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金典答案测试卷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7915766 上传时间:2018-07-06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355.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名师金典答案测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名师金典答案测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名师金典答案测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名师金典答案测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名师金典答案测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名师金典答案测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名师金典答案测试卷(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测试卷(一)(第一单元) 时量:120分钟 总分:100分一、语言知识及运用(12分,每小题2分) 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阜盛(f) 敕造(ch) 歆享(xn) 模样(m) B.朱拓(t) 呜咽(y) 绾着(wn) 嫡亲(d) C.炮烙(po) 嗔视(chn) 吞噬(sh) 惫懒(bi) D.懵懂(mng) 作揖(y) 蹂躏(ru) 忖度(d) 【解析】B(A模样m;C炮烙po;D忖度du。)B2下列各项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蹒跚 蜂踊 烟霭 蘖根B.杜撰 寒喧 沮丧 胳膊C.仓皇 理睬 膨胀 绰号D.潇洒 连绵 蹙缩 形骇 【解析】C(A蜂拥,孽根;B寒

2、暄;D形骸。)C3下面各组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身量苗条,体格风骚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B.身量不足,形容尚小 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C.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 数风流人物,还 看今朝D.四叔俨然地陪着 阡陌纵横,屋舍俨然 【解析】B(A姿容俏丽指文学才华;B形体容貌;C 风韵/英俊有才华;D形容庄严形容整齐。)B4下面加点的成语运用正确的是 ( )A.社会上有少数人爱传播小道消息,他们把不经之谈猎 奇为新闻,甚至把谣言也加以扩散。B.这些人对个人利益斤斤计较,对广大群众的疾苦却漫 不经心。 C.老胡虽然年过花甲,但还是少不更事,书呆子气十 足。D.教室里教师讲得精彩,学生学得认真

3、,课堂气氛沸反盈天,十 分活跃。 【解析】A(A不经之谈:荒诞的、没有根据的话。B漫不经心:随 随便便,不放在心上。此处与语义不符,应为“漠不关心”。C少不更事:指人年纪轻,经历的事不多,缺少 经验。不能用于老者。D沸反盈天:形容人声喧嚣杂乱。用于此 处不妥。)A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如果美国政府不履行他在中美贸易协定中所承担的义 务,那么任何人也不能肯定中美两国间的贸易会不会 出现逆转。B.选择最可靠、最恰当的材料,对一篇文章的成败,常 常有很重要的作用。C.他作诗不存祈誉之心,生活中有了感触就诉诸笔墨, 并且从不矫饰,一切如实说来,率真而又自然。D.老先生很有度量,他与自

4、己意见不一致,经常争论不 休的人也能交朋友。 【解析】C(A不合逻辑,删掉“不会”;B一面对两面;D 在“与”前或后加“和”。)C6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红楼梦是我国古典文学发展史上的高峰,原 名石头记 ,它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宝黛爱情悲 剧为主线,真实而艺术地 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 趋势。B.鲁迅,原名周树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新文学的奠基人。鲁迅的小说集有们内喊彷徨和故事 新编。呐喊收入19181922年间所写的14篇作品。故 乡社戏孔乙己阿Q正传等都选自其中;祝福 选自彷徨中。C.余华1984年开始发表小说,是中国

5、大陆先锋派小说的代表人物 ,并与叶兆言和苏童等人齐名。著有短篇小说集十八岁出门远 行世事如烟和长篇小说活着在细雨中呼喊等。D.海明威,美国现代作家。代表作有老人与海太阳照样升 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等。其中,太阳照样 升起195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解析】D(老人与海195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D二、文言文阅读(18分。其中,选择题6分,每小题2 分;翻译题9分,断句3分)阳城字亢宗,定州北平人。城谦恭简素,遇人 长幼如一。远近慕其行,来学者迹接于道。闾里有 争讼,不诣官而诣城决之。有盗其树者,城遇之, 虑其耻,退自匿。尝绝粮,遣奴求米,奴以米易酒 ,醉卧于路。城怪其故,迎之,奴未醒,乃

6、负以归 。及觉,痛咎谢,城曰:“寒而饮,何责焉?”岁饥, 屑榆为粥,讲论不辍。或哀其馁,与之食,不纳。 山东节度府闻城义者,发使遗五百缣,戒使者不令 返。城固辞,使者委而去,城置之未尝发。会里人 邹椒欲葬亲,贷于人无得,城知其然,举缣与之。李泌为宰相,言之德宗,召拜右谏议大夫 。初,城未起,缙绅想见风采。既处谏诤官,士 以为且死职,天下益惮之。及受命,它谏官论事 苛细纷纷,帝厌苦,而城浸闻得失且熟,犹未肯 言。及裴延龄诬逐陆贽等,帝怒甚,无敢言,城 闻,曰:“吾谏官,不可令天子杀无罪大臣。”乃 上疏极论延龄罪,慷慨引义,申直贽等,累日不 止。闻者寒惧,城愈厉。帝大怒,召宰相抵城罪 。坐是下迁国

7、子司业,简孝秀德行升堂上,沉酗 不率教者皆罢。躬讲经籍,生徒斤斤皆有法度。薛约者,狂而直,言事得罪,谪连州。 吏捕迹得之城家城坐吏于门引约饮食讫步至 都外与别帝恶城党有罪出为道州刺史至道州 治民如治家宜罚罚之宜赏赏之不以簿书 介意 。月俸取足则已,官收其余。(新唐书列传第一百一十九卓行)(注)簿书:官府中的文书簿册。7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诣官而诣城决之 诣:到去 B.城怪其故 怪:责怪 C.士以为且死职 死:为而死D.坐是下迁国子司业 迁:被降职 【解析】B(怪:感到奇怪。)B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 的一项是 ( )A.奴以米易酒 险以远,则至者少

8、 B.城固辞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C.城知其然 其孰能讥之乎 D.城坐吏于门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解析】D(于:在;A用并且;D坚决本来 ;C他难道。)D9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阳城的品行深受人们的景仰。远近的人都仰慕他的品行, 前来求学的人接连不断;当地的人有了争执,就请阳城来裁 决。B.阳城为人宽厚仁慈。对于偷盗他家树的人,阳城退步避让 ,以免对方羞愧;对于擅自以米换酒喝并醉倒于路的仆人, 阳城将他背回了家,并宽慰他,让他不必自责。C.阳城忠于职守,直言敢谏。他虽不如其他谏官那样对政务 事必躬亲,但在大臣遭陷害,无人敢言时,他却能不惧触犯 君威,挺身而出,仗义执言

9、。D.阳城教化有道。他担任国子司业,对于太学诸生奖掖孝道 德行出众者,斥退酗酒不遵守教化者。在他的教育下,太学 诸生们都能严守法度。 【解析】C(解说失真,“他虽不如其他谏官那样对政务 事必 躬亲”错,应是其他谏官们都只是就繁杂琐屑 的事 频频进谏,使得皇帝很厌烦。)C10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 汉语。(9分)(1)城怪其故,迎之,奴未醒,乃负以归。 阳城为他(仆人)迟迟未归而感到奇怪,就去 迎接他, 仆人睡在路上还未醒,阳城就把他背了回来。 (2)城固辞,使者委而去,城置之未尝发。 阳城坚决推辞,使者把绢丢下就回去了,阳城就把绢 放在一边从未开封。(3)既处谏诤官,士以为且

10、死职,天下益惮之。 担任谏官之后,士大夫们都认为他定会为忠于职守而 不惜死,天下的官员们就更加畏惧他。11用“”给文中划波浪线的文言文断句。(3分)吏捕迹得之城家城坐吏于门引约饮食步至都外与别 帝恶城党有罪出为道州刺史至道州治民如治家宜罚 罚之宜赏赏之不以簿书介意。 【解析】吏捕迹得之城家城坐吏于门/引约饮食讫 步至都外与别帝恶城党有罪出为道州刺史 至道州治民如治家宜罚罚之宜赏赏之不以 簿书介意。(吏捕迹,得之城家。城坐吏于门,引约 饮食讫,步至都外与别。帝恶城党有罪,出为道州刺史。至道州,治民如治家,宜罚罚之,宜赏赏 之 ,不以簿书介意。)【参考译文】阳城字亢宗,定州北平人。阳城性情谦虚敬肃

11、、简约朴素, 无论老幼,都一样对待。远近的人都仰慕他的品行,前来求学的 人接连不断。当地的人有了争执,不去官府而是到阳城处裁决。 有一个偷盗阳城的树的人,阳城遇见了他,担心他会羞愧,就退 步躲藏起来。阳城家中曾经断了粮,派仆人去借米,仆人拿米换 了酒喝,醉倒在路上。阳城为仆人迟迟未归而感到奇怪,就去迎 接他,仆人睡在路上还未醒,阳城就把他背了回来。等到仆人醒 了,深深自责谢罪,阳城说:“天冷喝酒,有什么值得责备的呢?” 荒年,阳城把榆钱磨碎了煮粥为食,依然坚持讲学。有人怜悯他 饥饿,给他食物,他不肯接受。山东节度府听说阳城有德,派使 者送给阳城五百匹细绢,告诫使者不允许再拿回来。阳城坚决推 辞

12、,使者把绢丢下就回去了,阳城就把绢放在一边从未开封。正 遇到同乡人邹傲想要安葬亲人,向别人借贷无门,阳城知道了他 的情况,就把绢全部送给了他。李泌担任宰相,向德宗举荐阳城,德宗征召他来朝,任 命他为右谏议大夫。当初,阳城未出任官职时,士大夫们都 思慕他的刚正的风格。担任谏官之后,士大夫们都认为他定 会为忠于职守而不惜死,天下的官员们就更加畏惧他。到了 阳城就职之后,其他的谏官们都就繁杂琐屑的政事频频进谏 ,使得皇帝很厌烦,而阳城虽然渐渐地了解并熟知了政事的 所得所失,却还是不肯进谏。直到裴延龄诬陷、放逐陆贽等 官员时,因为皇帝对陆贽等非常愤怒,官员们都无人敢向皇 帝进言,阳城听说了,就说:“我担任谏官,不能够让皇上 冤杀无罪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