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建筑造型的雕塑性设计

上传人:lizhe****0001 文档编号:47887878 上传时间:2018-07-05 格式:PDF 页数:32 大小:1.7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建筑造型的雕塑性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现代建筑造型的雕塑性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现代建筑造型的雕塑性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现代建筑造型的雕塑性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现代建筑造型的雕塑性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现代建筑造型的雕塑性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建筑造型的雕塑性设计(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摘摘 要要 雕塑艺术和建筑艺术的发展与人的文明活动密切相关,同时又受到各个时代宗教、文化、哲学等社会意识形态的直接影响。自古以来建筑艺术与雕塑艺术是一种主客关系体,伴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发展。建筑艺术随着人类社会需求而产生变化,可以说,有什么样的社会需求就会有什么样的建筑。古往今来,人们不断有了科学技术的支持,就往往需要有标新立异的建筑来刺激他们的视觉,并且希望建筑能达到使用效果与感官效果都具一流的水准。雕塑与建筑两者的形式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人们希望建筑有着雕塑般的外形、个性化的语言,同样地,建筑当中的各种构件也被艺术家运用到雕塑创作中。尤其现代建筑设计对于环境、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关注正

2、与公共雕塑的创作观念相一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空间艺术塑造观念更显交融。 关键词:建筑形式关键词:建筑形式 雕塑化雕塑化 科学技术科学技术 影响与推动影响与推动 Abstract Sculpture and architecture development of the arts of civilization and human activity is closely related to each era as long as the religion, culture, philosophy and other social ideology directly affected. Sin

3、ce ancient times architectural art and sculpture is a subject-object relationship, along with the progress of human society, development, architectural art with the needs of human society has changed and it can be said, what kind of social needs will be what kind of building . Throughout the ages, p

4、eople continue to have the suppor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y often require unconventional buildings to stimulate their vision, and hoped that construction can achieve the use of effects and sensory effects of both a first-class level. Sculpture and architecture in the form of the development o

5、f the two are inextricably linked, it is hoped that the construction has a sculpture-like appearance, personality-oriented language, the same way, building among the various components has also been applied to the sculpture of the artist. In particular, modern architectural design for the environmen

6、t, ecolog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oncerns are working with the concept of public sculpture, the creation of consistent, you have me I have you in the art of shaping the concept of space is even more blended. Keywords: architectural forms sculptu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luence and promote M

7、enghua Xiong(Subject of Art) Directed By Professor:Chunsheng Cao 目录目录 摘 要 Abstract 1 引言1 1.1 论文课题的来源和依据、论文的目的与意义1 1.1.1 论文课题的来源和依据1 1.1.2 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1 1.2 本研究主题范围内国外已有的文献综述1 1.3 本文所要解决的问题1 1.4 概念的界定与研究方法2 1.4.1 概念的界定2 1.4.2 研究方法2 1.5 创 新 点 2 2 雕塑与建筑的概念及其发展现状4 2.1 雕塑的概念及其发展现状4 2.2 建筑的概念及发展现状6 2.3 雕塑与建

8、筑的异同点 9 2.3.1 两者都具有空间性和公共性9 2.3.2 建 筑 与 雕 塑 在 功 能 上 的 区 别 10 3 雕塑性建筑的特点12 3.1 建筑外观的雕塑性特征12 3.2 建筑的使用功能14 3.3 更加贴近自然环境设计15 3.4 反映传承与时代关系15 4 雕塑性建筑与环境的关系17 4 . 1 比 例 、 尺 寸 1 7 4 . 2材 料 的 选 择 1 8 4 . 3 与 环 境 的 和 谐 1 8 5 建筑造型的雕塑性趋势20 5.1 具有象征意义的雕塑性建筑21 5.2 采用“塑造”手法使建筑外观雕塑化22 5.3 以 结 构 为 形 态 的 雕 塑 性 建 筑

9、22 6 结 论 24 6.1 科学技术是雕塑与建筑形式发展的推动力24 6.2 雕塑与建筑都受社会各方面因素的影响24 致 谢 26 参 考 文 献 27 11 引引 言言 1.1 论文课题来源和依据、论文的目的与意义论文课题来源和依据、论文的目的与意义 1.1.1 论文课题的来源和依据论文课题的来源和依据 建筑是人们最熟悉的艺术,也是不可避免的艺术。 人类祖先建造的第一栋房屋,其念头绝不是为了取悦眼睛,而是为了觅得一方庇护、 歇脚和储物的处所。有了安定的住所之后才会追求美感,建筑及其美的产生,需要以一定的社会物质条件为基础。在人类带有审美功能物品中,唯有建筑具有体积大,保留最为久远,投进的

10、人力物力花费浩大的特点。一般来说坚固实用、遮风避雨是其第一位需求,我们可以把它称之为“原发性”需求,而建筑形象的优美动人,具有艺术形式感是第二位需求,可称之为“继发性”需求。前者偏于物质,后者重精神。雕塑与建筑的关系最早只是雕塑作为配件或者说是起装饰作用而已,是依附在建筑这一主体之上的。但是,社会不断的发展,人们的审美观也在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化着,这一过程也是人类文明史的发展过程。 之所以想探讨雕塑与建筑两者的关系,首先,我们每天都处在建筑物之内,它给我们提供了庇护所。第二,雕塑从依附在建筑上到如今建筑形式的设计愈来愈趋向于雕塑化,这种转变是值得分析与探讨的。 1.1.2 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1、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进行建筑艺术雕塑性设计的探讨,目的是更全面得去理解雕塑和建筑的表现和意义。提出现代建筑艺术雕塑化的设计理念,强调建筑与雕塑的设计者的创作作品要体现人文关怀、 自然关注和时代要求。 正确对待雕塑艺术与建筑艺术形式的发展、变化,准确把握它们发展的趋势从而更好的推动雕塑与建筑的发展,这是我们探讨该课题的主要意义。 1.2 本研究主题范围内国外已有的文献综述本研究主题范围内国外已有的文献综述 雕塑与建筑都属于古老的艺术范畴,它们的成长记载了人类文明不平凡的精神历程。在近现代建筑与雕塑的发展史上,更多的联系发生在艺术潮流、形式语言、空间造型上。建筑形式不断借鉴雕塑创作的各种流派分格

12、,产生了极具时代性的雕塑性建筑。柯布西耶对建筑的描述“建筑师一些体块在阳光下精巧的、正确的和辉煌的表演;凹凸曲折更加是,而且仅仅是一些体块在眼光下的精巧的、正确的辉煌的表演。凹凸曲折对只讲实际的人、大胆的人、机敏的人都站不住脚了;它求助于造型艺术家。 ” ( 柯布西耶与学生的对话第 189 页) 。柯布西耶从未来主义及立体主义获得了创作的理论依据,转换成为他的雕塑般的凹凸和材料肌理的最充分地体2现。目前,国内外对于建筑形式、表现手法、空间布局的研究都在不断深入,产生了很多有价值有深度的优秀文章及论著。如温洋公共雕塑一书中就有描述雕塑与建筑的异同点,以及雕塑性建筑的相关理论。由马钦忠著的雕塑 空

13、间 公共艺术一书中在第三节当中就以 20 世纪的雕塑思潮对建筑设计的影响为标题谈了:艺术潮流对建筑设计的影响; 雕塑性的建筑空间以及雕塑性的建筑与弗兰克.盖里的创作。文中提到“19 世纪和 20 世纪之交,是一个酝酿著深刻变革的时代,印象派的革命大获成功,他们解放了色彩,把色彩和线从历史上从来就是为造型服务的历程中解放出来。同样建筑也酝酿着变革,混凝土和钢铁以及玻璃幕墙的材料都已具备问题怎样从传统的思想观念里解放出来。 ”正因为有了寻求变革的想法,建筑的形式才会不断创新,引导建筑师们去设计新颖的建筑造型,慢慢的形成了建筑形式雕塑化设计的这一趋势。世博会中的各个展馆给了我们生动的、真实的例子让我

14、们去研究区探讨、分析。这些对于研究建筑形式的走向都具有深远影响。 1.3 本文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所要解决的问题 本课题研究的对象是现代建筑形式走向雕塑性的相关问题。归纳总结了这一类型建筑的特点。并且讨论雕塑性建筑与环境、人文、科学技术等因素的相互关系。 1.4 概念的界定与研究方法概念的界定与研究方法 1.4.1 概念界定:概念界定: 建筑艺术与雕塑艺术都是实体占有空间的艺术。建筑是再考虑使用功能之后再追求具有美感的形式,雕塑却是以审美功能为主。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物质材料的不断创新,这不仅为雕塑与建筑的形式越来越多样化提供了可能,也极大满足了人类审美的要求。建筑性雕塑的广泛出现证明了人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