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答题方法(读图题)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7840338 上传时间:2018-07-05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1.3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历史答题方法(读图题)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中考历史答题方法(读图题)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中考历史答题方法(读图题)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中考历史答题方法(读图题)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中考历史答题方法(读图题)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历史答题方法(读图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历史答题方法(读图题)(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一、“识图题”考查形式 1历史照片,如文物、遗址图等都是纪实 照片,比较客观地反映了历史活动所造成 的结果。解答题时,要从图片(包括图片 的标题、内容、出处)最大程度获取有效 信息,将所得信息融入课本相关知识,并 综合题干的要求分析判断选项,从而得出 正确答案。 例1、如图所示 是民国九年的一 则报纸 广告。作 为直接证据,它 可以用于研究A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B实业救国的思 潮C工人阶级的诞生 D民族资本主义 的产生 【解析】图片中的文字是图片的点晴之笔,是准 确理解图片的窗口的切入点,审题时 一定要特别加 以关注。从材料中“振兴”“国货”等字眼不难看 出,这一广告可用于实业救国的研究。A、

2、C两项没 有相关信息,D项与题干规定的时间不符,故正确 答案为B。例2、下图是明清古建筑上的一副牌匾,与它 有关联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是A.分封制 B.宗法制 C.三省六部制 D.内阁制例3、下图是北京某街道,路牌外文是“RUE HART”,RUE是街道的意思,HART指担任近 代中国海关总税务司的英国人赫德.此路牌设 立的时间应该是( ) A.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 B.洋务运动时期 C.八国联军占领时期 D.北洋政府统治时期 2.方寸邮票虽小,却是人类社会浩瀚历史长 河中某个时刻的定格。它们见证了实实在 在曾经发生过得一切,成为收藏家和历史 学家爱不释手的珍品。由于它隐含丰富的 信息,也被命题专

3、家的青睐。邮票主要由 铭记、面值、图案、邮戳邮等要素,解题 时,我们要充分利用并从中获取有效信息 。 例4、小明是一位集邮爱好者,下面是他收集的两枚邮 票,关于两枚邮票所纪念的人物和事件之间关系的表 述,正确的是 A二者之间没有任何关系 B前者直接领导了该事件 C前者的理论直接指导了该事件 D后者丰富了前者的理论 【解析】该题以邮票为切入点考察共产主义运动史中的 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之间的关系。观察图片可知:图 一是马克思;图二是巴黎公社。就两者之间的关系而 言,巴黎公社虽然不是马克思领导的,思想理论也不 是马克思主义,但从理论上丰富和完善了马克思主义 。 正确答案是D。 3. 历史地图表示人类

4、历史活动特定的空间 和进程,揭示不同时期处于变化中的地理 环境及在此环境中人们的活动,是对历史 现象某种程度上的动态反映。主要有疆域 地、形势图、路线图和分布图。例5、上图所示的是 A.秦朝的疆域 B.宋朝的疆域 C.元朝的疆域 D.明朝的疆域 图8是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使 用的一幅地图。据图中阴影部分 判断,他的研究课题是 A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 B七七事变前日本占领区域的 变化 C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 D三大战役后解放区的扩大 【解析】解答这类选择题一定 要准确提炼出图表中的信息,弄 清表格地图的用意及其所包含的 隐性知识。本题比较容易混淆的 是A项和B项,工农武装割据时 期,中共的农村革

5、命根据地主要 集中在江南地区。而从图中阴影 部分遍及大部分中、东部地区, 这符合中共抗日根据地的分布情 况,正确答案为C。 4统计图表反映历史现象的数量属性,其 优点是清楚、简洁地替代了语言表达。解 题的关键是把握数据变化的趋势和规律。 正确的做法:第一,将所有数据串联起来 进行整体的、宏观的观察。第二,发现和 利用材料中的时间信息,明确历史事件时 代背景。第三,结合题目要求和学习内容 ,确定正确选项。“图表”型题目 一、“审”:审表、审注、审设问 首先要注意看图表的标题,一 般来说标题直接反映了图表的 内容;二、“比”:即对图片中的内容或横向或纵向比较。从表格中总结出数据 的基本趋势(如递增

6、、递减还是呈什么曲线发展),并运 用所学知识把关键点所反映的历史时期、阶段特征、重大 事件等与变化发展趋势相映证。 (1)横向比。把同一横栏的数字作比较。 (2)纵向比。把同一纵向栏目的数字进行比较,看比较出 来的数字有何变化。 (3)综合比。就是把横向比和纵向比的数字综合起来比较 、考虑,概括出整个图表所反映出来的中心内容。 最后,还要注意到图表下面的注释。 例6、读下图,英国国际经济地位变化的主要原 因是 A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 B君主立宪制在 英国的确立 C对外推行“炮舰政策” D工业革命的完成【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 对17501865年英国国际地 位的认识。柱形图表形象直 观。审题时,

7、一要注意问题 指向、时间界限;二要认真 比较,注意不同年份英国的 国际地位的变化。第三,要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正确答案是D。 例7、下图1至图3按时间顺序反映某一时段中国工业经 济成份的变化情况(以工业总产值为100,不包括手工 业),判断其反映的时段是 A19271949年 B19501956年 C19561978年 D19791999年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表格中数据的分析能力。从三个 图表中可以看出社会主义工业和国家资本主义工业呈增长趋势 ,资本主义工业呈下降趋势直到消失,这说明的是建国后我国 进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正确答案为B。例8、下列是英、美、日三国对华贸易比重变 化表,

8、表中反映出一战期间和战后初期 日美英是侵华的主要国家 中国对外贸易显著增长 美日在华争夺十分激烈 中国对外贸易处于入超状态 A B C D 下图是二战后日本经济发展总量柱状图, 导致这一状况的原因有 美国的扶植 战后政治民主化改革科技教育的发展 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的刺激 A B C DA 5历史漫画以幽默夸张的笔法描绘历史现 象或事件,并赋之以深刻的寓意,揭示历 史现象或事件的本质特征。解题时要从漫 画的视角对某段历史的政治观念、社会现 象等作深刻的思考,并从中能悟出社会进 步与发展的脉络。读懂漫画所表达的深刻 寓意是解题的关键。 “漫画”型题目 解题方法:要找准漫画与知识的链接点,必须做好“

9、三看”。 (1)看标题。标题对揭示漫画的寓意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标题对 理解漫画寓意也起导向和引领功能,特别是对一幅漫画可能表达 多种意思的,更是有着提示和画龙点睛的功效。 看标题,往往能粗略地觉察到此漫画与教材上什么知识点相关联 。 (2)看文字。漫画中的语言往往言简意赅,一字千金,它对正确领 会漫画寓意很有帮助作用,它一般以画中人或物的对话表现出来 ,字数简约,但意味深长。对画中的语言文字,要用心琢磨,细 心品味。 (3)看画面。漫画常用的手法是夸张,漫画的夸张之处即是漫画的 弦外之音,往往也是漫画的真正寓意所在。所以,在观察漫画时 ,要认真观看漫画的画面,特别是看漫画的夸张之处。图片类中

10、的漫画类:例9、这幅漫画深刻揭示了哪一次侵略战争后的中国社会状况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狐朋狗友 二战“轴 心国”德 意日明治天皇 沙皇尼古拉二世 武器-与日 俄战争有关和平鸽、伪装:冷战主题 1898年法国 漫画,西方 列强瓜分中 国。围在“中 国大饼”边的 ,分别为英 国维多利亚 女王、德皇 威廉二世、 俄国沙皇尼 古拉二世、 法国女郎、 日本武士。 列强瓜分中国日本是亚洲的恩人 绞死希特勒 三面国旗, 代表美国、 英国、苏联右图是1942年的一幅战争宣传海报,题名绞死希特 勒。图中三只手代表着当时对德作战的主要三个国 家,这三国是A.美国

11、、英国、法国B.英国、法国、苏联C.美国、英国、苏联D.美国、法国、苏联二、“识图”题考查方式 一、单纯知识记忆型 这种图画往往直接来自课本,所涉及的内 容也是来自书本,单纯的考对书本的熟悉 程度。这样的问题只要知识点记忆清楚, 就很容易做出答案。 二、教材知识延伸型:这种命题的图片一部分来 源于教材,也有一部分图片来源于其他资料,但 和教材上的图片有神似之处,所以让学生感到并 不陌生。但所涉及的试题内容却都是对课本知识 的间接考查。有这样一道题设计就很巧妙:问: (1)下列哪一事件,标志着新中国建立了社会主 义制度: (2)B图反映是哪一个时期的成就?你能归纳出 这一时期建设成就的特点吗?

12、这题就很典型,它就是利用图片来间接的 考查学生是否清楚社会主义建立的标志, 同时这几幅图片都有一定的迷惑性。第二 个问题的第二问就是对教材的延伸,因为 教材并未直接阐述,就需要对图片提炼归 纳。 三、史政热点结合型:以历史图片为载体 ,切入当前的热点问题。它不但考查学生 对当前社会所发生的重大问题的关注程度 ,也隐性的体现出历史学科 “以史鉴今”的功 能。这样的问题具有很强的可研究性和开 放性。如:勃兰特在华沙犹太殉难者纪念碑前跪拜 小泉纯一郎参拜靖国神社 问:(1)2012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也是抗 日战争胜利多少周年?试析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 人民做出了怎样的贡献? (2)德国总理在被纳粹

13、迫害的受难者的墓前跪下 了,他因之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而日本靖国 神社的招魂幡却高高飘扬。同是法西斯国家,在 二战后半个多世纪的今天,德国和日本为什么有 如此大的反差? 这道题是以当前敏感的中日关系为现实背景进行 命题。题目形式较为直观,但命题的含义却很深 邃。这样的题有一定的时间跨度,也有一定的深 度,回答这道题就需要学生有较强的政治敏感性 和综合概括能力。 三、解题思路: (单图类) 一看 + 二 结 = 三作答 (多图类) 一看 + 二 结+ 三 通 = 四 作 答 看:看问题、与图相关的文字注释和图的 表面信息获取直接信息点。 结:把所获信息与所学课本的基本史实相 结合,揭示图片的

14、暗含(本质)信息。 通: 探究多幅图片之间的联系,并揭示深层 信息。 答:据问题选择所需信息作答。(1)从以上四则材料中我们可以分别获得什么信息? (2)综合上述材料,说明中国近代前期的思想解放运动是围绕 什么问题展开的,并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历程. 解析:一看:由图一知魏源与海国图志 图二知康有为与孔子改制考 图三知孙中山与其思想 图四知陈独秀与青年杂志 二结: 由图一结合课本知识可知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 的地主阶级的抵抗派面对西方的侵略提出了“师夷 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由图二结合课本可知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 资产阶级维新派面对西方的侵略提出了维新变法, 实行君主立宪制的主张; 由图三可知

15、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面 对西方的侵略提出了民主共和国的方案; 由图四可知以陈独秀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发起了新文化运动。 三通:由看、结综合可知中国近代前期的 思想解放运动是伴随着资本主义列强侵略 日益加深,民族危机日益严重而逐渐深化 和发展的,围绕的主题是挽救民族危机, 向西方学习。 并经历了器物技艺社会制度文化 心理三个层次的依次递进(此回答亦可,经 历了经济政治文化的逐渐递进惑 器物制度思想文化)的过程。 四作答: 由一看、二结、三通综合可知答 案(1)见二结,(2)见三通。 交通工具的演变,记录着 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请 根据下列交通工具演变图 组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近代史上交通工 具所使用动力的演变过程 。 (2)分析相应交通工具发 展变化的原因。 (3)交通工具的发展变化 对世界历史发展产生了哪 些方面的影响。马车 蒸汽机车 本茨的三轮汽车帆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