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新探索——改革开放时期第28讲新时期的理论创新和改革开放后的社会生活、科教与文化练习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7969389 上传时间:2018-07-0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1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新探索——改革开放时期第28讲新时期的理论创新和改革开放后的社会生活、科教与文化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新探索——改革开放时期第28讲新时期的理论创新和改革开放后的社会生活、科教与文化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新探索——改革开放时期第28讲新时期的理论创新和改革开放后的社会生活、科教与文化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新探索——改革开放时期第28讲新时期的理论创新和改革开放后的社会生活、科教与文化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新探索——改革开放时期第28讲新时期的理论创新和改革开放后的社会生活、科教与文化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新探索——改革开放时期第28讲新时期的理论创新和改革开放后的社会生活、科教与文化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新探索——改革开放时期第28讲新时期的理论创新和改革开放后的社会生活、科教与文化练习(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第 2828 讲讲 新时期的理论创新和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理论创新和改革开放后的社会生活、科教与文化后的社会生活、科教与文化A A 组组 基础过关题组基础过关题组一、选择题一、选择题1.(2015 北京西城期末)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说:“(邓小平)虽然只是一个五尺身躯的短小汉子,却是一位伟大的领袖人物,他改变了中国的历史。”下列属于邓小平“改变中国历史”的重大事件有( )作出“改革开放”的决策发动秋收起义提出“一国两制”构想发表“南方谈话”A. B.C. D.2.(2018 北京西城五校联盟)1992 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中提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姓“社”姓“资”等一系列重大问题

2、。这一谈话的背景是( )部分干部、群众质疑现有的改革政策计划经济体制的改革遇到瓶颈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严重挫折A. B.C. D.3.(2016 北京海淀期末)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成就十分突出。改革开放时期取得的科技成就有( )2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自行设计的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巨型计算机研制居世界领先水平载人航天飞船成功发射并返回A. B. C. D.4.(2014 北京文综)1977 年 10 月 21 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登了“高等学校招生进行重大改革”的报道。这一“重大改革”是 ( )A.教育领域拨乱反正的重要措施B.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步骤C.贯彻十

3、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D.贯彻“三个面向”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5.“文革”结束后,文艺创作上开始更加尊重个体尊严,更加强调人文关怀。主旋律电视剧中的英雄人物开始走向多元化的局面。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双百”方针的恢复B.对外开放的全面实施C.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D.社会道德风尚的变革6.(2016 北京顺义一模)以下是四幅新中国不同时期的宣传画。按画中主题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B.C. D.二、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37.(2017 北京平谷一模)(节选)城市化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实行对外开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材料二 1992 年 3 月,深圳

4、特区报发表了“东方风来满眼春邓小平同志在深圳纪实”的重大社论报道,并集中阐述了邓小平南方谈话的要点内容。“南方谈话”标志着中国改革进入新的阶段。(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历史背景及意义。(8 分) B B 组组 能力提升题组能力提升题组一、选择题一、选择题1.(2015 北京朝阳期中)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这里的“解放”指的是打破了( ) A.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 B.对计划经济的崇拜C.对高速度增长的崇拜 D.对公有制的崇拜2.有人在日记中写道:“邓小平就是一位已经退役的老船长,当看着船的方向摇摆不定时,他又一次跳上船头,把扭曲的方向摆正了。”

5、其评价的是邓小平( )A.制定“科教兴国”战略 B.作出“改革开放”的决策C.发表“南方谈话” D.阐述“一国两制”构想3.据国家统计局统计,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居民人均粮食消费量呈持续下降趋势:1982 年为 144.6千克,2002 年降至 78.5 千克,这表明( )A.自然灾害导致粮食产量下降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陷入困境C.居民的膳食结构日益多样化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4.(2015 北京高考文综历史预测卷一)“从某些方面看,1977 年甚至可以用国歌里的一句话来形容,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A.“四人帮”兴风作浪,社会动荡不安B.“双百”方针

6、继续贯彻,各种观点盛行C.高考制度中断十年,出现“人才断层”4D.“大跃进”蓬勃兴起,严重破坏生产力5.(2016 北京西城二模)下面是 19751995 年我国各级学校中女生占学生总数比例(%)的统计表。结合所学,可以推断( )年代高等教育中等技校中等师范中学小学197532.634.439.345.0198023.437.226.039.644.6198530.038.640.244.8199033.742.452.441.946.2199538.548.362.845.247.5A.在 20 世纪 80 年代,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出现明显减少B.“双百”方针的提出推动了我国基础教育的快

7、速发展C.改革开放后我国才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D.教育改革和观念进步是我国女性教育发展的重要原因6.(2017 北京丰台期末)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的公式表述为:经济增长(100%)=75%(劳动增长)+25%(资本增长)。1984 年以后,美国将传统的经济增长公式调整为:经济增长(100%)=34%(劳动增长+资本增长)+66%(科学技术增长+教育增长)。目前,发达国家技术和知识的增长占生产率增长总要素的 66%80%。在此背景下我国( )A.提出“双百”方针 B.颁布义务教育法C.恢复高考制度 D.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二、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7.(2016 北京平谷第一次模拟)阅读材料

8、,回答问题。材料 从 1952 年建成第一条铁路成渝铁路算起,到 1957 年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完成为止,新中国先后建成干支线 6100 公里,新建的宝成、兰新两大干线等线加强了西北、西南与全国的联系。2006 年 4 月 27 日,上海磁悬浮结束两年试运,正式投入营运。2006 年 7 月 1 日,青藏铁路顺利实现了全面通车,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到 2015 年,我国铁路营运里程将达到 12 万千米以上,其中高速铁路 1.6 万千米以上。以高速铁路为骨架,总规模 5 万千米的快速铁路网将基本建成。5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新中国铁路事业快速发展的条件。(6 分)6答案精解精

9、析答案精解精析A A 组组 基础过关题组基础过关题组 一、选择题一、选择题1.C 本题考查邓小平的主要活动,可用排除法。发动秋收起义是毛泽东的主要活动,故 C 项为正确答案。2.A 本题考查南方谈话的背景,可用排除法。发生在南方谈话之后,排除含的选项,选 A 项。3.C 解答本题应抓住题干中的“改革开放时期”这一关键信息,即 1978 年以后。都发生在 1964年,排除,故选 C 项。4.A 抓住时间信息“1977 年”和历史事件信息“高等学校招生进行重大改革”,可分析得出 A 项正确。“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是在 1995 年,B 项错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是在 1978 年,C 项错误。“

10、三个面向”的教育方针是邓小平在 1983 年提出的,D 项错误。5.A 材料反映出文艺政策对文艺繁荣的影响,“更加强调人文关怀”“走向多元化”体现出“双百”方针恢复的影响,故 A 项正确。6.C “科教兴国”战略是在 1995 年提出的,义务教育法颁布于 1986 年,教育的“三个面向”提出于 1983 年,开展全民识字运动是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因此正确的排序是,选 C 项。二、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7. 答案 (2)背景: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社会主义运动遭遇重大挫折;经济体制没有突破计划经济的束缚,改革遇到重重阻力。(4 分) 意义:促进了全党的思想解放;标志着邓小平理论走向成熟,为党的十四大确

11、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奠定了思想基础;促进了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4 分,答出两点即可得满分) 解析 (2)背景,结合 1992 年国际国内形势回答;意义,联系南方谈话对思想解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体制改革的影响等回答。B B 组组 能力提升题组能力提升题组 一、选择题一、选择题1.A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在 1978 年,当时由于“文革”中“左”倾错误的长期影响,个人崇拜仍束缚着一些人的头脑,通过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方针,从而打破了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故 A 项正确。72.C 从材料中“已经退役的老船长”和“又一次跳上船头,把扭曲的方向摆正了

12、”可知,这是在 20 世纪 90 年代,邓小平已经退居二线,为了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向新阶段,视察深圳等城市,发表了“南方谈话”,故 C 项正确。A、B、D 三项都是以邓小平为首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政治作为,排除。3.C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居民的膳食结构由以粮食为主向多样化、均衡化、健康化转变,故 C 项正确。4.C 本题可用排除法。1977 年,“四人帮”已经被打倒,排除 A 项;“文革”时,“双百”方针遭到破坏,排除 B 项;“大跃进”运动掀起于 1958 年,排除 D 项。故选 C 项。5.D 比例减少并不意味着人数减少,“双百”

13、方针提出于 1956 年底,20 世纪 60 年代末期我国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排除 A、B、C 三项。根据所学可知,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重视教育发展,人们思想观念逐渐开放,D 项正确。6.D 材料反映的是科技、教育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性。根据所学可知,“科教兴国”战略就是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和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故 D 项正确。二、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7. 答案 条件:新中国成立,民族独立;工业化建设和综合国力的提高;科技的发展进步。(人民政府对铁路事业的政策支持;改革开放。答出此答案也可给分,最高不得超过 6 分)解析 民族独立是各项建设事业顺利进行的最重要政治条件;新技术革命浪潮下的技术进步是铁路事业快速推进的技术保障;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是铁路事业快速革新的制度保证;各级政府和广大人民的倾力投入是铁路事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条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