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六近代前期中国的沉沦与转型——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前第15讲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与“向西方学习”思潮的兴起练习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7969386 上传时间:2018-07-0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六近代前期中国的沉沦与转型——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前第15讲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与“向西方学习”思潮的兴起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六近代前期中国的沉沦与转型——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前第15讲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与“向西方学习”思潮的兴起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六近代前期中国的沉沦与转型——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前第15讲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与“向西方学习”思潮的兴起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六近代前期中国的沉沦与转型——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前第15讲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与“向西方学习”思潮的兴起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六近代前期中国的沉沦与转型——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前第15讲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与“向西方学习”思潮的兴起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六近代前期中国的沉沦与转型——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前第15讲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与“向西方学习”思潮的兴起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六近代前期中国的沉沦与转型——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前第15讲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与“向西方学习”思潮的兴起练习(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第 1515 讲讲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与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与“向西方学习向西方学习”思潮的兴起思潮的兴起A A 组组 基础过关题组基础过关题组一、选择题一、选择题1.(2015 北京海淀一模)郑观应认为:“今中国虽与欧洲各国立约通商,开埠互市,然只见彼邦商船源源而来。今日开海上某埠头,明日开内地某口岸。一国争,诸国蚁附;一国至,诸国蜂从。滨海七省,浸成洋商世界;沿江五省,又任洋舶纵横。”结合甲午战争前的史实,对以上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 列强对华倾销工业品、掠夺原料片面最惠国待遇加剧列强侵华列强利用条约限制中国商品出口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A. B.C. D.2.(2018 北

2、京丰台期末)“中国政府坚定不移地维持着君主专制体系,他清醒地意识到,必须将西方的蒸汽工业和军事科学引入中国,以替代陈旧而无用的古老传统。”此处的“他”应是( )A.洪秀全 B.郑观应 C.李鸿章 D.康有为3.(2017 北京石景山一模)梁启超说:“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最能证明李鸿章才识的史实是( )A.镇压太平天国运动B.投身洋务运动C.签订马关条约2D.创建淮军4.(2016 北京石景山一模)时人对某一著述的评论,评论一:“百年喜续樽前兴,万里惊看海外文”;评论二:“其书罗列荒远之国,指掌形势,可谓奇书”;评论三:“欲制夷患,必筹夷情”。据上述评论推断此书应该

3、是( )A.海国图志B.资政新篇C.天演论 D.变法通议5.(2017 北京四中期中)下列四项为中国近代不同时期的考题,其中最有可能被 19 世纪 70 年代初洋务学堂采用的是( )A.“蒸汽有力可用,由何而生”B.“论君主专制与民主共和之区别”C.“论法国革命对欧洲发展之贡献”D.“试论振兴中华之必要性与途径”6.在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进程中,“体用之争”影响后世几十年。属于“体用之争”论争双方的是( )A.弛禁派 严禁派B.洋务派 顽固派C.维新派 洋务派D.革命派 立宪派二、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7.(2017 北京西城一模)新疆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材料 1865 年,浩罕汗国军事

4、头目阿古柏带兵侵入新疆。1875 年,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率军西征。为了就近补给武器,左宗棠从上海江南制造局等地招募技术工人,购买机器,建立了西北地区最早的近代兵工厂西安机器局,后迁入兰州。该局生产的武器在抗击侵略中发挥了很大作用,最终清军收复了除沙俄所占伊犁地区之外的全部新疆领土。指出材料反映的重大事件,依据材料分别简述其意义。(8 分)3B B 组组 能力提升题组能力提升题组一、选择题一、选择题1.(2017 北京朝阳二模)1844 年,道光帝谕令各省督抚:“除现在开采外,如尚有他矿愿开采者,准照现开各厂一律办理。”1849 年议定云南矿厂章程四条,由是“一时矿禁大弛”。上述材料可

5、以表明( )A.鸦片战争后政府重视矿藏开采B.开矿筹饷以镇压太平天国起义C.鼓励兴办洋务以实现自强求富D.放宽民间设厂限制发展近代工矿业2.(2017 北京西城期末)1894 年,北洋大臣直隶总督李鸿章批准张弼士创办“张裕酿酒公司”,在直隶等地专利 15 年,免税 3 年。当时该企业发展的有利因素是( )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B.洋务派提出“自强”的口号C.清政府的政策支持D.列强忙于一战放松对华侵略3.(2017 北京石景山一模)下表为晚清财政收入结构表(单位:万两),对该表所含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农业税收入工商杂税收入其他收入总收入 项目年份 数额比重% 数额比重% 数额 比重 数额比重%

6、1849 年3 28177969234 2501001885 年3 403 5171497 10040719237081911 年4 8101620 441694 4451529 696100A.中国自然经济完全解体B.洋务运动成为晚清经济的主要来源C.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对清政府的影响变大D.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对清政府的打击4.(2015 北京六十六中期中)1869 年,教会新报的一篇文章写道:“外国生产皆归男医接生,虽经此例,似不成规矩。男归男医,女归女医,岂不至善也!”材料反映出当时的中国( )A.虽已开放,但还比较保守B.男女平等观念逐渐深入人心C.旧风俗受到西方民主思潮的冲击D.人们难以接

7、受西方医学知识5.(2017 北京东城期末)1873 年,对外国使臣朝见清朝皇帝时不行跪拜之礼,有官员认为:“彼本不知君臣父子夫妇昆弟朋友为何事,而我必欲其强行五伦之礼。是犹聚犬马羊豕于一堂。”这体现了清政府( )A.主动变革的积极心态B.平等友好的外交观念C.天朝上国式自我安慰D.独立自主的国家意识6.(2016 北京海淀月考)近代以来,很多人利用报刊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正学报在其创刊序例中写道:“痛迂谬者之误我国家,恶狂恣者之畔我圣道吾闻古之为国者,必定国是。六书之义,是者,正也。”以上材料所体现的思想观念是( )A.天朝上国 B.中学为体C 经世致用 D.维新变法二、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

8、7.(2017 北京一零一中学阶段性考试)近代中国在逐步融入世界大潮的过程中,先后产生了一批通商口岸。它们见证了近代中国艰难成长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外国资本主义除向中国倾销棉纱外,也向中国倾销洋布七十年代后,沿海、沿江一些通商口岸穿洋布的人已相当普遍,以至有的记载说,八十年代江苏一些商埠穿土布者“竟至绝迹”。上海、杭州等口岸盛产棉花,这些棉花,除运销本国各地外,有很多都出口到国外。南方闽、广一带,还有大批破产农民流离国外。如 1879 年厦门一地,有二万一千余人出洋。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八十年5材料二 西方的市政管理、经济模式的传入,使商埠最先脱出中国传统政治城市的模式,率先迈向近代

9、化。沿海通商口岸发展起之后,其影响力不断向内陆腹地辐射,带动更多的中国城市走向了近代化。被迫开埠被视为这些城市近代化的起始点,因为对外经济联系的建立和租界的开辟,直接与此相关。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材料三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对东方国家侵略的过程中,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他们“要完成双重的使命:一个是破坏性的使命,即消灭旧的亚洲式的社会;另一个是建设性的使命,即在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物质基础。”据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2 卷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导致通商口岸社会面貌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2 分)(2)运用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以通商口岸的开放为例,论证材料三的观点。(10 分)(

10、要求:观点理解准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250 字左右。)6答案精解精析答案精解精析A A 组组 基础过关题组基础过关题组 一、选择题一、选择题1.C 本题可用排除法。鸦片战争后,列强向中国倾销商品的同时,也把中国作为原料产地,中国的农产品茶、丝等大量出口,因此错误,排除含的选项,选 C 项。2.C 依据材料中“维持着君主专制体系”但强调引进西方工业和军事科学并结合所学可知,这与洋务运动的观点一致,李鸿章是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故 C 项为正确答案。3.B 在镇压太平天国的农民运动中,李鸿章充当的是封建地主阶级的刽子手角色,故 A 项错误;李鸿章签订的马关条约是一份丧权辱国的条约,故

11、C 项错误;李鸿章创建的淮军是其政治资本,是维护清王朝反动统治的暴力机器,故 D 项错误;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体现了李鸿章的“才识”,故选 B 项。4.A 从材料中的“海外文”“制夷患”“筹夷情”等信息可判断此书介绍了西方状况,目的是了解西方以抵御西方的侵略。海国图志是当时介绍西方历史地理最翔实的专著,目的是“师夷长技以制夷”,故应选 A。5.A 依据材料中“19 世纪 70 年代初洋务学堂”,并结合所学可知,洋务运动主要学习西方的技术。故A 项为正确答案。6.B “体用之争”是地主阶级内部关于采用何种方式维护清王朝统治的争论,故选 B 项。A 项不属于“体用之争”而产生的派别;维

12、新派和立宪派是资产阶级派别,故排除 C、D 两项。二、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7. 答案 收复新疆:维护领土主权的完整。洋务运动:从沿海向内地引进了近代军事技术;填补西北地区工业的空白;在抵抗外来侵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8 分)解析 第一小问,材料主要反映的是左宗棠的功绩,其一是收复新疆,其二是洋务运动,即材料反映的重大事件。第二小问,新疆是从外来侵略者手中收回的,这有利于抗击侵略,维护领土主权的完整。根据材料中洋务运动“建立了西北地区最早的近代兵工厂西安机器局,后迁入兰州”可得出洋务运动填补了西北地区工业的空白;由“该局生产的武器在抗击侵略中发挥了很大作用”可得出洋务运动在抵抗外来侵略中发挥了重

13、要作用。7B B 组组 能力提升题组能力提升题组 一、选择题一、选择题1.A 两处材料反映的内容都是政府放宽对矿藏开采的限制,时间都在 19 世纪 40 年代鸦片战争后不久,因此 A 项符合题意。太平天国起义爆发于 1851 年,洋务运动兴起于 19 世纪 60 年代,清政府在甲午战争后才放宽民间设厂限制,从时间上可排除 B、C、D 三项。2.C 自然经济在鸦片战争后就开始解体,不符合材料中时间,故 A 项错误;洋务派提出“自强”的口号是在 19 世纪 60 年代,故 B 项错误;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甲午战后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故C 项正确;一战发生在 19141918 年,与材料中

14、时间不符,故 D 项错误。3.C 即使到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也没有完全解体,故 A 项错误;题干材料无法反映洋务运动对晚清经济的影响,故 B 项错误;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和初步发展,工商杂税收入占晚清政府财政收入的比重日益增加,影响日益变大,故 C 项正确;表格并未涉及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的相关信息,故 D 项错误。4.A 本题考查社会生活的变化。依据材料可知,当时的中国已知晓外国有男医接生这一现象,但仍认为“男归男医,女归女医,岂不至善也”,故 A 项符合题意。5.C 根据材料中“彼本不知君臣父子夫妇昆弟朋友为何事,而我必欲其强行五伦之礼。是犹聚犬马羊豕于一堂”可知,该官

15、员坚持天朝上国观念,将列强比喻为“犬马羊豕”,仍拒绝变革,拒绝平等外交观念。故选 C 项。6.B 本题考查洋务运动。“六书之义,是者,正也”是将儒家纲常名教作为决定国家命运的根本,这是洋务派“中学为体”思想的体现,B 项符合题意。二、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7. 答案 (1)资本主义列强向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或资本主义列强侵略)。(2 分)(2)评分标准一等(108 分)观点明确;能多角度提出论据,且表述准确;论证逻辑严密,表述清楚。二等(75 分)观点较为明确;能多角度提出论据,且表述较为准确;论证表述清楚。三等(40 分)观点不明确;不能合理提出论据进行论证;表述不清楚。8观点(2 分)论

16、证(共 8 分)家庭棉纺织业衰败,农民破产,流离国外1 分大量原料被掠夺,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1 分中国领土等主权遭到破坏1 分破坏性如只答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得 1 分推动了城市近代化,影响并辐射内地1 分加强了对外经济联系1 分促进了民族工业产生发展1 分建设性如从政治、思想方面论证,且言之有理,也可给分,总分不超过 3 分资本主义列强对东方国家的侵略,具有破坏性和建设性的双重影响能够进一步辩证分析、综合评论马克思的观点,得 2 分解析 第(1)问抓住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面貌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来回答;第(2)问在回答时注意两点:观点明确,提出论据,表述准确,且论证逻辑要严密;注意列强侵略的双重影响,需从建设性和破坏性两个方面回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