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学业考试中的试题对效果信度与区分度的认识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7973191 上传时间:2018-07-07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241.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数学学业考试中的试题对效果信度与区分度的认识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初中数学学业考试中的试题对效果信度与区分度的认识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初中数学学业考试中的试题对效果信度与区分度的认识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初中数学学业考试中的试题对效果信度与区分度的认识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初中数学学业考试中的试题对效果信度与区分度的认识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数学学业考试中的试题对效果信度与区分度的认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数学学业考试中的试题对效果信度与区分度的认识(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对效果、信度与区分度的 认识 以初中数学学业考试中的试题为例黄埔区教育局教研室 甘晓芬1效度一、认识 针对考试目标和要求而言,考试结果(考生得分)的准确和有效程度。 高效度考试的命题既考考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又考考生今后学习潜在的能力,即检测现在,预测未来。2二、评价要点 体现数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学习要求; 有利于考生展示自己在数学课程学习中取得的成就; 试题的科学性; 评分标准的合理性; 题型使用的合理性; 存在造成高分低能可能性的程度。 (摘自2005年全国中考数学考试评价指标体系)3考什么?怎么考? 1、知识与技能 2、数学思考 3、解决问题 4、数学活动过程4三、命题示例5(

2、一)知识与技能考什么? 核心内容 “课标”中最基础、最核心的内容,即所有学生在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解决问题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必须掌握的核心观念、思想方法、基本知识和常见技能。(摘自2005年课程改革实验工初中毕业数学学业考试命题指导)6怎么考? 1、广州市05、06年命题确保基础题的题量(分值比例50%以上),突出核心内容的考查。 2、选择合适的载体考查学生知识的理解水平、技能的运用水平 在知识的交汇点命题,保证主干容的考核有必要的深度7命题示例例1(06广州)某市某日的气温-26,该日的温 差是( * ) (A)8 (B)6 (C)4 (D)-2评析:有理数的有关概念起源于现实生活。考查方式采

3、用通过 现实背景让学生感受有理数及其运算的现实意义,从而能够考查 出学生对数轴的概念、性质的理解情况是合适的。不恰当命题举例:下列各数中无理数有 ,有理数有.8命题示例例2(06广州)目前广州市小学和初中在校共有约128万人,其中小学生在 校人数比初中生在校人数的2倍多14万人(数据来源:2005学年度广州市教育 统计手册)(1) 求目前广州市在校的小学生人数和初中生人数(2)假设今年小学生每人需交杂费500元,初中生每人需交杂费1000元, 而这些费用全部由广州市政府拨款解决,则广州市政府要为此拨款多少?评析:在解决这个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自然可以考查 学生数学表示技能和运算技能。不恰当命题举题

4、举 例:解析 可以表示哪些现实现实 情境,举举 例说说明。 9命题示例例3(06广州)下列图象中,表示直线的是( )(图略) 评析:数学表示技能包括两个方面:其一,列出代数式、函数 、方程、不等式等关系式对研究对象进行“数”的表示;其二 ,作出相应的图形对研究对象进行“形”的表示。这题是在“ 数”与“形”的转变中考查数学表示技能。10例4(06广州)广州市某中学高一(6)班共54名学生,经调查经调查 其中40名学 生患有不同程度的近视视眼病,初患近似眼病的各年龄龄段频频数分布表如下 初患近视视眼病年龄龄 (注:表中2岁岁5岁岁的意义为义为 大于等于2岁岁并且小于5岁岁,其它类类似)(注:表中2

5、岁岁5岁岁的意义为义为 大于等于2岁岁并且小于5岁岁,其它类类似) (图图略) (1)求a的值值,并把下面的频频数分布直方图补图补 充画完整(2)从上面的直方图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只限写出一个结论)?你认为 此结论反映了教育与社会的什么问题?评析:关注的是图表制作原理的理解以及图表信息的提取11不恰当命题举例*为了考察学校8年级学生的视力状况,小明拟对8年级所有 学号是5的倍数的同学进行调查,在这个调查过程中,样本是 . *某次歌唱比赛中,6位评委对某选手的打分如下(单们: 分)9.6,9.4,9.2,9.6,9.5,9.4. 求这6个数的平均分这两题都仅仅考查了对概念的记忆,以及运算的技能,

6、但没有考 查对概念的理解。或者说不具备考查学生对概念理解的有效性。 有关统计量的考查侧重是这些概念的理解与运用。12命题示例例5(06滨江)如图(单位:m),直角梯形以m/s的速 度沿直线向正方形方向移动,直到与重合,直角 梯形与正方形重叠部分的面积关于移动时间 的函数图象可能是( ) 评析:“图形的变换”“函数”都是核心知识。将几何图形的运动与函数 图象有关机联系起来,体现了“图形变化过程的基本规律”以及“函数是 刻画变化着的事物相互关系”的理念。突出考查了学生提取信息、处理信 息、表达信息的能力。 GFl1010DBCE5ABCD1013例6(05广州)如图,某学校校园内有一块形状为直角梯

7、形的空地ABCD,其 中现计划在上面建设一个面积为S的矩形综合楼PMBN,其中点P在线段AD上,且PM的长至少为36米。(1)求边AD的长; (2)设 (米),求S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 并指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3)若S3300平方米,求PA的长。(精确到0.1米) 图11命题示例本题考查了梯形、三角形、函数、方程、不等式等 多方面的知识。14(二)数学思考以推理能力为例 考什么?*演绎推理(逻辑推理)能力*合情推理能力(如归纳、类比、统计推断等)*具体地,其内容包括,能通过观察、实验、归纳、类比等活动获得数学猜想,能对所作的猜想进行适当的佐证,能进行一些简单的严密的逻辑论证,并有条理地表

8、达自已的证明,与他人交流;能对他人结论进行合理的质疑等15怎么考?(1)在归纳、类比等活动过程中考查学生的 合情推理能力例7(06广州14)已知, , (n为整数).当时,有A60时时,写出边边 与边边CB的位置关系 ,并加以证证明; (2)当C=60时时,写出边边 与边边CB的位置关系(不要 求证证明); (3)当C60时时,写出边边 与边边CB的位置关系 ,并加以证证明; (2)当C=60时时,写出边边 与边边CB的位置关系(不要 求证证明); (3)当C60时时,请请你在中用尺规规作图图法作出 (保留作图图痕迹,不写作法),再猜想你在(1)(2 )中得到的结论结论 是否成立?并说说明理由

9、。 (图略)评析:经历“判断猜想证明”的过程。这个问题同样需要学 生要借助几何直觉,通过一定的猜想,并结合一定的逻辑推断获 得解决,其中用到了类比,抓事物本质的思想。26上例9(06广州25)已知抛物线(1)求证证:该该抛物线线与x轴轴有两个不同的交点; (2)过点P(0,n)作y轴的垂线交该抛物线于点A和点B(点A 在点P的左边)。是否存在实数m、n,使得AP=2PB?若存在,则 求出m、n满足的条件;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评析:存在性问题的判断与说理。涉及了特殊到一般、数形 结合、分类讨论的思想与策略,27命题示例10a例14(05广州)、将一张长为70 cm的长方形纸 片ABCD,沿对称

10、轴EF折叠成如图6的形状,若 折叠后,AB与CD间的距离为60 cm,则原纸片 的宽AB是_*_ cm 评析:主要考查空间观念,考查考生对图形变换中数 量关系的理解与运用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体 会到动手操作不仅是数学学习的有效方法,也是探求 问题的效方法。 28命题示例例15(06岳阳)为了迎接2006年德国世界杯足球赛的到来,某足球协会 举办了一次足球联赛,其记分规则及奖励方案如下表:当比赛进行到14轮结束(每队均需比赛14场)时,甲队共积分25分(1)请你通过计算,判断甲队胜、平、负各几场(2)若每赛一场,每名参赛队员均得出场费800元设甲队中一名参赛 队员所得的奖金与出场费的和为(

11、元),试求出的最大值评析:有效地考查了学生“问题情境建立模型 解释与应用的过程”的能力。29(2)借助图9之的网格,请设计一个新的图案,使该图案同时具有 你在解答(1)中所写出的两个共同特征 (注意: 新图案与图9的的图案不能重合; 只答第(2)问而没有答第(1)问的解答不得分) (1)观察图9的中阴影部分构成的图案,请写出这四个图案都具有的两个共同特征命题示例例16(05广州)评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图形进行观察、分析、概括的能力,并运用建立 的模型解决相关问题。 30命题示例例17(06长春)小张骑车往返于甲、乙两地,距甲地的路程(千米)与时间(小时)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1)小张在路上停留

12、 小时,他从乙地返回时骑车的速度为 千米时(3分)(2)小李与小张同时从甲地出发,按相同路线匀速前往乙地,到乙地停止,途中小李与小张共相遇3次请在图中画出小李距甲地的路程(千米)与时间(小时)的函数的大致图象(3分)(3)小王与小张同时出发,按相同路线前往乙地,距甲地的路程(千米)与时间(小时 )的函数关系式为小王与小张在途中共相遇几次?请你计算第一次相遇的时间(4分) 评析:函数建模与运用。31(四)数学活动过程考什么?数学活动过动过 程中所表现现出来的思维维方式、思维维水平,对对活动对动对 象、相关知识识与方法的理解深度;从事探究、证证明等活动动的意识识、能力和信心等。能否通过观过观 察、

13、实验实验 、归纳归纳 、类类比等活动获动获 得数学猜想,并寻寻求证证明猜想的合理性;能否使用恰当的数学语语言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数学思考过过程。怎么考?设计一个“做数学”的活动:或者是猜测与证明一个数学规律,或者是设计一个解释现象(问题)特征的数学模型,或者是寻找一个解决问题的途径、方案;设计一些多层次的问题,在问题的解答过程中暴露学生的思维活动过程,从而进行有关过程性目标的考查。32例18(06大连)如图,P为 所在平面内任意一点(不在直线AC上),M为AB边中点操作:以PA、PC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PADC,连结PM并延长到点E,使ME=PM,连结DE探究:(1)请猜想与线段DE有关的三个结论

14、;(2)请你利用图142,图143选择不同位置的点P按上述方法操作;(3)经历(2)之后,如果你认为你写的结论是正确的,请加以证明;如果你认为你写 的结论是错误的,请用图142或图143加以说明;(注意:错误的结论,只要你用反例给予说明也得分)(4)若将 改为任意 ,其他条件不变,利用图14-4操作,并写出线段DE有关的结论(直接写答案) CDBEMAP PCBMAMACBCBMA图142图143图14433(五)个性化评价“承认差异、尊重个性、给每一位学生以充分的发展空间”是“课程标准”提倡的一个基本理念,评价过程中应当给学生以更多的自主性,让不同类型、不同水平的学生尽可能地展现自己的数学才

15、能。具体的操作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1、设置自主选择试题在试卷上设立可以选做的试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数学学习状况、认知特征,选择恰当的试题做答,以充分表现自己数学学习才能;2、提供开放性试题在试卷上设立开放性试题,力图使得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根据自己的思考角度、对试题背景的理解程度,提出一个问题、给出一个结论(猜想)、或提供一种结论之所以成立的解释(证明),等等;3、制订个性化评分标准对于某些具有个性化的试题求解过程,例如提出问题、给出开放性试题的答案等,制订一个开放的、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评分标准,使得所有对试题提供了实质性解答的学生都能够获得相应的分数,而不是简单地将学生的解答套入事先预定的“标准解答”体系之中。34信度一、认识是指考生在考试中的成绩(分数)的可信程度。也就是考生成绩在多大程度上反映考生的真实水平,使用这个成绩评价考生水平的高低的可靠性有多大。高信度的命题题既要符合考试试的目标标和要求,又要切合考生的实际实际 。有好的效度必有好信度,反之不然。X(考生的分数)=V(有效分数)+I(系统误差)+E(测量的随机误差)35二、评价要点 试试卷所规规定系统误统误 差的可行性; 评评分标标准的准确性; 试题陈试题陈 述的准确性; 试题试题 呈现现的规规范性。 (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