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文(张保生-如何撰写法学论文)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7915203 上传时间:2018-07-06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3.7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冠文(张保生-如何撰写法学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冠文(张保生-如何撰写法学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冠文(张保生-如何撰写法学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冠文(张保生-如何撰写法学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冠文(张保生-如何撰写法学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冠文(张保生-如何撰写法学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冠文(张保生-如何撰写法学论文)(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撰写法学论文张保生2010年12月16日“邯郸学步”与 “昌平教步” “邯郸学步”:战国时有个燕国人到赵国都城邯郸去,看到 那里的人走路姿势很美,就跟着人家学,结果不但没学会 ,连自己原来的走法也忘掉了,只好爬着回去。(见于 庄子秋水)。后来用“邯郸学步”比喻模仿别人不成,反 而丧失了原有的技能。 学习难! 教别人学习更难! 教别人学方法难上加难! “昌平教步”比喻教别人不成,自己反而废了武功。 第一节 论文写作7步 一、选题 二、搜集资料 三、撰写提纲 四、专题阅读 五、写作 六、演讲并征询意见 七、修改完善 第二节 论文写作16字诀 一、概念清楚 二、观点创新 三、论证充分 四、学术规

2、范 第三节 两例论文评析 一、世界贸易宪法 二、推定是证明过程的中断第一节 论文写作7步学术论文是科学研究的一种成果形式,是科学研究的产品。科学研究是创造性的 探索活动,必须遵循科学思维的规律 一、选题 (一)问题意识 1.科学研究从问题开始 科学研究是否一定要从问题开始?对此有两种不同的立场: (1)归纳主义的科学方法论,主张科学研究从观察和搜集资料开始,然后经过归 纳上升为理论。 (2)科学哲学家波普尔则提出“科学始于问题而不是始于观察”,主张没有中性 观察。漫无目的的观察是不存在的。在一次讲演中,他一开始就大声说:“请观 察!”听众莫名其妙,不知道要观察什么。2.科学问题来源于已有理论和

3、实践 科学研究是从已知探索未知,而不是从无知探索未知。 俗话说:一个傻瓜提出的问题,一百个聪明人都无法回答。 (一)问题意识 (二)理论与实践结合 (三)小题大做!切忌大题小做 (四)尽量选择别人没有做过的题目 “ 跑马圈地”科学问题的主要来源有两个:一是理论,二是实践 (1)科学问题来自于已有的理论 从科学理论发展的过程看,只有发现了原有理论不能解决的问题时,人们 才去修正、补充它,或开始建立新理论。因此,问题是旧理论的终点和新 理论的起点。 方法1:检索论文最后的“发展趋势”,把握别人发现的“需要进一步研究 的问题” (2)到实践中去发现问题 认识以实践为基础。毛泽东: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

4、来的?是从天上掉下 来的吗?不是。是人的头脑中固有的吗?也不是,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实 践中来。 3.实证研究和田野调查 (1)实证主义和法律实证主义 实证主义(positivism)是一种强调感觉经验、排斥形而上学传统的西方 哲学派别。产生于19世纪3040年代的法国和英国,由法国哲学家、社会 学始祖A.孔德等提出,称为老实证主义,20世纪盛行的逻辑实证主义称为 新实证主义。 以前的哲学家柏拉图、康德、黑格尔、马克思都注重本质的研究。例如, 柏拉图认为只有观念才是真实的,感官都是虚幻的。孔德在实证哲学 一书中将他之前的哲学称为“玄学”,即以形而上或普遍的本质来解释一 切现象。 而实证主义则将哲

5、学的任务归结为现象研究,主张以科学方法建立经验性 的知识。与思辨哲学相对应(“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又 称实证哲学。逻辑实证主义:19世纪中叶,德国哲学家维特根斯坦,结合实证主义 中重经验的学说,将代数的方法和符号,应用在逻辑上。这种理论运 用逻辑,达成具有像数学那样明显和确实的结论。 维特根斯坦:“世界是事实的总和,而不是物的总和。”“语言的界限,意味着我的世界的界限。”法律实证主义(Legal Positivism),又称实证法学, 主张法律是“人定规则”,在法律和道德之间,没有 内在的和必然的联系。创始人是19世纪英国的J.奥斯丁 代表人物是纯粹法学的创始人H.凯尔森和新分析

6、法学的 创始人H.L.A.哈特。从广义上说,所有西方法学可归为两大类:一类是自然法学,另一类是 实证主义法学。法律实证主义在很多方面和自然法理论针锋相对。自 然法认为在法律和公正之间存在着本质联系。从狭义上说,实证主义法学指各种分析法学派。主张区别“实际上是这样 的法”(实在法)和“应当是这样的法”(正义法或理想法);它申明自 己只研究实在法,着重分析实在法的结构和概念;根据逻辑推理来确 定可适用的法;认为法与道德无关或至少二者没有必然的联系。 (2)实证研究方法的启示 德沃金、波斯纳都提出了“书本上的法律”(“死的”法律)和“行 动中的法律”(“活的”法律)的区别。立法上的法律,司法中 的法

7、律。麦考密克“靠近现象的研究方法”法律实证研究方法(白建军,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主要讨 论如何运用实证分析方法研究法律问题:一是具体实证研究方法的选 用条件和操作步骤,二是采用实证方法解决法学问题的研究实例。这 两条线索分别贯穿于四章内容中。 导论:启发1:少一点“我认为”,多一点“我发现”。第1章 法条文本的实证分析1.1 适合实证分析的文本问题1.2 建立一个数据库第2章 违法行为的实证分析2.1 规范学的三个盲区2.3 违法行为研究的更多视角第3章 法律适用的实证分析3.2 发现实然3.3 司法案例中的学术资源第4章 法制社会的实证分析4.3 开放的法学 (3)田野调查法(fie

8、ld study)田野调查是一种人类学研究方法。来自文化人类学、考古学的基本研 究方法论,即“直接观察法”的实践与应用,也是研究工作开展之前 ,为了取得第一手原始资料的前置步骤。 所有实地参与现场的调查研究工作,例如,到法院、检察院或律师事 务所实地调研,都可称为“田野研究”或“田野调查”。 田野调查涉及范围很广,核心要求是:“参与当地人的生活,在一个 有严格定义的空间和时间范围内,体验人们的日常生活与思想境界, 通过记录人的生活的方方面面,来展示不同文化如何满足人的普遍的 基本需求、社会如何构成。” (二)理论与实践结合 前面讲到,科学问题主要有理论和实践两个来源,就是说 ,选题既可以是纯学

9、术的理论问题,也可以是实践问题。 例如,历史学可以研究一个很窄、很偏的问题,如考证李 自成逃出北京后的情况。形成了一种考据学传统。这种“ 钻牛角尖”式的纯学术研究,也是必要的。 但法学从本质上说是一门实践科学,最好能从理论与实践 的结合上发现问题,使选题在具有理论性、学术性的同时 ,也具有强烈的时代感。思辨与实证相结合,“读万 卷书,行万里路”,克服理论和实践“两张皮”的问题。 比如,我们可以研究同性恋、安乐死的法律问题,但这些 问题毕竟离我国实际还远。如果能把从现有理论中生发出 来的问题,结合当前的司法实践(如司法改革)来写作, 会产生“道器”结合的美感。 蔡定剑教授多年从事宪政研究,寻求在

10、自由与平等之 间建立一种平衡,但他并不热衷于抽象的自由、平等,而 是致力于“就业机会平等”,“消除性别歧视”,“城乡差别”等 。 (三)小题大做:切忌大题小做 一个理念:中国和世界法学界是一个共同体,学术是在学 术共同体的世代延续中发展的。人类对真理的认识是一个 无限发展的过程,每一个学者、研究生只是这个共同体中 的一分子,毕其一生,也只能对学术发展做出微薄贡献 “添砖加瓦”,“沧海一粟”,为绝对真理的长河贡献几个 相对真理的“水滴”。为后人再提供一个“肩膀”。一篇学术 论文所能解决的问题是十分有限的。小题大做的方法: (1)让题目集中于学术前沿或现实热点问题,并限定研 究角度或视角,例如,

11、邱同学:科学证据基础理论研究 张南宁:科学证据的可采性标准的认识论反思与重构 (2)通过添加修饰词限制题目研究范围例如,证据法的环境与结构证据法的运行环境与结构 (四)尽量选择别人没有做过的题目“跑马 圈地” 时至今日,别人没做过的题目很少了。但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可以有无限的排列组合,而且社会生活会提出许多新的问题,所 以,总可筛选出一些别人没做过或做得少的题目。 1、学位论文选题一定要在硕士、博士学位论文数据库中“查同”; 有没有人做,从什么角度做的。或者, 2、可以选择外国人做过、中国人没做过的题目,这样能大量引 用第一手外文文献。或者 3、选择前人做过,但实践发展有提出了新问题的题目

12、。 二、搜集资料 1.定向全面搜集 (1)定向搜集,即在选题“框架”内 搜集资料,适当扩展,不宜漫无边际。案例1:读书太泛的危害。一位同学, 要花两年时间通读马恩全集50卷, 再确定论文题目。迟迟不能确定选题, 结果推迟答辩。就撰写学术论文 来说,读书并非越多越好。漫无 目的地读书,会陷入“知识爆炸”的 迷茫,成为“书呆子”。1.定向全面搜集2.分类整理方法2:读书先读索引张文显老师的读书法启发2:谁的学位论文有索引,可能会成为上品。 (2)全面搜集:力争在选题范围内将有关资料“一网打尽”。案例2:全面掌握资料可以增强自信。1982年写作“思维与人工智能 ”本科论文,将1978年以来带“思维”

13、和“人工智能”标题的所有期刊文章 阅读一遍,入选中国第三届人工智能学术会议论文。全面阅读,“胸中有数 ”,对已有的知识点充满自信。检验全面搜集资料的标准是:“应对这个领 域比较重要的问题了如指掌,对这个领域所有新进展保持敏感性。” (3)搜集资料是一个读书“从薄到厚”的过程。刚确定选题时,你可能只 就该选题读过一两本书或几篇论文。撰写博士论文大概要读100本书,20篇论 文,5篇译文。没有一定的阅读量,要撰写好学术论文是不可能的。 读书“从薄到厚”的过程 2.分类整理 (1)分类整理是一个“去粗取精”的过程,是一个对原材料进行“冶 炼”或“提纯”的过程,但这时的材料还不是盖房子用的“砖”或“构

14、 件”。 分类按章节将资料进行分类:“卡片盒方法”。全面搜集资料 ,不是杂乱无章,一团乱麻,没有头绪。 整理梳理,不是单纯地记录、摘录资料,还要有记下自己的 评语、灵感顿悟、心得体会资料分类整理过程 (2)分类整理是一个读书“从厚到薄”的过程。 体会1:“不拿笔,不读书”。读书一定要把重点、精华用笔画下 来。一本书30万字,你用笔画了3万字,这就是“从厚到薄”。你 读了100本书,3000万字,画下来的只有30万字。这些才是你 写作论文的精炼资料。读书“从厚到薄”的过程三、撰写提纲 (一)结构布局(以博士论文为例) 1.学术史考察杨玉圣老师推崇的 任何新观点都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应

15、该勾勒出一条学术思想发展轨迹或思想 脉络。 (1)历史起点,为所研究的问题找到思想源头(最早的思想家)。例如,古希腊学术 思想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任何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理论都可以在他那里找到萌芽 。苗力田先生的亚里士多德全集10卷本,可以选择一两篇,去找一些思路或灵感 。 (2)近代思想。在学术思想发展中发挥起承作用的思想家中间点,例如,英国经 验论的代表人物洛克、休谟,维特根斯坦,罗尔斯、威格莫尔。 (3)当代思想家。例如,哈贝马斯、哈特、德沃金、波斯纳、艾伦、特文宁,中国法 学界的代表人物张文显、陈光中、江平、张晋藩、李德顺. (4)本选题学科领域的代表性观点终点。学术创新主要是对这些终点性人物 的权威理论提出挑战。 2.性质考察,提出一些主要的学术观点,加工出一些建构理论的砖瓦或构件。 3.关系考察,把重要的概念、范畴综合起来,形成判断,逻辑推理,搭建理论体系。 (二)问题导向 1.目前存在什么问题,理论上、实践中的,找出批判的“靶子”(鸡蛋里挑骨头)。 2.提出假设,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可能的思路。 (三)结论求证 1.理论求证,寻找理论根据,结合第一部分学术史考察的资料 2.实践验证,从实践中寻找依据 3.逻辑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