源市场的 发展趋势及对策 一、中国旅游客源市场的发展 趋势 (一)入境旅游人数将持续增长 (二)传统市场持续保持稳定,薄弱市场 部分将有所加强 (三)周边地区和发达国家仍将是我国最 重要的客源国 二、中国旅游客源市场的发展 对策 (一)选准目标分级开发,重点促销 (二)开发多元化旅游市场,推出多层次、多样 化的旅游产品,把中国旅游推向世界 (三)树立兼具中华民族特色、东方文明色彩和 国际流行元素的旅游形象,加强和完善面对游客 的信息服务 (四)深化旅游

8、企业改革,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五)鼓励旅游创新,加强促销宣传 (六)增强透明度,制定合理的旅游服务价格【实训名称】设计国际旅游客源市 场开发方案 【实训步骤】 1以5-8人为一小组,分工合作完成以下工作: (1)以小组合作形式先网上考察某一客源国的景观特色; (2)进行品牌设计塑造; (3)文案创作,融入文字与艺术包装。 2小组研讨并形成书面方案上交。 3以小组为单位在课堂上进行陈述和答辩。 4选择一些方案在校园媒体发布,投放市场,并检验其成 果。 【实训点评】 教师和学生根据方案内容、陈述和答辩的情况评价打分。 纳入学生实训课考核之中。 第二章 亚洲主要客源国概况 1掌握亚洲主要客源国的地

9、理概况; 2掌握亚洲主要客源国的政治经济概况 ; 3掌握亚洲主要客源国的社会文化与民 俗风情,并能据此开展旅游接待工作。【案例引导】韩国成为中国第一大旅游客源地 新华网郑州3月18日电(记者钱春弦 桂娟) 随着中韩两国 经济文化交流的迅速发展,韩国已经取代日本成为中国入 境旅游第一大客源国家。 韩国观光协会副会长高光喆18日在此间举行的中国首届 中部地区旅游交易会上说2005年韩国有354万名游客来到 中国,比其他国家都多。他说,几年前,到中国的观光游 客排名第一的是日本,大约每年330万人次。当时韩国到中 国来的游客人数仅为285万人次,所以日本是中国入境游客 中人数最多的。但是从2002年

10、起开始发生变化,韩国赴中 国的游客每年显著增长。高光喆说,在中韩两国建交后的 1993年,中国人到韩国来旅游的人数是9000多人次,韩国 赴中国观光的客人为11万人次,这些数字在过去的14年均 飞速增长。2005年中国游客到韩国旅游的约70万人次。 中国目前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亚洲第一大客源国,高光喆 对中国旅游业的巨大潜力充满期待。 第一节 韩国一、地理概况 (一)位置 (二)地形 (三)水文 (四)资源 (五)气候 (六)政区二、政治 (一)宪法 (二)议会 (三)司法机构 (四)政府 (五)政党 (六)外交三、经济 (一)工业 (二)农业 (三)对外贸易 (四)旅游业 四、社会文化 (一)国

11、家象征 (二)人口 (三)教育 (四)文化 (五)体育五、民俗风情 (一)姓名 (二)服饰 (三)饮食 (四)美容 (五)禁忌第二节 日本 一、地理概况 (一)位置 (二)地形 (三)水文 (四)气候 (五)资源 (六)政区二、政治 (一)宪法 (二)议会 (三)政府 (四)司法 (五)政党 (六)外交三、经济 (一)工业 (二)农业 (三)对外贸易 (四)交通运输业 (五)旅游业 四、社会文化 (一)国家象征 (二)人口 (三)教育 (四)文化五、民俗风情 (一)姓名 (二)服饰 (三)饮食 (四)美容 (五)禁忌第三节 马来西亚 一、地理概况 (一)位置 (二)地形 (三)水文 (四)气候

12、 (五)资源 (六)政区二、政治 (一)政体 (二)宪法 (三)国会 (四)司法 (五)政府 (六)政党 (七)外交三、经济 (一)工业 (二)农牧渔林业 (三)交通运输 (四)服务业 (五)对外贸易 (六)旅游业四、社会文化 (一)国家象征 (二)人口 (三)教育五、民俗风情 (一)姓名 (二)服饰 (三)饮食文化 (四)禁忌第四节 新加坡 一、地理概况 (一)位置 (二)地形 (三)水文 (四)气候 (五)政区二、政治 (一)政体 (二)议会 (三)内阁 (四)司法 (五)政党 (六)外交三、经济 (一)工业 (二)农业 (三)服务业 (四)贸易 (五)交通 (六)旅游业四、社会文化 (一

13、)国家象征 (二)人口 (三)宗教信仰 (四 )教育 (五)文化五、民俗风情 (一)饮食 (二)礼仪 (三)禁忌第五节 越南 一、地理概况 (一)位置 (二)地形 (三)气候 (四)资源 (五)政区二、政治 (一)宪法 (二)国会 (三)政府 (四)司法 (五)政党 (六)越南祖国阵线 (七)外交三、经济 (一)工业 (二)农业 (三)旅游业 (四)交通运输 (五)对外贸易 四、社会文化 (一)国家象征 (二)人口 (三)宗教 (四 )教育 (五)文化五、民俗风情 (一)姓名 (二)服饰 (三)饮食 (四)重要节日 (五)礼仪与禁忌 (六)祖先崇拜第六节 菲律宾 一、地理概况 (一)位置 (二

14、)地形 (三)气候 (四)资源 (五)政区二、政治 (一)宪法 (二)议会 (三)政府 (四)司法 (五)政党 (六)外交三、经济 (一)工业 (二)农林渔业 (三)旅游业 (四)交通运输 (五)对外贸易 四、社会文化 (一)国家象征 (二)人口 (三)教育五、民俗风情 (一)姓名 (二)礼仪 (三)服饰 (四)饮食 (五)婚姻 (六)禁忌 第七节 蒙古 一、地理概况 (一)位置 (二)地形 (三)水文 (四)气候 (五)资源 (六)政区二、政治 (一)宪法 (二)议会 (三)政府 (四)政党 (五)外交三、经济 (一)工业 (二)畜牧业 (三)对外贸易 (四)旅游业四、社会文化 (一)国家象征 (二)人口 (三)教育 (四)文化五、民俗风情 (一)姓名 (二)服饰 (三)饮食 (四)蒙古包 (五)礼仪 (六)哈达 (七)敖包 (八)禁忌第八节 泰国 一、地理概况 (一)位置 (二)地形 (三)气候 (四)资源 (五)政区二、政治 (一)宪法 (二)议会 (三)司法 (四)政府 (五)政党 (六)外交三、经济 (一)工业 (二)农业 (三)渔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