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广州周末法条专题班讲义-理论法学-马峰

上传人:zw****58 文档编号:47883364 上传时间:2018-07-05 格式:PDF 页数:88 大小:21.2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年广州周末法条专题班讲义-理论法学-马峰_第1页
第1页 / 共88页
2016年广州周末法条专题班讲义-理论法学-马峰_第2页
第2页 / 共88页
2016年广州周末法条专题班讲义-理论法学-马峰_第3页
第3页 / 共88页
2016年广州周末法条专题班讲义-理论法学-马峰_第4页
第4页 / 共88页
2016年广州周末法条专题班讲义-理论法学-马峰_第5页
第5页 / 共8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年广州周末法条专题班讲义-理论法学-马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广州周末法条专题班讲义-理论法学-马峰(8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016 年法条专题班讲义 理论法学 马峰 众合教育 新浪微博 扫描关注 官方微信 扫描关注 鹭江办公室:广州市海珠区新港西路 181 号中电数码城 6 楼 610微信公众平台 ID:GZZHedu 周末班班主任:郑老师 15919341102 微信&QQ:2246630909新浪微博广州众合 1 2016 年理论法学考点与真题提升授课讲义 2016 年理论法学考点与真题提升授课讲义 新浪微博:理论法马峰 法理学 新浪微博:理论法马峰 法理学 考点一:法概念的争议考点一:法概念的争议 1. 法概念争议的核心 法律和道德之间是否存在概念上(非内容上)的必然(非偶然)概念上(非内容上)的必然(

2、非偶然)联系。 2. 法律实证主义 不承认存在概念上必然联系的 (1)定义要素:权威性制定和社会实效, (2)权威性制定为主,社会实效为辅:分析法学。)权威性制定为主,社会实效为辅:分析法学。 (3)社会实效为主,权威性制定为辅:法社会学和法律现实主义。社会实效为主,权威性制定为辅:法社会学和法律现实主义。 3. 非实证主义 承认存在概念上必然联系的 (1)古典自然法学:以内容的正确性为定义要素。)古典自然法学:以内容的正确性为定义要素。 (2)第三条道路:以权威性制定、社会实效与内容的正确性为定义要素。第三条道路:以权威性制定、社会实效与内容的正确性为定义要素。 【真题再现】【真题再现】 1

3、.关于实证主义和非实证主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2013-1-88,任选) A 实证主义法学认为,在“实际上是怎样的法”与“应该是怎样的法”之间不存在概念上的必然联系 B 非实证主义法学在定义法的概念时并不必然排除社会实效性要素和权威性制定要素 C 所有的非实证主义法学都可以被看作是古典自然法学 D 仅根据社会实效性要素,并不能将实证主义法学派、非实证主义法学派和其他法学派(比如社会法学派)在法定义上的观点区别开来 【你的答案】( ) 【你的答案】( ) 2.“法学作为科学无力回答正义的标准问题, 因而是不是法与是不是正义的法是两个必须分离的问题, 道德上的善或正义不是法律存在并有效力的标准,

4、 法律规则不会因违反道德而丧失法的性质和效力, 即使那些同道德严重对抗的法也依然是法。”关于这段话,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015-1-90,任) A这段话既反映了实证主义法学派的观点,也反映了自然法学派的基本立场 B根据社会法学派的看法,法的实施可以不考虑法律的社会实效 C根据分析实证主义法学派的观点,内容正确性并非法的概念的定义要素 D所有的法学学派均认为,法律与道德、正义等在内容上没有任何联系 【你的答案】( ) 【你的答案】( ) 3.一外国电影故事描写道:五名探险者受困山洞,水尽粮绝,五人中的摩尔提议抽签吃掉一人,救活他人,大家同意。在抽签前摩尔反悔,但其他四人仍执意抽签,恰好抽中摩尔

5、并将其吃掉。获救后,四人被以杀人罪起诉并被判处绞刑。关于上述故事情节,下列哪些说法是不正确的?(2013153,多)(2013153,多) A其他四人侵犯了摩尔的生命权 B按照功利主义“最大多数人之福祉”的思想,“一命换多命”是符合法理的 C五人之间不存在利益上的冲突 D从不同法学派的立场看,此案的判决存在“唯一正确的答案” 【你的答案】( ) 【你的答案】( ) 鹭江办公室:广州市海珠区新港西路 181 号中电数码城 6 楼 610 微信公众平台 ID:GZZHedu 周末班班主任:郑老师 15919341102 微信&QQ:2246630909 新浪微博广州众合 2 考点二:马克思主义关

6、于法律本质的看法考点二:马克思主义关于法律本质的看法 1.法的本质最初 表现为法的正 式性:正 式性: (1)法的正式性体表现在法总是公共权力机关按照一定的权限和程序制定或认可的。 (2)法的正式性还体现在法总是依靠正式的权力机制保障实现。 (3)法的正式性也体现在法总是借助于正式的表现形式予以公布。 2. 法的本质其 次反映为法的 阶级性阶级性 (1)法所体现的国家意志,从表面看,具有一定的公共性、中立性。 (2)法所体现的国家意志实际上只是统治阶级意志,国家意志就是法律化的统治阶级意志。 (3)法律必然反映统治阶级的意志,但在某些情况下,出于缓和阶级矛盾的需要,也可能反 映被统治阶级的某些

7、愿望和要求。 3. 法的本质最 终体现为法的 社会性:(物质 制约性)社会性:(物质 制约性) (1)法律是社会的组成部分,也是社会关系的反映,经济关系的中心是生产关系,生产关系 是由生产力决定的,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最终导致法律在内的整个社会的发展变化。【历史唯物主 义的基本立场生产力的终局决定力】 (2)按照这种观点,国家不是在创造法律,而只是在表述法律。法的本质存在于国家与社会 的对立统一的关系之中。 【真题再现】【真题再现】 1.马克思曾说:“社会是以法律为基础的,那是法学家的幻想。相反,法律应该以社会为基础。法律应该是 社会共同的,由一定的物质生产方式所产生的利益需要的表现,而不是单个人

8、的恣意横行。“根据这段话所表达 的马克思主义法学原理,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07-1 单选) A强调法律以社会为基础,这是马克思主义法学与其他派别法学的根本区别 B法律在本质上是社会共同体意志的体现 C在任何社会,利益需要实际上都是法律内容的决定性因素 D特定时空下的特定国家的法律都是由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 【你的答案】( ) 【你的答案】( )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盗窃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各地高级人民法院可根据本地区 经济发展状况,并考虑社会治安状况,在本解释规定的数额幅度内,分别确定本地区执行“数额较大”、“数额 巨大”、“数额特别巨大”的标准。依据法理

9、学的有关原理,下列正确的表述是:(2007-1-92,任) A B C D 【你的答案】( ) 【你的答案】( ) 3.根据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观点,下列表述哪一项是正确的?(2004-1-1,单) A B C D 【你的答案】( ) 【你的答案】( ) 考点三:法的特征:考点三:法的特征:法律的特征指能够将法律与其他类似的社会现象区别开来的个性化要素。法律的特征指能够将法律与其他类似的社会现象区别开来的个性化要素。 (一) 法是调整人的行为行为 的社会规范社会规范 1.三种规范: (1)自然规律:自然事物之间关系 (2)技术规范:人与自然之间关系 (3)社会规范:人与人之间关系 (4)法律属

10、于社会规范,此外还有道德、宗教、习惯、组织内部的规则等 2.法律只针对行动,不针对思想。 3.并非所有类型的行动法律都调整,法律只调整人的涉他(关系)行动,只具有个 人意义的行动(自我指向的行动)法律不调整。 注意:正是由于法律在调整范围上要窄于其他社会规范,所以与其他任何社会规范相比,法律的调整范围都要小, 法律的要求都要低。 注意:正是由于法律在调整范围上要窄于其他社会规范,所以与其他任何社会规范相比,法律的调整范围都要小, 法律的要求都要低。 鹭江办公室:广州市海珠区新港西路 181 号中电数码城 6 楼 610 微信公众平台 ID:GZZHedu 周末班班主任:郑老师 15919341

11、102 微信&QQ:2246630909 新浪微博广州众合 3 (二) 法是公共权力机构 制定或认可制定或认可的具有特定 形式的社会规范 1.国家形成法律有两种基本方式:制定和认可 2.两种认可: (1)明示认可:立法认可习惯的效力,具有普遍约束力 (2)默示认可:司法认可习惯的效力,不具有普遍约束力 (三) 法是具有普遍性普遍性的 社会规范 1.在国家权力所及的范围内,法具有普遍效力和约束力。 2.近代以来,法的普遍性也要求平等地对待一切人的普遍性,要求法律面前人人平 等。 3.近代以来,法律虽然与一定的国家紧密联系,具有民族性、地域性,但法律的内 容始终具有与人类的普遍要求相一致的趋向。

12、 (四) 法是以权利与义务 为内容的社会规范 1.自然法律和技术规范不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 2.法律之外的社会规范通常只以义务为内容 3.法律并非同等的看待权利与义务,有时权利本位,有时义务本位 (五) 法律是以国家强制 力国家强制 力为后盾, 通过法律程序法律程序 保证实现的社会规范 1.任何社会规范都有强制力。 2.法律是具有国家强制力的社会规范,也可称之为特殊强制力。 3.相比其他社会规范,法律具有最强的强制力。 (六) 法是可诉的规范体 系,具有可诉性可诉性。 1.可争讼性:当事人依据法律起诉或应诉的依据。 2.可裁判性:法官依据法律作为裁判的依据。 【真题再现】 【真题再现】 1、法是

13、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通过法律程序保证实现的社会规范。关于法的这一特征,下列哪些说法是正 确的?(2013-55 多选) A法律具有保证自己得以实现的力量 B法律具有程序性,这是区别于其他社会规范的重要特征 C按照马克思主义法学的观点,法律主要依靠国家暴力作为外在强制的力量 D自然力本质上属于法的强制力之组成部分 【你的答案】 【你的答案】 2、下列哪一选项体现了法律的可诉性特征?(2007-1-7 单选) A下一级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因与上一级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冲突而被宣布无效 B公民和法人可以利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利 C“一国两制“原则体现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制定过程中 D道德规范上升为法律规范

14、 【你的答案】【你的答案】 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盗窃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各地高级人民法院可根据本地区 经济发展状况,并考虑社会治安状况,在本解释规定的数额幅度内,分别确定本地区执行“数额较大”、“数额 巨大”、“数额特别巨大”的标准。依据法理学的有关原理,下列正确的表述是:(2007-1-92,任 2007-1-92, 任) A该规定没有体现法的普遍性特征 B该规定违反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C该规定说明:法律内容的决定因素是社会经济状况 D该规定说明:政治对法律没有影响 【你的答案】 【你的答案】 鹭江办公室:广州市海珠区新港西路 181 号中电数码城 6 楼 61

15、0 微信公众平台 ID:GZZHedu 周末班班主任:郑老师 15919341102 微信&QQ:2246630909 新浪微博广州众合 4 考点四:法的作用考点四:法的作用 (一)规范作用与社会作用 1.规范作用:法律对于个体行为人的影响 2.社会作用:法律对社会整体的影响 (二)法的规范作用:指引,评价,预测,教育与强制 1.指引作用: (1)两种指引: 个别性指引,即通过一个具体的指示形成对具体的人的具体情况的指引,单次指引准确程度高,总体效率 低。 规范性指引,是通过一般的规则对同类的人或行为的指引,单次指引准确程度低,总体效率高,法律的指 引主要是规范性指引。 (2)规范性指引的两种方式: 确定的指引:以义务为内容的指引 不确定的指引,又称选择的指引:以权利为内容的指引 (3)指引作用的基本结构: 针对本人;针对未发生之行动(将要发生的行动)针对本人;针对未发生之行动(将要发生的行动) 2.评价作用:法律作为一种行为标准,具有判断、衡量他人行为合法与否的评判作用。 针对他人;针对他人; 针对已发生之行动;针对已发生之行动; 以法律为判断标准,因此判断结果为“合法以法律为判断标准,因此判断结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