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与应试策略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7905907 上传时间:2018-07-06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679.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歌鉴赏与应试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诗歌鉴赏与应试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诗歌鉴赏与应试策略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诗歌鉴赏与应试策略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诗歌鉴赏与应试策略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诗歌鉴赏与应试策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歌鉴赏与应试策略(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诗歌鉴赏命题趋向 与应试策略 鉴赏是一种较高层次的综合阅读理解。考查点包 括对诗词曲中的词语解释、句意理解、内容概括 、写作手法的分析,赋分从3分提高到6分。2002 年高考取消了现代诗歌鉴赏,古诗鉴赏也改为主 观性试题。我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古典诗词浩如烟海 ,所以作为全国考查基础语文能力的高考,每年 都必考此项内容。题型由客观选择到主观表述, 命题由一统天下的全国卷,到2004年的四面开花 ,高考古诗词鉴赏题的命题日臻完善,真是“乱 花渐欲迷人眼”。 命题趋向1.唐诗宋词唱主角。17套试卷共涉及18首诗词,其 中唐诗10首,宋诗3首,明诗1首,五代词1首,宋 词3首。所选古诗从形式上看主要

2、以七绝为主。 2名家名篇是主打。从作者方面看,多选名家以 及在不同时期有影响、有代表性的诗人、词家的作 品。如浪漫主义的代表李白;现实主义的代表杜甫, 山水田园派的代表王维, 以“看似寻常最奇崛,成 如容易却艰辛”的诗歌风格为王安石所激赏的中唐 著名诗人张籍, 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之句 在当时称最的王湾,标新立异,每于吟咏个人生活 的悠闲时,显出不忘世事沉痛的晚唐诗人陆龟蒙有 宋诗的“开山祖 师”之美誉的梅尧臣,北宋中期文 坛领袖人物苏轼; 3.“点”的考查是主流。高考古诗词鉴赏不讲全诗 的宏观测试,而注重抓点带面。2004年高考古诗 词鉴赏的命题者对“点”的命题设置可谓情有独钟 。湖

3、北卷:此诗第二联 “潮平两岸失”,有的版 本作“潮平两岸阔”,你觉得“失”与“阔”,哪个字 更好?为什么? 辽宁卷:“绿水人家绕”中的“绕”字,有版本写作 “晓”。你认为哪个字更恰当?为什么?请简要赏 析。 福建卷:此诗无一“情”字,而无处不含“情”。请 从三、四句中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 4借助评点巧设题。借助前人的评点命题,具有很 明确的方向性。如全国卷:王安石评论张籍诗歌的风 格是:“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试析张 籍此诗写了生活中哪个“寻常”的细节?表达了他什么 样的情感?浙江卷:关于这首词表达的内容,有人认 为是“游子思归乡”,有人认为是“思妇盼归人”,也有 人认为

4、二者兼有。你的看法如何?请简要说明理由。 辽宁卷:俞陛云在宋词选释中对这首词的上闽作 过这样的整体评价:“絮飞花落,每易伤春,此独作 旷达语。”你同意他的看法吗?为什么?请结合词的 内容简要赏析。应试策略 一、古诗鉴赏的复习,可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第一,要学习掌握有关诗、词、曲的文体常识, 为文学鉴赏奠定基础。为此,要认真学好课本 选录的诗词佳作,仔细听取老师的分析讲解。 第二,要努力拓展知识面,选取一定数量的诗 词曲名篇进行阅读、分析、背诵,充实自己的 头脑,提高自己的素养。第三,要结合作者、时代背景从整体上去分 析把握诗词的词语、句子、内容和艺术特色, 切忌孤立分析,片面臆断。 二、古诗鉴赏

5、题,大体上可归纳出八种问答模式 。第一种模式:分析意境型 一般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变式提问: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 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 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它包括景、 情、境三个方面。 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答题步骤: (1)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 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 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 言力求优美。(2)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 雄浑壮阔、萧瑟凄凉

6、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 特点和情调。(3)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 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 为什么而“感伤”。 答题示例:绝句二首(其一)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 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 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 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 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 不动(步骤一)。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 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

7、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 (步骤三)。 第二种模式:分析技巧型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 手法,或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 有何效果?解答分析: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 方法,要准确答题,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分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三大类。 抒情手法有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两种。间接抒情又分 借景抒情和托物言志及托物寓理等。描写手法主要有:(1)衬托,分正衬和反衬;(2)联 想和想象,又有虚实结合;(3)对比;(4)白描等。修辞手法在古诗中经常出现的有:(1)比兴,即先 言它物引起所咏之物;(2)比喻,(3

8、)拟人;(4)夸张; (5)双关;(6)用典。另还有设问、反问、反语等。 答题步骤: (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结合诗句阐释说明作者是怎样运用了这种手法的; (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示例:早行 陈与义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答: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一)。天未放亮,星 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 衬出环境的寂静(步骤二)。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 人出行之早,心中由漂泊引起的孤独寂寞(步骤 三)第三种模式:分析语言特色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

9、风格。谈谈此诗 的语言艺术。 解答分析: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 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 能用来答题的词一般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 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委婉含蓄、雄 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 答题步骤:(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题示例:春怨盖嘉运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 答:此诗语言特点是清新自然,口语化(步骤一)。 “黄莺儿”是儿化音,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啼时惊妾 梦,不得到辽西”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是因为它

10、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步骤二)。这样非常自 然地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步骤三)。 第四种模式:炼字型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 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 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答题步骤: (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人原句中描述景象; (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答题示例:南浦别白居易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

11、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为什么? 答:同意。“看”,在诗中指回望(步骤一)。 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 己肝肠寸 断。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 朦胧、想看 又不愿看的形象(步骤二)。只一“看” 字,就淋漓尽致 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步骤三)。 第五种模式:一词领全诗型提问方式: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解答分析: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 一个 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全诗的感情基调、全 诗的思想,抓住这个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 出考生对全诗的把握程度。 答题步骤: (1)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 (2) 从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

12、考虑。 答题示例: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 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 为什么? 答案:“折柳”这首曲子富有惜别怀远之意。本诗抒写了 思乡之情,而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 起的,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解析:本题考查诗词鉴赏能力,考查文化素养和底蕴。 关键点是了解折柳赠别是唐代著名风俗,知道折杨柳词 是唐代赠别、乡思名曲。“羌笛何须怨杨柳”“客舍青青柳色 新”等唐诗名句中都涉及到这一风俗,“折柳”几乎就是离 别的同义语。 第六种模式:观点不同

13、型提问方式:有人这样认为,有人那样认为, 你觉得呢?提问变体:有人认为某字用得好,有人认为 某字用得好,你认为呢? 解答分析: 依据原诗词作答,一定要从原诗词中找原因、 理由 答题步骤:找到原词中的关键几点,分条作答,用翻译的 形式就可以。 答题示例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 题。(8分)蝶恋花- 苏轼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 情恼。(1)“绿水人家绕”中的“绕”字,有的版本写作“晓”。 你认为哪个字更恰当?为什么?(3分) 答案:(1)答案有两种答其中之一即可。“绕”字好。因

14、为它切实具体地描绘出了绿水环抱人 家的场景,生动形象,具有动态美。 “晓”字好。因为它既点明了时间,又渲染了早晨清 新的氛围,能够使读者有更自由、更广阔的想象空间。 (2)俞陛云在宋词选释中对这首词的上阙作过 这样的整体评价:“絮飞花落,每易伤春,此独作 旷达语。”你同意他的看法吗?为什么?请结合词 的内容简要赏析。(5分)答案有两种,答其中之一即可。 同意。起句“花褪残红青杏小”,虽写了花之凋零, 却又写了青杏新生,显示出生机与活力;二、三句则 又移向更广阔的空间,燕子轻飞,给画面带来盎然生 气,而绿水绕人家也饶有情趣,这样一来,人的心情 也自然随之敞阔;末句虽言萎妻芳草,却以“天涯”起 笔

15、,意境开阔。总之,词的上片虽写“絮飞花落”的暮 春之景,却处处可见旷达之语。不同意。起句写花之凋零,青杏酸涩,为整首词 投下了悲凉的阴影;二、三句写燕子翻飞,绿水人 家绕,虽富情趣,也不乏暖意,但却是以乐景衬哀 情;四句说柳絮飘飞,著一“又”字,则又表明词人之 看絮飞花落,非止一次,伤春之感、惜春之情自然流 出;芳草”在古诗词中常用来写愁情,此处亦然,“天 涯何处无芳草”即言愁情无限。因此,这首词中对“絮 飞花落”等景物的描写,依然浸透着伤春之情,并非 旷达之语。解析:第(2)问中只答“同意”或“不同意”也不给分。 应结合上下两片分析。 第七种模式:分析形象型。提问方式:诗人在诗中刻画了一个什

16、么样的形象?提问变体:诗中的某种事物象征了一个怎样的形象?解答分析:诗歌的形象包括意象和人物形象。要通过 抓住景物特点、分析意境、透过表面意义,挖掘深层含 义的方法来分析诗歌形象。答题模式:(1)单纯人物型:诗中刻画了一个( )的形象。(2)象征涵义型:本诗借( )等意象的刻画,塑造了一 个( )的形象。 答题步骤: (1)明确诗歌所写的形象是人还是物 (2)指明该形象的特点。 (3)指出该形象在诗中所起的作用和表达的情感。示例: 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请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答:本诗写了一个在一叶扁舟上独钓寒江的老渔翁形 象。(步骤一)描写了在寒冷的环境氛围,那个老渔翁 竟然不怕天寒地冻,大雪飘飞,忘掉一切,专心地钓 鱼,形体孤独,性格却显得孤傲,甚至有点凛然不可 侵犯似的。(步骤二)这个被幻化了的、美好了的渔翁 形象,正是诗人那种摆脱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 的思想感情的解脱和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