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超敏反应课件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47923400 上传时间:2018-07-06 格式:PPT 页数:81 大小:13.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7章超敏反应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第17章超敏反应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第17章超敏反应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81页
第17章超敏反应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81页
第17章超敏反应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8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7章超敏反应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7章超敏反应课件(8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三章 超敏反应Chapter 13 hypersensitivity教学目的:了解: 超敏反应的防治原则理解: 1. 常见的各型超敏反应性疾病2. 、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理及特点掌握: 1超敏反应的概念及分型2I、IV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理及特点教学重点:1、超敏反应的概念及分型2、I、IV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理及 特点教学难点:各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理你们常常见到的过敏现象有哪些?鼻息肉扁桃腺炎荨麻疹湿疹结膜炎哮 喘血清病SLE肉芽肿漆树毒素反应超敏反应的概念和分型型超敏反应型超敏反应型超敏反应型超敏反应本章内容概念: 指机体对某些抗原初次应答以后 ,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发生的以机 体功能紊

2、乱或组织细胞损伤为主的特异性 免疫应答。明显的症状抗原抗原机体机体隐匿性过程抗原抗原已致敏机体已致敏机体初次应答再次应答 超敏反应又叫变态反应(allergy)或过敏反应(anaphylaxis); 引起超敏反应的抗原称变应原(allergen)或过敏原(anaphylactogen)。分型:根据超敏反应发生的速度、 发病机制和 临床特征将其分为四型 : 型,即速发型超敏反应; 型,即细胞溶解型或细胞毒型; 型,免疫复合物型; 型,即迟发型超敏反应。型由抗体介导,可经血清被动转移; 型由T细胞介导,可经细胞被动转移。第一节 型超敏反应 也称速发型超敏反应(immediate hypersens

3、itivity)由IgE抗体介导的、肥大 细胞及嗜碱性粒细胞参 与的,在再次接触抗原 的数分钟之内就发生的 超敏反应。在四型超敏反应中发生 最快,故又称速发型超 敏反应。 一、概念重点内容1、参与型超敏反应的主要因素(1)变应原(allergen) 吸入性变应原:花粉和尘螨 食物型变应原:鱼虾和牛奶 药物:青霉素和磺胺二、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重难点内容(2)抗体(IgE)IgE具有同种组织细胞的亲嗜性,其Fc段能与同种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 胞膜上的FceR结合。 Question:What factors regulate IgE production? 遗传因素:家族易感性Th2细胞CD40

4、和CD40L细胞因子:IL-4IgE合成的调节:CD40/CD40L高亲和力的IgE Fc受体,主 要分布于肥大细胞 和嗜碱性粒细胞上。 桥联反应: 当变应原使 膜上相 邻的两个 FcR 桥联时, 可引起一系列生化反应,释放出生物 活性介质,导致型超 敏反应。IgE Fc受体: FcR脱颗粒 IgE FceRI变应原超敏反应FcR的结构FcR不具酶活性,必须与其 他膜蛋白或胞质蛋白作用以放大 生化信号; FcRa 链起到结合配体IgE 的作用; FcR链有信号放大器的作 用 FcR链主要负责传递细胞 激活信号; FcR聚集Lyn磷酸化和 链的ITAMs链与Syk结合 Syk被磷酸化后,激活下游

5、底物 。 FcR介导的信号转导早期事件大量的信号途径可直接或间接地被Syk 激活(下图): PLC Ras/MAPK途径下图为IgE和FcR依赖的肥大细胞 活化而释放介质的主要生化事件 肥大细胞,嗜碱性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是IgE相关过敏反应的重要效应细胞; T细胞(特别Th2),单核/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在迟发相反应及慢性炎症反应中也起着作用。(3)参与型超敏反应的细胞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的特性:来源于CD34+多能造血干细胞 含有丰富的胞浆颗粒 是组胺及其它炎症介质的主要来源 表达 FcR嗜碱性粒细胞肥大细胞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产生的介质: 颗粒内预先形成的介质: 组胺 激肽释放酶 嗜酸

6、粒细胞趋化因子 活化后新合成的介质: 白三烯(LT) 前列腺素D2(PGD2) 血小板活化因子(PAF) 细胞因子:如IL-4、IL-5和IL-13等2、型超敏反应的发生过程(1)致敏阶段(sensitization phase)指自抗原进入机体后,诱导机体产生IgE并结合到靶细胞上的过程。(2)发敏阶段(effect phase)再次进入的相同抗原与已经结合在靶细胞上的IgE发生特异反应的过程。速发相反应(acute reactions) 晚期相反应(late phase reactions) 慢性过敏性炎症反应(chronic allergic inflammation)致 敏 阶 段发

7、敏 阶 段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动画演示 型超敏反应发生机制特点:1、发生快、消失也很快;2、由IgE介导的;3、具有明显个体差异和遗传倾向;4、释放一些活性介质;5、对组织的损伤是可逆的,一般来讲没有器质上的损伤。1、全身性过敏反应 药物过敏性休克 血清过敏性休克2、呼吸道过敏反应: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3、消化道过敏反应:过敏性胃肠炎4、皮肤过敏反应:荨麻疹、湿疹(五)常见的型超敏反应性疾病1、查找变应原,避免接触 青霉素皮试 异种动物免疫血清皮试(六)IgE相关过敏疾病的治疗策略Skin test for allergy2、脱敏注射和减敏治疗 脱敏注射:指小剂量、短间隔、连续多次注射的方法

8、 减敏疗法:对一些已查明但又难以避免的变应原(花粉、尘螨)的处理,常用于外源性哮喘及荨麻 疹者的治疗,小剂量间隔一周左右多次反复 皮下注射防止急病复发3、药物治疗用药物切断或干扰超敏反应的某个环节抑制生物活性介质释放生物活性介质拮抗药改善效应器官的反应性抑制剂的应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及抗代谢药物等免疫抑制剂第二节 型超敏反应又称细胞溶解型(cytolytic type)或细胞毒型(cytotoxic type)超敏反应(一)概念IgG、IgM类抗体与靶细胞表面相应抗原结合后,在 补体、吞噬细胞和NK细胞参与下,引起以细胞溶解或组织损伤为主的病理性免疫反应。(二)特点有补体参与,以细胞毒型为主,

9、杀伤引起细胞不可逆 损伤。1、抗原机体细胞上固有的抗原成分:同种异型抗原(ABC血型抗原、RH抗原、HLA抗原);自身抗原;异嗜性抗原吸附到细胞上的外来抗原或半抗原 2、抗体主要是IgG(IgG1、IgG2或IgG3)和IgM,少数为IgA3、单核-吞噬细胞、NK细胞4、补体(三)型超敏反应的主要参与因素(四)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同种异型抗原异嗜性抗原自身抗原外来抗原或半抗原Type II hypersensitivity induced by exogenous agents型超敏反应造成细胞损伤的机制(五)常见的型超敏反应性疾病输血反应 新生儿溶血病 药物过敏性血细胞减少症 自身免疫性溶血

10、性贫血 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 特异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甲状腺功能亢进新生儿溶血症第三节 型超敏反应又称免疫复合物型(immune complex type)或血管炎型超敏反应(一)概念由中等大小可溶性免疫复合物沉积于局部或全身毛细血管基底膜后,通过激活补体,并在血小板、中性粒细胞以及其他细胞参与下,引起的以充血水肿、局部坏死和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要特征的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 1、抗原(按来源分) 内源性抗原:肿瘤抗原等 外源性抗原:病原微生物、寄生虫、异种血清等2、抗体主要是IgG和IgM类,还可以是IgA(二)型超敏反应的参与因素(三) 免疫复合物(IC)形成和沉积的条件抗原物质持续性存在必

11、要条件免疫复合物(IC)的分子量不溶性大分子IC:易被单核吞噬细胞吞噬清除可溶性小分子IC:易被肾小球滤过清除中等大小的IC:19S,不易清除,易发生沉积 抗原抗体的比例抗原高度过剩:形成微分子IC;抗原略多于抗体:易形成中等大小的IC(19S)抗原抗体比例合适时:形成大分子IC 抗原抗体的理化特性:结合价,带电性等组织学结构和血液动力学因素:如血流缓慢的血管分叉处易沉积IC机体清除IC的能力:补体和吞噬细胞(四) 型超敏反应发生过程型超敏反应, Step-1血液形成大量的 可溶性抗原-抗体复合物,不能被巨 噬细胞完全清除抗原-抗体复合物沉积于毛细血管的 内皮细胞与基底膜 之间型超敏反应, S

12、tep-2型超敏反应, Step-3 沉积的IC通过经典途径激活补体,产生 过敏毒素和具有趋化 效应的活性片段;趋 化至局部的肥大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释放 活性介质,导致血管 通透性增加型超敏反应, Step-4 吸引白细胞浸润和聚集:中性 粒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III型超敏反应, Step-5白细胞释放多种活 性物质,造成炎症 。最终导致组织损 伤与出血。 活化血小板:释放 活性胺类(五)IC致病的机制(六)常见的型超敏反应性疾病由型超敏反应所致的疾病成为免疫复合 物病(immune complex disease, ICD): 分 为局部ICD和全身ICD。如: 局部免疫复合物病(如Art

13、hus反应) 急性全身性免疫复合物病(如血清病) 慢性免疫复合物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 )血清病(Serum sickness)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系统性红斑狼疮第四节 型超敏反应由致敏T淋巴细胞与相应抗原再次作用后,引起的以单个核细胞浸润和细胞变性坏死为主要特征的炎症损伤。又称迟发型超敏反应。(一)概念重点内容1、抗原 胞内菌、病毒、真菌、寄生虫和细胞抗原(如肿瘤抗原和移植细胞)等; 某些化学物质2、T细胞 CD4+Th1:介导炎症损伤 CD8+CTL:细胞毒作用(二)主要的参与因素(三)发生过程1

14、、T细胞致敏阶段2、致敏T细胞的效应阶段释放淋巴因子巨噬细胞活化和释放溶酶体酶CTL效应1、传染性迟发型超敏反应2、接触性皮炎(四)常见的型超敏反应性疾病Contact dermatitis(接触性皮炎) vs tuberculin reaction(结核菌素反应)Poisonivy (漆树毒) poison oak reactionContact dermatitis (接触性皮炎 )reaction to leatherContact dermatitis (接触性皮炎) reaction to mango sapGranuloma(肉芽肿) in a leprosy(麻疯病)patien

15、t小 结(1)超敏反应概念指机体对某些抗原初次应答以后,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发生的以机体功能紊乱或组织细胞损伤为主的特异性免疫应答(2)分为、和型类 型参与反应的主要 成分发 生 机 理型 (速发型)IgE(少数为 IgG4) 肥大细胞 嗜碱粒细胞 嗜酸粒细胞变应原与肥大细胞、嗜碱粒细胞 表面IgE结合,使细胞释放活性介 质,引起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 增加、平滑肌收缩、腺体分泌增 强。 型 (细胞毒型 )IgG、IgM;补体 巨噬细胞;NK细 胞抗体与靶细胞表面抗原结合,在 补体、吞噬细胞和NK细胞参与下 溶解靶细胞。 型 (免疫复合 物型)IgG、IgM、IgA ;补体;中性粒 细胞;肥大细胞 ;嗜碱粒细胞; 血小板中等大小的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血 管基底膜,激活补体,吸引中性 粒细胞、肥大细胞、嗜碱粒细胞 、血小板等,引起炎症。型 (迟发型) 致敏淋巴细胞 单核/巨噬细胞致敏T细胞再次与抗原相遇,直 接杀伤靶细胞或产生多种细胞因 子,引起以单个核细胞浸润为主 的炎症反应四型超敏反应的比较思考题 什么是超敏反应? 常见的变应原有哪些? 试列举每型超敏反应的概念、特点和 发生机制,以及相关疾病? 以类风湿性关节炎为例,阐述型超 敏反应的发生机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