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汉字形体进化更替研究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7874901 上传时间:2018-07-05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1.5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汉语汉字形体进化更替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古代汉语汉字形体进化更替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古代汉语汉字形体进化更替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古代汉语汉字形体进化更替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古代汉语汉字形体进化更替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代汉语汉字形体进化更替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汉语汉字形体进化更替研究(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八章 汉字形体进化更替研究制作 阚景忠 讲授 阚景忠一、研究汉字形体进化发展的意义研究汉字形体发展演变的过程及其呈现的各种现象,对于解读 文献、规范汉字运用、思考汉字发展方向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1详细了解汉字形体演变的历史2有助于探索汉字未来的发展方向改革者们把拼音文字看成开民智、救危亡的武器,他们观察文字时, 多从实用角度出发去对比,很少顾及汉字的历史研究。他们除批评方块汉 字繁难、不利于应用新技术、不利于接受新知识外,往往感情用事,对方 块汉字采取骂倒的态度。(王凤阳汉字学)甲骨文甲 骨 文小篆隶书楷书金文石鼓文小 篆二、汉字形体进化发展的原因1文字的符号属性驱动文字形体向前发展2文字

2、的工具属性促使文字形体向前发展3文字的可读属性促进文字形体向前发展4文字的表意属性推动文字形体向前发展5文字的审美特性促使文字形体向前发展6书写工具与材料的进步促使文字形体向前发展7社会政治力量对文字形体发展有强大的推动作用龟甲兽骨刀青铜器皿竹简缯帛毛笔秦朝时推行小篆三、汉字形体进化发展规律分析1抽象化2方块化4表音化3笔画化添 加 声 符新 造 形声字5表意化6繁化增加声 符义符增装饰 性笔画汉字形体上增加的与音义无关的装饰性笔画或部件叫“羡符”。增加偏旁而不改变字义的后起字叫做“累(li)增字” 。清代学者王筠在说文释例中首先提出这一概念,并解 释为“加偏旁而义仍不异者”。 加声旁 累增字

3、加形旁 累增字 7简化省简笔 画部件再造简 易形体加形加声网罔網8分化由于表义、表音等需要,由最初造的字形分化出新的形 体,叫做汉字的“分化”。分化之前的字形叫“初文”,也有的 学者称其为“母字”。分化出来的新字叫做“后起字”。分化后 表原义分化后 表某义寧寍甯樽罇9同化10讹化部件 同化字形 同化整字 讹化部件 讹化四、汉字运用发展中的形义更替现象1通假现象古人记录某词时,没有按照用字规范写本字,而是用音 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这种用字现象叫做“通假”。由于本字与 借字音同或音近的音是古音,所以又称“古音通假”。应用而没 用的字叫做“本字”,用来代替本字的字叫做“通假字”。l甚矣,汝之不惠!(

4、列子汤问) 惠:通“慧”。l已而畔约,击我南郡。(史记秦始皇本纪) 畔:通“叛”。 l三年不蜚,蜚将冲天。(史记楚世家)蜚:通“飞”。(1)通假与假借相同:原理相同,都是借用音同或音近的字。第二,原因不同:通假是因为没有遵守记词规范而借字;假借是因为造字困难而借字。通假是用字时有本字而不用,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 假借是造字时无法造本字,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第一,基础不同:通假有本字,而假借一般无本字 。第三,方式不同:通假是临时借用,而假借一般是永久借用。差异 :第四,效果不同:通假会妨碍阅读理解,而假借不会妨碍阅读理解。 难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填荀子君道:“填抚百姓。”说文:“难

5、,鸟也。”说文:“填,塞也。”镇(2)通假分类 l借字惯用的通假l借字偶用的通假l本字为假借字的通假信伸 易经系辞:“尺蠖之屈,以求信也。” 罢疲 左传昭公三年:“庶民罢敝,而公室滋侈。”寤牾 左传隐公元年:“庄公寤生,惊姜氏。” 榖告 礼记檀弓下:“齐榖王姬之丧。”l借字本字化的通假荷何霸伯(3)特殊通假汝女无毋负荷,荷枪实弹霸道,称王称霸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无使滋蔓,蔓难图也。2古今字现象一个较古且表义较多的字,与晚出且只表达其某一义项的 字,合称“古今字”。较古的表义较多的字称“古字”,晚出的形 体称“今字”,也叫“区别字”、 “分别字(文)”、“分化字”等。清代学者王筠在说文释例中,最

6、早提出“分别文”的概 念,并解释为“加偏旁而义遂异者”。日落、傍晚。表示否定。暮诗经东方未明:“不夙则莫。”反扳、拉。回来。返韩非子内储说上:“庞恭从邯郸反。”莫l同源分化的古今字l同音假借的古今字昏傍晚、黄昏 婚姻、结婚婚晁错言守边备塞疏 :“男女有昏。”要人的腰部重要、关键腰荀子:“量要而带 之。”然燃烧 对、不错燃孟子:“若火之始 然。”孰食物熟疑问代词熟左传宣公二年:“ 宰夫胹熊蹯不孰。”(1)古今字的分类(2)古今字与通假字的异同 l相同l差异相对应的两个字(本字与借字,古字与今字)读音都相同或相近。 后一个字(借字,今字)都能够代替前一个字(本字,古字)记录语言表达意义。古今字是没

7、有今字写古字,通假是有本字不用写借字 。古字原来能够表达今字所表达的含义,用古字时是写了对字;借字本不能表达本字的含义,通假写借字是写了错字。孟子:“若火之始然。”史记:“蜚将冲天。”3异体现象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汉字形体完全同音同义叫做“异体字” 。(1)异体字产生的原因l造字时地不同l用字求新求奇詠 咏睹覩線 线嶽 岳 煙 烟堃 坤喆 哲埜 野l字形演变分化l书写求简求美亂 乱華蕐春旾酬醻野墅體 体冨 富卋 世形声字义符不同詠咏覩睹脣 唇 雞 鷄形声字声符不同線线煙烟旹 時 螾 蚓义声符位置、写法均不同襍 雜慙 惭裏裡义符声符位置不同羣群咊 和 秌 秋棊 棋会意形声的不同嶽岳淚泪堃 坤 埜 野

8、(2)异体字之间的主要差别义符声符都不同剩賸愬 诉村邨蹟 迹隶变后写法不同旾春敍 叙 曺 曹 卻 却其他災 灾辳 農蠭 蜂 嶋 岛万萬4繁简现象记录某个词的汉字,历史上有的时书写复杂,有时书写简单 。1956年发布汉字简化方案,公布第一批简化字。 1964年编印简化字总表共收简化字2238个。 1986年重新发表简化字总表调整后简化字2235个。一般说的繁简字,是指汉字简化前的繁体和简化后的简体 。音义相同而笔画繁简不同的字叫做“繁简字” 。(1)简化汉字的方法 采用早期笔画简单的原始字采用古代笔画简单的俗体字 亂 乱体軆万萬 采用现代大众创造的简化字 隊 队階 阶擊 击采用古代笔画简单的通用

9、字 箇(個 )个纔才采用古代笔画简单的异体字雲 云從 从氣 气爾 尔无無傑 杰唇脣齊 齐讲講量词 代词“这”等量词 厢房shn帛雀头色 副词“刚刚”等才能 副词“刚刚”等用同音代替法简化汉字用部件代替法简化汉字用新造字形法简化汉字習 习飛 飞鑿 凿竊 窃礎態础态麵裏 里面穀 谷 升升 昇 陞干 乾 幹 榦干用草书楷化法简化汉字用简化偏旁法简化汉字 歡 欢鷄 鸡轟 轰趙 赵書书爲为長长鬭 斗认認聲 声醜丑史记孝景本纪:“孝文在代时,前后有三男。”杜甫诗:“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2)同音代替简化汉字带来的问题公孫醜后後餘余l繁简转换问题葉音說葉公好龍穀 牧山 穀l简体古籍阅读叶音說叶公好龍谷 牧山 谷公孫丑醜 時丑 時谷 穀葉叶發 廊髮 廊千鈞一發千鈞一髮發 髮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