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3诗词三首习题新人教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7964297 上传时间:2018-07-0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3诗词三首习题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3诗词三首习题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3诗词三首习题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3诗词三首习题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3诗词三首习题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3诗词三首习题新人教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1313 诗词三首诗词三首行路难(其一)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0101 积累运用 1 1给下列加着重号字注音。 金樽(zn) 珍羞(xi) 投箸(zh) 侧畔(pn) 长精神(zhng) 2 2解释下面句中加着重号的词。 (1)玉盘珍羞直万钱 羞:同“馐” ,美味的食物直:同“值” ,价值 (2)长风破浪会有时 会:一定、必然 (3)直挂云帆济沧海 济:渡 (4)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酬:以诗相答 (5)暂凭杯酒长精神 长:增长,振作 3 3文学常识填空。 (1)行路难(其一)选自李太白全集 。行路难,乐府古题。诗人李白,字太白, 号青莲居士,唐代(朝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

2、“诗仙” ,与杜甫并称为“李杜” 。其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 行路难 蜀道难 将进酒 早发白帝城等。 (2)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选自刘禹锡集 。诗人刘禹锡,唐代文学家、哲学 家,字梦得,洛阳人,有“诗豪”之称。 4 4默写。 (1)行路难(其一)中比喻诗人仕途受阻的诗句是: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 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两句诗,用四个连续的动作,形象地表现了李白 内心的苦闷抑郁与感情的激荡变化。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两句诗表现作者 积极入世,对人生前途充满乐观豪迈的心态。 (2)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新事物必定将要取代旧事物的句子是:沉舟侧 畔千帆过,病

3、树前头万木春。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两句,运用典故表达了 作者久谪归来,人事已非,恍如隔世之感。 5 5下面诗句没有运用典故的一项是(D) A怀旧空吟闻笛赋 B忽复乘舟梦日边 C到乡翻似烂柯人 D拔剑四顾心茫然 6 6下列对书法作品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C)A笔断意连,牵丝不断 B劲健雄峻,神韵飘逸 C和谐匀称,端庄整齐 D笔意流畅,粗细相间 0202 课内精读 (一)阅读李白的行路难(其一),完成题目。 7 7请分析“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两句诗所蕴含的情感。2这两句诗体现了诗人执着的信念和追求,表达了诗人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8 8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

4、复乘舟梦日边”这两句写得极好,请简要分析。 运用典故,以“垂钓”自比姜尚,以“梦日”自比伊尹,表达了诗人期望有朝一日能 得到明主赏识,施展自己的才能和抱负的强烈愿望。 9 9下面对行路难(其一)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 A开篇从美酒佳肴到拔剑四顾,由乐景入悲情,形成强烈反差,写出诗人内心的苦闷。B “冰塞川” “雪满山”暗喻诗人仕途受阻,世道多艰,寄寓着无限的悲苦与无奈。 C诗中碧溪垂钓、乘舟梦日,表现了诗人避世独立的人格力量和纵情山水的人生选择。D诗的结尾,诗人在沉郁中振起,坚定了“长风破浪”的信心,鼓起沧海扬帆的勇气。(解析:C 项“碧溪垂钓” “乘舟梦日”反映了诗人希望获得机会,有为于当

5、世的理想 抱负。) (二)阅读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完成题目。 1010诗的颔联借用“闻笛赋” “烂柯人”两个典故,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闻笛赋”表达了诗人怀念友人之情;“烂柯人”抒发了诗人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 的感叹。 1111请说说“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一诗句的哲理内涵。 这两句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个人的沉沦算不了 什么,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未来总是有希望的,前景将无限 美好。(答出大意即可) 1212(河北中考改编)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 A从诗的题目看,这首诗是刘禹锡在

6、扬州的酒宴上酬答白居易的作品。 B这首诗的首联,叙写作者被贬到荒凉之地二十三年来的颓废自弃。 C这首诗的颔联,运用两个典故分别表达作者对亡友的怀念和回乡后恍如隔世的感慨。D这首诗的颈联对仗工整,蕴含哲理,故成为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解析:B.首联只是交代了被贬的人生经历,并未写到作者的颓废。)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0101 积累运用 1 1给下列加着重号字注音。 宫阙(qu) 琼楼(qing) 低绮户(q) 婵娟(chn) 2 2解释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 (1)不知天上宫阙 宫阙:宫殿 (2)何似在人间 何似:哪里比得上 (3)何事长向别时圆 何事:为什么 (4)千里共婵娟 婵娟:这里

7、指月亮 3 3填空。 (1)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朝代)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谥号“文忠” 。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 ; 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 ,为“唐宋八大家”之一。3(2)苏轼在水调歌头中说“此事古难全” ,这里的“此事”是指: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表达对离苦之人美好祝愿的句子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透露出诗 人既向往天上又留恋人间的矛盾心理的句子是: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 寒。 4 4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D) A玉盘珍羞/直万钱 B我欲/乘风归去,又恐/

8、琼楼玉宇 C直挂云帆/济沧海 D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5 5苏东坡年轻时自以为已饱读诗书,便写了一副对联: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经 一老翁指点,他意识到了自己的浅薄与自负,于是将对联改成“_识遍天下字,立志 读尽人间书” ,以表明自己继续读书学习的决心。 (1)横线上要补写的词语是:发愤(发奋)。 (2)请为苏东坡改后的对联拟一个四字横批:博览群书(学海无涯、学无止境等)。 (3)上下联一般竖贴在门的左右两侧,上联应贴在门的右边。 0202 课内精读 阅读苏轼的水调歌头 ,完成题目。 6 6指出下面词语或句子所表达的情感。 (1)“何事长向别时圆”中的“何事”表达的情感:不能和

9、亲人团聚的惆怅。(或:抑 郁、悲伤和痛苦之情;希望和亲人团聚的愿望。) (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的情感:对亲人的美好祝愿;乐观旷达的情怀。 7 7 “起舞弄清影”中的“弄”字用得好,好在哪里? “弄”字表明舞姿的不断变化,使人想象到舞姿的美妙。 8 8简析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词语的表达效果。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转”和“低”准确生动地描绘了月光的移动,暗示夜已深;“无眠”准确地表现了 离别之人因不能团圆而难以入眠的情景。 9 9下列对本词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 A首句作者把酒问月,表现出对明月的赞美与向往,彰显出豪放的气魄和浪漫的情怀。B上片一个“我欲” 、一个“又恐” 、一

10、个“何似” ,情感波澜起伏,含蓄地写出了作 者既向往天上又留恋人间的矛盾心理。 C下片“无眠”指的是因欣赏中秋明月而不想入睡的人。 D下片“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一句蕴含深刻的哲理:世上难 有十全十美的事,不必为暂时的不完美感到忧伤。表现了作者乐观旷达的情怀。 1010对这首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B) A上阕写词人把酒问月,萌生了“乘风归去”的奇想,而天上的高寒使他转向对人间 的留恋。 B下阕写词人望月怀人,由感伤离别转为对离人的祝福。在词人眼里,月圆人团圆是 一种自然常理。 C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表明情意的相通不受时空阻隔,这是对一切经受离别 之苦的人们的祝福。

11、D全词以“明月”贯穿,咏月兼怀亲人,表达了词人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情致。 1111对这首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4A这首词上阕写词人对天上宫阙的向往和对人间生活的热爱,下阕写词人在月下对亲 人的怀念和祝福,自始至终洋溢着乐观向上、积极奋进的情绪。 B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这一句,抒发思念亲人的感情。表面看来,好像是 对月有怨恨之意,其实是写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 C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句话从人到月,从古到今,对自 然和社会做了高度概括,很有哲理意味。 D全诗情景交融,意境豪放阔大,描写虚实结合,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和浪漫的情致, 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宋 词 宋词,是宋代盛行的一种文学体裁,标志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 宋词句子有长有短,便于歌唱。因是合乐的歌词,故又称曲子词、乐府、乐章、长短 句、诗余、琴趣等。词始于汉,定型于唐、五代,盛于宋。宋词是中国古代汉族文学皇冠 上光辉夺目的明珠,在古代汉族文学的阆苑里,她是一座芬芳绚丽的园圃。她以姹紫嫣红、 千姿百态的神韵,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艳,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盛。 后有同名书籍宋词 。 宋词的代表人物主要有:苏轼、辛弃疾(豪放派),柳永、李清照(婉约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