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必考古诗词2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7838899 上传时间:2018-07-05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76.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必考古诗词2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小学语文必考古诗词2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小学语文必考古诗词2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小学语文必考古诗词2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小学语文必考古诗词2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必考古诗词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必考古诗词2(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敕勒歌 北朝民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 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1、 敕勒是我国北方少数民族的名称,顾名思 义就是歌颂北方敕勒族游牧生活的美好。2、相关考题 (1)敕勒歌是一首 _朝时的民歌。(北) (2)穹庐是指 _(蒙古包) (3) “ 风吹草低见牛羊 ” 中的“ 见” 读_ (现)2江南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 鱼 戏莲叶北。1、 这是一首汉代乐府诗, 乐府是汉武帝年间 设置的一种掌管音乐的机构(有点像现在的 娱乐公司),负责搜集民歌,乐谱,训练音 乐人才(歌手)。所以由乐府搜集而流传下 来的诗歌就是

2、乐府诗了。2、相关考题 (1)江南题目中的 “ 江” 是指_(长江) (2)汉乐府的意思是 _(汉朝掌管音乐的 机构) (3)诗歌通过对莲和鱼的描写,表现了_ 的快乐心情。(采莲人) (4) “ 鱼戏莲叶间 ” 这句诗运用了 _的修辞 方法。3 咏鹅 唐 骆宾王鹅、鹅、鹅,曲 项 向 天 歌。 白 毛 浮 绿 水,红 掌 拨 清 波。1、这首诗的作者是骆宾王很多孩子都知道, 但是知道他是初唐四杰之一的就很少了。骆 宾王与王勃、杨炯、卢照邻三人一起被合称 为“ 初唐四杰 ”2、理解这首诗应该注意的几点:色彩:白毛、绿 水、红掌动作:向、歌、浮、拨。4 风 唐 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

3、浪,入竹万 竿斜。1、这首诗每句都在写风,主题也是咏风。说风能 使晚秋的叶子落下, 能催开二月的鲜花, 能掀起千 尺巨浪,能把翠竹吹得歪歪斜斜。 实际上这首短小 的诗告诉了我们一个写作的简单规律:所写内容一 定是扣题详写的, 从不同的几个方面。 有时间的话 可以让孩子尝试自己写写风。2、相关考题 (1) “ 三秋” 的意思是 _(深秋) (2) “ 解” 的意思是 _(能够) (3)填上一个表示数字的词语。 解落_秋叶,能开 _月花。 过江_尺浪,入竹 _竿斜。5 山村 宋 邵雍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 枝花。这是一首经典的少儿启蒙诗, 但在给四年级孩子授 课的过程当中仍然

4、有学生不知道这首诗,尤其是对 于作者的一些情况的不了解, 下面整理一些供大家 参考。1、作者简介:邵雍( 10111077),字尧夫,又 称安乐先生、百源先生,谥康节,后世称邵康节, 北宋五子之一,北宋理学家。2、与邵雍相关 (1)“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一生之 计在于勤 ” 出自邵雍(2)邵雍一声淡泊名利, 以教书为生。 当时 的司马光,程颢,程颐等都非常敬重他。还 凑钱给邵雍买了一套房子。取名为“ 安乐窝 ” 这也是他号安乐先生的由来。 (3)邵雍精通易学。说白了就是很会算命。 (4) 邵雍最适合读的一首作品就是这首山 村6 咏柳 唐 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

5、 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1、关于作者:贺知章 字季真,号四明狂客, 主要擅长写绝句。另外一首回乡偶书也 广为流传。2、这首咏柳是一首咏物的诗, 通过对于 柳树的描写,赞美了春天给大地带来的勃勃 生机。3、相关考题 (1)本诗中妆的意思是 _(打扮),丝绦 _(用丝编成的绳带) (2)本诗中运用了(拟人,比喻,设问)的 修辞方法。 (3)诗人把(春风)比作一把剪刀,形象, 富有美感。又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7 古朗月行 唐 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 在青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白兔 捣药成,问言与谁餐?1、古朗月行:朗月行是一个乐府古题。 李白用了这个题目所以叫

6、“ 古朗月行 ” ,但李 白并没有袭旧,而是自成以风格。尤其是前 四句,通过简单的文字写出了儿童对于月亮 懵懂的认识。2、李白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这首 诗同样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神话传说的巧妙结合,表 现了一个神奇而又合乎情理的艺术意境。3、相关考题 (1) “ 又疑瑶台镜 ” 中的“ 疑” 和“ 疑是地上霜 ” 的 “ 疑” 都是(怀疑)的意思,这两句诗分别出自李白 写的(古朗月行)和(静夜思) (2)李白的这首小诗写得是他小时候对月亮的看 法,诗人把月亮比作(白玉盘)和(瑶台镜),十 分幼稚而可爱,语言质朴,比喻有趣。 (3)诗中(又疑瑶台镜)这一句借助神话传说, 表现了李白诗歌的

7、浪漫主义特点。8 锄禾 唐 李绅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 苦。1、这首诗又叫 悯农,作者唐代诗人李绅。 悯 农共两首,这是其一。诗的重点是写农民的辛苦, 并告诫人们要爱惜粮食。2、相关考题 (1)这首诗当中的名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 苦)告诫人们要(珍惜粮食,不要浪费)。 (2)诗的开头描写了烈日当头(农民)的辛苦, 提醒人们(珍惜农民的劳动成果) ,诗歌表达了对 农民(敬重与同情) ,著名诗人范仲淹 江上渔者 中也有两句诗写出了劳动人民的饥苦,这两句诗是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3)请说说你读 完这首诗的感受。9 赠汪伦 唐 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

8、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 尺,不及汪伦送我情。1、题目顾名思义就是送给汪伦的诗,汪伦是李白 的朋友。本诗以潭水之深比喻两人情谊之深。前两 句叙事,后两句抒情。真正做到了“景真情切 “ 2、相关考题。 (1)这是一首(送别)诗,是(汪伦 )送 别(李白 ) (2)李白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 的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3)本诗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形象 的写出了两人之间的深厚友谊。10 悯农其二 唐 李绅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 夫犹饿死。1、译文:春天中下一粒种子, 秋季能收万颗 粮食,全国都没有闲置的土地,但仍然有农 民饿死。很多学生,直译这首诗是没有问题 的。但农民为什

9、么会有这样的遭遇呢?既然 收了那么多粮食,为什么还会有农民饿死 呢?这实际上是封建社会的剥削制度造成的 悲剧。2、相关考题 (1)悯农二比悯农一更加深刻,对 农民的辛劳及悲惨命运做了真实的描写,你 有什么感想请说一说。 (2)诗中第(1)句写春种,第( 2)句写秋 收。春华秋实概括了 (农民)生产粮食的(辛 苦)。 “ 一粒粟 ” 和“ 万颗子 ” 形成鲜明对比, 表现了农民劳动(创造的巨大财富)。11 登鹳雀楼 唐 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 上一层楼。1、作者:王之涣字季凌。是盛唐时期著名 的诗人。2、重点词语解释:(1)鹳雀楼:是在现在山西省永济市西南,因为 经常有一种

10、叫鹳雀的鸟在上面栖息而得名。 (2)依:傍着尽:消失穷:达到极点更:再。3、相关考题 (1)前两句诗是诗人所 _(见),短短的十个 字,现在看来,也如身临其境,如见其景,后两句 是诗人所(想),要想看到最远方,就得登上更高 一层楼。 (2)(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两句诗现在 被人用来鼓励别人积极向上、 不断努力。请你写出 其他的激励人们的诗句 (比如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 伤悲等)12 画鸡 明 唐寅头上红冠不用裁, 满身雪白走将来。 生平不敢轻言 语,一叫千门万户开。1、作者:唐寅,字伯虎。是明朝很有名的画家、 书法家和诗人 。2、直译:它的头上鲜红如红花怒放的帽子不用栽 培是天生就有的,

11、它是白鸡所以满身雪白走过来。 一生中它从来不敢随便说话, 一旦喊起来千门万户 就随着打开了。3、这首诗前两句状物明确,按照从局部到整体的 顺序,生动的刻画出了大公鸡的威严姿态。后两句 又道出了深刻的道理, 说出了公鸡的威严, 同时也 是在暗喻自己。13 绝句 唐 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 雪,门泊东吴万里船。1、作者:杜甫。字子美 ,号少陵野老 。是伟大的 现实主义诗人。人称 “ 诗圣“,他的诗被称为 “ 诗 史“。2、 这首诗主要写的是作者居住的环境四周美 丽的景色。碧绿的柳树上,黄莺在歌唱,晴 空万里的蓝天,一行白鹭在飞翔。从窗口可 以看见西山的白雪,门外沿江停

12、着来自万里 以外的船只。这首诗由近及远,描写有动有 静,动静结合,描绘出了一副非常优美的图 画。3、 相关考题 (1)大李杜指的是(李白)和(杜甫), 小李杜指的是(李商隐)和( 杜牧) (2)诗人杜甫生于开元盛世及安史之乱时, 历尽艰难,他的诗记载了这一时期的历史现 实,所以被后人称为(诗史) (3) 这首诗描绘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请另 外写出两句描写该季节景色的诗。14 春夜喜雨 唐 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 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 红湿处,花重锦官城。1、这首诗描绘的是春夜雨景。 “好雨“同时也 说出了作为一个 “好人“应该具有的高尚品 格。2、相关考题

13、 (1)读音。好( hao 三声 )雨,潜( qian 二声 )入夜,花重(zhong四声)锦官城 (2)这首诗是描写春夜(雨景)的,诗人 按照(盼 )雨,(听 )雨,(看)雨的思路, 赞美了(春雨 )的及时。 (3)“好雨知时节 “这句运用了(拟人)的 修辞方法。15 凉州词 唐 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 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1、直译:远远奔流而来的黄河, 好像与白云 连在一起,玉门关孤零零地耸峙在高山之中,显得孤峭冷寂。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 埋怨春光迟迟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 啊!2、凉州词:又名凉州歌。为当时流行的一种 曲子(凉州词)配的唱词

14、。3、相关考题 (1)辨音:黄河远上白云间((ji n) 京口瓜洲一水间( (jin) (2)判断对错: 仞是古代长度单位,七米或八米为一仞。(X) 诗中杨柳指的是折杨柳这首曲子。(V )16 山行 唐 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 晚,霜叶红于二月花。1、作者: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主要擅长写七言 绝句。与当时另外一位著名诗人李商隐合称“小李 杜“。除本篇以外,杜牧的七绝赤壁建议学生 背诵。2、诗文分析:诗的前两句写出了山势的高峻。三 四句写深秋美景。通过对夕阳中的枫叶和二月的花 朵的对比,突出了红叶特有的美。 描写景物的顺序 由远及近。3、相关考题 (1)小李杜是指

15、_(李商隐和杜牧),大李杜指 _ (李白和杜甫 ), 王孟指 _ (王维和梦好人 ) , 同为山水田园派代表诗人,韩柳指的是_(韩愈 和柳宗元 ) (2)仿照例子填空。 远上寒山石径斜 -(写山,写山路) 白云深处有人家 -(写云,写人家 ) 停车坐爱枫林晚 -( 写枫林晚景) 霜叶红于二月花 -( 写秋霜) (3)古人写秋常写秋的悲凉,而这首山行却 是秋的颂歌。著名诗人刘禹锡也有一首诗是颂秋 的,把这首诗默写下来。刘禹锡的秋词自古逢 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 引诗情到碧霄。17 夜宿山寺 唐 李白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 惊天上人。1、 夜宿山寺就是夜

16、晚借宿在山上的寺院。2、这首诗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写出了楼的高, 表达了诗人向往神仙般生活的追求。3、 危楼,这里指高楼。 而不是快要倒塌的 楼4、 直译:山上寺院的高楼多么高,人在楼 上一伸手就可以摘天上的星星。我不敢大声 说话,恐怕惊动天上的神仙。5、 相关考题。 (1) 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危楼_ (高楼,这里指山顶的寺庙) 百尺_(虚指,不是实数,这里形 容楼很高) (2) 本诗运用了( 夸张)修辞手法,写出 了楼宇的高。18 望庐山瀑布 唐 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 下三千尺,日照香炉生紫烟。1、直译:太阳照射的香炉峰生起紫色烟雾, 远远看去瀑布像匹白练挂在山前。水流从三 千尺的高处直泻而下,好像是璀璨的银河水 落自九天。2、本诗描绘了庐山瀑布飞流直下的壮观景 色。前两句写香炉峰和瀑布。后两句是诗人 想象,化静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