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介绍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7874164 上传时间:2018-07-05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152.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介绍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介绍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介绍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介绍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介绍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介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介绍(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介绍 南京市第十三中学 曹勇军苏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介绍 41. 教科书的框架和特色 42. 工具性与人文性43.文学性问题 44. 三种呈现方式 45. 对模块一、二的建议教科书的框架1必修部分教科书 + 选修部分教科书 2必修部分教科书 3个向度 20个专题 3模块 专题 板块 4三种呈现方式 积累与应用 写作实践 5、选修部分5个系列 16门选修课教科书的框架选修部分教科书5系列 16 本 1、诗歌与散文 3本 2、小说与戏剧 4本 3、新闻与传记 3本 4、语言文字应用 4本 5、文化论著研读 2本教科书主要特色1、专题组织学习材料,构建多重 对话平台2、人文话题统领

2、专题,促进语文 素养提高3、以探究为核心,引导学习方式 的变革4、开放的弹性机制,提供选择创 造空间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4什么是工具性?4什么是人文性?4怎样使两者统一?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41根据学生精神成长的需要确立 学习专题,同时又充分凸现语文因 素,确保课程标准对学生语文素养 的各项要求得到落实。 42每个板块学习活动的设计,都 努力体现“知识与能力”、“过程 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 维目标的要求,使整个学习过程都 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3每个专题都设置有“积累与应用”专 栏,确保语文学习一系列具体要求的 落实,同时保证了表达交流(写作教 学和口语交际

3、训练)在教材中的应有 位置。 4选修教材围绕学生精神成长需要和语 文素养提高确定选题,设计了各具特 色而又实在可行的语文学习活动,使 选修课成为提升学生人文素质和语文 素养的有效途径。教材的文学性问题 4中学讲的“文学教育”是一种 什么样的文学教育?4是一种比较粗浅,面向多数学 生的文学教育,4是语文课上的文学教育,也就 是说,是有一定技术性的文学 教育.教材的文学性问题1、人文话题统领专题,跨文本 超文选组材,可以使更多文学 作品进入教科书,是语文的世 界,也是文学的世界; 2重视鉴赏方法的指导,设立 了专门的文学鉴赏专题,许多 题目指向审美和鉴赏;教材的文学性问题3重视鉴赏习惯的养成,鉴赏

4、品质的培 养,注重“整合”,教材是块状结构 ,要求块状教学,许多题目以审美为 本位,不追求标准答案;“场” 营造 审美的气氛,养成审美的心态。 4利用教材的必修和选修,设计构建了 既有共同基础更有个人选择余地的文 学教育。 三种呈现方式4 “场”通过科学的组合而形成的语文学 习的情境一个高效的语文学习的空间一个“三维目标”的综合体“场”的“要素 ”1、精选人文话题 2、配置学习材料3、构建学习过程三种“呈现方式”1、文本研习2、问题探讨3、活动体验文本研习主要是提供典范性的阅读文本,创设阅读对话情境,引导学生参与 阅 读对话,表达交流阅读的体验感受 , 侧重于提高学生解读文本、鉴赏作 品 的能

5、力。问题探讨主要着眼于引导学生发现 问 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 而 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发展理性 思 维,培养批判意识。活动体验引导学生围绕专题的人文内 涵 和学习要求,结合具体学习材料 , 开展丰富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 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思考, 在活动中探究,侧重在综合性活 动中提高语文素养。在教科书中是怎样创设的1、依据课程目标以及各专题具 体的人文内涵来确立; 2、配置不同特点的学习材料; 3、设计特色鲜明而又指向明确 的“研习题”“探讨题”“活 动题”或“活动方案”;4、“板块”之间互相呼应,形 成研习链、探讨链、活动链。为什么要创设多种呈现方式1、加强与生活的联系,突出 实践性

6、,提高语文学习的效 率2、使“课标”的理念在教材中 得到具体落实,真正促成教 师和学生改变学习方式 对教学的建议1、把握“呈现方式”的个 性与共性 三种“呈现方式” 都是 语文学习的途径,目的都是 为了提高语文能力和素养。对教学的建议2、学会创造性运用各种教学 方法。4三种“呈现方式”各有其教学方法, 4许多方法是语文学习共有的,可以灵活运用 到各种“呈现方式”之中。既有侧重又有交叉,要求我们针对学校、 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各种教学策略, 创造性地用好三种“呈现方式”。对教学的建议43、处理好单篇与综合的关 系为发挥整体效益,要在单篇教学上花力气 ,为综合做好准备铺垫4这样的单篇教学也不能

7、像以前那样,而必须 抓整体,抓重点4单篇上花力气,是为了综合,使综合更有效 果。更要舍得在综合上下功夫对教学的建议44、正确认识使用学习材料真正在“探讨”和“活动”上下功夫,把 “探讨”和“活动”落到实处,提高“探讨 ”和“活动”的质量发挥其“探讨”“活动”凭借的作用,还 应该选择核心材料加强研习,加强诵读,加 强积累,放大材料的语文学习功能,使人文 与工具成为“一张皮”使用中应注意的5个误区1、不能认为课改就是刻意求新,旧 的方法一概不能用 2、不能把不预设目标误解为不要目 标,把隐性重点误认为不要重点 3、突破单一“文选式”不等于说不 要单课教学,相反,专题必须建立 在单课教学基础之上 4、强调学生的独立、自主地学习, 不能认为教师必要的工作也可以不做5、不要以为搞了语文训练就是走回 头路,不能认为练习都不好,要准确 把握“量”和“度”。怎么看高中语文教材的难度 4因为“生”,有人产生畏惧感 。其实“生”不等于“难”。4一回生,二回熟,教了一两遍 ,就会应付裕如,而且可以在 提高教学效率上有所突破,在 全面提高语文素养上有收获。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介绍4谢谢各位 ! 4祝老师们 : 语文教改成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