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第一学期诗歌补充背诵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7838084 上传时间:2018-07-05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5.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二第一学期诗歌补充背诵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初二第一学期诗歌补充背诵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初二第一学期诗歌补充背诵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初二第一学期诗歌补充背诵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初二第一学期诗歌补充背诵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二第一学期诗歌补充背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二第一学期诗歌补充背诵(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初二第一学期诗词补充背诵( 18 首)蝶恋花(宋)晏殊槛菊愁烟兰泣露, 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此词原为唐教坊曲,又名鹊踏枝 、 凤栖梧等。槛:栏杆。罗幕:丝罗的帷幕,富贵人家所用。朱户:犹言朱门,指大户人家。尺素:书信的代称。蝶恋花(宋柳永)伫倚危楼风细细, (2)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3)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拟把疏狂图一醉, (4) 对酒当歌, (5) 强乐还无味。 (6) 衣带渐宽终不悔, (7) 为伊消得人憔悴。(1) 此词原为唐教坊曲, 调名取义简文帝“翻阶蛱蝶恋花

2、情”句。又名 鹊踏枝、凤栖梧等。双调,六十字,仄韵。(2) 危楼:高楼。(3) 黯黯:迷蒙不明。(4) 拟把:打算。疏狂:粗疏狂放,不合时宜。(5) 对酒当歌:语出曹操短歌行 。当:与“对”意同。(6) 强:勉强。强乐:强颜欢笑。(7) 衣带渐宽:指人逐渐消瘦。语本古诗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青玉案(元夕) 宋 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风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 处。元夕:夏历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元宵节,此夜称元夕或元夜。2 玉壶:比喻明月。鱼龙舞:指舞动鱼形、龙形的彩

3、灯。蛾儿、雪柳、黄金缕:皆古代妇女元宵节时头上佩戴的各种装饰品。这里指盛装的妇女。蓦然:突然,猛然。阑珊:零落稀疏的样子湖口望庐山瀑布水一(唐?张九龄)万丈红泉落二,迢迢半紫氛三。奔流下杂树,洒落出重云四。日照虹霓似五,天清风雨闻。灵山多秀色六,空水共氤氲七。一湖口:与九江隔江,因地处鄱阳湖入江之口,故称。二红泉:指阳光映照下的瀑布。三迢迢:形容瀑布之长。紫氛:紫色的水气。四重云:层云。五虹霓:阳光射入窜的水珠,经过折射、反射形成的自然现象。六灵山:指庐山。七氤氲:形容水气弥漫流动。临洞庭湖赠张丞相(唐 ?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一。气蒸云梦泽二,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三。坐

4、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四。一虚、太清:均指天空。二云梦泽:古时云、梦为二泽,长江之南为梦泽,江北为云泽,后来大部分变干变淤,成为平地,只剩洞庭湖,人们习惯称云梦泽。三“欲济”二句:是以比喻的方式说,想做官却苦无门路,无人引荐,但不做官又有辱圣明的时代。四羡鱼情: 淮南子 ?说林训中记载:“临渊而羡鱼,不若归家织网。 ”这句仍是表示作者希望入仕,企盼有人引荐。晚泊浔阳望香炉峰(唐 ?孟浩然)挂席一几千里,名山都未逢。泊舟浔阳郭二,始见香炉峰。尝读远公三传,永怀尘外踪四。东林精舍近五,日暮空闻钟。一挂席:挂船帆航行。3 二郭:外城。始:才。三远公:指高僧慧远。四尘外:尘世之外,意指隐逸。五东林精舍:

5、即东林寺,在庐山麓,慧远创建。精舍:即佛舍。闺怨(唐 ?王昌龄)闺中少妇不知愁一, 春日凝妆上翠楼二。忽见陌头杨柳色三,悔教夫婿觅封侯四。一闺:一般指少女或少妇。古人“闺怨“之作,一般是写少女的青春寂寞,或少妇的离别相思之情。二 凝妆:盛妆。三 陌头:意谓大路上。四觅封侯:指从军远征,谋求建功立业,封官受爵。过香积寺(唐 ?王维)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迳,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一,日色冷青松二。薄暮空潭曲三 ,安禅制毒龙四。 一危:高的,陡的。二冷青松:为青松所冷。三薄暮:黄昏。曲:水边。四安禅:指身心安然进入清寂宁静的境界。毒龙:佛家比喻邪念妄想。渭川田家(唐 ?王维)斜阳照墟落一

6、,穷巷二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雉雊麦苗秀三,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立四,相见语依依。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五。一墟落:村庄。二穷巷:深巷。三雉雊( zhg u) :野鸡鸣叫。四荷(h):肩负的意思。五式微: 诗经篇名,其中有“式微,式微,胡不归”之句,表归隐之意。终南山(唐 ?王维)太乙一近天都,连山到海隅二。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三。分野中峰变四,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五宿,隔水问樵夫。4 王维,字摩诘,河东人。工书画。苏轼云:“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也。 ”一太乙:终南山的主峰,也是终南山的别名,在唐都长安城南约四十里处。西起甘肃天水,东至河南陕县,绵延八百余里。天都:因太乙为洞天之最

7、,故曰天都,或说指唐都长安。二连山句:山山相连,直到海角。三两句诗互文。即“白云入看无,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回望合”。 白云,白茫茫的雾气。青霭,也是雾气,比白云淡。四分野句:中峰南北,属于不同的分野。古代天文学家将天空十二星辰的位置与地上州郡区域相对应,称某地为某星之分野。五人处:人家、村子。观猎一(唐?王维)风劲角弓鸣二,将军猎渭城三。草枯鹰眼疾四,雪尽马蹄轻。忽过新丰市五,还归细柳营六。回看射雕处七,千里暮云平八。一诗题一作猎骑。二角弓:用兽角装饰的弓。三渭城:秦时咸阳城,汉改称渭城,在今西安市西北,渭水之北。四眼疾:目光敏锐。五新丰市:故址在今陕西省临潼县东北,是古代盛产美酒的地方。六

8、细柳营:在今陕西省长安县,是汉代名将周亚夫屯军之地。史记 ?绛侯周勃世家 : “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借此指打猎将军所居军营。七射雕:北齐斛律光精通武艺,曾射中一雕,人称“射雕手”,此引用其事以赞美将军。八暮云平:傍晚的云层与大地相连。少年行(唐 ?王维)新丰美酒斗十千一, 咸阳游侠多少年二。相逢意气为君饮三,系马高楼垂柳边。一新丰:古县名,汉置,治所在今陕西省临潼(t ng)县东北。新丰镇古时产美酒,谓之新丰酒。斗(d u)十千:一斗酒值十千钱(钱是古代的一种货币),形容酒的名贵。斗是古代的盛酒器,后来成为容量单位。二咸阳:秦朝的都城,故址在今陕西咸阳市东北二十里,此借指唐都长安。游

9、5 侠:游历四方的使客。少:读sh o。三意气:指两人之间感情投合。系(x)马:拴马。第三、四句写游侠少年因意气相投而欢饮纵酒。峨眉山月歌(唐 ?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一 , 影入平羌江水流二。 夜发清溪向三峡三, 思君不见下渝州四。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中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诗雄奇飘逸, 艺术成就极高。 他讴歌祖国山河与美丽的自然风光,想象丰富,激昂奔放,富有浪漫主义精神。被贺知章称为“诗仙”,其诗大多为描写山水和抒发内心的情感为主。诗风雄奇豪放。他与杜甫并称为“大李杜”,且李商隐与杜牧并称为“小李杜” 。一峨眉山:在今四川峨眉县西南。半轮秋:半圆的秋月,即上弦

10、月或下弦月。二影:月光。平羌:江名,即今青衣江,在峨眉山东北。源出四川芦山,流经乐山汇入岷江。三夜:今夜。发:出发。清溪:指清溪驿,在四川犍为峨眉山附近。三峡:指长江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今在四川、湖北两省的交界处。一说指四川乐山的犁头、背峨、平羌三峡,清溪在黎头峡的上游。四君:指峨眉山月。一说指作者的友人。下:顺流而下。渝州:今重庆一带。子夜吴歌(唐 ?李白)长安一片月一,万户捣衣声二。秋风吹不尽三,总是玉关情四。何日平胡虏五,良人罢远征六。一一片月:一片皎洁的月光。二万户:千家万户。捣衣:洗衣时将衣服放在砧石上用棒棰打。三吹不尽:吹不掉之意。四玉关:玉门关。这两句说飒飒秋风,驱散不了内心的

11、愁思,而是更加勾起了对远方征人的怀念。五平胡虏:平定侵扰边境的敌人。六良人:指驻守边地的丈夫。罢:结束。塞下曲(唐 ?李白)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6 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一。一斩楼兰:据汉书?傅介子传 : “汉代地处西域的楼兰国经常杀死汉朝使节,傅介子出使西域,楼兰王贪他所献金帛,被他诱至帐中杀死,遂持王首而还”。清溪行(唐 ?李白)清溪清我心一,水色异诸水二。借问新安江三,见底何如此?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四。向晚猩猩啼五,空悲远游子六。一清溪:河流名,在安徽境内。二诸:众多,许多。三新安江:河流名。发源于安徽,在浙江境内流入钱塘江。四度:

12、这里是飞过的意思。屏风:室内陈设。用以挡风或遮蔽的器具,上面常有字画。五向晚:临近晚上的时候。六游子:久居他乡的人。送友人(唐 ?李白)青山横北郭一,白水绕东城二。此地一为别三,孤蓬万里征四。浮云游子意五,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六,萧萧班马鸣七。一郭:古代在城外修筑的一种外墙。二白水:明净的水三一:助词,加强语气。为别:分别。四孤蓬:又名“飞蓬” ,枯后根断,常随风飞旋。这里比喻即将孤身远行的朋友。征:征途,远行。五游子:离家远游的人。六自兹去:从此离开。兹:此,现在。七萧萧:马的嘶叫声。班马(注意不要写成“斑马”) :离群的马。这里指载人远离的马。班:分开,分别。山中问答(唐 ?李白)问余何意栖碧山一, 笑而不答心自闲二。桃花流水窅然去三,别有天地非人间四。一余:我。栖:居住。碧山:在湖北省安陆县内,山下桃花岩是李白读书处。二闲:安然,泰然。三窅(y o)然:深远的样子。四别:另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