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房中金丝桃苷的分离鉴定及药材质量标准研究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4788342 上传时间:2017-08-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莲房中金丝桃苷的分离鉴定及药材质量标准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莲房中金丝桃苷的分离鉴定及药材质量标准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莲房中金丝桃苷的分离鉴定及药材质量标准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莲房中金丝桃苷的分离鉴定及药材质量标准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莲房中金丝桃苷的分离鉴定及药材质量标准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莲房中金丝桃苷的分离鉴定及药材质量标准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莲房中金丝桃苷的分离鉴定及药材质量标准研究(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莲房中金丝桃苷的分离鉴定及药材质量标准研究【摘要 】 目的 制定莲房药材质量标准 ,为该药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药材对照品的分离鉴定,建立 TLC 鉴别方法及HPLC 含量测定方法。结果 分离得到对照品金丝桃苷;TLC 鉴别斑点清晰;HPLC 含量测定金丝桃苷在 0.04160.832 g 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 99.5%(n=6)。结论 可较全面反映其内在质量,为有效评价莲房质量和开发莲房资源提供依据。 【关键词】 莲房 金丝桃苷 质量标准The Research on the Isol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Hyperin in R

2、eceptaculum Nelumbinis and Quality Standard of Receptaculum NelumbinisWANG Ji-sen,LIU You-ping,CHENG Bei,SHI Yu-hua,CHEN Hong-ping(School of Pharmacy,Chengdu University of TCM,Chengdu 611730,China)2Abstract:Objective To establish the quality standard of the Receptaculum Nelumbinis to provide the sci

3、ence evid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exploitation of the resources of this herb.Method The reference substance had been isolated and identified.The TLC identified method and the HPLC assaying method had been established.Results The reference substance Hyperin had been successfully isolated and TLC

4、differential spots were distinct.The linear correlation of the Hyperin determined by HPLC method was good in the range of 0.04160.832 g.The average recovery rate of Hyperin was 99.5%(n=6).Conclusions It can overall reflect the internal quality control,effectively estimate the quality of Receptaculum

5、 Nelumbinis and provide the evidence for the developing the resources of Receptaculum Nelumbinis.Key words:Receptaculum Nelumbinis;Hyperin;quality standard莲房为睡莲科植物莲 Nelumbo nucifera Gaertn.的干燥花托,具有化瘀止血的功效。 中国药典2005 版一部莲房项下仅有显微理化鉴别及一般检查,还很不完善,缺少现代药材质量控制指标。本文以从药材中分离得到的金丝桃苷为指标性成分,建立了薄层色3谱鉴别方法、高效液相色谱含量测

6、定方法。可较全面反映其内在质量,为有效评价莲房质量和开发莲房资源提供依据。1 仪器与试药1.1 仪器日本岛津高效液相色谱仪(Shimadzu SPD-10aVP 紫外检测器);R-201 型旋转蒸发仪(上海申胜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BP211D(十万分之一) ,BP121S(万分之一)型电子分析天平(德国 Sartorius 公司) ;BUG25-12 超声波清洗机(25kHz,500W,上海必能信超声波有限公司) ;SGW-4 显微熔点测定仪(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温度未校正) ;Bruker Avance 600 核磁共振仪(瑞士 Bruker 公司) 。1.2 材料莲房药材于 200

7、6 年 10 月购自湖南省湘潭市。1.3 试剂柱层析用聚酰胺(江苏临江试剂化工厂) ;薄层层析硅胶 G(青4岛海洋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薄层层析聚酰胺薄膜(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四甲生化塑料厂) ;色谱甲醇、乙腈(美国 Fisher 公司) ;其它试剂均为分析纯(成都化学试剂厂) 。2 方法与结果2.1 对照品的提取分离及鉴定取莲房粗粉 8 kg,用 95%乙醇回流提取三次,回收乙醇得浸膏560 g 将其悬浮于水中,依次用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回收溶剂。取乙酸乙酯部位与层析聚酰胺(100200 目)湿法上柱,氯仿-甲醇梯度洗脱。并反复聚酰胺柱分离,Sephaex LH-20 纯化,得化

8、合物(300 mg) 。该化合物的 13C-NMR 谱数据与文献报道金丝桃苷的 13C-NMR 谱数据一致1 。根据以上理化鉴定及 1H-NMR、13C-NMR 谱鉴定并与文献报道数据对照,可推断其为金丝桃苷。2.2 薄层色谱鉴别 取莲房药材粉末 1 g,加 60%乙醇 10ml,加热回流 1 h,放冷,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 1 ml 甲醇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金丝桃苷,加甲醇制成每 1 ml 中含 0.5 mg 的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 2005 年版一部附录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 5 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 G 薄层板上,以5正丁醇-乙酸乙酯-冰醋酸-水(3 :2:

9、1 :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 10%三氯化铝乙醇溶液,置紫外灯(365 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见图 1.2.3 金丝桃苷含量测定2.3.1 色谱条件与适应性 Hypersil ODS(250 mm4 mm,5 m)柱;流动相为甲醇-乙腈-0.3%磷酸(27964) ;检测波长为 355 nm;流速 0.8 ml/min。色谱图见图 2.2.3.2 线性关系考察 精密称取金丝桃苷对照品适量,加甲醇制成每 1 ml 含 52 g 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再分别精密吸取1、5 、10 、15 、20 ml 对照品溶液 ,加甲醇稀释

10、至 25 ml。精密吸取上述溶液各 20 l,注入色谱仪,测定峰面积积分值,以进样量为横坐标,峰面积积分值为纵坐标,计算得回归方程Y=5944592X-19303,r=0.999 8,金丝桃苷在 0.04160.832 0 g 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2.3.3 精密度试验 精密吸取同一对照品溶液,重复进样 5 次,测得峰面积 RSD 为 1.10%.2.3.4 稳定性试验 精密吸取同一样品溶液,每隔 2 h 进样,共65 次,测得峰面积 RSD 为 0.81%.2.3.5 重复性试验 照拟定样品制备方法平行制备 5 份供试品溶液并测定,测得平均含量为 0.15%,RSD 为 1.38%.2.3

11、.6 加样回收率试验 精密称取已知含量的莲房药材,精密添加一定量金丝桃苷对照品,按样品制备方法制备样品溶液,并按上述色谱条件进行测定,计算回收率,结果见表 1.表 1 加样回收率试验测定结果2.3.7 样品测定 取莲房细粉约 1 g,精密称定,加入 20 ml 75%甲醇,加热回流提取 1 h,放至室温,过滤,滤液转移至 25 ml 量瓶中,加 75%甲醇溶剂至刻度,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各 10 l,按拟定色谱条件测定,结果见表 2. 表 2 不同批次莲房中金丝桃苷含量3 讨论本研究中首次使用定性和定量指标进行莲房药材的质量标准研究,以控制药材内在质量,为进

12、一步开发利用莲房资源打下基础。在对照品分离过程中,曾拟用硅胶进行柱层析分离,但多种洗脱剂均显示有不同程度的脱尾现象,且分离度不佳。改用聚酰胺后,脱尾现7象及分离度均得到明显改善。HPLC 测定选择流动相时,也曾用甲醇-水(4060) 、甲醇-0.1%磷酸(4060) 、乙腈-0.1%磷酸(2080) ,但都存在基线难于下降、出峰时间过快导致分离度不理想。后采用甲醇-乙腈-0.3% 磷酸(27964) ,效果较好。在收集的 6 批药材中,其中一批药材表面呈灰黑色、顶面圆形球孔狭小、残留莲子瘦小,与其他五批药材性状区别明显,HPLC 测定表明其金丝桃苷含量明显偏少。实验过程中,仅收集到 6 批药材,今后应逐步扩大样本量,才能全面反映各地药材的质量信息。【参考文献】 1周娟,胡英杰,肖敏勋,等. 贯叶金丝桃的黄酮类成分研究J.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23(5):416-418.2董建勇,贾忠建. 赶山鞭中黄酮类化学成分研究J.中国药学杂志,2005,40(12):898-899.成都医学院学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