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必修模块)专题史与通史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7870792 上传时间:2018-07-05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109.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必修模块)专题史与通史教学的实践与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高三(必修模块)专题史与通史教学的实践与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高三(必修模块)专题史与通史教学的实践与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高三(必修模块)专题史与通史教学的实践与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高三(必修模块)专题史与通史教学的实践与思考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必修模块)专题史与通史教学的实践与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必修模块)专题史与通史教学的实践与思考(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高三(必修模块)专题史 与通史教学的实践与思考厦门市高三历史学科讲座:2010.8.131、“孙中山”:必修一:“辛亥革命”;必修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 展、近代社会习俗的变迁”;必修三:“三民主主义”; 选修:“孙中山”,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必修专题四第二、三课(民主、法治、祖国统一 大业),必修专题五和专题九第二课(外交),必修 专题三第二课(工作重点转移、改革开放),必修 专题四第三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选修4人物 评价(邓小平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等 历史()1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2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 折发展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

2、路4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5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 市场的形成和发展6罗斯福新政与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7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8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历史必修一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2. 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3.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4.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5.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6.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7. 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8.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9.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高考例题 2010年福建高考历史试题第38题: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GDP)是衡量一国( 或地区)经济增长水平的基本指标。阅读下列材

3、料 ,回答问题。 (2)分析影响B段中国与西欧人均GDP走势变化 的主要原因(不考虑人口因素)。(12分)【答案】中国:自然经济为主;君主专制统治强 化;重农抑商、闭关锁国政策;思想文化专制。西 欧:商品经济发展,工业革命与科技进步;资本主 义制度逐步确立;海外贸易、殖民扩张与掠夺;民 主思想发展。一、高三(必修模块)一轮复习:模块加专题(一)按模块重整教材,清晰勾勒历史发展脉络依据考纲,专题复习,循序渐进,奠定通史基础历史()1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 构与特点 2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 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的道路4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 变迁5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 张与资

4、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和发展6罗斯福新政与资本主义 运行机制的调节7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 验与教训8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趋势历史()1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 与特点 2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 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 展3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4罗斯福新政与资本主义运 行机制的调节5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 与教训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 道路7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 势8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 迁历史必修一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2. 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 的反抗斗争3.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4.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 与祖国统一5.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6. 古代希腊罗马的

5、政治 制度 7. 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 的确立与发展8.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9.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 多极化趋势历史必修一 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2、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3、欧美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确 立与发展 4、近代前期中国政治的变化( 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5、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建立、 探索与影响(从科学社会主义理 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6、现代中国政治文明的发展(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7、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 趋势必修一的“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分封制 宗法制

6、 (2)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皇帝制度的创立 专制 主义中央集权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 (3) 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中央和地方行政机构 监察 制度 选官制度 (4)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及其对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影响 明内阁制 清军机处 (5)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1、首先要从考试说明中“知道有什么” 。(二)依纲教学,把握主干必修三模块 思想史专题:中西方的思想发展史。包括中国传统文化 主流思想的演变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 、20世纪以来中 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中外科学技术史专题:包括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现代 中国的科学技术、近代以来世界科学技术。中外文

7、学、艺术史专题:包括中国古代、现代的文学艺 术、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中外思想家一览表 中国外国孔子 孟子 荀子 李贽 黄宗羲 顾炎武 王夫之 康有为 梁启超 孙中山 毛泽东 邓小平 柏拉图 苏格拉底 亚里士多德 马丁路德 加尔文 洛克 孟德斯鸠 伏尔泰 卢梭 康德 马 克思 恩格斯 列宁 重要学说、学派、理论体系简表中国外国儒家思想(含儒学、 汉代儒学、宋明理学等) “中学为体、西学为 用” 维新变法思想 孙中山 的三民主义 新文化运 动的民主与科学思潮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 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 思想希腊智者学派人文主义(思想、精神 ) 进化论马克思主义(科学社 会主义)(1)领悟内

8、容标准的表述方式。一般由行为动词和知识内容构成。行为动词表明了学生应达到的能力层次:识记层次:了解、知道、列举、简述、 讲述等。理解层次: 概述、认识、理解、说明 、阐明、归纳等。应用层次:分析、评价、比较、探讨、 讨论等。2、遵循课标的表述与要求1、识记层次:行为动词+具体历史史实 2、理解或应用层次:行为动词+抽象的历史认识 内容标准的基本表述方式: 例如:必修一专题4: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1)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阐述人民代表大会 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 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2)了解“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

9、,说明民主法制 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3)列举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主与法制 建设的主要成就,认识实行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4)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 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3、依据说明的内容与要求,对教材内 容进行大胆筛选。(三)关于“小专题通史”教学:必修一模块“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 (1)朝代顺序的整体性整合:先秦:王位世袭制、宗法制、分封制;先秦政治 的特点秦朝:“皇帝制” 三公九卿 郡县制及影响 汉:刺史、汉武帝时的“内外朝制”隋唐:三省六部制元朝:行省制度明清: 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君主专制制度加 强的影响总结:中国古代政

10、治制度的特点 (2)分类整合 地方行政制度的演进(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西周:分封制 秦朝:郡县制西汉:初年实行郡国并行制汉武帝时加强中央集权元朝:行省制度 中央行政制度的演变秦朝:“始皇帝” 三公九卿 ;隋唐:三省六部制;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 君权与相权的演变过程,趋势秦朝:中央设丞相; 汉承秦制,汉初丞相权力很大,汉武帝时形成“内朝”和“外朝” ,削弱丞相 权限隋唐:三省六部制 相权一分为三,相互牵制和监督,保证了君权独尊明朝;废丞相 权分六部演进趋势:君权逐渐加强 相权逐渐削弱 选官制度的演变。世官制 :先秦时期 方式:世袭察举制:秦汉至魏晋南北朝 方式:举荐科举制:隋唐至明清 方式:考试

11、(3)总结专题主干知识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分为:先秦的宗法制、分封制和秦朝至清朝的君主专制政体的 建立、演进、强化、特点、评价。得出规律、启示等(皇权、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宗法 观念已经深植于中华文化中,重视血缘亲情成为中华传统的重 要组织部分;专制政体易导致官僚主义、贪污腐败之风等)资本主义经济运动机制的发展历程:“1517世纪的重商主义1820世 纪初的自由主义(19世纪末垄断产生) 罗斯福新政开创国家全面干预经济(国家垄 断资本主义)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的新发展”。 二、(必修模块)第二轮复习:构建通 史体系科学、合理划分中外各个历史时期的基础上 ,整合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在

12、此 基础上,进而总结历史阶段特征。 (一)以阶段通史为主,整合三个模块的知识内容:1、科学合理地划分中外历史阶段:中国古代:先秦时期(约170万年公元前221年)中华文明的 起源和奠基时期秦汉(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中国古代文明的 发展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220907年)中国古代文明 走向繁荣五代辽宋夏金元(907年1368年)中国古代文明走 向成熟明清(1368年1840年)中国古代文明的转型(古希腊、罗马的文明)世界近现代:工业文明的前奏(1618世纪末)工业文明的确立和发展(18世纪末l9世纪中)工业文明的纵深发展(19世纪晚期20世纪初) 现代化转型期的震荡与调整(20世纪初

13、1945年)整体世界的扩展和信息时代(1945年至今)中国近现代:中国近代化的孕育(1840年19世纪60年代)中国近代化的启动(18601895)中国近代化的整体发展阶段(18951927)中国近代化的曲折前进阶段(19271949)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准备与启动(19491956)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曲折与延误 (19561976) 社会主义现代建设重振与辉煌(1978年改革开放后)2、按阶段整合三个必修模块,形成阶段通史体系:如:中国现代史3总结中外历史阶段的基本特征: 工业文明的前奏(1618世纪末)经济上:新航路开辟促进了世界各地区间的联系,引发了欧洲 的商业革命和早期殖民扩张,资本

14、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世界市场 雏形开始出现。政治上:英、美、法等国相继爆发政治革命,代议制民主政治 初步建立,资产阶级统治逐步确立,现代民主政治序幕就此拉开。国际关系上:西方殖民者开始进行,经过一系列殖民战争,英 国在18世纪下半叶确立海上霸主地位。欧洲资本主义发展是与对外 殖民扩张掠夺分不开的。思想文化上:文艺复兴进一步发展,宗教改革发动,近代科学 产生和发展,启蒙运动兴起,欧洲思想解放潮流在促使人文主义内 涵不断丰富、理性价值进一步彰显的同时,也解除了资本主义发展 的精神枷锁,为资本主义制度全面确立开辟了道路。中国近代化的曲折前进阶段(19271949)政治上:近代化的政治内容由实现资产阶

15、级民主共和转变为 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由于国家政权以蒋 介石独裁统治为核心,以及日本侵华、美国侵略等因素,严重 影响了民主制度的正常发展。中国共产党从“以俄为师”,逐 渐转向“走自己的路”,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最终 完成了反帝反封的民主革命任务。国共关系成为影响中国政 局演变的重要内容,二者关系经历了“合作对抗再合作 再对抗”的曲折历程。经济上:民族工业发展曲折。国民政府统治前期,是中国 经济领域近代化进程有所发展的十年。但官僚资本的形成和垄 断又在一定程度上排挤了民营工业的发展。抗战期间和解放 战争期间民族工业遭到摧残。新民主主义经济在根据地产生 并发展。思想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产生并 发展成熟,成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 (二)梳理主干知识专题通史:1、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时间、条件、概况、影响 )近代:夹缝产生、初步发展、短暂春天、萧条、短暂发展、沉 重打击、陷入困境现代:合理调整(19501952年)、社会主义改造(1953 1956年)2、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近代现代)萌芽、产生(14、15世纪)发展(15、16世纪,新航路的开 辟、早期殖民扩张)迅速发展(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自由主义经济思想)高速 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繁荣发展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 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