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随堂优化训练》高一政治(必修一)配套课件7.1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7921605 上传时间:2018-07-06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433.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2014《随堂优化训练》高一政治(必修一)配套课件7.1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2013-2014《随堂优化训练》高一政治(必修一)配套课件7.1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2013-2014《随堂优化训练》高一政治(必修一)配套课件7.1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2013-2014《随堂优化训练》高一政治(必修一)配套课件7.1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2013-2014《随堂优化训练》高一政治(必修一)配套课件7.1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2014《随堂优化训练》高一政治(必修一)配套课件7.1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2014《随堂优化训练》高一政治(必修一)配套课件7.1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第1课时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1我国的分配制度按劳分配并存(1)是什么:_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_。(2)原因:生产决定分配,_决定分配方式。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应地就必然实行这一分配制度。2按劳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1)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_。按劳分配(2)基本内容和要求: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_,少劳少得。(3)原因:是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前提:_。物质基础

2、: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_。直接原因: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_。生产资料公有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4)意义: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_,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从而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性质和特点创造性主体(5)地位:按劳分配在我国所有分配方式中占_地位。多劳多得3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劳动技术(1)生产要素:_、资本、_、管理等。(2)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原因: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_,还要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尊重居民收入意义: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

3、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_,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这有利于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增加_、推动经济发展。1六十多年来,我国的分配制度经历了“单一的按劳分配方式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多种分配方式为补充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变迁。这些变迁的根本原因是(A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深化B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不断完善C社会主义制度的改革和发展D我国生产力水平不断变化发展答案D2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是()A按劳分配B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C按生产要素分配D按需分配答案A3“分配的方式本质上毕竟要取决于可分配的产品的数量。”这就是说()

4、A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决定分配方式的物质基础B实行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C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产品的分配方式D产品的多少直接决定产品的分配方式答案A4老马一家三口 2012 年 3 月份的收入共 12 758 元。老马在国有企业工作,工资收入 3500 元;妻子在集体企业工作,工资收入 1400 元;儿子在外资企业工作,工资收入 5800 元,股票收入 1200 元,为企业提供商品信息收入 330 元。另外还有房租收入 528 元。老马一家 3 月份的非劳动收入有()B10 700 元D9258 元A1200 元C2058 元答案C5实行按劳分配作为人类分配制度的重大变革,其意义在于()有利

5、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确认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能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有利于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BDAC答案C知识点 1 按劳分配为主体1我国的分配制度(1)是什么: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2)原因: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应地就必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2按劳分配(1)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按劳分配。(2)基本内容和要求: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

6、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3)原因:实行按劳分配是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前提:生产资料公有制。物质基础: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直接原因: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4)意义: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是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的重要条件,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5)地位:在我国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例题】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B

7、在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中,工人的工资属于按劳分配C实行按劳分配,等量的劳动必然获得等量的报酬D实行按劳分配,是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解析】D。本题考查按劳分配的原因、形式的相关知识。我国的生产资料公有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要实行按劳分配。故 D 项正确。A 项说法错误,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B、C 两项说法也错误。只有在公有制经济内部的工资收入才是按劳分配,等量的劳动不一定就有等量的报酬,这是因为企业的经济效益不同,也会导致个人收入有差别。【针对性训练】1下列属于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个人消费

8、品分配基本原则的具体表现形式的有()张某在私营企业中获得的工资收入王某在农村集体经济联产计酬中获得的收入李某在国有企业中获得的福利性分配收入孙某在国有企业中获得的工资收入ABCD答案D种类对应 形式按劳动 要素分配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中的职工的工资、奖金、津 贴按资本要素分配储蓄所得利息;股票所得股息和分红;债券所得利息;私营企业主的税后利润等按技术要素分配 技术入股、专利使用、技术转让 的收入按管理要素分配指企业的管理人才凭借其管理才能在生产经营 中的贡献而参与分配的方式知识点 2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1生产要素的内容(1)生产要素包括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2)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种类及对应形式

9、。2.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1)原因: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要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2)意义: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这有利于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增加居民收入、推动经济发展。【针对性训练】2某国有企业转为股份公司,该企业技术员张某购买了内部职工股,年终分红获得 3000 元。他还将自己发明的专利技术入股该公司,年终获得 32 000 元。张某的年工资收入 22 000 元;岗位津贴 800 元,奖金 14

10、 000 元。每年要缴纳各种税共 5000元。张某的年终所得中分别属于按劳分配收入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收入的是()A22 000 元C68 800 元35 000 元30 000 元B36 800 元D36 800 元35 000 元30 000 元答案B误区 1:劳动收入一定是按劳分配收入。注意:按劳分配收入一定是劳动收入,但是,劳动收入不一定都是按劳分配收入,个体劳动收入和劳动要素收入不是按劳分配收入。误区 2:公有制经济实行按劳分配,非公有制经济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注意:公有制经济实行按劳分配,也实行其他的分配方式,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以按劳分配为主体;个体经济实行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误区 3:一切劳动收入都是合法的,一切非劳动收入都是非法的。注意:一切劳动收入都是合法的,但并不是一切非劳动收入都是非法的,按土地、资本、信息等生产要素获得的非劳动收入也是合法的。误区 4:公有制经济中的收入都是按劳分配所得。注意:在公有制范围内,职工工资、奖金和津贴,农民承包集体土地所得等都属于按劳分配所得。但是公有制范围内的分配并不都是按劳分配,如我国企事业单位的福利性分配、养老金等社会保障收入,就不是按劳分配所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