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课件3人的社会化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7926504 上传时间:2018-07-06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276.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课件3人的社会化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课件3人的社会化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课件3人的社会化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课件3人的社会化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课件3人的社会化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课件3人的社会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课件3人的社会化(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 人的社会化社会化概述社会化的过程社会化的内容与途径第一节 社会化概述 一、社会化的含义 (一)定义社会化的角度 1文化的角度社会化是一个文化传递和 延续的过程,社会化的实质是 社会文化(核心是价值标准) 的内化。2人格发展的角度社会化是一个人的个性形 成和发展的过程,社会人就是 经由社会化过程形成有个性的 人。3社会结构的角度 社会化就是使人变得具有社 会性。个人逐渐了解自己在群 体或社会结构中的地位,领悟 并遵从群体和社会对这一地位 的角色期待,并学会如何顺利 地完成角色期待。(二)社会化的定义社会化是指个体在与社会的互 动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 和人格,从生物人转变成社会人 ,

2、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 知识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活 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社会文化 得以积累和延续,社会结构得以 维持和发展,人的个性得以健全 和完善。二、社会化的特性 (一)社会强制性 社会为了延续自身,就不得 不对新生的人口实施教化,强 迫他们接受社会所规定的价值 观念和行为模式。如“灌输式 的教育”和“强制性的义务教育 ”。(二)个体能动性 在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中, 个体并不总是完全被动地接受 社会影响,还会主动地认识社 会,加工、改造周围的社会环 境,进而影响他人。主要表现 为个体的自觉性、选择性、积 极性和创造性。(三)终身持续性个人认识社会、适应社会 和改造社会并使自己成为合格

3、的社会成员的过程是一个终身 持续的过程。即人们通常所说 的“活到老,学到老”。三、社会化的类型 (一)初始社会化发生于幼年和童年时期,是文 化学习的集中阶段。在这一阶段 ,儿童学习了语言和基本的行为 模式,为以后的进一步学习打下 了基础。这一阶段社会化的主要 场所是家庭。 (二)预期社会化是一种指向未来角色的社会 学习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人们 要学习的不是现在要扮演的角色 ,而是将来要扮演的角色。预期 社会化主要发生在青少年时期。 这一阶段社会化的主要场所是学 校。(三)发展社会化也称为继续社会化。是相对 于初始社会化而言的,是指成年 人为适应社会发展所提出的新的 角色要求而进行的学习过程。

4、(四)逆向社会化 逆向社会化是指:晚辈传授文 化规范和知识给长辈。 (五)再社会化是指全面放弃原已习得的价值 标准和行为规范,重新确立新的 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过程。 四、社会化的必要性 (一)个体的需要 1社会化是个人得以参与社会 生活并在社会环境中独立生存 的必要前提。 2社会化是个人适应社会发展 变化所必经的基本途径。(二)社会的需要 1.没有经过社会化的人也就没 有社会,没有具备与社会发展 相适应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 社会成员,社会就不能维持其 正常的运行。2.对一个社会来说,没有社会 成员的社会化,社会及其文化 就不能保持其一致性,共同的 社会目标也就无法实现。 3.没有社会化,社会

5、文化就不 能世代延续和发展下去,社会 文化就不能顺利地传给下一代 。五、社会化的条件(一)人类具有语言能力 语言能力是人类个体接受社会 化的一个重要条件,个人在社会 化的过程中借助语言来学习社会 文化,掌握社会规范和社会技能 。语言更是个体进行社会化的一 个重要杠杆,有了语言,可以丰 富社会化的内容,扩大社会化的 范围,加速社会化的进程。(二)人类具有思维能力 人类的思维能力是人类区 别于其他动物的根本特征,也 是人类个体能够接受社会文化 、适应社会生活的最重要的生 物基础条件。(三)人类具有学习能力 人所特有的学习能力在个体 社会化中的作用表现为:人凭借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 ,可以迅速地、正确

6、和深刻地 认识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理 解所处社会环境的意义,接受 社会文化的熏陶。人在通过各种途径认识事物 的同时,能够迅速根据所了解 和学习的知识,确立自己的思 想观念、态度、动机和行为模 式,以此来指导自己的社会活 动,提高自己适应社会的能力 。人类意识活动的意志能力,可以使 人主动地加强自己的学习动机,使个 体的社会化成为有目的、有计划、积 极主动的活动。(四)较长的生活依赖期 所谓生活依赖期是指人类个体在 出生后由于生理、心理、意识和行为 能力尚未发展健全,不能独立生活, 必须在生活上、心理上依赖他人,受 他人照顾、监护的时期。这段时期大致经过婴儿时期、少 儿时期、少年时期和青年时期。

7、 这就决定个人一出生就要在一定 的社会环境中生存,和他人发生 社会交往活动,不能不接受周围 的生活方式,并且通过长时间的 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接受特定 的风俗、养成与所处的社会环境 相适应的行为习惯。 第二节 社会化的过程一、社会化的过程理论(一)自我意识理论 社会化的最终结果就是形成个人 独特的“人格”。人格就是个体心理 特质和行为特征的总和。自我意识是 个体关于“我是谁”的看法和判断, 是人格的核心组成部分。自我意识是 在社会化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1库利的“镜中我”理论 库利(18641929),美国社 会学家、社会心理学家。 第三章参考资料库利_百度百科 .mht 他指出:通过观察别人

8、对自己 行为的反应而形成的自我观念称 为“镜中我”,即每个人的“自 我”观念其实是他人这面“镜子 ”的反射。 2米德的“角色扮演”理论 乔治.米德(1863-1931)美国心理学 家。第三章参考资料乔治赫伯特米德_百 度百科.mht 他认为人格分为主我“I”和客我 “me”。“主我”是自发的、能动的,为 自我和人格的发展提供动力。“客我”是 内化了的社会要求和期待,是在社会互动 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自我的发展过 程就是“主我”与“客我”之间一个连续 互动的过程。(二)佛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 弗洛伊德(1856-1939),奥地利心 理学家。 第三章参考资料西格蒙德弗洛伊 德_百度百科.mh

9、t 播放:耶鲁大学公开课:佛洛伊德 他认为,从人格角度来说,它包括“本 我”、“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 “本我”代表人格中最原始的那部分,其 基本成分是人类的基本需求和冲动,特别 是性冲动。它是与生俱来的,不考虑理智 、逻辑、道德的约束。受“快乐原则”支配 。 “自我”是从本我中分化出来的 。由于本我的各种需求在现实中 不可能立即全部满足,个体必须 接受现实的限制,以现实环境允 许的方式满足需要。于是,这服 从现实的一部分即从本我中分离 出来,成为自我。它受“现实原则 ”支配。 “超我”是人格结构中的最高部 分,它是个体接受社会道德规范 的教养而后形成的,服从社会的 道德要求,在整个人格结

10、构中居 于管制地位,对人格的其他部分 进行审查和监控。奉行“至善原则 ”。 弗洛伊德指出,人的社会化过 程是由人格的三个部分之间的相 互作用决定的。在人格发展过程 中,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如果 能和谐一致,那么人格发展过程 将会是正常的;如果三者失衡甚 至长期冲突,人格发育将会非常 困难,甚至出现某些心理疾病。(三)埃里克森的“八阶段”理 论 第三章参考资料埃里克森_百度 百科.mht 美国心理学家E.埃里克森在1950 年出版的儿童和社会一书中 ,把个人心理成长的历程分为八 个阶段,并且以个体在各个时期 的典型心理反应来表示社会化的 八个阶段。(课本93页) 与弗洛伊德相比,埃里克森的 人格

11、发展八阶段理论在以下三个 方面有所突破:第一,把人格的 发展扩展到人的一生,而不仅限 于儿童的早期经历;第二,强调 社会关系在人格发展中的重要作 用,并指出随着社会关系的扩展 人格逐渐走向成熟;第三,他认 为人格的发展在任何阶段都有两 种趋向,只有克服每一阶段的危 机,才能形成健康的人格。(四)生命历程理论 生命历程理论是兴起于20世 纪初的一种理论,在20世纪60年 代以后得到迅速发展。生命历程 理论侧重于研究剧烈的社会变迁 对个人生活与发展的显著影响。 (课本94页)二、社会化的生命周期(一)儿童期 儿童期是社会化过程的开端,在该阶段 进行的主要是初始社会化。从时间上说, 初始社会化在整个

12、社会化过程中所占的比 例较小,但却是整个社会化的基础。初始 社会化失败,将直接影响到后期的智力和 情感发展。 (二)青年期 青年期上承儿童期,下接成年期,是人 生的一个特殊时期。青年期大量进行的是 预期社会化。(三)成年期 成年人的社会化主要是初始社会化基础 上的发展社会化或继续社会化。在现代社 会,社会变迁速度快,而且程度剧烈,继 续社会化非常重要。(四)老年期 老年期是人生的特殊阶段,随着人口老 龄化和老龄高龄化到来,老年社会化成为 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三、社会化过程中问题(课本98 页)(一)早期社会化的困境早期社会化也称为基本社会化 或未成年人的社会化,社会化过 程中的分歧现象或观念多

13、元化导 致矛盾和冲突。(二)社会化的偏差和失败1无效的文化传递 上一代的文化知识和规范因故 未能有效地传递给下一代。其显 著后果是造成反社会的人格。 2使人处于不利地位的社会化 如二元化的户籍制度,学校的 快班、慢班等。(三)代际差异 代际差异是社会的不同世代之 间存在价值观念和行为选择方面 出现的差异、隔阂、甚至冲突。1产生代际差异的原因2缓解代际差异的途径第三节 社会化的内容和途径 一、社会化的基本内容 (一)生活知识和技能的社会化 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首要前提是必须能 够生活,而要能够生活,除了具备一定的 生活资料之外,还必须具备一定的生活知 识,掌握最基本的生活技能。人要发展自 身,完善自

14、己的个性,就得首先学习基本 的生活知识。也就是说,掌握个人生活的 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独立自理的生 活能力,是个体社会化的首要内容。 人类的基本生活知识是丰富多彩的, 一个人对基本生活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是 一个逐步习得的过程。 生活知识与技能的社会化主要在家庭 之中完成。随着社会发展,对个人的生活 知识与技能的要求不断提高。(二)职业知识和技能的社会 化 在所有的社会中,根据社会分工的原则 和要求,每一个社会成员在达到一定的年 龄阶段后都要从事一定的职业。职业活动 不仅是个体谋生的重要手段,也是形成个 性、完善社会性的重要途径。职业知识和 技能不是先天遗传的,因此,掌握职业知 识和职业技能

15、是个体社会化的一项非常重 要的基本内容。 职业知识与职业技能的社会化与生活知 识和技能的社会化不同,它不是在个人出 生后就立即进行的,一般是在进入青年期 才开始的。 职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社会化分为不同 的阶段、类型和层次,进行职业知识和职 业技能社会化的机构主要是学校和专业化 的职业技能培训机构。(三)社会行为规范的社会化“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每一个 社会都有一套自己的行为规范,规定 和协调社会成员的社会行为,维持和 巩固社会秩序。社会行为规范作为人类行为的规 矩和方式,包括风俗习惯、道德规矩 、生活准则、宗教戒律、政治规则、 法律法规以及各种各样的规章制度、 准则条例等。各种社会行为规范调节和处理人 与人之间的各种社会关系,是社会为 每一个成员确定的一套行为模式。因此,学习社会行为规范,是个体 社会化的一项基础性的重要内容。如 政治社会化、道德社会化、法律社会 化等。(四)社会角色的社会化 在任何一个社会中,人们只有相应地 分别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整个社会才能 达到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 然而,个人并非天生就能扮演各种社 会角色,人们的角色学习和角色实践正是 在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中实现的。 因此,社会化的最后成果,是为社会 培养一个符合社会要求的社会成员,使其 在社会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