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教研——教学设计活动与实践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7934088 上传时间:2018-07-06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6.4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朝阳教研——教学设计活动与实践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朝阳教研——教学设计活动与实践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朝阳教研——教学设计活动与实践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朝阳教研——教学设计活动与实践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朝阳教研——教学设计活动与实践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朝阳教研——教学设计活动与实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朝阳教研——教学设计活动与实践(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谈谈数学教学设计活动与实施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 李青霞埃瓦里斯特伽罗瓦 (variste Galois)一、北京市教学设计活动简介二、如何进行课堂教学设计三、数学课例分析教学设计是一个有助于教师对教学进程进行动态调整的设 计方案,要引导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经验,对 课程教学中生成的问题进行反思,并在教学背景分析中进 行研究,体现出教师对教学的研究思路。此项工作的目的在于征集北京市课程教材改革以来教师的 优秀教学设计,引导教师从以往单一的教案撰写转变为进 行有意识的教学设计活动,帮助教师通过教学设计研究, 积极开展课堂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一、北京市教学设计活动简介1.基本情况5

2、评选分为初评、复评、终评,其内容和形式各不相同。(一)初评工作:由区县中学数学教研室负责对 本区县教 师的教学设计进 行评选、修改和指导,并按时将评选出的 优秀教学设计上交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中学数学教研室。 (二)复评工作:由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中学数学教研 室负责,组织评 委会对各区县推荐的教学设计进 行评选, 按一定数额比例确定三等奖,推荐一、二等奖参加终评,并 对被推荐的教学设计提出修改意见。(三)终评工作:基教研中心组织专 家评审组对 学科推 荐的候选教学设计进 行终评,先由教师结合课堂教学实录边 讲解边播放视频片段(不超过15分钟),再对教师进行5分钟 的现场答辩。通过专家评审最终

3、确定一等奖和二等奖。2. 评选办法 3.教学设计主题605年主题:“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06年主题:“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07年主题:“面向全体学生”08年主题:“关注学习过程”09年主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10年主题:“关注教学方式的实效性”11年主题:“合理开发和利用教学资源”12年主题:“教与学策略研究”13年主题:“研读课程标准”7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教学背景分析教学内容: 学生情况: 教学方式: 教学手段: 技术准备:教学目标(内容框架)教学过程(文字描述)学习效果评价设计评价方式评价量规 本教学设计 与以往或其他教学设计 相比的特点(300-500字数)4.教学设计模板一、北京

4、市教学设计活动简介二、如何进行课堂教学设计三、数学课例分析9教:(一声) 传授知识技能。 古乐府孔雀东南飞 :“十三教汝织”。 (四声)教育;训诲。荀子 大略:“诗曰:饮之食之,教之诲之”学:学习。荀子劝学:“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 须臾之所学也”。模仿。杜甫北征诗:“学母无不为 ,晓状随手抹”。设: 筹划。书禹贡:“禹敷土”孔颖达疏:“禹必 身行九州,规谋设法”。计:计谋;策略。汉书高帝纪上:“汉王从其计”(一)什么是教学设计1.说文解字教学系统设计是对教学系统进行具体计划的系统 化过程。 (加涅)102、教学设计的定义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 教学理论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目标、教学

5、条 件、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教学环节进行具 体计划的系统化过程。(何克抗 2001年)教学系统设计是对教学系统进行具体计划的系统 化过程。 (加涅)112、教学设计的定义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 教学理论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目标、教学条 件、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教学环节进行具 体计划的系统化过程。(何克抗 2001年)教学系统设计是对教学系统进行具体计划的系统 化过程。 (加涅)122、教学设计的定义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 教学理论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目标、教学条 件、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教学环节进行具 体计划的系统化过程。(何克抗 2001年)理论基础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系

6、统论系统论传播理论传播理论教学理论教学理论学习理论学习理论(二)课堂教学设计基本程序知 识 灌 输知识建构比利时罗汶大学校园雕塑比利时罗汶大学校园雕塑鱼牛1.关于教学理念教学理念的选择 两极简单知识复杂知识结构良好结构不好简单技能培养客观主义建构主义学习效率综合素质培养学习效果实际 教学实际 教学实际 教学主导主体2.关于教学方法孔子的教学方法-启发诱导告诉正确的结果(生问师答) 教师的权威要维护苏格拉底的“助产术”不断发问,从辩论中弄清问题 自由辩论的氛围(反问、诘问 )“助产术”是苏格拉底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创 立的一种教学方法,是一种问答式的教学方法 。苏格拉底在让学生获得某一个概念时,不

7、是 把这种概念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先向学生发问 ,让学生回答,如果学生回答错了,他也不给 予纠正,而是提出另外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从而一步一步得出正确的结论。他自己把这种 通过不断发问,从辩论中弄清问题的方法称为 “产婆术”。苏格拉底问答式教学法3.学情分析4.教学内容分析学会学会 了什了什 么么5.教学目标分析指导教学过程、方法、 技术、媒体的选择和 运用-导教 指导学生学习-导学 指导教学结果的测量与 评价-导测评教学目标的作用行为主体是学生不是教师 用经过心理学界定的动词 和名词陈述目标教学目标的陈述应力求明 确、具体,可以观察和 测量目标陈述的注意事项23布卢姆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24

8、认知目标的二维分类体系(安德森 )知识维度认知过程维度 记忆 理解 应用 分析 评价创造 事实性知识(术语知识、具体细节 和要素的知识)概念性知识(类别与分类的知识、 原理与概括的知识、理论、模式与 结构的知识)程序性知识(具体学科技能和算法 的知识、具体学科技巧和方法的知 识、确定何时运用适当程序的知识 ) 元认知知识(策略知识、关于认知任 务的知识、自我知识)教学重点一般是由教学内容决定的;而教学 难点一般是由学生情况分析得出的。教学重难点既可以是知识技能,也可以是过 程方法或情感态度价值观。要围绕如何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进 行教学过程和活动设计。25教学重点、难点6.教学过程的展开

9、加涅的九阶段教学活动程序引起注意、告知学习者目标、激活先前的学习、呈现刺激材料、提供学习指导、引出行为表现、提供反馈、测量行为表现、促进保持和迁移。细化教学过程围绕如何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细化教学活动和素材。教学过程要“抓大放小”,要突出对学生情况的预设,要为课堂教学的“生成”留有调整的余地和空间。适度使用信息技术,给学生留下思维发展的空间。突出教学目标的指导作用277.课后反思反思内容教学目标是否达成、学生表现是否符合预期、本课的亮点及遗憾、造成差距的原因分析、改进的策略反思方式专家点评、教研组研讨、录像分析核心问题教与学的目的数学课程目标教与学的范围数学课程设置(大概范围)与内容(知

10、识与能力等)教与学的办法教学方式与方法教与学的程度教学要求与教学评价一、北京市教学设计活动简介二、如何进行课堂教学设计三、数学课例(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31归纳、抽象剖析、辨析归类、应用(二)教学内容分析32学什么 怎么学为什么学(三)学生情况分析33还能知道困难已经知道(四)教学目标34课题: 三角形 中的主 要线段情境激趣情境激趣 温习旧知温习旧知动手操作动手操作 探索新知探索新知课堂练习课堂练习 加深理解加深理解布置作业布置作业 学以致用学以致用 归纳总结归纳总结 注重落实注重落实 (五)教学过程6共同总结,提高认识。1创设情境, 探究问题;5运用概念, 学以致用;2以旧带新,引出新知

11、;4剖析概念,加深理解;3归纳概念,解决探究;有理数的乘方(六)教学特色37与 一 次 函 数 有 关 的 面 积 问 题38三 角 形 中 的 主 要 线 段实例一: 锐角三角函数正弦撰写教学设计文本一节概念课实例二:平行四边形的性质40一节定理课教学目标标 1、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并能进行简单 应用 2、通过探索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经历观 察 、实验 、猜想、证明的探索过程,体会探 索问题 的一般方法和转化的数学思想,发 展推理能力和逻辑 思维能力 3、通过探索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培养学生 的探究意识和合作交流的习惯 ,感受几何 图形中呈现的数学美教学重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及简 单应 用 教

12、学难难点:平行四边形性质的探索与证明 教学方式:小组探究、教师引导相结合 教学手段:几何画板、ppt课件、 平行四边形纸片、测量工具一、引入新课 二、探求新知 1.自主探究 2.小组合作 3.交流展示 4.定理证明 三、应用举例 四、归纳小结实例三:数形结合43一节习题课设计框架 1、由一道北京市高考试题引入,比较不同解题策略,引出 从数和形的不同角度看问题; 2、例1设计一个难度不大的题目,可以从数形不同的角度来 分析解决,让学生设计解题策略,感受数形结合的简捷直观 ; 3、例2设计一个题干是几何特征突出的问题,本题将已知条 件转化为函数关系易入手,从几何角度很难想到结论,让学 生体会数形结

13、合也需要通过代数形式刻画几何直观; 4、例3的第一问设计一个容易从直观图形入手但解法不严谨 的问题,第二问设计变式与第一问做比较,探究解题策略的 完善,让学生充分交流,体会数形结合过程中的等价性; 5、小结中,体现对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全面认识,在理论 上加以升华,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收获科学的方法.一、问题引入 二、问题解决 (1)创设“数”的问题情境,一题多解,体现数形结合的简便性原则 (2)创设“形”的问题情境,用“数”对形进行刻画,体现数形结合的形到数的转化 (3)创设变式情境,完善解题策略,把握数形结合的等价性原则 三、解题策略归纳: 四、课后巩固说课展示实例四:平行四边形的性质46测试一:甲看着乙,乙看着丙,已知甲已婚而丙未婚。请 问:三人中有没有一个已婚的人看着一个未婚的人 ? A 有 B 没有 C 不能确定测试二:桌子上有四张卡片,每张卡片的一面是数 字,另一面是字母,规则:若字母面为元音,则数 字面为偶数。现在桌上的卡片朝上面为A、K、8、5 ,请问:需翻开哪几张卡片来验证此规则的正确性 。由两个心理测试题AK8547谢谢各位老师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