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年中考语文细节描写作文指导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7873960 上传时间:2018-07-05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251.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09年中考语文细节描写作文指导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09年中考语文细节描写作文指导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09年中考语文细节描写作文指导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09年中考语文细节描写作文指导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09年中考语文细节描写作文指导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09年中考语文细节描写作文指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9年中考语文细节描写作文指导(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细节描写什么是细节描写?细节描写就是把细小事物,如一个动作、一种 表情、一个特点用特写镜头把它放大,通过准确 、生动、细致的描绘,使读者“如见其人”“如睹其 物”。或者说所谓细节描写,就是对某些细小而又 能很好地表现人物思想性格的环节和情节,加以 具体描写。好的细节描写,能使人物性格丰满、 活灵活现、惟妙惟肖,增强文章的形象性、生动 性和真实性。细节描写是记叙文的血肉。没有细 节描写,就没有形象的鲜明性,事件的生动性。我们擦肩而过 又是忙碌的一天。从双休日变成单休日,又 从单休日变成无休日,七天无休止的循环着。不 管怎样,在一些恍惚的瞬间,我总能看见那双眼 睛。我走着,向家走去,眼光无目的地四

2、下看着 。直到路边的石台上坐着的一个男孩引起了我的 注意。他大约四、五年级的样子,一看到他,就 让我断定他一定是一个开朗的孩子,可他射向前 方的迷茫的目光,却牵动了我心里的最深处。这 眼光不该属于一个这样的孩子,是那样的失落、 伤心还夹着一丝恐惧。他脚边的书包告诉我他还没有回过家。我疑惑,这男孩显露出的状 态是那样的与他格格不入。也许是因为我的注视 ,男孩抬头望我,那目光使我难忘,我有一种预 感,在他身上一定发生了什么使他无法承受的事 。我回过神来,继续向前走,回家去。大约半小时后,我出去买东西,竟又看见了那 个男孩。他坐在原地没有动,似乎在短时间内没 有回家的意思。我更加不解了,于是在人群中

3、停 下脚步。唯一与刚才不同的是,他的书包从脚旁 换成了身边,他手里拿了一张纸,目光更加深邃 ,那不属于他的目光里还闪着晶莹,是泪水吗? 我争取不让他发觉的走近他,看到了纸上的东西马上停住纸上是一个触目惊心的分数,于 是我所有的疑惑一下子全解开了。一滴泪从他面颊 上滑落,那迷惘的目光又一次射向远方。他只是一 个四、五年级的小学生,失落、迷茫、悲伤和恐惧 写在他稚嫩的脸上,这些怎么应该属于他呢?他现 在应该在球场上驰骋,应该在秋千上飘荡,应该在 沙地里打滚,却偏偏在这里像失去什么的那样的痛 苦。他只是个孩子,不该想象老师的失望,同学的 看不起和家长的打骂。他又一次把目光转向我,又 一次的刺痛了我,

4、我的心一下子抽紧,他的模样是 那样的似曾相识。我也曾为那可怕的分数在家门外徘徊,也曾为那 白纸上的红字伤心哭泣,我也知道回家后“迎接” 我的又是什么。那个孩子那样无助的望着我,那 眼神像一束锐利的光,灼痛了我的心。他的泪水 像碎水晶一样不停的落,他仅仅是个八九岁的孩 子。我再也不忍看了,闭上眼转身走了。虽然我回到了家,可心还在那里。他走了吗 ?回家了吗?挨打了吗?我是如此地牵挂他,忘 不掉他的目光。从他眼里,我看到了另一个我, 也看到了更多的人。常见的几种细节描写:(1)肖像细节描写,即对人物肖像进行细节描写。 比如,在爸爸的看护者里,对病人的肖像描 写就是一个细节。正是这个细节推动了情节的发

5、 展。 (2)语言细节描写,即对人物的某一典型语言进行 仔细描写。比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在鲁 达打死镇关西之后说他诈死,就是一个语言的细 节,说明鲁达粗中有细,勇敢机智的性格特点。(3)行动细节描写,即对人物的典型行动进行深入细 致的描写。比如,还是在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 的关于鲁达借银两帮助金老父女这个段落中,在使 用的动词上就生动的表现出了三人不同的性格特点 。 (4)服饰细节描写,即对人物的衣着进行仔细的描写 。 要通过服饰描写看得出来这个人的职业特点,同 时,也看得出来在职业特点之外的个性特征,这才 是好的关于服饰的细节描写。 (5)表情变化细节描写,即对人物表情的变化过程进 行细致的

6、描绘。在七个火柴一文中,在无名战 士把火柴交给卢进勇之后的表情变化的描写,就是 一个很值得品味的细节。 (6)心理活动细节描写,即对人物的心理活动进行 细致的描写。比如,在爸爸的看护者一文中 ,对少年西西洛在看到“爸爸”生病很严重之后的 一段心理活动的描写,就非常能够表现这个少年 体贴关心父母的优秀品质。 (7)事物细节描写,即对某一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 进行细致的描写。比如,在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一文中,对鲁提辖如何三拳打死镇关西的这个 部分的描写就可以看作是对事物发展变化的一个 细节描写。3 写好细节要注意的几个问题:(1)写好细节,认真仔细地观察是基础。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性格特征,所以每个人说

7、话 、做事都会以不同的方式体现出自己的性格。我 们要做的,就是认真地去观察,然后把它积累下 来,作为写作的素材。写人是这样,细节描写用 于写景、状物时,则要把握住景物的特征和变化 。(2)细节描写要服从表现中心的需要,力求 使细节具有深刻意义。细节描写是一种以小见大的方法。细节的分量虽 轻,容量却大,在我们选择细节的时候要从细微 处着手、从大处着眼、小中见大,让小的细节反 映人的思想状况、社会风貌。鲁迅在他的小说 孔乙己中写孔乙已第一次出场,在买酒时他“ 排出九文大钱”,这一细节表现出孔乙己作为底 层文人讲面子、好显摆、穷酸迂腐的个性,揭示 了封建制度对人的迫害。 (3)细节描写在文章中不是越

8、多越好,而应选 择具有代表性、概括性、能反映深刻主题的事。 比如,鲁迅在祝福里几次写到鲁四老爷“皱 一皱眉”,这种面部表情的细微变化,便深刻地 暴露出封建绅士厌恶寡妇、维护旧礼教的反动立 场和丑恶灵魂。 (4)细节描写必须典型真实。所谓真实,是指 细节描写能够精确而又惟妙惟肖地反映现实生活 中的人事的特征。所谓典型,是指描写的细节, 具有广泛的代表性,能够通过个别的、细小的事 物,反映一般与全貌,由现象揭示本质。比如,赵树理套不住的手中,有这样一段描写:“圆 圆的指头肚儿像用树木做成的小耙子”, “都像半 个蚕茧上安了指甲”。这一段细节描写既真实又典 型,突出其主人公的特征,也表现劳动人民那种

9、 健壮、勤劳的共性特征。又比如朱自清在背影 中对父亲爬月台时吃力样子和动作的描写,突 出了父亲对我无私的爱,让每个读者感动不已。 他的成功之处在于对父亲动作的细致观察和准确 地表达。(5)语言要精炼。有些同学认为细节描写就是 描写上的不厌其烦,越详细越好,这种看法是不 准确的。要抓住最传神的点去描写,而其他地方 可以一带而过,细节描写不等于啰嗦。总之,细节虽小,但不可小视其作用。好的 细节描写能够使人物性格鲜明,活灵活现,增强 内容的真实性、生动性和感染力。细节描写是场 面中的一个个点,没有它也就构不成场面;它还 是情节中的一粒粒珠子,失去它情节就不会连贯 起来。例文1:班中趣事两节晚自习中间

10、,为了活跃一下气氛,老师 建议大家推选一个同学到讲台前唱歌。咦,这可是件有趣的事,选谁呢?歌还没唱, 教室里的气氛已经活跃起来。大家交头接耳,议 论纷纷,像是一群小蜜蜂,飞进了百花丛,嗡嗡 嘤嘤,又像是一群小黄雀,蹬上了向阳枝,唧唧 喳喳。教室里简直开了锅!“选班长!”不知谁喊了一嗓子,这喊声刚落, 全班都异口同声附和:“对,选班长!”几个男生还 一个劲儿起哄:“班长,来一个!班长,来一个!” 呵,可真热闹!没说的,班长张雪青走到了讲台前。老师问她唱 什么,她大大方方地说:“我给大家唱首童年 ,愿大家重返童年的愉快。唱得不好,大家别笑 我。”还一本正经的,班长可真有意思,哈哈 “池塘边的榕树上

11、,知了在声声地叫着夏天 ”班长唱得一会儿高,一会儿低,一会儿婉转 迷人,一会儿却又走了声调。大家都在偷偷地乐 ,可又怕让她看见,只好低着头,捂着嘴,有的 把脑门顶着桌边。班长唱完了,大家才抬起头, 用欢笑和掌声祝贺她演出成功。班长却出乎意料 地给大家鞠了一个九十度的大躬。哈哈,这下班里又开了锅,班长可真有意思。老师也笑, 他说:“看到大家这么高兴,老师也年轻了,为了 让今晚更美好,再请位同学为大家演唱,好不好 ?”“好!”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响应。“谁来唱?”老师用微笑召唤勇敢的人。“谁唱?”同学们像回音壁的回声。哈哈,同学 们可真调皮。“我来!”大家都循声望去,是杨海岩,她已大 步走向了讲台,戴

12、着她那顶小红帽,脖子上挂着 的钥匙亮晶晶的,一闪一闪。杨海岩是从老远老远的定福庄新转来的同学,唱歌如何,还真是 个谜。一霎时的沉寂,“哗”掌声四起,好久才 干息。杨海岩先冲着大家,眨巴眨巴大眼睛,调皮 地作了一个揖,然后在大家的笑声中说:“待会儿 我唱的时候,请大家不要像笑张雪青似的笑我, 要不我也该忍不住了。”话音刚落,自己先笑弯了 腰。好嘛,她把我们全都揭发了,看一会儿不揍 她一顿。话虽这样说,可同学们眼睛里个个都闪 烁着友善与喜爱的光彩。 杨海岩开始唱歌了,她唱的是踏浪,那歌声清 脆悦耳,没想到,这“小红帽”还真有点唱歌的天才 。教室里顿时静下来,同学们个个都听得出了神。 我也闭上了眼睛

13、,还一个劲儿地晃着脑袋,脚底下 打着拍子。一首歌唱完,掌声四起。杨海岩又唱子一首幸 福在哪里。歌声时时让我们联想起美好的现实, 又时时把我们带入梦一般的幻境。是啊,幸福在哪 里?它不在绿阴下,也不在温室里,它在辛勤的汗 水里,也在我们欢乐的集体里唱着唱着,杨海岩也欢快活跃起来,声音越发清亮。哦,我 永远也忘不了, 日光灯下,她那容光焕发的面庞 ;永远也忘不了,沉静的夜色中,她那挚切动人 的童声。我转头看窗外,漆黑的天幕上繁星点点 。哟,不知什么时候,玻璃窗上贴上了一双,两 双,三双星星样的小眼睛;还有一个,两个 ,三个挤压扁了的小鼻子头,哈哈,可真有意思 。超小型的独唱晚会,为我们驱走了疲劳,

14、带来 了欢乐;为我们抹去了眼角的倦意,带来了笑出 的泪花。我多么希望,这一阵阵银铃般的歌声, 一颗颗晶莹欢乐的泪珠联缀成一串闪光的珍珠, 贯穿在我整个初中的学习生活中。 点评:这样的集体中的趣事可能在很多同学都遇到 过,但是,如果没有一个善于观察的眼睛,一颗 敏感的心,一支勤于运动的笔是不会有这样的内 容付诸于文字的。我们可以注意两个细节描写。第一个:“谁来唱?”老师用微笑召唤勇敢的人 。“谁唱?”同学们像回音壁的回声。哈哈,同学 们可真调皮。这个细节很生动的表现了同学们的兴奋愉悦 的心情。第二个:。哟,不知什么时候,玻璃窗上贴 上了一双,两双,三双星星样的小眼睛; 还有一个,两个,三个挤压扁

15、了的小鼻子头, 哈哈,可真有意思。这个细节从侧面生动的表现了这个超小型独 唱晚会的吸引力。 例文2: 我的老师他,姓赖,三十出头,中等身材,戴着一副 黑框近视眼镜。自教我们以来,在我印象中,微 笑似乎从没离开过他的嘴角。最难忘的是,他给我们上第一节课时的情景 。那天,他微笑着走进教室,自我介绍说:“我 姓赖”话音未落,就有一个调皮鬼站起来阴阳 怪气地问:“是癞蛤蟆的癞吗?”顿时,全班哄堂 大笑。笑声过后,教室里是一阵难堪的沉默。我心里暗暗担心:老师是拂袖而去,还是火山爆 发呢?可赖老师呢。微微一笑,转身在黑板上写 了一个极漂亮的大字“赖”作为回答,好像刚才什 么事也没发生过,我们悬着的心放下了

16、!赖老 师,真不“赖”呀!赖老师就这样开始走进我们的生活,走进了 我的心里。课堂上,他那抑扬顿挫的声调,时而像涓涓 细流,沁人心脾,时而似咆哮的波涛,震人心弦 。他那一举一动,都给人一种自然得体、庄重大 方的感觉。就这样,赖老师成了同学们模仿的对象。有一次,我正站在讲台上学着赖老师那低沉 、浑厚的声调背诵古文,不料被他发现了。我心 里咯噔一下,吃惊不小。以往,许多同学学他, 从未被发现,今天我却他表情严肃地命令我 :“再背一遍。”我怯生生地说:“赖老师,我 您原谅我吧!”他见我这个样子,忍不住笑了 ,说:“原谅你什么?我看你刚才那个样子倒挺像 个小老师呢!我想让你试着练一练,过两天,学校 搞讲演比赛,你参加吧。”我心中的一块石头落 下了地。赖老师,您真不赖呀! 如果说,赖老师的第一节课,使我懂得了怎样尊 重人,如果说赖老师教我讲演,使我懂得了怎样 理解人,那么,赖老师给我讲的那个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