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横塘路》课件苏教版选修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7911855 上传时间:2018-07-06 格式:PPT 页数:58 大小:544.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踏莎行》《横塘路》课件苏教版选修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踏莎行》《横塘路》课件苏教版选修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踏莎行》《横塘路》课件苏教版选修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踏莎行》《横塘路》课件苏教版选修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踏莎行》《横塘路》课件苏教版选修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踏莎行》《横塘路》课件苏教版选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踏莎行》《横塘路》课件苏教版选修(5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射阳中学高中语文组Date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友情提供QQ :764723079自在飞花轻似梦, 无边丝雨细如愁。两情若是久长时, 又岂在朝朝暮暮。有情芍药含春, 无力蔷薇卧晓枝。纤柔婉约Date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友情提供QQ :764723079秦观,字少游 ,一字太虚,号淮 海居士 。被苏轼誉为“屈宋之 才”,有淮海集 淮海居 士长短句 。秦观为苏门四学 士之一(其余三人是黄庭坚、晁 补之、张耒li)。秦观是北宋后 期著名婉约派词人,其词大多描 写男女情爱和抒发仕途失意的哀 怨,文字工巧精细,风调凄迷幽 婉,清丽曲雅,音律谐美,情韵 兼胜。代表作有鹊桥仙等。故宫藏图Date该课

2、件由【语文公社】 友情提供QQ :764723079北宋后期,王安石变法失败后,新旧两 党争斗激烈,由政见的不合而发展为意气用 事,甚至出于一己私利,而互相倾轧,党同 伐异。元祐间新党重新执政,苏轼因为旧党 而坐罪,秦观受牵连同遭贬谪,他先贬杭州 通判,再贬监处州酒税,最后又被人罗织罪 名,贬徙郴州,并削去了所有的官爵和俸禄 。接二连三的贬官,理想破灭,前途渺茫, 万分哀怨,悲愤交加,他到郴州后写下了这 首词, 以委婉曲折的笔法,抒写了谪居之凄 苦与幽怨,成为词坛的千古绝唱之一。Date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友情提供QQ :764723079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联系词人生平和写作背景 、直接抒

3、情(找词眼,明词情) 、间接抒情(找意象,悟词意) 、多读、经常读、反复读Date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友情提供QQ :764723079浓雾淡月俩朦胧 楼台津渡互迷离 极目远望,桃源仙境在哪里? 孤寂客馆,料峭春寒怎忍受? 杜鹃哀啼鸣不停, 斜阳无声渐西沉驿站寄来梅花 鱼雁传送书信 恨墙堆砌离愁别绪重重又叠叠 郴江呵,你生来就围绕着郴山, 为何竟向潇湘水流去? 译句Date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友情提供QQ :764723079此词为作者绍圣四年(1097)贬谪郴 州时在旅店 所写。词中抒写了作者流徙 僻远之地的凄苦失望之情 和思念家乡 的怅惘之情。词的上片以写景为主,描写了词人谪居郴州登高

4、怅望时的所见和谪 居的环境,但景中有情,表现了他苦闷迷 惘、孤独寂寞的情怀。下片以抒情为主,写他谪居生活中的 无限哀愁,他偶尔也情中带景。 自读感知Date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友情提供QQ :7647230791、找出主要意象和关键动词和形容词 主要意象:雾、楼台、月、津渡、桃源、杜鹃、 斜阳、驿、梅花、尺素、郴江、郴山关键动词和形容词:失、迷、望、寻、闭、寄、传、砌Date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友情提供QQ :764723079词的上阕中词人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词上片中描写了哪些景色?这些景色 哪些是实些,哪些是虚写? 楼台津渡桃源虚孤馆斜阳实由此看,词的上片除了借景抒情,还用了什 么艺术

5、手法?虚实相生Date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友情提供QQ :764723079楼台在茫茫大雾中消失;渡口被朦胧的月 色所隐没;那当年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更是云遮 雾障,无处可寻了。这是作 者意想中的景象, 因为下二句言词人闭居孤馆,那么只有在想象中 才能看得到“津渡”。而从时间上来看,这三句写 的是雾濛濛的月夜,下二句时间又倒退到残阳如 血的黄昏时刻。由此可见,这三句则是虚构之景 了。 (1)“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 处”,写得是眼前实景,还是意想之景?你从 中读出作者怎样的内心世界?个性鉴赏Date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友情提供QQ :764723079“雾”、“月” 是指什么?本身

6、的虚无缥缈 ,喻不可克服的现实阻碍 。“失”“迷”的用法及其表现作用使动用法:使失;使迷。既准确地勾勒出月下雾中楼台、津渡的模 糊,又恰切地写出了作者无限凄迷的意绪。 “楼台”“津渡”喻指什么?心中的理想与希望,胸中的抱负与出路Date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友情提供QQ :764723079 桃源(注释) 理想的寄托,心中的乐土,作者苦苦追寻, 多方探寻。却是“望断无寻处”。 “望断”写出了词人怎样的情态和心情? “望穿秋水,无处可觅”,“为伊寻得人憔悴, 桃源乐土无处觅!”,词人寻觅理想境界的怅 惘目光及其失望痛苦心情。 此三句描绘了夜雾凄迷、月色朦胧的画面 , 营造出凄楚迷茫、黯然销魂的境

7、界。 此三句所用的表现手法对仗,用典,寓情于景,情景交融。Date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友情提供QQ :764723079 这里词人运用因情造景的手法,景为情而设, 意味深长。“楼台”,令人联想到的是一种巍 峨美好的形象,而如今被漫天的雾吞噬了;“ 津渡”,可以使人产生指引道路、走出困境的 联想,而如今朦胧夜色中迷失不见了;“桃源 ”,令人联想到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一片 乐土,而如今人间再也找不到了。 开头三句,分别下了“失”、“迷”、“无” 三个否定词,接连写出三种曾经存过或人们的 想象中存过的事物的消失,表现了一个屡遭贬 谪的失意者的怅惘之情和对前途的渺茫之感。 绝望悲苦之情毕现。 Date

8、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友情提供QQ :764723079(2)“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两句是如何 从正面写词人羁旅郴州客馆不胜其悲的现实生活的? “莫道不销魂,一失一迷一望断!孤馆春寒今又是 ,杜鹃斜阳正伤心。” 沦落天涯,春寒料峭 ,独处客馆 ,往事纷纷,不 寒而栗。 两句则开始正面实写词人羁旅郴州客馆不胜其悲 的现实生活。一个“馆”字,已暗示羁旅之愁。说“ 孤馆”则 进一步点明客舍的寂寞和客子的孤单。而 这座“孤馆” 又紧紧封闭于春寒之中,置身其间的 词人其心情之凄 苦就可想而知了。此时此刻,又传 来杜鹃的阵阵悲鸣;那惨淡的夕阳正徐徐西下,这景 象益发逗引起词人无 穷的愁绪,让

9、人弥觉其不可堪 也。 Date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友情提供QQ :764723079 王国维评价这两句词说:“少游词境 最凄婉,至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 声里斜阳暮,则变为凄厉矣。” 以少游一个羁旅之身,所居住的是寂 寞孤馆,所感受的是料峭春寒,所听 到的是杜鹃啼血,所见到的是日暮斜 阳,此情此境,只能以“可堪”道之 。“可堪”者,岂堪也,词人在这重 重凄厉的气围中,又怎能忍受得了呢 ?Date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友情提供QQ :764723079 锁住了料峭春寒中的馆门,也锁住了 那颗希冀的心灵。 一是衬托荒凉而又寂寞的环境。 二是逃避袭人的“春寒”,闭户不出 。 三是妄图借此阻止进入耳鼓

10、的杜鹃的 哀啼。 四是妄图阻挡映入眼帘的落山的夕阳 。 “可堪孤馆闭春寒”中“闭”字有何妙处?Date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友情提供QQ :764723079 夕阳在渐渐西沉 人生在慢慢耗费 理想在缓缓磨灭 痛苦在时时滋长 这三字表明着时间的推移,为“望断”作注 。夕阳偏西,是日斜之时,慢慢沉落,始开 暮色。“暮”,为日沉之时,这时间顺序, 蕴含着词人因孤寂而担心夜晚来临更添寂寞 难耐的心情。 其实正是这种重复,才强化了感情的浓度, 也真切地表达出作者对渐次加深的黄昏阴影 的心理感受。 有人认为“斜阳暮”语义重复 ,你是如何认为的?Date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友情提供QQ :76472307

11、9(3)“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 数”用了哪两个典故?有什么作用? 连用两则友人投寄书信的典故,极写思乡 怀旧之情。“驿寄梅花”,见于荆州记记 载;“鱼传尺素”,是用古 乐府饮马长城 窟诗意,意指书信往来。少游是贬谪 之人 ,北归无望,亲友们的来书和馈赠,实际上并 不能给他带来丝毫慰藉, 而只能徒然增加他 别恨离愁而已。因此,书信和馈赠越多,离恨 也积得越多,无数“梅花” 和“尺素”, 仿佛堆砌成了“无重数”的恨。 Date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友情提供QQ :764723079傲霜斗雪,希望词人能抗击风雨,千磨万 击还坚劲试问为什么寄的是“梅花”呢?想象一下,尺素里面写的是什么内容

12、?有朋友和亲人的来信应该让游子倍感宽慰, “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按理应该欣喜 。但身 为贬谪之词人,北归无望,却“别是一般滋味在 心头”,每一封裹寄着亲友的书信,触动的 总是词人那根敏感的心弦,奏响的是对往昔生活 的追忆和痛省今时困苦处境的一曲曲凄伤哀婉的 歌。每一封信来,词人就历经一次这个心灵挣扎 的历程,正是“梅花尺素无重数,此恨绵绵无绝 期! Date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友情提供QQ :764723079(4)体会“砌成此恨无重数”一句中“ 砌”字的妙处。 “砌”有“堆叠”之意。有这一“砌 ”字,那 一封封书信,一束束梅花,如砖 石垒墙般“砌”起一道高高的,无法逾越的 “恨”墙,

13、 以至于达到“无重数”的极限 。这种写法,不 仅把抽象的微妙的感情 形象化,而且也可使人想象词人 心中的积 恨也如砖石垒成,沉重坚实而又无法消解。这三句是极写远谪之恨。Date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友情提供QQ :764723079Date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友情提供QQ :764723079 (5)怎样理解“郴江幸自绕郴山,为 谁流下潇湘去” ? 1、“郴江也不耐山城的寂寞,流到远方去 了,可是自己还得呆在这里,得不到自由” 2、“自己好端端一个读书人,本想出来为 朝廷做一番事业,正如郴江原本是绕着郴 山而转的呀,谁会想到如今竟被卷入一切 政治斗争漩涡中去呢 3、“在深重坚实之苦恨中,面对

14、无情之天 地,发出的无理问天之语。”Date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友情提供QQ :764723079从表面上看,这两句似乎是即景抒情写词人 纵目郴江,抒发远望怀乡之思。但实际上,一 经词人点化,那山山水水都仿佛活了,具有了 人的思想感情。这两句由于分别加入了“幸自 ”和“为谁”两个字,无情的山水似乎也能听 懂人语,词人在痴痴问询郴江:你本来生活在 自己的故土,和郴山欢聚在一 起,究竟为了 谁而竟自离乡背井,“流下潇湘去”呢? 实际上是词人面对着郴江自怨自艾,慨叹自 己好端端一个读书人,本想出来为朝廷做一番 事业,怎知到如 今竟被卷入一场政治斗争的 漩涡中去呢?词人笔下的郴江之水,已经注入 了作

15、者对自己离乡远谪的深长怨恨,富有象征 性,故而这结尾两句的意蕴就更深长丰富了 Date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友情提供QQ :764723079此词表达了失意者的凄苦和哀怨的心 情,流露了对现实政治一定程度的不满。词 人善用对句写景抒情。上片开头“雾失楼台 ,月迷津渡”,雾霭与月色对举,造成一种 朦胧的意境,笼罩全词;下片开头亦用对句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虽然表现的都是 朋友的信息和寄赠这同一内容,却能造成书 信往来频频不断的气势,与“砌成此恨无重 数”相照应。 总 结Date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友情提供QQ :764723079此词以新颖细腻、委婉含蓄的 手法描写了作者在特点环境中的特 定心绪,抒发了内心不能直言的深 曲幽微的贬徒之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