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高考应试题能力的提高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7870301 上传时间:2018-07-05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343.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谈谈高考应试题能力的提高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谈谈高考应试题能力的提高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谈谈高考应试题能力的提高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谈谈高考应试题能力的提高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谈谈高考应试题能力的提高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谈谈高考应试题能力的提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谈谈高考应试题能力的提高(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谈谈高考应试题能力的提高宁海县教育局教研室杨小国一、现实二、现状三、问题四、策略1、高考命题主要由大学教授把关的2、参加高考取得的成绩才是有效的3、高考试卷是由高考阅卷工作人员批改的二.现实二、现状(一)近年高考理综物理试题的现状1. 2009年由浙江自主命题2.第一届新课程改革后新高考3.理综物理分值为120分、化学100分、生物80分4. 题型:选择题有8题占48分,非选择题4大题占72分5.考点、分值、能力要求(以2008年为例)2008年考点分布知识块分布知识要点题号能力要求分值占物理分比例力学(62分) 平抛运动 14推理能力 60.05 0.52 牛顿运动定律应用15分析、判断能力

2、分析60.05 机械振动、机械波16推理能力推理60.05 天体运动、万有引力定律 17估算能力60.05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22(1 )实验分析能力60.05 匀加速直线运动 23分析能力数理能力140.12动量、冲量、功和能 24分析、综合能力180.15电学(40分) 楞次定律19分析、图象能力60.05 0.33 电表改装和测电池电动势22(2 )实验设计分析能力120.10带电粒子在电场、磁场中运动25分析综合、数理能力220.183热学(6分)估算地球大气体积19建模、估算能力60.050.05光学(6分)光的折射21分析、推理能力60.050.05原子物理(6分)原子核反应方程

3、18推理能力60.050.056.命题特点和得分情况特点:重点内容重点考,各块内容比例基本相同,力、电 占大头。 如力学中运动学、牛顿运动定律、万有引力定律(天体问题 )、机械波中振动和波动的图象、动量和能量问题;电学中有 关电磁感应计算、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运动,仍然重点考的 内容,实验题内容以电学实验和力学实验为主。 2007年非选择题部分平均得分统计22题23题24题25题总得分2007年7.310.324.884.6927.2 2008年8.557.337.954.4728.3(二)阅卷工作现状 人员的组成: 高校教师、高校博士生、研究生和中学教师 工作强度:量大(20多万份),时间紧

4、(6天 ) 工作压力:速度快,准确高 工作环境:天气热(三)阅卷 1.流程 2.评分标准 公布的标准:参考答案,无分步分值 阅卷教师的标准:参考答案和评分参考 具体操作标准:各小组具体的评分细则,或补充标准举例说明题目一(2005.24题)如图,质量为m1的物体A经 一轻质弹簧与下方地面上的质量为m2的物体B相连,弹 簧的劲度系数为k,A、B都处于静止状态。一条不可伸 长的轻绳绕过轻滑轮,一端连物体A,另一端连一轻挂 钩。开始时各段绳都处于伸直状态,A上方的一段绳沿 竖直方向。现在挂钩上挂一质量为m3的物体C并从静止 状态释放,已知它恰好能恰好能使B离开地面但不继续 上升。若将C换成另一个质量

5、为(m1m3)的物体D,仍 从上述初始位置由静止状态释放,则这次B刚离地时D的 速度的大小是多少?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2005.24)、(19分)评评分标标准-平均得分3.49 开始时时,A、B静止,设弹设弹 簧压缩压缩 量为为x1,有 挂C并释释放后,C向下运动动,A向上运动动,设设B刚刚 要离地时弹时弹 簧伸长长量为为x2 ,有B不再上升,表示此时时A和C的速度为为零,C已降到其最低点。由机 械能守恒,与初始状态态相比,弹弹簧弹弹性势势能的增加量为为C换换成D后,当B刚刚离地时弹时弹 簧势势能的增量与前一次相同,由能量关系得由式得由式得 (2005.24题)评分细则 一、式正确,有解题步

6、骤,并正确得19分 或 或可用 化为以上两式 二、写了式或用F1=m1g同时有F1=kx1得3分x1可以其他字母正确符号表示式用式处理若出现kx=mg(x1、m不明确)得3分只出现k(x1+x2)=(m1+m2)g若式中没有出现后面式中有出现各得3分 三、出现(5)式,得10分定出挂C后能量式,得5分其中E可由 , 或其他正确形式。x1+x2也可用x、h、l、s等表示E为增量正负符号不能写错式用式处理 “注”若与发生矛盾时,按高分式正确的给分。题目二( 2006. 25题)(20分) 有个演示实验,在上下面都是金属板的玻璃盒内,放了许多锡 箔纸揉成的小球,当上下板间加上电压后,小球就上下不停地

7、 跳动,现取以下简化模型进行定量研究。如图所示,电容量为C的平行板电容器的极反A和B水平放 置,相距为d,与电动势E、内阻可不计的电源相连。设两板之 间只有一个质量为m的导电小球,小球可视为质点。已知:若 小球与极板发生碰撞,则碰撞后小球的速度立即变为零,带电 状态也立即改变,改变后,小球所带电荷符号与该极板相同, 电量为极板电量的倍( 1)。不计带电小球对极板间匀 强电场的影响。重力加速度为g。(1)欲使小球能够不断地在两板间上下往返运动,电动势E 至少应大于多少?(2)设上述条件已满足,在较长的时间隔T内小球做了很多 次往返运动,求在T时间内小球往返运动的次数以及通过电源 的总电量。(20

8、06.25)、(20分)评分标准-平均得分5.0分(1)用Q表示极板电荷量的大小q,表示碰后小球电荷量的大小。要使小 球能不停地往返运动,小球所受的向上的电场力至少应大于重力,即其中 又有 由式得 (2)当小球带正电时,小球所受电场力与重力方向相同,向下做加速运 动。以1表示其加速,t1表示从A板到B板所用的时间,则有当小球带负电时,小球所受电场力与重力方向相反,向上做 加速运动。以2表示其加速度, t2表示从B板到A板所用的时间 ,则有 小球往返一次共用的时间为(t1+t2),故小球在T时间内往返的次 数 由以上有关各式得 小球往返一次通过电源的电量为2q,d T时间内通过电源的总 电量 1

9、1由10 11式可得(2006.25题)操作标准: (1)类 : 1、有运算过程 式正确给6分式用“”,有正确文字说明,给6分无正确文字说明,给4分用=有说明 给6分无说明:不给该式分式用“”“=”“”给2分 2、式U代,E代 ,F代 ,G代mg都正确如F电G,给2分F=qEd错 qdmg错 不给分F=qEd= c dmg 给2分 3、式合并给2分运算中有隐含得分算式,给相应分(2)类式完全正确,给11分1 正确 式 F+mg=ma (给2分)mg-q =ma (给2分)11式Q=2g(n1)正确给2分系数2用其它值均不正确 12式完全正确,给3分式出现t=(2008.23题)、(14分) 已

10、知O、A、B、C为同一直线上的四点,AB间的距离为, BC间的距离为。一物体自O点由静止出发,沿此直线做匀 速运动,依次经过A、B、C三点。已知物体通过AB段与BC 段所用时间相等。求O与A的距离。(2008.23)、(14分)评分标准-平均得分7.3 设物体的加速为,到达A点的速度为,通过AB段和BC段所 用的时间为t,则有 联立式得 设O与A的距离为,则有 联立式得(2008.23题)操作标准 一、类:答案正确,有正确过程得14分5分有正确过程=二、类:答案不正确 得9分3分3分3分三、类类:答案不正确得6分四、类:1、2、 写出1个2分3、 写出一个2分4、 5、 三、问题1.2009年

11、高考与2008年比较有什么变化? 2.如何复习备考? 3.理综考试各科答题顺序?时间如何分配? 4.平时考试如何与高考接轨? 5.考试心理如何调整? 6.如何发挥自己水平? 7.答题中要注意什么?等四.策略(一)备考策略 1、重基础知识教学,强理解能力培养 从近几年高考命题中可以看出,基础知识是能力考查 的重要载体。不管从内容,还是从题型上看,都没有出现“ 怪题,偏题和难题”。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还是要立足基础知 识的教学。尤其在第一轮复习中让学生理解清楚基本概念、 规律。加强各知识点的联系,以学科内的综合为主。以中等 难度的经典试题为主,编制例题、习题和复习题,重视翻新 陈题等变式训练和知识点重

12、组练习。重视理解,达到以不变 应万变。2、重视新课程理念,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传统的复习方法过分追求知识再现过程,忽视 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的训练,应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复 习过程来。以人为本,结合新课程理念,变被动复 习为主动复习,让他们重视知识的形式和发展过程 ,学会提出问题,学会探究和合作,形成良好复习 策略。复习中可以指导学生自己建立知识网络,思 考试题中的知识点、发展点、关联点。让学生主动 学习建立物理过程,物理情景的能力。3、重视实验教学,关注实验题重组 高考实验题常原于教材,且高于教材。教学 中应对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和方法重点复习清楚; 注重对仪器的扩展使用和常规实验的变式复习。同

13、时,学会灵活运用已学过的物理理论、实验方法和 实验仪器去处理新问题。实验变式复习是实验复习 主旋律。现行高考依托课本,注重基础,不回避陈题。充分体现 中学物理教学要重视基础知识,理解物理本质,同时突出 考查了获所新知识,提取有用的信息的学习能力。考查了 物理解题中的替换思想,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 ,说明如何提高学生的能力水平是高考复习的重中之重。 复习过程中,要善于培养学会从简单到复杂,特殊到一般 ,从具体到抽象等思维能力的培养,有目的、有计划培养 学生分析、综合能力,不断提高学生识图、用图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分析物理过程、分析物理信息和物 理情境,找出关键因素,建立物理模型

14、的能力。加强思维 训练,重视能力培养是学好物理的关键。4、加强思维训练,重视能力培养5、关注研究性学习 2009年高考是浙江省新课程改革实施后的第一 届毕业生参加的高考,研究性学习是新课程改革重 要标志,故关注研究性学习给我们高考复习带来新 的课题。(二)答题人为因素失分案例分析: 1、最后答案中漏写符号或数值 2、最后答案含有未知数 3、错写已知量的符号: 大小写 角度, 4、物理量的符号,相混 同一题中,用同一字母表示不同物理 如:E、电动势,电场强度、能量 5、书写不规范,如上下标问题,与2 6、习惯于写综合式,或连等式 7、只有答案,没有中间步骤和主要方程 8、用铅笔连接作图题,或用钢笔描时漏描线 9、字迹不清,太潦草,方程式排列不清,东一点,西一点答题原则 1.能得分要尽量拿满分 2.无思路,分析知识点,写上相关公式 3.不留空白 4.一般按顺序答题,注意时间,先易后难 5.懂得放弃规范答题:1、设好并写明未知量,画出受力图和 运动分析图像 2、写准物理量常用符号3、写出初态,过程,末态主要物 理方程,物理规律4、分步书写,不写连等式 最后的话: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信心,决心,恒心是成功的保障 胜利是属于有准备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