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鉴赏内容及作者观点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7914522 上传时间:2018-07-06 格式:PPT 页数:79 大小:910.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诗鉴赏内容及作者观点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古诗鉴赏内容及作者观点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古诗鉴赏内容及作者观点_第3页
第3页 / 共79页
古诗鉴赏内容及作者观点_第4页
第4页 / 共79页
古诗鉴赏内容及作者观点_第5页
第5页 / 共7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诗鉴赏内容及作者观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诗鉴赏内容及作者观点(7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六章第十六章 古代诗歌鉴赏古代诗歌鉴赏16.2 16.2 评价古诗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评价古诗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 点态度点态度创新思维技巧透析三年高考传真考情报告优化知识构建决胜预测演练三年高考考情报告 决胜预测演练15610知识构建思维技巧考 纲 链 接考 纲 解 读 评价古诗的思想内容和 作者的观点态度属于 考试大纲“古代诗文 阅读 ”“鉴赏评 价”中 “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 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范 畴,能力层级为 E级。从近年鉴赏诗 歌的题型看,古 代诗歌内容上的评价包括三个 方面:一是内容主题的评价, 二是思想感情的评价,三是作 者观点态度的评价。评价应注 意以下几个问题 :准确把

2、握 词语义 ;掌握必要的古代文 化常识(如流传较 广的神话故 事、历史故事、名人典故等, 尤其是课本中曾涉及的有关内 容);对诗 歌句子及全诗内 容的理解。三年高考考情报告 决胜预测演练15610知识构建思维技巧1.(2010年高考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 题。 梦 中 作 欧阳修 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 棋罢不知人换世,酒阑无奈客思家。 注本诗约作于皇祐元年(1049),当时作者因支持范仲淹 新政而被贬谪到颍州。传说晋时有一人进山砍柴,见两 童子在下棋,于是置斧旁观,等一盘棋结束,斧已烂掉, 回家后发现早已换了人间。酒阑:酒尽。 这首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答:_

3、_三年高考考情报告 决胜预测演练15610知识构建思维技巧点拨本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 力。答题时首先抓住诗中点明情感的词语“无奈”“思家”,这两 个词语表现了无可奈何之情和渴望回家之情。其次抓住景物 的特征,使其与人的心境对应。夜“凉”实则心凄凉,“路暗”实 则前途“迷”人。“路暗花迷”表现了作者对前途的迷茫。联系注 释,可知这是因为仕途失意所致。注释也能让我们感到 诗中还有一种世事变迁的感慨。答案表现了:因仕途失意而对前途忧虑和无可奈何的心情 ;希望脱离官场返回家乡的心情。三年高考考情报告 决胜预测演练15610知识构建思维技巧2(2010年高考北京卷)读下面这首

4、诗,完成(1)(2)题。 古风(其三十九) 李白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 荣 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白日掩徂晖,浮云无定端。 梧桐巢燕 雀,枳棘栖鸳鸾。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 注徂辉:落日余晖。枳棘:枝小刺多的灌木。鸳鸾:传 说中与凤凰同类,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前四句,写诗人登高望远,看到天高地阔、霜染万物的清秋 景象,奠定了全诗昂扬奋发的基调。 B诗中“荣华东流水”与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古来万事 东流水”表达的意思有相似性。 C七、八句借助于描写白日将尽、浮云变幻的景象,形象而含 蓄地表达了诗人对

5、世事人生的感受。 D九、十句的意思是本应栖息于梧桐的鹓鸾竟巢于恶树之中, 而燕雀却得以安然地宿在梧桐之上。 (2)结合全诗,简述结尾句“剑歌行路难”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答:_ 三年高考考情报告 决胜预测演练15610知识构建思维技巧点拨(1)本题考查考生“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 度”的能力。诗歌开头四句写诗人登临所见之秋景。茫茫天地 间,但见严霜覆万物,西风吹荒野,道不尽景象的浩大空洞 与苍凉萧索。这景象,既是大自然深秋的画面,又是社会冰 冷的写照。诗人不仅身寒而且心寒了。从鹓鸾燕雀易居,歌 从行路难,可以看出作者的心境。他与行路难之一中的“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明显不同

6、。所以A项对基 调的把握不对。 (2)本题考查考生“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 力。本诗创作时间约为李白“赐金放还”而离开长安之前。这时 的他,已在长安生活了两三年,对朝廷和社会弊端有了不少 体验。他从自身的遭遇里,看到了“梧桐巢燕雀,枳棘栖鸳鸯” 似的不合理的用人现象,愤怒而致产生归隐之念,并发而为 诗。开头四句乃登临所见之秋景:茫茫天地间,但见严霜覆 万物,西风吹荒野,道不尽景象的浩大空洞与苍凉萧索。这 景象,既是大自然深秋的画面,又是社会冰冷的写照。诗人 不仅身寒而且心寒了。第五、六句,说明他遭遇的不顺逐。三年高考考情报告 决胜预测演练15610知识构建思维技巧这两句也可看

7、出他不艳羡荣华富贵。第七、八句,说明他不 顺逐的际遇是因“白日掩徂辉,浮云无定端”所致。“徂辉”即落 日之余晖,这里暗喻朝政不明。“浮云”,喻谗毁他的恶势力。 第九、十句,进一步说明当时朝廷用人不当的现象。诗人以 上下错位的现象比喻君子失所、小人得志的社会现象,同时 也具体说明了本身所遭遇到的正是有才而不得善待的情况。 最后两句说明诗人无奈及无能为力的心情。他无法改变这种 现状,只好归隐,同时自由地吟唱行路难来发泄对社会 不公的抗议。答案(1)A (2)要点:对荣华易逝、世事多舛的人生境遇的感慨;对 黑白颠倒、小人得志的社会现实的不满;对怀才不遇、壮 志难酬是自身遭遇的激愤。三年高考考情报告

8、决胜预测演练15610知识构建思维技巧3(2010年高考湖北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鹊桥仙七夕 范成大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娟娟月姊满眉颦, 更无奈风姨吹雨。相逢草草,争注如休见,重搅别离心绪。新欢不抵旧愁 多,倒添了新愁归去。 注争:怎。 对于牛郎织女鹊桥相会,此词说“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 愁归去”,而秦观说“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请简 要分析二者所表达的感情侧重点有何不同。 答:_ _三年高考考情报告 决胜预测演练15610知识构建思维技巧点拨本题考查考生“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的能力。要求比较鉴赏两处诗句的不同情感,重点考查诗句

9、大意和诗的主旨。由于与课本联系较为紧密,难度较小。秦 词强调两情长久的保证是真爱,爱情的真谛在真爱,而非朝 暮厮守。所以只要感情坚贞,虽然聚少离多,却同样令人艳 羡。而范词重点说明了短暂的相聚之欢是难以抵消浓重的离 别之苦,相思之愁的,相反,倒增添了新愁,从而使新欢也 变成了未来的旧愁。对主人公充满了同情。 答案范词重点强调别离的旧愁与新愁:旧愁未去,新愁又添 ,虽有新欢,却不抵思念愁苦。秦词重点强调感情的坚贞与 长久:虽然相逢短暂,但只要感情真挚,不在乎朝暮厮守。三年高考考情报告 决胜预测演练15610知识构建思维技巧4(2010年高考湖南卷)阅读下面的宋词,根据提示,完成赏 析。 好 事

10、近注 陆游湓口放船归,薄暮散花洲宿。两岸白艹,频红蓼,映一蓑 新绿。有沽酒处便为家,菱芡四时足。明日又乘风去,任江南 江北。 注本词写于作者54岁时东归江行途中。 简析下片中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 答:_ _三年高考考情报告 决胜预测演练15610知识构建思维技巧点拨本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 力。能力层级为E。这首诗作于词人54岁罢官东归程中。下阕“ 有沽酒处便为家,菱芡四时足。明日又乘风去,任江南江北” 几句,抒写骚人生活别无奢求,处处为家,旷达自适的情怀。 “有沽酒处便为家” 只要有酒即可,别无他求。而“菱芡(即菱角 和芡实)四时足”,又把作者生活不求靡丽的个性写足

11、。罢官之 后,也只能这样做旷达状,其实,作者内心深处的惆怅、愤懑 仍能隐约浮现。接下来,承上阕“放船归”,写他乘风破浪,顺 流而下,“纵流飘扬,任意工具”的情状,一“任”字,再次把作 者的四海为家的旷达情怀表达得十分逼真,形象耐人寻味。 评价时要把握作者当时所处的社会大环境和内心小环境,抓住 关键词“任”所表现的旷达自适的情怀。答案下阕紧扣江行特点,抒发了自己只需以酒为伴、生活上 别无奢求,乘风顺流、随意飘荡、处处为家的旷达自适的情怀 。三年高考考情报告 决胜预测演练15610知识构建思维技巧5(2010年高考安徽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岁 暮 唐杜甫 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 烟

12、尘犯雪岭,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 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 注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末,时杜甫客居阆洲( 今四川阆中)。雪岭:又名雪山,在成都(今四川成都)西雪 岭临近松州、维州、保州(均在今四川成都西北),杜甫作本 诗时,三州已被吐蕃攻占。 诗人为什么会发出“寂寞壮心惊”的感慨?请结合全诗作简要 分析。 答:_ _三年高考考情报告 决胜预测演练15610知识构建思维技巧点拨本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 力。能力层级为E。本题在鉴赏过程中,不但要细读本诗,了 解诗人境遇、主观志向,明确注释中点明的时局背景,还要 做到知人论世,根据平时所学习的杜甫

13、的诗歌,了解杜甫的 终生志向,然后进行综合思考,才能不遗漏要点。诗人寂寞的原因是自身孤独,更重要的则是年老体病,无 路请缨,政治上的孤独冷落。壮心即是壮志,爱国之情,济 时之心,杀敌之愿,均无法实现。一个“惊”字,把他那颗“寂 寞”的报国“壮心”在听到强敌入侵,而又朝中无人,血流成河 ,国家一片乱象时,豪情顿起之情与惊悸之情表露出来。 答案边境发生战争,时局艰危,朝中无人为国分忧;岁末暮 年,漂泊异乡,政治上被冷落,孤独寂寞;诗人崇高的责任 感、强烈的爱国感情与其艰难的处境、报国愿望难以实现形 成巨大反差。三年高考考情报告 决胜预测演练15610知识构建思维技巧6(2009年高考广东卷)阅读下

14、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月 杜甫 万里瞿唐月,春来六上弦。 时时开暗室,故故满青天。 爽合风襟静,高当泪脸悬。 南飞有乌鹊,夜久落江边。 注瞿唐:瞿塘峡,位于长江三峡奉节至巫山段,安史之 乱后,杜甫曾困居于此。上弦:上弦月,农历每月初七、 初八的弓形月亮。故故:常常,频频。 作者通过咏月主要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答:_ _三年高考考情报告 决胜预测演练15610知识构建思维技巧点拨本题重点考查考生评价古诗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 度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杜甫通过“咏月”主要抒发了两种 感情:漂泊流离和思乡怀归。“思乡怀归”的感情在诗歌的前三 联非常清晰、自然地流露了出来,但“漂泊流离”主要体现在末 联中的“乌鹊”中,不能单从前两联的“咏月”中得出。由于诗歌 的题目是“月”,也可以理解为“南飞有乌鹊,夜久落江边”是“月 ”下意境、“月”下感情,所以“漂泊流离”也是诗人“咏月”所抒发 的感情之一。鉴赏时,应把握“月”这一主要意象,抓住作者所 描写的月的特点,再结合诗人遭遇和国家的局势作答。答案全诗以明月兴思情,同一轮明月寄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