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常识选择修读试卷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4787466 上传时间:2017-08-2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45.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学常识选择修读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经济学常识选择修读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经济学常识选择修读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经济学常识选择修读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经济学常识选择修读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经济学常识选择修读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学常识选择修读试卷(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政治选修 2经济学常识综合测试题 (说明:本试题共分为、两卷,每卷 75 分,全卷 150 分。时间为: 120 分钟)第卷(75 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48 分)1、在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关系上,斯密认为,使用价值很大的东西,可能具有极小的交换价值,甚至没有;反之,交换价值很大的东西,往往具有极小的使用价值,甚至没有。斯密的观点 ( )他科学地认识到了商品的交换价值不是由使用价值决定的 他没有认识到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可能有交换价值 认为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 不懂得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内在联系A、 B、 C、 D、2、一个人占有某货物,但不愿自己消

2、费,而愿用以交换他物。对他来说,这货物的价值,等于使他能购买或能支配的劳动量。斯密的上述观点( )A、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的B、正确地揭示了价值的源泉C、颠倒了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关系D、明确提出了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概念3、斯密认为,一个国家的全部产品要分解为土地地租、劳动工资和资本利润三部分。这三部分,构成了以地租为生、以工资为生和以利润为生的三大阶级的收入。他认为,这三大阶级是文明社会的三大主要的、基本的阶级。在这里,斯密划分阶级的依据是( )A、纯产品的生产和占有 B、生产资料的占有状况和取得收入的形式C、以是否占有利润为标准 D、以收入的多少为标准4、李嘉图主张

3、不应限制对外贸易的发展, 应废除“谷物法”,是因为 ( )A、通过对外贸易,出口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B、通过对外贸易,从国外进口廉价的生活必需品,可以降低工资,提高利润率C、发展对外贸易对任何国家都带来好处D、参与国际分工,从国外进口所有商品,可以减轻本国的生产压力5、在资本主义社会,工人的工资实质是 ( )A、工人自己劳动成果的全部回报 B、资本家利润的一部分 C、生产或再生产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D、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程度的标志6、若某部门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则会出现的结果是 ( )A、该部门生产的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增加 B、该部门所有的生产者盈利减少C、该部门生产的单位商品的价

4、值量减少 D、该部门生产的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不变7、2005 年 7 月 6 日,纽约原油期货油价再度 “高烧”,创下自 1983 年开始加以以来的最高收盘价,达到每桶 61.28 美元。国际石油价格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全球石油需求增加 炼油能力不足 生产石油的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 石油的使用价值高 A、 B、 C、 D、8、下面是某地鞋业生产出现的三种情况,在这三种情况下,该鞋厂每双鞋的价值量依次产生的变化是 ( )某鞋厂劳动生产率先提高,该行业劳动生产率未变 制鞋行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某鞋厂劳动成产率未变 某鞋厂与本行业劳动生产率同时提高相同幅度A、提高、不变、降低 B、降低、提高、不变

5、C、不变、不变、提高 D、不变、降低、降低9、尽管国务院和有关部门多次“喊停”,但钢铁、电解铝、水泥行业的投资过热现象仍愈演愈烈,这一切都源于市场上钢铁、电解铝、水泥的价格不断上涨。这说明( )A、商品价格的变动会对生产产生影响 B、商品价格的变化可以促使企业提高生产效率C、商品价格的变动对高档耐用品的影响大 D、生产决定消费,下费能促进生产的发展10、相对剩余价值上产的实现是通过 ( )A、降低工人工资 B、延长劳动时间 C、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 D、延长必要劳动时间11、1929 1933 年的经济危机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这次经济危机持续时间之长,危害程度之深,都是空前的。这次经济

6、危机暴露了西方传统经济理论的缺陷在于( )A、依靠市场规律是不行的 B、政府应加大对经济活动的干预和调节C、过分地依靠市场的作用使资本主义到了崩溃的边缘D、应建立计划经济体制,依赖政府计划调节经济活动12、新政的实施带来美国国库每年 60 亿70 亿美元的亏空,并且仍有 700 多万人失业,14%的人口靠九月机过活。从 1937 年下半年起,美国经济又走向衰退。1937 年 10 月 29 日,美国股市几近崩溃,被称为“ 黑色星期二”。这表明( )A、罗斯福新政对于维护资本主义制度毫不起作用B、罗斯福新政并没有找到彻底解决资本主义矛盾的办法C、资本主义制度必将灭亡 D、罗斯福新政是以赤字财政政

7、策来调节经济活动的13、凯恩斯理论的核心内容是 ( )A、经济危机的爆发是源于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资本边际效率递减和流动偏好B、承认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消费不足的弊端C、解决危机的办法是扩大需求 D、主张国家应当对经济生活干预和调节14、进入 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新自由主义的影响在西方国家有所削弱,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 )新自由主义逐渐失去了西方市场 西方国家受凯恩斯主义影响较深 新自由主义所主张的政策的实施并未解决资本主义国家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却带来了一些新问题 新自由主义反对国家干预的主张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要求不相符合A、 B、 C、 D、15、对于英美的市场经济模式的认识,

8、正确的是 ( )A、强调发挥市场的作用,好处在于束缚少,有利于激发企业活力B、政府的干预过于直接C、通过发挥市场的作用来提高效率,通过发挥政府的作用缓解各种社会矛盾D、有利于经济发展,提高本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16、斯大林认为两种社会主义公有制和两个社会主义生产部门的存在,是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存在的根本原因。这里的“两个生产部门 ”是指( )A、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 B、全民所有制的生产部门和集体农业的生产部门C、物质生产部门和非物质生产部门 D、农业和工业17、毛泽东曾说过,你对原子弹是真正想要、十分想要还是只有几分想,没有十分想呢?你是真正想要、十分想要,你就降低军政费用的比重,多搞经济建设

9、。毛泽东的上述观点表明( )A、经济建设是一切工作的中心 B、国防建设是经济建设的保障C、经济建设是国防建设的基础 D、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相互影响,相互制约18、1956 年,我们党提出:在工商经营方面,应以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为主,附有一定数量的个体经营为补充;在生产计划方面,全国工农业产品的主要部分应按计划生产,附有一部分计划外的生产为补充;在市场方面,应以国家市场为主体,附有一定范围的由国家领导的自由市场为补充。我们党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要求,意味着( )A、在我国发展商品经济具有必然性B、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基本经济制度C、我们党对发展商品经济坚持积极态度D、在我

10、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在发挥公有制经济和计划作用的同时,也要发挥非公有制经济和市场的作用19、毛泽东指出:“不能孤立地看商品生产,要看它是同什么经济制度相联系,同资本主义制度相联系就是资本主义商品生产,同社会主义相联系旧司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这句话表明( )A、利用商品生产可以为社会主义服务 B、商品生产的目的就是为社会主义服务C、划分资本主义商品生产与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界限D、利用商品生产可以巩固工农联盟20、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特点是 ( )国家运用指令性计划,直接掌握、控制人财物资源 权力主要集中在中央 经济管理权限过分集中 国家包购包销,企业无权销售A、 B、 C、 D、21、党的十

11、二届三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论断,对这一论断理解不正确的是 ( )A、突破了把商品经济和计划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B、认为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很运用价值规律C、认为对企业仍然用强制性计划来指导 D、认为适当扩大指导性计划和市场调节的范围22、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彻底突破了计划体制的框架的标志是 ( )A、党的十四大确立的改革目标 B、十二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改革重点由农村转向城市C、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经济十时毫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论断D、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我国的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23、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是 ( )A、通过发展经济扩大就业总量 B、发展非公有制经

12、济 C、发展第三产业 D、提高劳动者自身素质24、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持续发展的需要。针对我国的能源危机,国家通过减免税,鼓励在工业、服务、住房、建筑、交通运输等领域采取节能型设备。这表明( )市场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国家的宏观调控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经济调节是国家管理经济只能的重要内容 行政手段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A、 B、 C、 D、二、不定项选择 (每小题 3 分,共 27 分。少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25、与斯密的劳动价值理论相比较,李嘉图劳动价值论的进步性表现在 ( )A、纠正了斯密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也可以有交换价值的观点B、认为商品的价

13、值只能由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来决定C、意识到商品生产过程中新价值的创造与旧价值的转移问题D、意识到在商品价值决定问题上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之间的差别26、对于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理论,我们应采取的科学态度是 ( )A、彻底否定 B、全盘吸收 C、以历史的观点来看待 D、剔除其糟粕,吸取其精华27、同一商品在不同时间价格不一样,有时一天一个价。引起商品价格波动的主要因素有 ( )A、消费者的消费观 B、供求关系变化 C、商品价值的大小 D、社会劳动生产率的高低28、剩余价值的产生 ( )A、是在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中 B、是在流通过程中资本家的贱买贵卖C、是在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中 D、是

14、雇佣工人的劳动创造的29、当前西方国家的三种经济模式在市场发挥作用的大小、政府干预程度和社会保障水平三个方面进行比较,按大到小,从高到低的顺序进行排列所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在市场作用大小方面,美国模式德国模式日本模式B、在市场作用的大小方面,日本模式 美国模式德国模式C、政府干预程度方面,日本模式德国模式美国模式D、社会保障方面,日本模式德国模式美国模式30、斯大林认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生产不会导致资本主义,其理由是( )A、商品生产与资本主义生产不是一回事 B、价值规律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C、在社会主义社会,商品生产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D、在社会主义条件下雇佣劳动制度已被消

15、灭31、在论十大关系中,毛泽东论述了事关国民经济发展全局的三大比例关系。他们分别是 ( )A、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之关系,沿海工业与内地工业之关系,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关系B、重工业与轻工业、农业之关系,汉族与少数民族之关系、中央与地方之关系C、国家、生产单位与生产者之关系,中国与外国之关系、中央与地方关系D、中国与外国之关系,革命与反革命之关系,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之关系32、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主要表现在 ( )A、公司法人这里结构不规范,企业经营机制转换不到位B、要素市场发展滞后,行业垄断、地区封锁依然存在C、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干预过多,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薄弱D、就业压力大,社

16、会保障水平低33、完善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要形成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实现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对 2005 年经济工作的部署中指出:“ 促进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实现各地区共同发展。”东中西各地区共同发展体现了( )A、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空B、有利于市场自发调节资源,使之达到优化配置C、东部地区的帮助是西部脱贫的根本条件 D、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班级:_ 姓名:_ 学号:_高中政治选修 2经济学常识综合测试答卷第卷(75 分)选择题答题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23 24 25 26 27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