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山东高考语文试题分析及2012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7873885 上传时间:2018-07-05 格式:PPT 页数:69 大小:327.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山东高考语文试题分析及2012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2011山东高考语文试题分析及2012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2011山东高考语文试题分析及2012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2011山东高考语文试题分析及2012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2011山东高考语文试题分析及2012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山东高考语文试题分析及201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山东高考语文试题分析及2012(6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1山东高考语文试题分析及 2012高考复习方略1.“古代诗文阅读” 2010年文言文部分致力于突破正史传 记文的樊篱,在选材角度和范围上继 续创新,选取了尧峰文钞中的 申甫传;2011年继续打破“正史传 记文”的选材樊篱,在选材角度和范 围上作进一步的开拓,选取了四部 丛刊本的管子一部分。 2007年山东卷:人物传记晋书王戎 传 2008年山东卷:小说聊斋志异张诚 。 2009年山东卷: 关于“信”的七则故事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2010年山东卷:人物传记尧峰文钞 申甫传 2011年山东卷:人物传记四部丛刊 管子 所谓“言”,是指文言文的词汇知识、特殊句式 和习惯用法等; 所谓“文”,则是

2、指对涉及文段内容方面诸要素 的理解。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解读:常见,是指使用频率比较高的词语;含 义,概念意义。 2009年 期、会、犯、过 2010年 濒、客、薄、卒 2011年 已、渝、修、济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常见文言虚词(18个):而、何、乎、乃、其 、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 、则、者、之。 解读:重点掌握12个,而、乃、其、且、若、 为、以、因、于、与、则、之。 2009年 且、而、以、者 2010年 之、以、其、于 2011年 于、而、则、之 A是以能通其意于天下乎 故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 ) B拱手而问曰 朝济而夕设版焉(烛之

3、武退秦师) C缓其刑政则人不惧死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师说) D寡人闻仲父之言此三者 此亡秦之续耳(鸿门宴)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直接体 现以民为本思想的一组是 12.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解析,下列表 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 成现代汉语。 (1)勿惧以罪,勿止以力。介词结构 后置,但阅卷并未作严格要求。 (2)出令不改,则民正矣。 (3)君若将欲霸王、举大事乎?则必从其 本事矣。 附:附:“ “识记识记” ”A A 15.15.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空缺部分。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空缺部分。 (1 1)子曰:)子曰:“ “不患人之不己知,不患人之不己知

4、, 。” ”(论语论语 学学 而而) ,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酬乐天扬州初 逢席上见赠逢席上见赠) (2 2)蟹六跪而二螯,)蟹六跪而二螯, ,用心躁也。(,用心躁也。(荀子荀子 劝劝 学学) ,蓝田玉暖玉生烟。(李商隐蓝田玉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锦瑟) (3 3)是日也)是日也, ,天朗气清天朗气清, ,惠风和畅惠风和畅, , , ,俯察品类之盛俯察品类之盛 。(王羲之。(王羲之兰亭集序兰亭集序) 舞榭歌台,舞榭歌台, 。(辛弃疾。(辛弃疾永遇乐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京口北固亭 怀古怀古) (4 4) , ,枯松倒挂倚绝壁。(李白枯松倒挂倚绝壁。(李白蜀道

5、难蜀道难)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张养浩。(张养浩山坡羊山坡羊 潼关怀古潼关怀古)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2009年第一次规定了要 求背诵的64篇和段。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规 定的50篇背诵篇目,普通高中14篇;在附录一 ,第26页。第一条就是孔子语录。 解读: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推荐的诵读篇目 :氓,劝学,逍遥游,师说 ,阿房宫赋,赤壁赋,离骚;李 白的蜀道难、杜甫的登高、白居易的 琵琶行、李商隐的锦瑟、李煜的虞 美人(春花秋月)、苏轼的念奴娇(大 江东去)、辛弃疾的永遇乐(千古江山) 。2.2.选考内容选考内容“ “文学类文本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文学类文本阅读”继

6、续开拓了题料选择的范围, 节选了当代著名女作家严歌苓中篇小说审丑 的片段,现实性强且具有一定的教益意义;与去 年的骆驼祥子选段相比,体裁没有变化,但 是选段较去年更为符合“小说”体裁的特点,足以 看出命题人虚心听取社会大众的意见和批评; 当然,命题的科学性上仍有待商榷,尤其是考查 点上出现了太多的“名词术语”: 全卷共六处,“诗歌鉴赏”考查了“先抑后扬”;“实 用类文本”考查了“比拟”、“比喻”; 本题就涉及了三处:“侧面描写”、“心理描写”、“ 一语双关(反讽)”: 20结合文意赏析两处划线部分。(4分) 1)侧面描写,通过写“不少人”脸上的表情来 表现曾老头的丑陋。在世俗人的眼光里,做人

7、体模特也是“丑”的。 2)心理描写,“坠”字形象地刻画了赵无定此 时的内心感受,表现出此时赵无定对老人的同 情和对小臭儿夫妻言行的反感。 22.“审丑”作为小说的标题,意蕴丰富。请结合 全文谈谈你的理解。(6分) 答案:1)标题一语双关(或反讽)。20072007年,散文年,散文灯火的温情灯火的温情 20082008年,散文年,散文歌德之勺歌德之勺 20092009年,散文年,散文记住回家的路记住回家的路 20102010年,小说年,小说骆驼祥子骆驼祥子 20112011年,小说年,小说审丑审丑 20122012年,小说?戏剧?散文?年,小说?戏剧?散文? 3年的试题尽可能的体现了考纲在文学类

8、文 本上的能力要求,题目不偏不怪,问题明确。 命题每年都能兼顾到文本的形式与内容, 多从结构、语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组 织命题,考查较为全面。 关于探究题: 2007年:22作者说人在孤绝的环境中,往往 容易采取酗酒、乞助和寻求怜悯等方式来解脱 自己。你怎样看等这种人生态度?假若你处在 这样的环境又会如何?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看 法。(5分) 2008年:22、本文在写作上有何突出特色?请 结合文本,谈谈它对你的写作有何启示。 2009年:22文章最后一段说:“你不妨对 一切可能性保持着开放的心态,因为那是 人生魅力的源泉,但同时你也要早一些在 世界之海上抛下自己的锚,找到最适合自 己的领

9、域。”请结合全文,谈谈这句话对你 的启发。 2010年:22. 你认为本文的主要人物是哪一 个?请结合文本说明理由。 2011年:22.“审丑”作为小说的标题,意蕴 丰富。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探究题主要表现为: 一是语文性更强、思辨味更浓; 二是与文本的结合更密切,更适宜于考查考生 的知识积累与探究能力; 三是更贴近文本的写作背景。尤其突出的是, 它引导学生放眼世界,关注中外优秀的文化遗 产,关注对经典作品的个性化和有创意阅读。 在问题的设置上,在考查考生分析、综合、判 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考生思考问题的深度 和广度,考查考生的探究能力。 3.“实用类文本阅读” “实用类文本阅读”则更

10、有所突破,选择了著名 学者赵鑫珊的科普文章没有天堂,从环保 的角度强调了我们对于地球的忧患意识。 2007年,新闻:梦碎雅典 2008年,传记:我所认识的梁漱溟 2009年,新闻:杨澜访谈录 2010年,新闻:“她只能活七小时” 2011年,科普:没有天堂 2012年,科普?报告?二者必有其一? 文学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的选择情况文学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的选择情况 比较比较 解读:解读: 1.1.选文的阅读难度,选文的阅读难度, 2.2.选文的阅读长度,选文的阅读长度, 3.3.考点分布情况,考点分布情况, 4.4.命题难度的相对对等,命题难度的相对对等, 5.5.探究题目问题,探究题目问题, 6

11、.6.考生选择文本的问题。考生选择文本的问题。 20092009年试卷年试卷662723662723份。文学类文本选择份。文学类文本选择 人数人数361528361528人,实用类文本人,实用类文本301195301195人。人。 六(一)六(一)11.8511.85分,六(二)分,六(二)10.1610.16分。分。 20102010年试卷年试卷612478612478份。文学类文本选择份。文学类文本选择 人数人数313422313422人,实用类文本人,实用类文本299056299056人。人。 六(一)六(一)9.589.58分,六(二)分,六(二)8.778.77分。分。 201120

12、11年试卷年试卷541466541466分。文学类文本选择分。文学类文本选择 人数人数260000260000人,实用类文本人,实用类文本280000280000人。人。 六(一)六(一)9.319.31分,六(二)分,六(二)11.3311.33分。分。4. 语言表达题 2008年,压缩,连贯,得体, 准确、鲜明、生动 2009年,压缩,仿写,图文转 换(漫画)不科学的说法 2010年,压缩,仿写,得体 2011年,连贯,图文转换(表 格),得体,准确、鲜明、生 动 “ “准确准确” ”是指表达意思、运用词语、选择句式和语气等方是指表达意思、运用词语、选择句式和语气等方 面完全符合表达的目的

13、。面完全符合表达的目的。 “ “鲜明鲜明” ”是指色彩(感情色彩、事物的形象色彩)分明,是指色彩(感情色彩、事物的形象色彩)分明, 观点明确而不含糊。观点明确而不含糊。 “ “生动生动” ”是指描绘或表达具体形象可感。是指描绘或表达具体形象可感。 “ “简明简明” ”即语言即语言“ “简要简要” ”、“ “明白明白” ”,使对方能够明白无误地,使对方能够明白无误地 理解,不会产生歧义。理解,不会产生歧义。 “ “连贯连贯” ”是指语言的表达,要注意句与句之间的组合与衔是指语言的表达,要注意句与句之间的组合与衔 接,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这接,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

14、自然。这 类考题主要是考查思维的条理性,检测学生的阅读理类考题主要是考查思维的条理性,检测学生的阅读理 解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和思维判断能力。解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和思维判断能力。 “ “得体得体” ”指能够根据交际的语境恰当地使用语言,即用语指能够根据交际的语境恰当地使用语言,即用语 能跟据表达的目的、对象、场合、方式的差异来调整能跟据表达的目的、对象、场合、方式的差异来调整 ,与语境保持和谐一致,分寸得当,体现语境和语体,与语境保持和谐一致,分寸得当,体现语境和语体 的要求。的要求。 命题示例:命题示例: (20112011年山东卷)年山东卷)18.18.假如你是广播电台假如你是广播电台少儿少儿 栏目的主持人栏目的主持人,请,请根据少儿听众的特点根据少儿听众的特点,重新重新 表述表述下面一段文字的划线部分。不得改变原意下面一段文字的划线部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