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3知识要点【浙科版】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7851874 上传时间:2018-07-05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4.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3知识要点【浙科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必修3知识要点【浙科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必修3知识要点【浙科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必修3知识要点【浙科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必修3知识要点【浙科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3知识要点【浙科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生物必修3知识要点1 第一章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1、在黑暗环境中,直立放置的胚芽鞘会直立 生长,如果去掉尖端则不生长,说明胚芽鞘 的生长与尖端有关;2 、 如果在尖端与尖端下面一段之间插入明 胶,会直立生长,如插入云母片则不生长, 把放过尖端的琼脂小块,放在去掉尖端的胚 芽鞘切面的一侧,胚芽鞘向对侧弯曲生长, 说明尖端产生的化学物质向下运输,这种化 学物质是由色氨酸合成的吲哚乙酸,即生长 素;3 、 单侧光照射直立放置的胚芽鞘会向光生 长,这是植物的向光性,如果尖端遮光,直 立生长,如果尖端下面一段遮光,向光生长,说明产生生长素和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是 胚芽鞘的尖端,发生弯曲的部位是胚芽鞘下

2、面的部分。4、尖端(分生组织)产生生长素与光无关。 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以主动转运的方式 运往下端(如胚芽鞘的尖端向下运输,顶芽 向侧芽运输),而不能反向进行,在进行极 性运输的同时,如果单侧光(重力)刺激胚 芽鞘的尖端,会使生长素从向光一侧向背光 一侧的横向运输,从而向光一侧生长素分布 多,细胞生长快,背光一侧生长素分布少, 细胞生长慢。5、对于植物同一器官而言,低浓度的生长素 促进生长,高浓度的生长素抑制生长。浓度的高低是以生长素的最适浓度划分的,低于 最适浓度为 “低浓度” ,高于最适浓度为“高浓度”。在低浓度范围内,浓度越高,促进 生长的效果越明显;在高浓度范围内,浓度越高,对生长的

3、抑制作用越大。同一株植物 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不同。6、激素的特点:量微而生理作用显著; 其作用缓慢而持久。激素包括植物激素和动 物激素。植物激素:植物体内合成的、从产 生部位运到作用部位,并对植物体的生命活 动产生显著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7、顶端优势: 植物的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受 到抑制的现象。由于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 运输,大量地积累在侧芽部位,使这里的生长素浓度过高,从而使侧芽的生长受到抑制 的缘故。解出方法为:摘掉顶芽。顶端优势的原理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应用的实例是棉花 摘心。8、无籽番茄(黄瓜、辣椒等):在没有受粉 的番茄(黄瓜、辣椒等)雌蕊柱头上涂上一 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可获

4、得无籽果实。要想 没有授粉,就必须在花蕾期进行,因番茄的 花是两性花,会自花传粉,所以还必须去掉 雄蕊,来阻止传粉和受精的发生。无籽番茄 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仍为2N(没有变化)。9、植物的一生, 是受到多种激素的平衡协调 作用控制植物生长发育,赤霉素促进种子萌 发,脱落酸抑制种子萌发;乙烯促进果实成熟,不会促进果实发育;生长素促进发育, 促进细胞生长;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分裂分化。第二章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1、内环境就是细胞外液,主要由血浆、组织液、淋巴组成,多细胞动物的细胞通过内环境,借助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和排泄系统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2、通过调节使内环境相对稳定是细胞正常生存

5、的必要条件。以神经调节为主,体液调节为辅,两者共同协调,共同调节生物体的生命活动。3、神经调节反应速度迅速、准确,作用范围比较局限,作用时间短暂;体液调节反应速度比较缓慢,作用范围比较广泛,作用时间比较长。4、 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神经元包含胞体、树突、轴突,轴突又称神经纤维。神经元受刺激后会产生并传导神经冲动,神经冲动就是动作电位。5、静息状态的膜电位是外正内负(由于K+扩散到膜外多于Na+扩散到膜内) ,受刺激时兴奋区域的膜电位是外负内正(由于 Na+大量内流),此时兴奋区域与未兴奋区域形成局部电流,膜内电流:兴奋区未兴奋区。神经纤维某点受刺激时产生的冲动会双向传导。6、突触: 把

6、一个神经元和另一个神经元接触高中生物必修3知识要点2 的部位,突触是由突触前膜(轴突末端突触小体的膜)、突触间隙(突触前膜与突触后膜之间的间隙)和突触后膜(与突触前膜相对应的胞体膜或树突膜)三部分构成。7、当兴奋通过轴突传导到突触前膜时,释放出递质(乙酰胆碱)到突触间隙内,递质与突触后膜的特殊受体结合,改变了突触后膜的通透性,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了兴奋或抑制,这样由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只能是单方向的。8、神经活动的基本形式是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元反射中枢传出神经元效应器)。9、 大脑皮层的白洛嘉区损伤,可以理解语言,但不能说、写;韦尼克区损伤,可以说,但

7、不能理解语言。躯体运动中枢和躯体感觉中枢与躯体各部分的关系是倒置的。10 、体液调节是指某些化学物质(如激素、二氧化碳等)通过体液的传送,对人和高等动物的生理活动所进行的调节。11 、激素只能由内分泌细胞分泌,而所有活细胞都能合成酶。12 、下丘脑是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下丘脑 (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代谢加强促进发育、促进骨骼成熟、促进神经系统发育。甲状腺激素增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使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减少甲状腺激素维持正常(反馈调节)13 、胰高血糖素(胰岛 细胞产生)能促进糖元的分解,促进非糖物质转化为血糖,使血糖含

8、量升高。14 、胰岛素(胰岛细胞产生)是蛋白质,通过促进血糖合成为糖元,加速血糖分解,促进血糖转化为非糖物质,抑制糖元分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含量降低。15 、血糖浓度升高促进胰岛素分泌,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血糖浓度降低和胰岛素升高促进胰高血糖素分泌。16 、协同作用:不同激素对同一生理效应都 发挥作用,从而达到增强效应的结果。如: 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17 、拮抗作用:不同激素对某一生理效应发 挥相反的作用。如:胰高血糖素(胰岛 细 胞产生)是升高血糖含量,胰岛素(胰岛 细胞产生)的作用是降低血糖含量。 18、垂体能产生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 促性腺激素等激素。19 、

9、人体主要激素的作用:生长激素 - 促进 生长,主要是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和骨的生长;促激素 - 促进相关腺体的生长发育,调节相 关腺体激素的合成与分泌;甲状腺激素- 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尤其对中枢神经系统的 发育和功能具有重要影响,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20 、分泌异常症: A、生长激素:幼年分泌不 足引起侏儒症、幼年分泌过多引起巨人症。B、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引起甲亢,幼年分 泌不足引起呆小症。21 、运动区:存在大脑皮层的中央前回;体 觉区:大脑皮层的中央后回。22 、 正 常 人 血 糖 含 量 一 般 维 持 在80-120mg/100ML范围内; 23 、糖尿病:胰岛素分泌不足造成的疾病

10、, 由于糖的利用发生障碍,病人消瘦、虚弱无 力,有多尿、 多饮、多食的“三多一少”(体重减轻)症状。24 、低血糖病:长期饥饿血糖含量降低到 mg/dL , 会出现头昏、 心慌、出冷汗、 面色苍白、四肢无力等低血糖早期症状,喝 一杯浓糖水;低于45mg/dL时出现惊厥、昏 迷等晚期症状,因为脑组织供能不足必须静 脉输入葡萄糖溶液。25 、人的体温调节是通过产热和散热的平衡 来维持的。 第三章免疫系统和免疫功能1、免疫是指身体对抗病原体引起的疾病的能力。人体对抗病原体的第一道防线是体表屏障,包括皮肤表皮的物理屏障和体表粘膜的化学防御。人体对抗病原体的第二道防线是高中生物必修3知识要点3 内环境的

11、白细胞的吞噬作用及血浆蛋白破坏病原体,脓液(死的白细胞、活的白细胞、死细菌、坏死的组织、坏死的细胞)的出现表示正在克服感染。第一、二道防线是非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是特异性免疫,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2、抗原是指可使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的“非已”物质。人体细胞膜上都有一种特异的糖蛋白分子, 即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 ),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后,在其细胞表面出现抗原 -MHC 复合体。3、骨髓中的淋巴干细胞分化成T 淋巴细胞(胸腺中发育)和(骨髓中发育)B 淋巴细胞。4、成熟的T 淋巴细胞对自身细胞膜上的MHC 不反应,当受特定的抗原-MHC 复合体刺激,就会分裂分化为效应T 细胞和记忆T细

12、胞,活化的辅助性T 淋巴细胞可分泌多种蛋白质,促进淋巴细胞的增殖与分化,活化的细胞毒T淋巴细胞专一性识别有抗原-MHC复合体的细胞并消灭。这种T 淋巴细胞的免疫称为细胞免疫 。(自己绘出图解)5、成熟的 B 淋巴细胞膜上的抗体分子(免疫球蛋白)遇到相应的抗原,在受活化的辅助性 T 淋巴细胞分泌的白细胞介素-2 的作用下,分裂分化成效应B 细胞(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效应B 细胞产生和分泌专一性的大量抗体,抗体与细胞外的病原体和毒素结合,使病毒失去感染能力,使细菌毒素中和,使一些抗原凝聚。这种B 淋巴细胞的免疫称为体液免疫 。(自己绘出图解)6、 免疫功能异常反应包括免疫系统的过度反应(致敏原引

13、起的过敏反应或变态反应)和免疫系统功能减退(艾滋病)。7、艾滋病( AIDS )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感染HIV 引起的, HIV 由于大量破坏人的辅助性T 淋巴细胞而严重削弱免疫功能。艾滋病通过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不会通过空气、昆虫、一般接触传播。第四、五、六、七章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1、种群是指在一定空间和时间内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2、种群特征有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年龄结构(有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性别比例等,种群密度是种群的重要特征。3、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年龄结构是预测种群数量动态变化的主要依据。4、动物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采用标志重

14、捕法,其公式为种群数量N= (标志个体数X 重捕个体数) /重捕标志数。5、在资源无限、 空间无限和不受其他生物制约的理想条件下种群呈指数增长(“J”型增长),特点是连续增长。7、在资源有限、 空间有限和受其他生物制约的条件下种群呈逻辑斯谛增长( “S” 型增长),特点是起始加速增长,K/2 时增长最快 ,此后增长减速,到K 是停止增长。8、K 是环境容纳量是指在长时期内环境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9、调节种群数量的外源性因素主要是气候和食物(竞争、寄生、捕食),内源性因素主要是领域行为和内分泌调节。10 、养殖业中在种群数量发展到K/2 时进行猎杀或者捕捞,因为此时种群增长率大,繁殖速度快;

15、而对于害虫来说一定要在增长率增大前捕杀。 11、群落是指生活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相互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各种生物种群 的总和。12 、物种丰度是指群落的物种组成。 13 、优势种主要识别特征是个体数量多,竞 争占优势,资源优先占有,持久不变有优势。14 、群落的垂直结构是指生物群落在垂直方 向上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水平结构是指在 水平方向上的分区段现象,时间结构是指群高中生物必修3知识要点4 落的组成、外貌随时间而发生有规律的变化。15 、生态位是指物种利用群落各种资源的幅 度及该物种与群落中其他物种相互关系的总 和,表示物种在群落中地位、作用和重要性。16 、竞争排除原理是指当两个物种利

16、用同一 资源时就会发生生态位重叠。当两个物种的 生态位完全重叠时,竞争优势大的物种就会 把另一物种完全排除掉。17 、在群落的发展变化过程中,一些物种的种群消失了,另一些物种的种群随之而兴起,最后,这个群落会达到一个稳定阶段。像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就叫做群落演替。18 、原生演替和次生演替。在一个起初没有生命的地方(从来没有生物定居过的湖底、裸岩和沙丘)开始发生的演替,叫做原生演替(经历时间长)。在原来有生物群落存在,后来由于各种原因(火灾、洪水、人为破坏)使原有群落消亡或受到严重破坏的地方开始的演替,叫做 次生演替 (因为基质和环境好,经历时间短)。19 、群落演替所达到动态的平衡状态称为顶级群落,在不受外力干扰的情况下,会保持原状,顶极群落主要是由平均温度和年降雨量所决定的。20、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内,在各种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而相互作用的一个自然系统。21 、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包括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