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价体系的构想-丹阳教育网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7912446 上传时间:2018-07-06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323.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建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价体系的构想-丹阳教育网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创建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价体系的构想-丹阳教育网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创建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价体系的构想-丹阳教育网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创建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价体系的构想-丹阳教育网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创建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价体系的构想-丹阳教育网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创建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价体系的构想-丹阳教育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建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价体系的构想-丹阳教育网(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创建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价体系的构想戎年中 丹阳市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 2011.8创建的背景vv宏观政策宏观政策vv周边形势周边形势vv本市现状本市现状宏观政策v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明确提出,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 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 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 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 出水平,出名师,育英才。 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 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 教育质量上来。制定教育质量国家标准,建立健全教育质

2、量 保障体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v江苏省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基础教育 教学工作的意见 基础教育要转向内涵发展、实现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 转变,就是要通过教学改革,进一步优化教学过程,有效 改进学生学习,切实提高教育质量;课程改革要从全面推 进转向全面深化,就是要把改革重点集中到教学工作上; 在规范办学行为、实施“五严”规定以后,要提高中小学 幼儿园的教育质量,就是要改变加班加点、随意增加学生 负担的习惯和做法,改革行为方式、提高教学效益。面对 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教育管理人员和广大教师必须 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坚定不移地推进教 学改革。 要运用科学的测量手

3、段,建立测试分析、诊断反馈与 指导系统,定期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影响质量的主 要功能因素。要进一步完善课堂教学的评价体系,制定各学科的教 学规范与学科教学要求,全面、科学、准确地评价教师的 教学工作,将教师的教学工作评价与专业发展评价统一起 来。要加强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以能力考核为导向的考试 考查方式的研究,逐步增加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实践探 索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的考查与评估,发挥考试对教学活 动的一些单位导向作用。周边形势v常州市:推行质量监测20多年,已经建成较为 完善的有地区特色的评价体系。教育质量居 全省前列。 v镇江市区:推行教育质量监测工作8年,教育质量 显著提升。潜力较大。0

4、6年、11年镇江市区、常州中考主要学科均分比较年份地区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总分06年常州 市区89.888.387.364.371.2400.9镇江 市区81.883.672.156.564.4358.4正负-8-4.7-15.2-7.8-6.8-42.511 年常州 市区89.185.386.873.674.4409.2镇江 市区8880.885.372.872.5399.4正负-1.1-4.5-1.5-0.8-1.9-9.8市区与辖市区比区域06年450分 以上人数06年中考450 分以上人数占 考生比例11年中考581 分以上人数11年中考581 分以上人数占考 生比例市区102115.

5、9 %160427.6%丹阳290724.3 %236331.4%句容170422.7 %74313.6%丹徒65021.0 %54117.3%扬中74118.9 %36916.3%大市712322 %562022%本市现状v小学教学质量校际间失衡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秩序的基础上,采用抽样调研的形式,分学科 、分片抽样随堂进行监测。1、2011年5月24-25日,将全市小学分为三大片,在三、四、五 三个年级中随机抽取1个班,分三天分别对语数外三个学科进行了调研。 本次调研强调了“随机”和“随堂”,并由教研室组织教研员和进修学 校师训处的老师带考卷亲自监考。2、2011年6月14日,为了了解小学毕业

6、班的质量状况,在全市每 个小学中随机抽取三个班级(不足三轨的则抽取2班),分别对语数外三 科进行了质量抽样调研。小学调研语文成绩汇总表 (三年级)(2011.5)学校人数校均分与市均 分差值优秀率 (%)与市均优 秀率差值合格率 (%)与市均合 格率差值SYW015068.5 5.2 2.0 0.3 86.0 22.7 SYW023466.6 3.3 0.0 -1.7 79.4 16.1 SYW034766.1 2.8 2.1 0.4 76.6 13.3 SYW045065.3 2.0 0.0 -1.7 70.0 6.7 SYW052365.2 1.9 0.0 -1.7 73.9 10.6 S

7、YW065064.7 1.4 4.0 2.3 74.0 10.7 SYW075264.4 1.1 3.9 2.2 73.1 9.8 SYW084462.8 -0.5 2.3 0.6 65.9 2.6 SYW094062.2 -1.1 0.0 -1.7 15.0 -48.3 SYW104262.1 -1.2 0.0 -1.7 57.1 -6.1 SYW114556.5 -6.8 0.0 -1.7 42.2 -21.1 全市52963.3 1.7 63.3 小学调研数学成绩汇总表 (三年级)(2011.5)学校实考人数校平均分与市均 分差值优秀率 (%)与市均优 秀率差值合格率 (%)与市均合 格

8、率差值SSX013491.810.288.239.51006.5SSX024990.48.875.526.81006.5SSX034786.14.557.48.797.94.4SSX043784.42.862.613.994.61.1SSX054883.41.854.25.597.94.4SSX064782.10.540.4-8.393.60.1SSX074081.80.245-3.71006.5SSX084981.70.155.16.491.8-1.7SSX095379.9-1.737.7-1198.14.6SSX104577.6-437.8-10.991.1-2.4SSX115874.2-

9、7.427.6-21.186.2-7.3SSX124771-10.621.3-27.474.5-19全市均值值55481.6 48.7 93.5 小学毕业班质量调研数学成绩统计表 2011.6学校抽考 班级参考 人数校均分与市均 分差值优秀率 (%)与市均优 秀率差值合格率 (%)与市均合 格率差值LSX0123195.7 12.0 100.0 37.2 100.0 8.1 LSX0265192.2 8.5 88.2 25.4 100.0 8.1 LSX0334692.2 8.5 84.8 22.0 100.0 8.1 LSX0445287.4 3.7 73.1 10.3 98.1 6.2 L

10、SX0555187.1 3.4 70.6 7.8 96.1 4.2 LSX0624186.0 2.3 65.9 3.1 92.7 0.8 LSX0724575.3 -8.4 37.8 -25.0 77.8 -14.1 LSX0824672.9 -10.8 26.1 -36.7 78.3 -13.6 LSX0923971.8 -11.9 38.5 -24.3 79.5 -12.4 全市全市 1379137983.7 83.7 62.8 62.8 91.9 91.9 各中学纵向比较学校质量波动较大如学校25,两年比较,前1800名比例上升,前3000名比例上升,说明整体上升; 如学校2,两年比较,

11、前1800名比例下降,前3000名比例增加,说明尖子生群体培养不力,中上学生提升明显 ; 如学校6,两年比较,前1800名比例下降,前3000名比例下降,说明整体下滑;不同初中同类生源在高中发展情况比较不同学校生源进入高中发展差异较大2008届初三毕业生中考成绩与11年高考成绩对比分析表同类生源在不同高中发展情况比较全市高中教学质量相对平衡质量监测和评价的内容v建立学生学业水平质量监测和评价体 系v建立教师专业发展性评价体系v建立学校发展性评价体系建立学生学业水平质量监测和评价体系 v综合素养评价体系:培养学生健康人格(为人正直,有道德,有远大 理想和社会责任感,有为事业奋斗的意志毅力和 献身

12、精神等) 培养学生适应社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社会交 往能力,创业、竞争、合作的能力,有民主、人 权、法治、信用观念等)学生终身学习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善于 检索、分析、处理、应用知识信息的能力等) v学生学业水平评价体系:分学段、学科制定教学基本目标和发展性目标遵循“入口定出口”、“从起点看变化”的原则 ,建立学生发展性评价标准 期末相对分=期末考分 市期初均分市期初均分 市期末均分市期末均分期末相对正负分期末相对正负分= =期末相对分期末相对分期初分期初分建立教师专业发展性评价体系 v突出教师“能”、“绩”的发展 “能”-主要从专业基础知识与发展、教学 能力与发展、教育研究能力与发展

13、等三个方面建立 监测与评价体系。“绩”-学生的学业水平提升是教师教学的 主要成绩 组织教师按学段进行学科知识考试; 组织教师进行教学比武; 教师进行课题研究和成果推广。 建立学校发展性评价体系重点二:校长履行职责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履行兼课上课职责认真参加听课评课活动组织并积极参加教研主持并参与课题研究加强专项考核督查 规范办学、全面提升质量、加强队伍建设、 打造和谐校园、学段重点目标、校长履行职责重点一:全面提升质量教师专业发展成果学生学业水平质量评估的意义v意义之一:诊断1、 “关注增量”。坚持以教育质量提升 为目标,研究成功学校的办学举措并推广。重视测量,关注增量,研究变量,提升质量珥陵高中

14、现象教师的收入不是最高,教师状态却很好。 教师专业水准在同类学校里不是最好,但发展情 况最优。 对学生学习动力的激发方式不是原创的,却是最 有效的。 教学案不是最漂亮的,却是最切合学生实际的, 课堂教学也是如此。 教学安排不是最有新意的,却是遵循规律的。 学生基础是比较差的,学习时间安排却是最科学 的,效果也是最理想的。2、“研究变量”。对于教育质量出现较 大波动的现象,要分析其影响因素。3、 从现象、结果、影响程度等方面, 对“教学事故”进行界定 。v意义之二:改进1、 为行政决策提供依据;2、为学校管理提供信息;3、为教师矫正教学行为提供途径。评估的结果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学习方

15、式的优化,提升学习的效益 ; 评估的结果要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促进教师教学方式的优化,提升教学的质量 ; 评估的结果要激发校长的办学智慧,促进校长管理模式的优化,提升办学的水平 ;v意义之三:考核1、丹阳市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是业务管理与专业 服务机构,要成为教学研究的学术中心、课程资 源的开发中心、教师成长的研训中心、咨询指导 的服务中心,承担全市教育质量监测、评价、考 核的主要任务,为全面提高丹阳教育质量提供有 力保障。2、学校教育质量监测和评价,校长是第一责任人 。评估结果是衡量校长办学水平的重要依据。 3、教师是重要主体。评估结果是衡量教师教学能 力和教学实绩的主要依据。 加强对各级各类拔尖人才的管理和考核,依据考核 结果,发放津贴,真正做到鼓励先进、优劳优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