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7896238 上传时间:2018-07-05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1.5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3课-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第3课-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第3课-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第3课-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第3课-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3课-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3课-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课第三课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人人都说皇帝好,其实皇帝也苦恼;丞相权力太大了,忠奸难辨睡不好 ;要是官吏选不好,贪污腐败治不了;最怕地方造反了,身家性命也难保。好了歌皇帝的烦恼忠 奸 难 辨 腐 败 难 治官 吏 难 选 地 方 难 管监察制度选官制度君权与相权丞 相 权 大一、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及其演变一、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及其演变朝代中央行政体制秦朝西汉汉武帝东汉东汉魏晋南北朝三公九卿制中朝尚书台三省制萌芽1、集体宰相制 2、分工明确、相互合作 3、提高了行政效率 4、相互牵制 互为补充 5、避免权臣大权独揽, 利于加强皇权 执行诏令封驳审议草拟诏令土木工程审判刑罚 军事警

2、备 祭祀教育 户籍财经 选择官员贞观年间,某地发生严重旱灾,上奏朝廷。贞观年间,某地发生严重旱灾,上奏朝廷。大臣甲大臣甲提提交书面处理方案:交书面处理方案:A.A.举行大型祭天求雨仪式,举行大型祭天求雨仪式,B.B.削减灾区削减灾区赋税,赋税,C.C.修筑引水灌溉渠道。修筑引水灌溉渠道。大臣乙大臣乙认为甲的处理方案可认为甲的处理方案可行,上呈至皇帝,皇帝赞许,吩咐行,上呈至皇帝,皇帝赞许,吩咐大臣丙大臣丙负责执行。负责执行。大臣大臣丙丙将任务依次分配到属下将任务依次分配到属下三个部门。三个部门。历史重现历史重现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A.礼部B.B.户部户部C.工部2.任务

3、分配到哪三个部门?1.大臣甲、乙、丙所在的机构分别是什么?唐宣宗认为大将李燧德才兼备,任 命他为岭南节度使。在皇帝任命诏 书已经发下后,门下省给事中萧放 认为这个任命不合适。唐宣宗听了 理由后也觉得这个任命不当,便当 场叫人骑快马去追回诏书。情景再现1、集体宰相制 2、分工明确、相互合作 3、提高了行政效率 4、相互牵制 互为补充 5、避免权臣大权独揽,利于加强皇权 6 6、君主专制权力在一定程度上君主专制权力在一定程度上 受到三省的制约受到三省的制约皇帝财政行政军事宋朝的中枢权力体系: 二府三司制进一步分割相权,加强了皇权,却减弱了对皇权的约束力。职 权过于分散,导致行政效率低,出现“冗官”

4、局面。三司中书门下(东府)枢密院(西府)度支盐铁户部皇帝吏吏户户礼礼兵兵刑刑工工元朝的中枢权力体系:一省制1) 行政机构精简,提高了行政效率。 2)宰相权力过于集中,导致权贵专权,内乱频繁。中书省元朝实行一省制,宰相权力很大, 是上层权力核心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 可以左右皇位继承,是皇权争夺战中的 重要依靠力量。元朝的相权是古代加强 皇权、削弱相权大趋势下的一次重要反 弹。三省六部制在宋、元发生了怎样的演变? 呈现了什么时代特点?提示:总的来看,历代的制度改革使中国 古代的政治制度不断走向成熟;中央官制的改 革中,也体现了相权的不断被削弱和皇权的不断 加强。 元朝地方行政制度、实行行省制(平章

5、政事由蒙古人担任)形成省、路、府、州、县级制、设宣慰司管理边远民族地区、晋、冀、鲁由中书省直接管理意义:元朝行省制度 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行省制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省、路、府、州、县)提示:出现了决策、审议、执行权力的分解,既提示:出现了决策、审议、执行权力的分解,既 明确了行政分工,又使三省相互牵制,这是相对明确了行政分工,又使三省相互牵制,这是相对 于隋唐之前政治体制的一个明显而深刻的变化。于隋唐之前政治体制的一个明显而深刻的变化。 之后的历朝,官员的行政效率有所提高,也有利之后的历朝,官员的行政效率有所提高,也有利 于加强皇权,促

6、进中华帝国的封建繁荣。于加强皇权,促进中华帝国的封建繁荣。2 2、为什么说、为什么说“三省六部制的确立标志着中国三省六部制的确立标志着中国 古代政治体制发生了深刻变化?古代政治体制发生了深刻变化?”这一深刻这一深刻 变化对后世的国家体制产生了什么影响?变化对后世的国家体制产生了什么影响? 皇帝的烦恼之选官取才选官制度选官制度隋唐隋唐战国战国魏晋魏晋汉朝汉朝西周西周世卿世禄: 血缘科举取士:才能九品中正: 门第军功授爵: 军功察举征辟: 孝廉公开公开, ,公正公正, ,客观客观二、选官制度补充官僚队伍朝代制度 西周 战战国、秦、 汉汉 汉汉武帝 东汉东汉 末年 隋 唐 明清“世卿世禄”军功爵制察

7、举制、征辟制 九品中正制 开创 分科举人(科举制) 完善 科举制 发展 八股取士金榜v唐太宗在金殿瑞门见新科进士鱼贯而出,得意地说 :“天下英雄,入吾毂中。”明代思想家顾炎武则说 :“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 阳之郊所坑者四百六十余人也。”v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科举制的看法。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打破特 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民文化素质。 科举取仕,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 大族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中央集权。 促进了普遍持久的读书风尚,体现一定的公平公正严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忽视实用性学问,不利于科技的发展。 阻碍了近代知识分子开

8、眼看世界,是造成中国落 后于西方的文化因素。缺乏进取精神,开创意识。积极:消极:我们的祖先能够实施这样一种三公(公平、公正、公开)的选 官制度,确是一件大不容易的事,堪称人类社会的创举。那时候 ,世界上别的国家选拔人才,全都摆脱不了宗教的限制(不用 异教徒),民族的限制(不用异族),阶级的限制(如古印 度的贱民当不了官)。既有“三限”,何来“三公”?只有中国的 科举制度,应考者没有宗教限制(信什么教都可以),没有民族限 制(唐代的白种人如波斯人、阿拉伯人、犹太人都可以应考),没 有阶级限制(不论富贵、贫贱),更了不起的是没有年龄限制,惟 一不合理的就是有性别限制(不接受女生应考)。科举制的最大

9、优点就是公平合理,可操作性强,它打通了 平民与官宦之间的通道,为整个社会应付危机提供了回旋余地, 也就是这个原因,所以我们虽然社会动荡不断,但文明一直未曾 中断,即使是深受洋教影响的太平天国,它也不忘在乱哄哄的建 国之初就开科选士。 选官制度的历史变化(一) 先秦:“世卿世禄制” 将官职限定在贵族范围内,由贵胄子弟世代继承祖上的权位。 (二)汉:“察举制” 由官吏察访合适的人才,向中央推荐予以任用的选官制度。 察举制(汉武帝) a. 察举 各郡国岁举孝廉各一人b. 征辟 征召才能之士 (三)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地方行政部门设置“中正”,对当地人物德才进行评定,分为九等。中正评 定的品级成为

10、授官的根据。 (四)隋唐至明清:科举制 以考试来选官的制度,其基本特点是“一切以呈文为去留”,自隋产生后, 为历代所沿用,直到1905年清朝宣布废除科举制。历史档案材料二 唐摭言-散序进士:进士科始于隋大 业中,盛于贞观、永徽之际,缙绅虽位极人臣, 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以至岁贡,常不减八九百 人。其推重谓之“一品白衫”,其艰难谓之“三 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其有老死于文场 者,亦无所恨。王志轩被阉割的帝国:隋唐 统治者开科取士的后果之一是给了几乎所有的知 识分子进入统治集团的希望,后果之二是学术的 功利化。使知识分子有了“朝为田舍郎,暮登天 子堂”荣身之路,这一政策与儒家的“学而优则 仕”一

11、拍即合。从此国家机器不仅为知识分子指 定了学术的范围,更进一步指出了学术的目的: 学成文武艺,货于帝王家。 (2)从材料二看,科举制有什么局限性? 使读书功利化,不讲求实际有用的学问,阻碍科技的发展。 三、监察与谏议三、监察与谏议思考思考1 1:古代皇帝为什么要建立监察制度?:古代皇帝为什么要建立监察制度?结论:为了保证官僚队伍的廉洁和效率,是 中华帝国政治体制建设的重要方面。思考思考2 2:监察和谏议的对象一样吗?为什么?:监察和谏议的对象一样吗?为什么? 结论:不一样,监察的对象是百官,谏议的对结论:不一样,监察的对象是百官,谏议的对 象是皇帝的言行和决策。象是皇帝的言行和决策。三、监察与

12、谏议职能朝代部门名称监察官员秦汉明清地方御史大夫 御史大夫、刺史中央 “科道”督察院 六科给事中 按察使司谏议隋唐 宋门下省 谏院明监察御史 王忬的腰牌獬豸(xizh),古代传说中能辨别忠奸的 神兽,后为清代检察官员官服上的图案。唐代御史的獬豸冠请尝试对中国古代的监察和谏议制度请尝试对中国古代的监察和谏议制度 进行综合评价。进行综合评价。材料一:据史料介绍,唐太宗李世民曾是一位“广开言路,虚心纳 谏”的贤明君主。他说“以铜为镜,可正衣冠;以古为镜,可知 兴衰;以人为镜,可观得失。”在魏征与唐太宗合作的17年里, 魏征给唐太宗提了几百条意见,唐太宗基本上都采纳了。材料二:材料二:中国历代都有臭名

13、昭著的大贪官出现,如秦朝的赵高、中国历代都有臭名昭著的大贪官出现,如秦朝的赵高、 汉朝的董卓、三国的黄皓、南北朝的阮佃夫、隋朝的杨素、汉朝的董卓、三国的黄皓、南北朝的阮佃夫、隋朝的杨素、 唐朝的李林甫、宋朝的秦桧、元朝的哈麻、明朝的魏忠贤、唐朝的李林甫、宋朝的秦桧、元朝的哈麻、明朝的魏忠贤、 清朝的和珅清朝的和珅等等,层出不穷。等等,层出不穷。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1、以君权为中心,权力高度集中; 2、人治高于法治;3、对官吏的控制和监督逐渐强化;4、始终充斥着君权和相权,中央和 地方的矛盾; 5、君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中央权 力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趋势).1、以君权为中心,权力高度集中;1、以君权为中心,权力高度集中;总结出汉、隋唐、宋、元中枢权力体系的变化朝代中枢权力机构或制度秦汉武帝隋唐宋元三公九卿中朝(内朝)三省六部制二府三司制一省制,只设中书省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选选官制度时时段标标准世卿世禄军军功爵制察举举征辟九品中正科举举制西周战国时期汉武帝时期东汉末年、魏晋隋唐时期血缘军功孝廉门第才学有人说今天的公务员考试是对科举制的 批判和继承,对此应该怎样理解?吸收了科举制公开公平公正和量才录用 等因素,舍弃其不合理的因素,增加 合乎时代与国情的新因素。古为今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