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爱情作品鉴赏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7921611 上传时间:2018-07-06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5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爱情作品鉴赏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古代爱情作品鉴赏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古代爱情作品鉴赏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古代爱情作品鉴赏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古代爱情作品鉴赏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代爱情作品鉴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爱情作品鉴赏(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代爱情作品鉴赏诗经诗经简介v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 诗歌311篇,又称诗三百。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 。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v诗经共305篇(另外还有6篇有题目无内容,即有目无辞,称为笙诗)。按 用途和音乐分“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是指各地方的民间歌谣,雅是 贵族的宫廷正乐,颂是周天子和诸侯用以祭祀宗庙的舞乐。诗经的主 要表现手法是赋、比、兴。其中直陈其事叫赋;譬喻叫比;先言它物以引 起所咏之物叫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

2、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周南关雎好逑汤vH:好逑汤截段.docv古人云,食色性也。可见食与色是不远的。你倾慕一个人,说她秀色可 餐,看着的她就有吻的念头,而渐渐想把她整个吃下去,放进血骨里, 仿佛是最温暖安全的方法。v雎鸠是离爱情最近的鸟。近到它的“关关”叫声,在那思慕女子的男子听 来也是在呼唤自己的爱人。古代传说雎鸠雌雄形影不离。关关,指其一 递一声的相和而鸣。雎鸠被说成是贞鸟,是爱情忠贞的象征。其实据考 证雎鸠不是斑鸠,而是鱼鹰,关雎并非雌雄和鸣,而是以鱼鹰在河 洲求鱼象征男子向女子求爱。漫 谈v古人云,食

3、色性也。你怎么看待这句话?v君子,淑女,代表了中国人的爱情品位。河洲,雎鸠,则象征着东方人始终 迷恋的飘杳朦胧的情感意境。不止是情感,东方人整体的行为都倾向于含蓄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秦风蒹葭在水一方 词:琼瑶曲:林家庆绿草苍苍,白雾茫茫, 有位佳人,在水一方。 绿草萋萋,白雾迷离, 有位佳 人,靠水而居。 我愿逆流而上, 依偎在她身旁. 无奈前有险滩

4、, 道路又远 又长。 我愿顺流而下, 找寻她的方向. 却见依稀仿佛, 她在水中伫立。 绿草苍苍,白雾茫茫, 有位佳人,在水一方。 鉴 赏v蒹葭是一首感人至深的抒情诗。它抒写的是怀人之情,表达了诗人某种执 着的追求。全诗分三节,都是围绕同一中心,抒写作者对恋人的一种执着的思 念和追求。这一执着的精神一直贯穿全诗的始终,在诗中有淋漓尽致的表露。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开首两句先交待了时间和环境。从这两句我们可以看 出:这是一个深秋的清晨,茂密浓郁的芦苇正呈现出苍青的颜色,而晶莹闪亮 的露珠已凝结成一层薄薄的霜花。这两句以眼前所见的景色起兴,既点明了时 节、环境,营造了一种萧凉凄清的氛围,又衬托出

5、诗人当时的惆怅心情,言简 意赅而内蕴深远。在这样一个萧凉凄清的早晨,却有一个人沿着芦苇岸边踯躅 而行,他在追寻什么呢?“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原来他所追寻的正是自己日 夜思念的恋人!他透过茂密的芦苇丛,久久地凝视着河的对岸,那也许就是他 心上人所在的地方吧,然而漫漫的大河尽是茫茫的一片,他思念的人儿却遥不 可及。“在水一方”,喻所在之远,同时也表明诗人确信心上人的存在,虽然前 景渺茫,但他始终抱着坚定的信念,执着地去追求。“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 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这里是说,诗人思念心切,心急如焚,为着寻找一条通 往彼岸会见伊人的道路而上下求索。逆流而上吧,路途是那样的崎岖艰险、漫 长曲折

6、;顺流而下吧,眼前却依然是一片水波茫茫,伊人可望而不可即。诗人 带着烦乱不安的心情一味的痴想,尽管他还站在岸边,但他却早就情迷意乱, 心神摇曳起来。神思恍惚间,他似乎看见他的心上人正站在大河中央那被水环 抱的小岛上向他遥遥招手。“宛在水中央”,这里一个“宛”字用得极其逼真生动、 精妙传神。它把诗人那种因思念而显得如痴如醉的神态刻画得活灵活现,“伊人 ”的形象随之也犹如近在眼前。 写作手法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岸边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j)。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ch,水中的小洲 )蒹葭采采,

7、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s水边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zh水中的小块陆地)。 v 诗篇采用了回环、反复的写法,第二、三节的内容与首节基本相同,只是更换了个别的 词语,避免了诗的呆板和累赘,加强了节奏和韵律,使得全诗主旨更加明确,情感表达 更为强烈,读来缠绵悱恻,启人深思。v 这首诗先以写景起兴,通过写蒹葭、白露两种最能渲染深秋悲凉气氛的自然景物,造成 一种缥缈空灵的抒情意境,从而衬托出诗人凄清、惆怅、寂寥的心境。这种以景托情, 移情于景的表现手法,不仅起到了深化诗意的作用,而且也增加了诗的艺术感染力,使 全诗达到了情景交融的最高艺术境界。 整首诗笔调含蓄委婉,给人

8、一种朦胧的美感。诗 中所述的秋水伊人,亦给人以可望不可即之感,然而却始终使人存有希望。正因为这一 份朦胧与期盼,诗人对“伊人”的那种向往、思恋和追求才更为显得强烈和执着。若说穿了 ,也就没有了韵味。 鉴 赏v“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三百中,论境界,无 句可出其右。这一句,写爱情,也到了某种极致,如看着开在彼岸的莲 花欲接近而不可得的绝望。v蒹葭,是离爱情最近的草,它比玫瑰平易,却更繁芜,是爱情的证物, 可是因为平易繁芜,渐渐不再有人看重,欣赏也只停留在字面上,如同 白色大雪飞扬,人人沉湎于那意境,而落在地上的雪,漆黑肮脏,不再 有人看顾。v千年之前,有一人站在岸边,看着秋

9、水汤汤,芦苇大片大片地开过。白 色芦花漫天旋舞。他隔着苇丛,想看看有没有伊人站在水之湄。千年之后,你若站在芦花荡雪的湖边,仔细听,兴许还有人在水边哀哀 常吟:“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就诗意看来,男子对伊人带着深深眷恋,女子却仿佛反而不为所动,一直离得远。 这是比较有特色的。这样有才情的男子,他所着迷的女孩一定是美的,所谓伊人,也许 她不只美,她或许还有自己的特点。比如够才情,有一定的头脑。许多人愿意用这句话来感叹自己爱情的可望不可及,就像有些人喜欢摇头晃脑地感慨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以此来表达自己爱慕美色的正当,让蠢 蠢欲动变得光明正大。另一方面,

10、这诗也有可能是写某位有志之士在寻访梦寐以求的贤人。真相不重要,关 键在于传达出的情感。寻找事业的道路和寻找爱情一样艰难困苦。我们可以说这位在水一方的伊人,如彼岸花,即使无法摘取,也一直存活于心。漫 谈v关于彼岸花的传说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冥府三涂河边,开满了大片大片的彼岸花。它的花香有一 股魔力。可以让人回忆到自己的前世,守护彼岸花的是两个妖精,一个是花妖,曼珠, 一个是叶妖,沙华。 彼岸花花叶同根,却永不相见. 花妖和叶妖守护了几千年的彼岸花, 可是从来没见过面,因为花开的时候没有叶子,而叶子只在花榭时才出现。 花妖和叶妖 疯狂的想念着彼此,并被痛苦折磨着,在一年的七月,曼珠沙华偷偷的违背

11、了神的规定 见了面 。那一年的七月,彼岸花大片大片,鲜红如血. 神怪罪了下来,把曼珠沙华打入 轮回,并被永远诅咒,生生世世在人间遭受磨难,不能相遇。从此,彼岸花也叫曼珠沙 华,是开放在天国的花. 它也是唯一开在黄泉路上的花. 曼珠和沙华每一次转世在黄泉 路上闻到彼岸花香就能想起自己的前世,然后发誓再也不分开,却在下次依旧跌入诅咒 的轮回. 彼岸花花开彼岸,花叶两不相见,生生相错。当灵魂渡过忘川,便忘却生前的 种种,曾经的一切都留在了彼岸,往生者就踏着这花的指引通向幽冥之狱. 结局,曼珠和沙华在这一世还是没能在一起.有的时候,你可以看到盛放的彼岸花, 那鲜红的花朵像一只只对天堂祈祷的手掌,那么虔诚热烈而又绝望的幸福。这像火一样 的花儿充满了哀伤却又燃烧着爱情的忠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