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4-2《后赤壁赋》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7921896 上传时间:2018-07-06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1.5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4-2《后赤壁赋》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4-2《后赤壁赋》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4-2《后赤壁赋》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4-2《后赤壁赋》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4-2《后赤壁赋》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4-2《后赤壁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4-2《后赤壁赋》(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温馨晨读篇自主学习篇活页规范训练合作探究篇审美写作篇哲思短章学会谅解谅解是和煦的春风,能消融凝结在人们心中的坚冰;谅解是温和的细雨,能浇灭燃烧于人们心中的怒火。齐桓公谅解并重用曾险些射死自己的管仲,从而成就了霸业;蔺相如谅解多次羞辱自己的廉颇,留下“将相和”的美谈;唐太宗李世民谅解、重用屡次为自己“挑刺”魏征,成就了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相反,那些小肚鸡肠、斤斤计较之人,又有哪个能作出一番事业呢?温馨晨读篇自主学习篇活页规范训练合作探究篇审美写作篇古人尚能如此,在社会生活日趋复杂的今天,人与人之间更需要谅解。那么,怎样才能学会谅解呢?谅解,需要沟通。客观事物纷繁复杂,个人的思想认识常常带有

2、一定的局限性和片面性,人与人之间难免会产生误解和冲突。因此,当自己与他人产生矛盾或误会时,要主动与对方交谈,认真倾听对方的诉说。这样,才能沟通彼此的思想,从而消除误会和隔阂。温馨晨读篇自主学习篇活页规范训练合作探究篇审美写作篇谅解,需要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积极地换位思考,更多地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我们就更容易谅解别人。谅解,需要忘却。忘却,是谅解的良方。克制性的谅解,不是真正的谅解,它不能祛除感情伤口上的脓水,医治感情上的创伤。只有那种不记、不究的谅解,才是真正的谅解。我们提倡谅解,但是,谅解也不是无原则的一味迁就、退让。对于那些有损民族、国家和集体利益的行为,还需要勇敢地站出来,与之作

3、坚决的斗争。让我们学会谅解吧!这样,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才会更加和谐,人们的生活才会更加美好。 温馨晨读篇自主学习篇活页规范训练合作探究篇审美写作篇修身名句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赏读:不得志时就洁身自好修养个人品德,得志显达之时就要造福天下百姓。 不为穷变节,不为贱易志。桓宽盐铁论地广赏读:不因为贫穷而改变一个人的气节,不因为地位、身份低下而改变一个人的志向。温馨晨读篇自主学习篇活页规范训练合作探究篇审美写作篇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李世民赏读:在狂风中才能看出草的坚韧,在乱世里方能显出忠臣的赤诚之心。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文天祥正气歌 赏读:到了没有退路的时候才能体现出人的

4、气节,而这些表现出气节的人每一个都能名垂历史。温馨晨读篇自主学习篇活页规范训练合作探究篇审美写作篇知识卡片这篇赋写于作者被贬黄州之后。被贬的起因,是谏官李定、舒直、何正臣等人从苏轼的诗作里摘出一些讽刺新法的诗句,告发他反对新法,结果苏轼被捕入狱。出狱后被贬到黄州,名义上任团练副使,实则等于充军。作者因内心愤慨不平,借助诗文以抒发感慨。赋中所流露的“人生无常”的悲哀和旷达心境,就是这种复杂感情的表现。作者是元丰三年(1080)春到黄州的。元丰五年秋、冬,苏轼曾先后两次到黄州城外的赤壁漫游,写下了赤壁赋后赤壁赋。1写作背景温馨晨读篇自主学习篇活页规范训练合作探究篇审美写作篇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还记得

5、吗,就是在那片冷风凄雨之中,在那条崎岖难行的泥泞道路上,有这样一位老者,他脚着着芒鞋,手持着竹杖,阵阵的凉风吹过他苍白的发梢,冰冷的雨滴打落在他瘦弱的身躯上,而他却浑然不觉,依然悠然吟啸,缓步徐行。还记得吗,在那个曾经烈火雄雄,乱石穿空,惊涛拍岸的古赤壁前,有这样一位老者,他面对着滚滚而逝的江水,回想起古之英雄的种种过往,不禁从胸中倾泻出了“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壮美篇章,回首自己这风雨飘零的一生,他更是从心底翻涌出“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的千古长叹!2审美视窗温馨晨读篇自主学习篇活页规范训练合作探究篇审美写作篇是的,这个人,便是苏轼。苏轼,中国文人心中一个响当当的名字,唐宋八大家

6、之一,大书法家,大文学家,佛学大师,中国文化史上的旷世奇才是的,我们可以给他冠上许多诸如此类的名号,但是,无论我们如何的褒扬他,都绝不会显露出一丁点的过分与夸张。温馨晨读篇自主学习篇活页规范训练合作探究篇审美写作篇他,不仅有着神奇的文笔、渊博的学识和睿智的思想,更可贵的是,多舛的命运和人生路途的风雨飘零,并没有让他高尚的人格遭到一丝的磨灭,相反,在不可避免的痛苦之后,他依然还拥有着一份宁静如月、旷达如风的难得心境。人生的风雨何其多,但是,即使路上的风雨再大,即使在他人都感到狼狈困顿之时,他却还依然能够吟啸徐行;惟大英雄能显本色,是真名士自然风流。在中华文化的历史长河中,他的名字就是一座丰碑!温

7、馨晨读篇自主学习篇活页规范训练合作探究篇审美写作篇预习作业1通假字“俯” 低头“需” 需要 “返” 返回 温馨晨读篇自主学习篇活页规范训练合作探究篇审美写作篇岸边。形容声音响亮悠长;形容声音突然停止。江河与山的景象。泛指拥有主权的领土。绝壁,陡峭的江岸;温馨晨读篇自主学习篇活页规范训练合作探究篇审美写作篇可是 回头看 反而 看 温馨晨读篇自主学习篇活页规范训练合作探究篇审美写作篇高 正直的 孤立 恰好 到,往温馨晨读篇自主学习篇活页规范训练合作探究篇审美写作篇以为乐。唱歌。上山。向西飞。穿羽衣。从东面。温馨晨读篇自主学习篇活页规范训练合作探究篇审美写作篇(1)草木震动:_(2)步自雪堂:_被动

8、句。状语后置句(“自”是介词)。5文言句式温馨晨读篇自主学习篇活页规范训练合作探究篇审美写作篇6文白对照温馨晨读篇自主学习篇活页规范训练合作探究篇审美写作篇温馨晨读篇自主学习篇活页规范训练合作探究篇审美写作篇温馨晨读篇自主学习篇活页规范训练合作探究篇审美写作篇温馨晨读篇自主学习篇活页规范训练合作探究篇审美写作篇温馨晨读篇自主学习篇活页规范训练合作探究篇审美写作篇温馨晨读篇自主学习篇活页规范训练合作探究篇审美写作篇温馨晨读篇自主学习篇活页规范训练合作探究篇审美写作篇结构图示后赤壁赋 人生感悟处逆境能超脱超尘绝世温馨晨读篇自主学习篇活页规范训练合作探究篇审美写作篇主旨归纳全文以时间为序记述了我与客

9、重游赤壁的经过,表面上是写游赤壁之乐,其实是曲折地宣泄自己贬谪生活的郁闷,同时也是形象地演绎自己的人生哲学。作者以空灵的文字塑造了一只孤鹤的卓拔不群的形象,寄托了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志趣,也流露出一种与世无争的豁达。温馨晨读篇自主学习篇活页规范训练合作探究篇审美写作篇重点突破“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描绘了什么样的画面?提示 短短四句,写出赤壁的崖峭山高而空清月小、水溅流缓而石出有声的初冬独特夜景,从而诱发了主客弃舟登岸攀崖游山的雅兴。“江山不可复识”是此次赤壁冬景描写的基础,呈现出一幅赤壁冬景的山水画。温馨晨读篇自主学习篇活页规范训练合作探

10、究篇审美写作篇“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分析动词的运用及效果。提示 这一段写“我”攀峭壁登危岩和放舟自流于江上的经历、见闻和感受。“履”“披”“踞”“登”“攀”“俯”这一连串动词写出“我”欲一览秋夜赤壁全景的迫不及待的冲动感和兴奋劲,表现出“老夫聊发少年狂”的率真与执著。温馨晨读篇自主学习篇活页规范训练合作探究篇审美写作篇诗人为什么在登山览景后会产生“悄然而悲”,“凛乎”不可久留的感受?提示 诗人登山所见景物“巉岩”“蒙茸”“虎豹”“虬龙”“危巢”“幽宫”,色彩是阴暗的,“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营造的是阴森恐怖的氛围。与自然合而为一后

11、,诗人又震撼于大自然的伟力,而深感个体的渺小,高昂的情绪陡然低落,转为高处不胜寒的忧惧、伤感。温馨晨读篇自主学习篇活页规范训练合作探究篇审美写作篇文章第一段先写黄泥坂夜游,而不直接写游赤壁,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提示 起笔不写赤壁之游,文章将时间、地点、人物作了扼要的交代之后,即用彩笔描绘黄泥坂一带的冬夜之景:“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寥寥十六字,逼真地写出了初冬月夜静谧宁馨的气氛,烘托出主客浓厚的游兴,并为下文写登山和见鹤作了很好的铺垫。接着,通过主、客、妇三方的对话,写良宵、美酒、贵宾、佳肴四美已具,因此,为夜游赤壁酝酿好了气氛。温馨晨读篇自主学习篇活页规范训练合作探究篇审

12、美写作篇诗人重新回到船上,放任一叶扁舟从流飘荡,表现出诗人怎样的情感变化?提示 表现了诗人随遇而安的态度,感情又转为平静。这也表现了苏轼豁达的宇宙观和人生观,他赞成从多角度看问题而不同意把问题绝对化,因此,他在身处逆境中也能保持豁达、超脱、乐观和随缘自适的精神状态,并能从人生无常的怅惘中解脱出来,理性地对待生活。温馨晨读篇自主学习篇活页规范训练合作探究篇审美写作篇提示 这一情节是本文的重点也是理解上的难点,结合“鹤”的特性,注重“孤”的意义,联系“道士”的职业追求,言之成理即可。鹤是实体,梦中的道士如鹤,是作者的积想所致的幻觉。从这个幻觉中透露了作者精神已升腾入大自然的旷达之中,与大自然合为一

13、体,含蓄地传达出他企望超脱尘世、逍遥物外的隐秘心态,同时也有“人生如梦”的感叹。如何理解道士化鹤这一情节所传达的诗人的情感?温馨晨读篇自主学习篇活页规范训练合作探究篇审美写作篇文本审美一、本文写景,一向被历代文评家所推赏,认为体物精工,造语神妙,写冬景一字不可移易。如首段的“人影在地,仰见明月”;第二段的“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和“山鸣谷应,风起水涌”等语句,全用白描,却给人以清新之感,文字质朴而诗情丰腴。温馨晨读篇自主学习篇活页规范训练合作探究篇审美写作篇二、作为赋,本文比赤壁赋更散文化,但音律依然有韵文的铿锵。好几处押的是“藏韵”。 如第一段“藏之久矣”的“久”,与上句“

14、酒”押韵;第二段“而江山不可复识矣”的“识”,与前面“尺”、“出”押韵;“盖二客不能从焉”的“从”,与前面“茸”、“龙”、“宫”以及后面“动”、“涌”、“恐”押韵;“听其所止而休焉”的“休”,与前面“留也”的“留”和“舟”、“流”押韵。温馨晨读篇自主学习篇活页规范训练合作探究篇审美写作篇三、运用骈散结合的句式,语言流畅自然。如“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批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首句为散句,其余六句为三组整齐的对偶句,连用八个动词概括了游山的整个过程,语言凝练畅达。四、作者运用大胆的想象绘形绘声,景中寓有特有的情愫。末段写道士化鹤之事,纯为想象之景。梦中道士为鹤的变化,

15、是作者积虑存想所致的幻觉。这个幻觉中透露了作者精神升入大自然的旷达之思,将自己与大自然合而为一。温馨晨读篇自主学习篇活页规范训练合作探究篇审美写作篇写作迁移【角度】 情景交融手法题目:运用情景交融的手法写一段文字,描写景物,抒发感情,300字左右。【示例】 昨夜的一场秋雨,打湿了我的眼睛,静静地看人来人往,叶绿叶红,不知疲倦的心,游弋在红枫的森林。前世为着今生的相逢,不愿过奈何桥,不愿喝孟婆汤,化做一滴清露,挂在枫叶间,浸润着枫叶,陪着它寂寞,陪着它燃烧。且让那一树一树的火焰化做古筝,让我的三千青丝为琴弦,在这样一个寂静的黎明,为你,柔柔地弹奏一曲,红枫是暗夜里跳动的火焰,青丝是前世的印记,你

16、,是无法忘却的今生。温馨晨读篇自主学习篇活页规范训练合作探究篇审美写作篇那筝声,只有你听得懂,因为昨夜我并没有醉,是这满树的灿烂惊醒了沉睡千年的梦,梦醒时,我仍然无法把握那份等待的情缘,无法看清那一瞬间的情殇。 在如此绚丽的背景里,如果你不曾到来,这满目的繁华,这跳动的火焰,这凝视的双眸,只能徒留虚空与寂寥。多想,就这样飘浮在如火如荼的枫林里,期待你的马蹄声声敲碎黎明的清冷,我与枫叶一起燃烧,洒落一地殷红的相思,片片散落你的行囊,点点滴滴,串成今生的无悔。 拂晓,雾浓,霜重。整个枫树林嫣红如醉,醉得鲜红欲滴,醉得几近透明。醉了的前世和今生里,寻寻觅觅,我,只愿是枝头最红的那一片枫叶,点燃你的生命之火,照亮千年的轮回之路。温馨晨读篇自主学习篇活页规范训练合作探究篇审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