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河北省2011年高考高三一轮复习说课课件《纸币》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7925846 上传时间:2018-07-06 格式:PPT 页数:59 大小:1.4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治】河北省2011年高考高三一轮复习说课课件《纸币》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政治】河北省2011年高考高三一轮复习说课课件《纸币》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政治】河北省2011年高考高三一轮复习说课课件《纸币》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政治】河北省2011年高考高三一轮复习说课课件《纸币》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政治】河北省2011年高考高三一轮复习说课课件《纸币》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政治】河北省2011年高考高三一轮复习说课课件《纸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治】河北省2011年高考高三一轮复习说课课件《纸币》(5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方法教学程序地位及作用纸币的产生和发展是经济常识第一课第二 节的第三框内容。商品经济社会,了解商品生产需要 学习商品的基本属性及价值量的知识,了解商品交换 就要学习货币的相关知识。而在现实生活中,商品交 换是以纸币为媒介进行的。因此,建立在商品、货币 基础之上的本框知识是深刻认识各种经济现象,进行 后续学习的基础,也是高考中作为考查国家宏观经济 政策的重要切入点。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实质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实质确定依据:从近几年的高考可以看出,关于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考查十分密集, 始终结合不同时期的经济形势和现状进行 命题,实质是理解并掌握两种经济现象的 发生原因及

2、治理措施的关键知识点。纸币流通规律的运用确定依据:高考计算题经常涉及的知识点, 对于其变换形式的考查,绝大多数学生还不 能熟练掌握。1.作为复习课,重难点尚有一定的知 识储备。2.要求课前完成预习。学生已对知识 进行了宏观梳理。问题探究精讲释疑典例分析图表对比整合归纳情景设置明确考纲货币流通规律:10全国、09海南、08 海南、08全国治理通胀或通缩的措施: 10全国、 09北京、08北京纸币产生及职能:10上海、09全国通胀或通缩的现象:10四川设计意图做为直击高考的一轮复习课,我认 为应该提高教学针对性,使学生带着任务和 使命去完成每一部分考点的学习。因此,我 们安排一轮复习课的进度也是以

3、考纲为指导 ,教材为蓝本的原则设置的。让学生了解每 一个考点在近三年高考中出现的频率、考查 的形式、冷热点分布,可以为后续学习做好 心理准备。货币 (金属)纸币信用工具 和外汇了解新课标设计意图新课标教材对此部分地处理强调一 个生活逻辑和理论逻辑的相结合的原则 。我在按照老教材授课之前,仅按照新 课标的整合顺序给学生做简单介绍,对 于新课标提到的信用货币、电子货币及 不同国家的货币兑换比率问题,仍然在 第六单元和第八单元中再进行处理。引导学生“关心国家经济形势,了 解宏观经济政策的运用”是我们政治老 师的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提升学生理 论与实践相结合能力的重要渠道。因此 ,我首先创设了一个“金

4、融危机对我国 经济影响及对策”的情境,并结合本课 知识提出相关问题作为教学导入。倒闭的企业返乡的农民下滑的出口什么是“通货”?什么是“通货紧缩”和“ 通货通胀”?国家为什么要出台宏观经济政策?这些宏观经济政策有什么效果?通货纸币1.纸币的产生这部分内容既非重点也非难点,但却是把 握纸币本质及职能关键点。因此我要求由学生 看图作简单介绍,然后提出两个问题“纸币是 基于货币的什么职能而产生的?”“作为价值 符号的纸币最终可以取代价值量很大的贵金属 货币进行流通,你认为有哪些原因?”使学生 明确纸币在社会实践中产生的客观必然性。(1)纸币可以代替货币执行流通手 段职能。(2)纸币由统治阶级发行,并强

5、制 使用。(3)纸币与金属货币相比较,在流 通过程中有很多优点。纸币代替金属货币的原因学生回答,教师归纳以旧换新什么是纸币?纸币的本质是什么?2.纸币的含义新课标: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 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与老教材相比,新课标对纸币含 义的把握更为科学和准确。因此,我 直接要求学生按照新课标提法掌握定 义。比较较货币货币纸币纸币 区 别别定 义义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 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 的商品纸币纸币 是由国家( 或某些地区)发发 行的、强制使用的 价值值符号。 产产 生是在商品交换发换发 展过过 程中,从一般商品中 分离出来的在货币货币 充当流通 手段的职职能中产产 生的联联 系

6、纸币纸币 是货币货币 充当流通手段的派生物,没有 货币货币 ,就没有纸币纸币 ;纸币纸币 的发发行量必须须 以流通中实际实际 需要的货币货币 量为为限度。我首先提供给学生一张空白表格,以 “一问一答”的方式与学生共同完成表格 。对于“纸币的本质是价值符号”要着重 强调,但是新课标中对于纸币与货币在本 质及职能方面的区别已经淡化,因此在这 里也不再介绍。随后设置例题进行热身。设计意图针对纸币职能的训练。并且在 这里我对非重难点知识“人民币由国家授权 央行发行,爱护人民币”等知识进行串讲。(09全国)2009年4月,国务院决定在上海、 广州、深圳、珠海和东莞5市开展跨境贸易人民 币结算试点。跨境贸

7、易人民币核算 将扩大人民币的职能从而使其成为世界货币 使人民币在一些国际贸易中发挥流通手段的 职能 有利于中国国内物价保持稳定有利于 降低中国与贸易伙伴国的汇率风险 A.B.C. D高考零距离3.纸币的发行自主学习关于纸币发行,国家可以决定什么? 决定不了什么?为什么无法决定?由什么决定?设计意图层层设问,由浅入深,意在引 出货币流通规律。3.纸币的发行 (1)国家有权发行纸币,但不可以任意发 行。即国家可以规定纸币的面值,却不能 决定它的购买力。 (2)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的货 币量为限度。 (3)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的公式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 = 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商品数量

8、*商品价格水平学生发言关于货币流通公式,我认为不仅要 求学生识记“是什么”,还要理解“为 什么”,即一系列正反比关系的缘由, 尤其是货币发行量与货币流通速度的反 比关系,这才能够保证灵活运用公式处 理计算题,并且能为讲解引起通货膨胀 的原因做好知识准备。计算题套用公式类比值换算类综合考查类(与价值量结合)数值比值 货币发行量与物价商品数量与货币发行量货币流通速度与物价正比反比货币发行量与币值币值与物价货币流通速度与货币发行量规律方法发行量 物价 币值正反反我与学生合作推导出的一系列正反 比关系,并明确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提 醒他们这样才能提高处理此部分计算题 的效率和精准度。并在后面设置了几个

9、例题进行实战演练。1. 套用公式类(07年 四川)某国去年的商品价格总额为16 万亿元,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2万亿元。假 如今年该国商品价格总额增长10%,其它条件 不变,理论上今年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 A1.8万亿元 B2万亿元 C2.2万亿元 D2.4万亿元高考零距离提示:解答此类问题牢记计算公式即可。上述例题难易程度较低,学生轻松 完成后,我提出了另一个问题,“如果 题中没有16万亿元这个条件,其他不变 ,此题能做吗?”马上有学生反应出前 面所讲的比值关系,从而迅速得出答案 ,验证了掌握规律方法后事半功倍的效 果。假定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待售商品数 量增加10,价格水平下跌4,货币平均

10、流通 次数由5次减为4次。假定其他条件不变,若该 国要保持币值稳定,流通中的货币量应( )A增加32 B增加26.4C增加40.8 D减少6提示:数值成为比值,仍然遵循套用公式 的方法进行计算即可。2.比值换算类如果某国在一年里全社会用现金支付的待售 商品总量为40亿件,平均价格水平为150元/件, 在这一年里每1元货币平均流通6次。那么,该国 在这一年里纸币发行量应为 亿元;如果该国 政府当年由于多发行纸币而使商品价格上涨了 25%,那么当年该国实际发行了 亿元纸币。A .1000 1250 B.1200 1350 C.1000 1200 D.1400 1300(1)已知物价上涨率,求纸币变

11、化量提示:同样有常规方法和简便方法两种解法。发行量 物价 币值正反反(2)已知纸币发行量,求物价上涨率和纸币贬 值率某一时期,流通中所需货币量为5万亿元,由 于生产发展,货币需要量增加20%,但实际执行 结果却使流通中的货币量达到8万亿元,这时货 币的贬值程度为 ,原来标价15元的M商品 ,现在价格是多少 。 A. 28%,22元 B. 25%,20元 C. 22% ,18元 D. 25%, 18.75元发行量 物价 币值正反反4.与价值量结合类提示:熟练运用一系列正反比关系。注意通货膨胀 率即物价上涨率。(10全国)假设某国2009年甲产品的总量是100 万件。每件产品价值用货币表示为10元

12、。2010年生 产甲产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在货币价值 不变和通货膨胀率为20%的不同情况下,甲产品 2010年的价格分别是( ) A.5元 6元B.10元 12元 C.20元 24元 D.8元 16元计算题的掌握在于熟记公式和技巧 后再进行强化训练,理论付诸于实践才 能上升为能力。所以课后我和本组老师 又汇总了历年高考真题和变形题进行限 时训练,感觉巩固效果不错。津巴布韦的恶性通货膨胀问题举世 皆知,我通过情景创设,引发了学生们 对“饥饿的亿万富翁”这一社会经济现象 进行深入的思考。“纸币并不是发行越多,面值越大越好”“纸币并不能代表社会财富的多少”“纸币是国家发行的,国家可以规定发行

13、数 量和面值,但不能规定它的实际购买能力”“纸币发行应遵循货币流通规律,超过限度 ,会引发通货膨胀”学生发言把握知识的前后衔接性,使学生明确“通 货膨胀是纸币流通情况下特有的经济现象”经过前面对“纸币发行”的学习,学 生已经初步了解了通货膨胀的含义及表现 。现在需要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 力,逐步引导其明确通货膨胀的实质,才 能理解并掌握治理这种经济现象的措施。自主学习1. 什么是通货膨胀?它 的表现有哪些?有什么 后果?2.为什么会引发通货膨 胀?你从货币流通规律 中得到什么启示?3.遏制通货通胀的根本 措施和直接有效地措施 是什么?此部分为教学重点,我设计的问题 遵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

14、的逻辑顺 序试图引导学生运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 。为降低难度,我通过介绍津巴布韦通 胀的起因,由学生从理论角度进行分析 。a.连年旱灾,粮食歉收。自2000年起受到以英美为首的 西方国家对其实行经济封锁 。商品的供应能力急剧 下降 ,物价上涨。b.物价上涨,导致政府系统开支增大,政府开始大量印 刷钞票。 物价继续上涨 。c.物价与日俱增,导致国民储蓄行为极度减少,促进了 国民及时消费。导致货币流通速度增加许多。物价持 续上涨。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 = 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商品数量*商品价格水平1. 商品数量与纸币发行量成正比。商品供应量下降, 纸币发行量应减少。如不调整,导致纸币太多,商品

15、供不应求,物价上涨。2.纸币发行量与物价成正比。大量发行纸币,对于上 升的物价是雪上加霜。3.货币流通速度与纸币发行量成反比。货币流速加快 ,纸币发行量应减少。如不变,导致纸币太多,物价 上涨。通过将津巴布韦的通胀原因进行理 论分析后,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汇总。并 提出疑问“为什么纸币量大大超出流通 中所需的货币量,就会引起物价大幅上 涨?”从而启发学生把握通胀本质。按 照新课标教参的说法,引起通货膨胀的 原因有很多,纸币发行量太多并不是唯 一因素,可以给学生做简单介绍。纸币货币商品社会总需求社会总供给=通货膨胀通货紧缩对于这个知识点的处理,我认为需要 学生明确纸币发行量和货币需求量分别 所对应的经济数量,至于“供求不平衡会 导致价格的波动”,学生在价值规律的学 习中已经熟练掌握,从而理解通胀及通 缩发生的实质原因。3.遏制通货通胀的根本措施和直接有效地措施是什么?a.连年旱灾,粮食歉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