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句与古体诗的格律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7837205 上传时间:2018-07-05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139.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绝句与古体诗的格律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绝句与古体诗的格律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绝句与古体诗的格律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绝句与古体诗的格律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绝句与古体诗的格律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绝句与古体诗的格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绝句与古体诗的格律(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七讲 绝句与古体诗的格律 一.绝句 n绝句分为古绝与律绝两种,古绝 远在律诗形成之前就有了,律绝 是在律诗形成以后才有的。 (一)律绝 n律绝的特点: 1.押韵限用平声韵脚, 2.依照律诗的平仄, 3.讲究粘对。 A五言律绝 (1)仄起式首句不入韵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2)仄起式首句入韵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登鹳雀楼唐王涣之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塞下曲唐卢纶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稜中。 (3)平起式首句不入韵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4)平起式首

2、句入韵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塞下曲 唐卢纶 鹫翎金仆姑,燕尾绣蝥弧。 独立扬新令,千营共一呼。 B 七言律绝和七言律诗一样,七言律绝只是在 五言律绝的头节前加上两个与之平仄相 反的字,其余格式不变。也就是七言律 绝的平起式相当与五言律绝的仄起式, 七言律绝的仄起式相当于五言律绝的平 起式。 (1)平起式首句不入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2)平起式首句入韵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江南逢李龟年 唐杜甫 岐王

3、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赠别 唐杜牧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尊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3)仄起式首句不入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4)仄起式首句入韵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五言律绝以仄起式、首句不入韵为常, 七言律绝以平起式、首句入韵为常。律绝也可以用特定的格式,即子类

4、特殊 形式。在五言律绝中的平起仄收式中,第三 字该用平的地方可以用仄声,但要在同句第 四字中该用仄的地方用平声字进行补救。如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七言律绝则在仄起仄收式中,第五字 该用平声的地方可以用仄声,但要在同 句第六字中该用仄声的地方用平声字进 行补救。如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仄仄平平仄平仄, 仄平平仄仄平平同样,在律绝中要避免犯孤平,在五言 律绝的平起平收式中,如果第一字用了仄声 ,第三字就必须用平声以补救。七言的仄起 平收式中,如果第三字用了平声,就必须在 第五字用平声以补救。如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从用韵来看,跟律诗 一

5、样,律绝必须依照韵书 的韵部押韵,以押平声韵 为主。从对仗来看,律绝原则上可以不用对仗 ,如用对仗一般用在首联,如上文所举例:江南逢李龟年 唐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尾联用对仗的情况也比较多,如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全篇用对仗的情况也比较常见,如绝句四首(其三)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所以从平仄与对仗来看,律绝是“ 截律诗之半,或截首尾两联,或截前半 首,或截中二联而成”。(岘傭说诗 ) (二)古绝古绝,就是不受律诗格律束缚的绝句。古 绝是古体诗

6、的一种,其特点是: (1)用仄韵, (2)不用律句的平仄,有时还不粘、不对 。凡是合于以上两种情况之一的,一般可以 认为 是古绝。 江上渔者宋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这首诗用的是仄韵,首联平仄不对,尾联出 句不粘。因此是古绝。即使是用平声韵的绝句,如果不用律句 ,也只能算古绝,如 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疑是”句用的是“平仄仄仄平”,不合律 句,“举头”句不粘,“低头”句不对。虽 然用的是平声韵,但仍是古绝。二 古体诗n古体诗又叫古风,即不依照近体 诗的平仄、对仗,而模仿

7、古人那 种较少束缚的诗。 1.古体诗的字数 古体诗每篇的字数没有一定的标准,一 篇之内,也字数不一。以每句的字数而 论,有(1)四言,可以认为是模仿诗 经而作,(2)五言,(3)七言,(4 )五七杂言,(5)三七杂言,(6)三 五七杂言,(7)错综杂言。 将进酒 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尊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平乐,斗酒

8、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酤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 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从古体诗的字数来看,以纯粹的五言 古风最为常见,纯粹的七言古风次之,长短 句比较罕见。(二)古体诗的用韵n古体诗既可以押平声韵,又可以押 仄声韵。在仄声韵中,还要区别上 声韵、去声韵、入声韵。一般地说 ,不同声调的字是不可以押韵的。n除少数特殊情况外,押仄声韵的诗 差不多全是古风。古体诗的押韵也一般以古代韵书, 即唐韵、广韵为标准,读音相 近的韵可以通押,也就是等于以后平 水韵的标准。平水韵106韵按平、上、去、 入的顺序如下: 平 上 去 入 一 东 一 懂 一 送 一 屋 二 冬 二 肿 二

9、 宋 二 沃 三 江 三 讲 三 绛 三 觉 四 支 四 纸 四 寘 五 微 五 尾 五 未 六 鱼 六 语 六 御七 虞 七 麌 七 遇 八 齐 八 荠 八 霁九 泰 九 佳 九 蟹 十 卦 十 灰 十 贿 十一 队 十一真 十一轸 十二 震 四 质 十二文 十二吻 十三 问 五 物 十三元 十三阮 十四 愿 六 月 十四寒 十四旱 十五 翰 七 曷 十五删 十五潸 十六 谏 八 黠一 先 十六铣 十七 霰 九 屑 二 萧 十七筱 十八 啸 三 肴 十八巧 十九 效 四 豪 十九皓 二十 号 五 歌 二十哿 二十一个 六 麻 二十一马 二十二禡 七 阳 二十二养 二十三漾 十 药 八 庚 二

10、十三梗 二十四映 十一陌九 青 二十四迥 二十五径 十二锡 十 蒸 十三职 十一尤 二十五有 二十六宥 十二侵 二十六寑 二十七沁 十四缉 十三覃 二十七感 二十八勘 十五合 十四盐 二十八琰 二十九艳 十六叶 十五咸 二十九豏 三十 陷 十七洽古体诗的用韵可以一韵到底,如柏梁体 、入律的古风,也可以换韵。换韵的方式也 是多种多样的,如两句一换韵,四句一换韵 ,六句一换韵,也可以多到十几句才换韵; 可以连用两个平声韵,也可以连用两个仄声 韵,也可以平仄韵交替。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一作别东鲁诸公 李白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 霓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

11、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我欲因之梦 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 ,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 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 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 峦崩摧。洞天石扇,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 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 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 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动,怳惊起而长 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世间行 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时何时 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 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古体

12、诗的平仄 n 古体诗的平仄以避免入律为原则, 如果不能句句避免入律,至少不能让出 句与对句同时入律。n 古体诗无论五言或七言,总以每句 的下三字为主,而腹节下字尤为重要, 平脚的句子,腹节下字以用平声为原则 ,仄脚的句子,腹节下字以用仄声为原 则。以下四种形式是古体诗的常轨: (甲)平脚 1.平平平2.平仄平 (乙)仄脚 1.仄平仄 2.仄仄仄 其中“平平平”的形式又叫三平调,古风 的句子里,三平调最多,平韵古风中有一大 半的对句用三平调。 秋夜独坐怀内弟崔兴宗 王维 夜静群动息,蟪蛄声悠悠。 庭槐北风响,日夕方高秋。 思子整羽翰,及时当云浮。 吾生将白首,岁晏思沧州。 高足在旦暮,肯为南亩俦

13、 仄脚则以仄平仄为主,仄仄仄脚次之。从全句的平仄来看,古体诗中拗句的平 仄不是交替的,而是相因的,即第二、四字 往往同平仄。 岁暮海上作孟浩然 仲尼既云殁,余亦浮于海。 昏见斗柄回,方知岁星改。 虚舟任所适,垂钓非有待。 为问乘槎人,沧洲复谁在。 耶溪泛舟 孟浩然 落景馀清辉,轻桡弄溪渚。 澄明爱水物,临泛何容与。 白首垂钓翁,新妆浣纱女。 相看似相识,脉脉不得语。古风的粘对 n在唐代格律诗形成以后,古风也不 可避免的受到格律诗的影响。因此 在新式的五言古风里,其粘对和律 诗的粘对大致相同,总是以第二字 为主,出句第二字和对句第二字平 仄相反。后一联出句第二字和前一 联对句第二字平仄相对。 送

14、王昌龄 李颀漕水东去远,送君多暮情。 淹留野寺出,向背孤山明。 前望数千里,中无蒲稗生。 夕阳满舟楫,但爱微波清。 举酒林月上,解衣沙鸟鸣。 夜来莲花界,梦里金陵城。叹息此离别,悠悠江海行。 有些五古是粘对完全合律的,至于七古 几乎没有一首是全篇粘对不拗的。无论五言 、七言,都有拗对、拗粘的。如果出句与对 句都用平脚,则以拗对为常,如果出句与对 句都是律句,只有用了拗对,才能和律诗的 格式有了区别。如续古诗 白居易栖栖远方士,读书三十年。(律句bB) 业成无知己,徒步来入关。 长安多王侯,英俊竞攀援。 幸随众宾末,得厕门馆间。 东阁有旨酒,中堂有管弦。 何为向隅客,对此不开颜。 富贵无是非,主

15、人终日欢。贫贱多悔尤,客子中夜叹。(平脚) 归去复归去,故乡贫亦安。古风式的律诗 n因为古风在很多情况下也用了律句 ,并且用的平声韵和八句的形式, 因此,我们要要区分那些似律非律 的诗。律诗有三个要素:第一是字数合律,五言诗四十个字,七 言诗五十六个字;第二是对仗合律,中两联必须讲对仗;第三是平仄合律,每句的平仄须依一定的 格式,并且讲究粘对。如果三个要素具备,就是纯粹的律诗;如 果只具备前两个要素,就是古风式的律诗; 如果只具备第一个要素,就不算律诗,只是 字数偶然相同而已。 听郑五愔弹琴 孟浩然阮籍推名饮,清风满竹林。aB 半酣下衫袖,拂拭龙唇琴。bA 一杯弹一曲,不觉夕阳沉。bA 予意在山水,闻之谐夙心。aB此诗平仄比较近律,但有失粘的现象 ,更主要的是没有用对仗。因此是入律 的古诗。 金陵白下亭留别 李白 驿亭三杨树,正当白下门。 吴烟暝长条,汉水啮古根。 向来送行处,回首阻笑言。 别后若见之,为余一攀翻。此诗出句多用平脚,与律诗最相违异 ,即使古风式的律诗里,也没有用平脚的出 句。其次 “正当”句是孤平,孤平在格律诗 中是诗家大忌,但在古体诗中大量使用。 酒德 孟郊 酒是古明镜,辗开小人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