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汇率情况的政策效应(宏观经济学-广西师范大学-张鑫)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7925766 上传时间:2018-07-06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192.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固定汇率情况的政策效应(宏观经济学-广西师范大学-张鑫)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固定汇率情况的政策效应(宏观经济学-广西师范大学-张鑫)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固定汇率情况的政策效应(宏观经济学-广西师范大学-张鑫)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固定汇率情况的政策效应(宏观经济学-广西师范大学-张鑫)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固定汇率情况的政策效应(宏观经济学-广西师范大学-张鑫)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固定汇率情况的政策效应(宏观经济学-广西师范大学-张鑫)》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固定汇率情况的政策效应(宏观经济学-广西师范大学-张鑫)(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3章固定汇率情况的政策效应 基本假设 1、国际差异产品假设 P=EP*X,PM=EP*,e=PM/P=EP*/P。 e提高(PM提高或P下降),即实际汇 率贬值,TB 增加。 实质:跨国的需求法则; 注意:价格变化的原因; 进出口的激励? 2、充分就业假设(以后未遵守) 一、总需求的决定 名义总需求(统计恒等式) PQD=PCd+PId+PGd+PX PQD=PC+PI+PG+(PX-PMIM) 实际总需求(统计恒等式) QD=(A/P)+TB (A=PC+PI+PG)一、总需求的决定(经济分析)总需求等于实际吸收加贸易余额,QD(A/P)+(TB)政府购买增加减税预期可支配收入增加 吸收

2、A/P增加 预期资本边际生产力增加利率下降 (收入对需求的影响呢?)国内吸收减少国外吸收增加 贸易余额TB增加实际汇率贬值 (A与TB是矛盾的?)利率下降 政府购买增加 降低税收 预期可支配收入增加 总需求增加 预期资本边际生产力增加 外国吸收增加 实际汇率贬值1、国内吸收的影响呢? 2、价格除了通过实际汇率,是否还通过其他渠道影响总需求?二、开放经济的ISLM模型 1、IS曲线:总需求扩张使IS曲线右移 ii0ISIS(QD )YY1Y22、LM曲线与资本流动线CM(固定汇率,资本自由流动)i=i*iLMCMIS Y Y0固定汇率情况3、价格对总需求的影响 价格提高实际汇率升值 贸易余额减少

3、总需求减少、 利率下降贬值压力、B*需求 增加央行抛外币、收本币 货币供给减少 总需求进一步减少。问题: 1、封闭经济如何? 2、价格怎样提高? 3、价格的全部影响?ii=i*LMLMISISCMYQD1QD2QDP2P1PABC(1)(2)固定汇率情况固定汇率:价格提高的效应QD i 资本流出 e TB E P M(?)M/P i 资本流入 E三、扩张财政的影响财政扩张利率提高 家庭出卖外国债券 本币升值压力央行 回收外币、投放本币 货币扩张利率回落 总需求大幅扩张(财政扩张对TB的影响?)ii=i*CMISISLMLMQDQDP0QQDPABC固定汇率资本流动情况四、货币扩张的影响货币扩张

4、利率下降 对外国债券需求增加 本币贬值压力 央行抛出外币、回收本币 货币供给减少,总需求不变。(货币扩张对TB的影响?)ii=i*CMLM LMIS QDPP0 QD QA(C)B固定汇率资本流动情况五、币值低估的影响 币值低估贸易余额增加 总需求扩张、利率提高 用外国债券兑换本国债券 本币升值压力央行收购外币 抛出本币货币扩张总需求 进一步扩张。问题:1、币值低估导致贸易余 额增加需要什么条件?(联系 第10章)。 2、利率提高的意义? 3、双顺差的福利含义?ii=i*CMISISLMLMQD PP0QDQDQABC固定汇率情况:币值低估六、资本控制的情况 1、货币扩张 货币扩张利率下降 总

5、需求扩张A/P增加 贸易余额减少贬值压力 央行抛出外币、收回本币 货币供给减少总需求减 少在资本控制情况下, 货币政策具有短期效应,在 长期会消失。为什么长期无效应?iISLMLMQD PP0QDQDQA(C)B固定汇率资本控制情况固定汇率资本控制:货币政策长期无效?假设Q20万亿,M10万亿 g=10%,Q=2万亿,EQL=1/2, 所以M=0.5万亿。 假设TB=0.2万亿,并引起贬值 , 则紧缩货币 M=0.2万亿, 可以稳定币值 。总的结果: E稳定,M=0.3万亿,Q0。2、资本控制:财政扩张财政扩张总需求扩张 A/P增加贸易逆差 贬值压力央行抛外币、 收本币利率进一步提高 挤出效应

6、总需求收缩。 财政扩张短期有效, 长期无效,但需求结构改变。问题:财政扩张在长期为 何完全挤出?iISISLMLMQD PP0QDQDQSQBCA固定汇率资本控制情况固定汇率资本控制:财政扩张长期无效?假设G1000亿,乘数2, 则Q2000亿。 假设TB200亿,并导致贬值 。 则紧缩货币 M200亿,可以 稳定币值 。紧缩货币 会使总需求 减少,但未必有Q=0。固定汇率资本控制:币值低估效应ii0=i*CMISIS(E TB )LMLM LM“Q0D Q1D Q2DQDE TB i ;E M 币值稳定。小节:固定汇率情况的财政扩张的效应iISLMIS(G ) IS(TB )LM(弥补贸 易

7、逆差BC* M )LM“(资本流动时 BC* M )i1i0i*Q0Q1 Q2 QCM对比:固定汇率情况下的财政扩张和货币扩张 A/P增加TB减少贬值 财政扩张 MS 利率提高B需求增加升值 A/P增加TB贬值 货币扩张利率下降 MS B*需求增加贬值案例1:固定汇率、资本控制情况下的 货币政策效应 理论:货币供给增加总需求扩张净出口减少 本币贬值紧缩货币稳定汇率 结论:货币政策失效中国实际:?案例2:固定汇率、资本控制情况下的 币值低估效应 理论:币值低估净出口增加总需求增加、 本币升值压力扩张货币稳定币值、总需求 扩张中国实际情况:?案例3:固定汇率、资本流动情况下的币值高估 理论:币值高

8、估净出口减少,对外国债券需求 增加本币贬值央行投放外币、紧缩货币泰国实际情况:?案例4:影响国际收支的因素 2001年国际收支(亿美元)经常项目 资本和金融项目 国际收支盈余 中国 174 348 476 日本 878 482 405 美国 3934 3868 491999 2000 2001(亿美元) 中国向日本出口 324 417 449从日本进口 337 415 428中国向美国出口 419 521 543从美国进口 195 224 2622000年投资率 储蓄率 消费 率 中国 36.4 38.8 61.1 日本 25.9 27.4 72.6 美国 20.7 17.0 83.0价格指数

9、 基期 1999 2000 2001 中国 1990 182 184 184 日本 1995 98 96 95 美国 1995 107 109 112汇率 2000 2001 2002 中国 8.28 8.28 8.28 日本 114.9 131.8 119.92000年存款利率 贷款利率() 中国 2.3 5.9 日本 0.1 2.1 美国 9.2案例5:人民币升值问题 日本官员:中国输出通货紧缩,所以应该升值。 蒙代尔:1、日本、香港的通货紧缩更严重。2、升值对中国及周边国家发展不利。3、中国应该吸取日本的教训。4、永远不必升值,应该逐步放松管制。第13章例题(P596) 1、为什么资本流

10、动要比贸易流动对经济条件变化的反应迅速? 这个现象对于经济政策具有什么重要意义? 2、讨论一价法则和实际汇率的关系。如果实际汇率发生变化, 一价法则还能成立吗? 3、一个国家只有两种产品:进口产品和本国产品。本国产品的 价格为20,外国产品的价格为2,汇率为3,本国产品占总消费的 80。 A、计算该国消费品价格指数; B、如果本国产品的价格上涨1倍,价格指数会有什么变化? C、如果进口产品价格上涨1倍,如何? D、如果汇率贬值为4,又如何?习题:固定汇率情况政策效应4、在下列情况下,吸收和总需求会发生什么变化? A、外国人购买本国产品增加; B、国内居民购买进口产品增加,但总消费不变; C、私

11、人投资者购买国内产品增加,进口不变; D、政府提高税收。5、利用ISLM模型分析政府支出减少对不存在资本控制的小国 经济的总需求、利率以及中央银行外汇储备的影响。如果中央银行 通过出售(?)一定量的债券使LM曲线移到足以冲抵政府开支减 少的新的均衡位置,答案会有什么变化?6、再次考虑资本可以自由流动的小国经济。内外价格的同比例提 高对总需求和中央银行的外汇储备有何影响?为什么?7、试分析以下事件对资本自由流动的小国经济的总需求、中央银 行外汇储备、货币余额、价格和产出的影响。考虑古典场合、基本 凯恩斯学派场合和极端凯恩斯学派场合。 A、世界利率提高; B、外国产出增加(将增加对本国出口的需求); C、货币供给增加和税收下降。8、试考虑两个资本可以充分流动的小国经济。这两个国家除了A 国的总出口和总进口占GNP的比例大于B国,其余情况完全相同。 在这两个国家中,货币币值低估在哪个国家更能有效地使总需求 增加?为什么?9、针对小国经济的情况,试描述下述政策对国内利率、货币余额、 中央银行的外汇储备和总需求的影响。试分析资本可以自由流动 的情况和资本完全控制的情况,以辨别短期和长期的不同影响。 A、政府减少税收; B、中央银行购买公众的国库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