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西新农村的面旗帜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7932946 上传时间:2018-07-06 格式:PPTX 页数:100 大小:162.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西新农村的面旗帜_第1页
第1页 / 共100页
辽西新农村的面旗帜_第2页
第2页 / 共100页
辽西新农村的面旗帜_第3页
第3页 / 共100页
辽西新农村的面旗帜_第4页
第4页 / 共100页
辽西新农村的面旗帜_第5页
第5页 / 共10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辽西新农村的面旗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西新农村的面旗帜(10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村如同镶嵌在山间的 房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笔 直宽阔的柏油路在村中穿过,路边绿树葱葱、花香四溢;一排排整齐美观、精致靓丽的连体别墅, 粉红色墙面镶嵌着宽敞明亮的玻璃窗,给人舒适、温馨 之感。 据介绍,全村90%的村民都住进了别墅,面积大的400多平米,小的也有200 多平米。走进几户村民家,家家户户干净整洁,鲜花盛 开,各种时令 蔬菜生机勃勃。院里有车库,几乎家家都有小汽车。室内的设施也都已现 代化,高档的家具,先进的电器,精美的艺术品,彰显 着村民富裕殷实的生活和不俗的生活 品位。二层楼上有宽敞的平台,凭栏眺望,心旷神怡。村民代表王国文住在连体别墅的最东头。 一家五口,居住面积320平米,

2、拥有五室、两卫、两厨、一库,外加一菜园。可他购房时只花了18 万元,其 余由村靠捡柴,是有名的困难村。那时农民 的理想就是过上楼上楼 下、电灯电话的好日子,当 时,我想这样的日子我是赶不上了。没想到,我们现在不仅住上楼房,用上电灯、电话和电脑 ,还出门有汽车,做饭有沼气,喝上自来 水,家家通暖 气,这真是做梦也没想到啊!”与联体别墅同样让人眼前一亮的,是村里的文化休 闲广场。广场设在村中心,富有寓意的大型雕塑让人耳 目一新,大型LED显示屏配有浑厚的音响。数 字电影定期在这里放映,每当清晨和傍晚,扭大 秧歌、跳广场舞、做健身操成为大多村民的集体节目。 广场有篮球场和多种健身器材,吸引了年轻人和

3、老年人以各自 喜欢的方式休闲健身娱乐,村民 们在这里尽情地欢笑、畅快地交流,整个山村充满了生 机与活力。村里喜欢文艺的青年组成文艺演出队,经常自编自导文艺节目在这 里演出。每到重 要节日,村里还请来国家、省、市、县的艺术家们为村 民表演。 !”多姿多彩的文化、科技生活, 陶冶了村民的情操,提升 了村民的素质。全村既无封建迷信活动、吸毒赌博,也无刑事治安案 件;既无不赡养老人的子女,也无遗弃虐待子女的家长 ;既无邻里纠纷,也无家庭暴力等现象发生;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富裕、平安、和谐的文明村。在村中心有一座标准化小学。教学楼、实 验室、电化教学室、食堂、宿舍和塑胶操场等设施一应俱全,且达到了全县一流水

4、平。这里还开设 了学前班、幼 儿园,身穿鲜亮服装的少年儿童,兴高采 烈地在这里过着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村里还制定了优秀学生奖励政策,凡考上大学的学生, 村里都发给1000至 5000元不等的奖金,鼓励学生努力学 习。 村里建起了高标准敬老院。敬老院坐落在风景优美的山坡下,远远望 去如同星级宾馆。走进敬老院,更让人耳目一新。房间 整洁明亮,被褥洁白如新,配 有卫生间和淋浴设施,装备有电梯电视电话。食堂管理得井井有 条,粗细粮、荤素菜科学搭配,老年人在这里过着无忧 无虑、怡然自得的生活。 村里最美的还是天秀山森林公园。天秀山占地12平方公里, 森林覆盖率达81%。景区内群山环抱,绿树成荫,风景如

5、画。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以及娱乐项目融为一体,目前,天秀山已被评为国家3A级旅游景 区。 有一首歌谣:“收入能上万,楼房 连成片,村容大改观,室内通水电,就医不走远,养老有保险,人人讲和谐,山清水碧蓝。”可谓,全村2000多 口人,人均年收入不足300元,村部仅有的几间房子透风漏 雨,村集体收入入不敷出。村民住 低矮破旧的平房,喝辘轳提上来的井水,走“晴天一身 土、雨天一脚泥”的土路,一年四季为吃穿和烧柴发愁。 原来的愁水坑村, 7个村民组的1300多口人,就住在天秀山下的一条荒沟 里。这里没有一条平坦的路,村民出村就踩在河套的沙石土路上,走一步退 半步。吃水仅靠一口经 常干涸的井,村民打水要排

6、队。10年前这里还没有一条 稳定的农用电线路。有民谣称:“愁水坑愁水坑,有地几根垅,有水装半坑。”受行 路难、 吃水难、用电难的困扰,许多村民搬如今已经变 成了经济快速发展、村民共同富裕、社会和谐稳定、村 务公开民主、村民精神文化生活多彩多姿的小康村,成为辽西新农村的一面旗帜。那么,这个奇迹是如何创造出来的呢?提到这 个话题,村民们都异口同声地说:“选对了一个的好 书记钱学余,他带领全村走上了共同富裕之路。 钱学余现任建平县万寿街道小 平房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他是党的十八大代表、 辽宁省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劳动模范、“辽宁好人”,这些称号他都当之无愧。钱学余是个老实厚道、 聪明睿智的人,也是

7、个有胸怀、有理想的人,更是个有 勇亲身体不好,生产队工分日值低,日子过得 很紧巴。高中毕业后,曾想考学、当兵,由此改 变家庭困境,却都没如愿。改革开放后,他靠勤 劳智慧在家乡打拼,生活有了些起色。可“子欲养而亲 不待”,父母亲积劳成疾先后抱病去世。痛失双亲之变让钱学 余深切感到,贫穷落后对一个家 庭命运的影响之巨大。他暗暗下决心,要靠自己的坚强 拼搏,与命运抗争,改变生活状况。于是他毅然走出村,到社会上去打拼。他先到一个 工程队做临时工,学瓦工,出苦力。他不甘平庸,悄悄 学看图纸,做简单设计。很快就把楼房建设的所有工序都弄得明明白白。后来,他就带起了 70多人的工程队,在县城红红火火地干起了建

8、筑工程, 年收入很可观。 刚刚20岁的钱学余,事业一帆风顺,前景一路看好。这时,村委 会换届也开始了。镇领导班子和村里的群众同时把目光 集中在年轻有为的钱学余身上, 希望他能带领全村人闯出一条新路,改变贫困落后面貌。可钱 学余的家人、亲戚以及工程队的工友们却不愿意让他放 弃这个已经风生水起的工程队。因为放弃工程 队,就等于放弃了挣大钱的机会,这对个人来说损 失太大了!这一点钱学余比别人更淸楚,他更是舍不 得。 此时的钱学余寝食难安,他面临着艰难选择!其实他从小就在心里潜生暗长着改 变家乡面貌的理想抱负,他也难以忘记父母亲因贫而病 不幸离世的悲痛, 他更难以拒绝父老乡亲那一双双期待的眼神!他想:

9、自己失去了父母,是在 父老乡亲们的深情关爱下成长的,现在他们需要我,我 怎么能辜负他们,让他们失望呢! 况且人生在世,总要做点有益于别人的事情。 经过反复掂量,他毅然放弃了一年五六万元的收入,解 散了工程队,回到村里,高票当选了村委会主任。从此,他把自己的前途命运同全村的父老乡亲们 捆绑在了一起,决心带领村民走出一条共同富裕的道 路。 三 走共同富裕之路,仅有一颗真情为民之心还不够,更要有高于常人的 韬略和智慧。踩在脚下的大小山岗,虽然种庄稼难以收成 ,可却储藏着丰富的铁矿石资源。要选准突破口,向矿 山要财富! 钱学余在一无资金、二无技术的情况下,知难而上,大胆决定:开办铁选 厂!他亲自跑手续

10、、筹资金、选聘人才,一个难关一个 难关地攻破!缺资金,无 贷款,就发动群众集资。他自己先说服妻子,把干工程积攒的10多万 元钱全部拿了出来,几位村干部也带头出了资。这一年 ,钱学余不分年节昼夜、四季寒暑,吃在矿山,住在工棚,背着干粮出差,搭乘货车采购,费 尽唇舌讨货款,殚精竭虑谋发展。经过许多曲折磨难, 熬得几度身心交瘁,终于取得初步成功,铁选厂办起来 了,而且当年挣回全部投资后还为村里 盈利3万多元。初战告捷,集体经济挖到了可喜的第一桶 金。两年后,他又筹措资金建起了一座铁精粉加工厂,转年就实现产 值100多万,集体收入8 万多元,不仅化解了债务,还为村民免除了上缴提留款 ,让老百姓看到了希

11、望。 钱学余借着旗开得胜的势头,一鼓作气,先后办起了 砖厂、白灰厂等8个工厂。由于管理得法,各个企业都盈 利,创造了几百个就业岗位,几乎家家都有 人在村办企业上班。一业带来百业兴,村里第三产 业也相继发展起来, 全村有200多户从事个体运输,新 办30多个商饮服修网点,90%以上农户都有一个稳定收入项目,初步实现了共同富裕 目标。 村集体家底厚实了,钱学余又 筹划着为村民办起了实事:为村民修桥铺路,建文化广场,建学校和敬老院,为村民建连体别墅,让村 民共享致富成果。在 村民代表座谈会上,说起这些,几 个村民都眼含热泪说:“钱学余放弃个人发家致富,真心为老百姓办事,实心实意让全村人一 起富起来!

12、真让我们感动啊!” 钱学余 带领村民走共同富裕之路,经历过许许多多乃至生死的考验。本世纪初,政策允许集体企业转制,或 者股份制,或者个体所有制。如果转制,钱学 余作为企 业法人可优先购买。当时,谁都知道,如果钱学余买了企业,一夜之间就会合理合法地成为千 万富翁。可钱学余却心里有颗定盘星,毫不犹豫地拒绝 了。他 想:村企业是领导班子和全村百姓与我并肩奋战的结果,我绝对不能抛下群众去自己发 财。如果为发财,当初我就不会放弃工程队做这个村干 部了。我的理想是带领 全村共同致富奔小康,现在刚刚起步,不能半途而废! 钱学余不买企业的消息不胫而走,社会上一些人看到小 平房村的企业是块肥肉,变着法子想据为己

13、有。他们以重金利诱,只要钱学余放口转制卖企业,就会 给他一大笔钱,钱学余不为所动。为此,钱学余遭到了 一些人的忌恨。 软的不行来硬的,他们纠结一些社会上的小混混手持棍棒围堵钱学权力低价卖给你们,你们就是打死我,我也不怕。到那时我是 烈士,你们是罪犯。”钱学余在恐吓威胁面前的正义凛 然,让他的对手也不得不暗暗佩服他的无私与 坚定。 明的不行来阴的,有人 扬言要好好教训教训他,并放风说,不卖企业就别想过 这个年。那年的腊月二十九晚上,就听一声巨响,钱学余家窗户玻璃全被炸 碎了,大门楼炸塌了。爆炸 声惊动了正在准备过年的父老乡亲们,硝烟还没散尽, 200多村民冒着严寒从四面八方赶来。他们面无恐惧,关

14、切地守护在爆炸现场。 许多人连夜 帮助清理现场,从自己家里取来玻璃等物资,把震碎的 玻璃窗户重新安装好,把炸塌的大门楼重新垒起来。人们齐心协力,到年三十中午,钱学余被 炸的 家完全恢复了原样。 在大年夜即将 到来之际,村里的秀才写了一副对联:上联是“带领群众致富身正不怕影子斜”,下联是“坚持长 远目标公道自然得人心”。横批是“邪不 压正”。那一 天,钱学余深切地感受到了村里的父老乡亲们对他的信任、对他的支持、对他的保护、对他的 期待。从那一天起,他更加坚定了带领全村人走共同富 裕 之路的决心。 带领村民走共同富裕之路,必须壮大集体经济实力,让全村的优质 资源全部开发利用起来。矿产资源开发利用,集体管理 模式更有优势,更有利于大规模 开发生产。于是村两委班子决定,矿产资源集体管业并举,用“以工哺 农”的理念谋划发展,走现代农业发展之路。于是 村班子同时制定了果业发展、养鸡业发展和小城镇建设 发展三个规划。 首先通过轧沟造地修建高标准果树台田、反租倒包、退耕还果、改 造老果园等多种方式,营造南国梨园3000亩,实现了人 均一亩果,现在又成功实现 了南果梨深加工。同时,发展订单农业,建成有机无公害小杂 粮基地1000亩,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品种、统一技术、 统一供应、统一收购、分户生产的经营模 式,现已成为国家有关部门批准的“绿色无公害食 品生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