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历史的主体上课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7830695 上传时间:2018-07-05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6.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历史的主体上课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社会历史的主体上课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社会历史的主体上课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社会历史的主体上课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社会历史的主体上课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会历史的主体上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历史的主体上课(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LOGO第十一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本框导学: 1、人民群众的概念、范围。 2、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作用。(重点) 3、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及它们 的实践意义。v观点一: “历史者英雄之舞台也,舍英雄 几无历史。”是邓小平改变了我们国家的命 运,书写了历史传奇。 v观点二: “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是我们人民 群众创造了历史。v辩一辩:你赞同哪种观点?为什么?唯心主义的英雄史观唯物主义的群众史观谁书写了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的历 史传奇?社会历史是由人的实践活动构成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就是物质生产实践社会历史首先是物质 生产发展的历史物质生产的主体是人 民群众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1、人民群众的含

2、义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 的人们,既包括普通个人,也包括杰出人物。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A. “人民群众”是群体概念,是相对于个人而言的。既 有量的规定性,是“人们”中的大多数;又有质的规定性,是 指一切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B.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国家和各国不同的历 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内涵),劳动群众是人民群众的主体部分。 C.我国现阶段人民群众的范围: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 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正确理解这一概念)ABCD全体公民人民群众劳动群众脑力劳动者(知 识分子)区分:全体公民 人民群众 劳动群众 脑力 劳动

3、者。判断图中的相关人物是否属于人民群众的范畴v图片展览区:v网络观点区:v历史博物馆:(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2、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人民群众是 历史的创造者。(地位和作用)1.谁是物质生产的主体? 2.上述活动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 ?图片展区人民群众的生产 活动是社会存在和 发展的基础人民群众是推动社 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 量.(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广大劳动群众是 物质生产承担者和 社会生产力的体现 者.“三周”的作品反映的内容都 是 从哪里来的?网络观点(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

4、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形 成和发展的源泉人民群众的实践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了 必要的物质条件人民群众直接创造了丰硕的社会精神财富材料一、二是什么实践活动?说明什么道理?材料一:在所有资产阶 级大起义中,如果没有自 耕农和城市平民,单靠资 产阶级决不会把斗争进行 到底。 恩格斯材料二:改革开放来, 我国农民有三个伟大的创 造: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 任制;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扩大农村基层民主,实 行村民自治。(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在任何时期都是社会变革的 主力军。在阶级社会中,生产关系的变革,社 会制度的更迭,都是通过人民群众的革 命实现的。在社会主义社会里

5、,则通过 改革来实现实现方式: 人民群众通过推动生产力 的发展而不断创造和改变社会关系,从而 不断推动社会历史的进步和发展。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小结:小结:唯物主义历史观认为:社会历史 -首先是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体现在:1、上述漫画体现了党和政府工作的 出发点是什么?2、两个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二、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二、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二、坚持群众观点二、坚持群众观点 和群众路线(方法论和群众路线(方法论 )相信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

6、心全意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服务 ,一切向人民群众,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学习。1 1、群众观点的基本内容:群众观点的基本内容:2 2、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和地位: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和地位:内容:内容:一切一切为了为了群众,一切群众,一切依靠依靠群众,群众, - - 从群众从群众 中中来来,到群众中,到群众中去去。地位:地位: 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3、坚坚持群众观观点和群众路线线的实实践意义义:是我们们党领导领导 中国人民夺夺取民主革命胜胜利的重要保证证,也是取得社会主义义

7、革命胜胜利并成功地建设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义的重要保证证。 特别别提醒 区分群众观观点与群众路线线:群众观观点是党制定群众路线线的理论论依据和前提基础础;而群众路线线则则是党的群众观观点的具体要求与体现现。人民群众通过通过实践实践创造创造历史历史创造了物质财富创造了物质财富创造了精神财富创造了精神财富 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是社会变革的决定 力量力量要要 求求树立树立群众观点、群众观点、坚持坚持群众路线群众路线 意意 义义两个重要保证两个重要保证二、社会历史的主体二、社会历史的主体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v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原理 v原理内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

8、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 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 力量。 v方法论:要求我们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 路线。v特别提醒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主要区别唯物史观唯心史观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 识何者为第一性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 意识。社会意识 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决定社会 存在谁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 史的创造者。杰出人物的思想和 意志是历史发展 的决定力量人类社会有没有自 身的客观规律?社会历史领域规律 ,生产力和生产 关系、经济基础 和上层建筑的矛 盾运动规律是人 类社会发展的基 本规律人类社会现象是没 有规律的、不可 捉摸的、社会历 史仅仅是个人意 志支配的偶然事 件的堆积

9、v2014山东东卷建设设生态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 未来。阅读阅读 材料,回答问题问题 。材料二:为进为进 一步解决经济经济 社会发发展所面 临临的环环境制约问题约问题 ,改善人民群众的生产产生 活环环境,全国人大常委会贯彻贯彻 落实实党的十八 届三中全会精神,将修改环环境保护护法列入了 2014年立法工作计计划。结结合材料二,运用生活与哲学中“寻觅寻觅 社 会的真谛谛”的知识识,阐阐明修改环环境保护护法的 哲学依据。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识,进进一步解决经济经济 社 会发发展所面临临的环环境制约问题约问题 要求对环对环 境保 护护法进进行相应应的修改; 上层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经济 基

10、础础状况的规规律, 要求对环对环 境保护护法进进行相应应的修改以适应经应经 济济社会发发展的需要; 人民群众是历历史的创创造者,要求坚坚持群众观观 点和群众路线线,对环对环 境保护护法进进行相应应的修 改是为为了改善人民群众的生产产生活环环境。1、下面对人民群众认识,正确的是( ) 人民群众指广大劳动群众 人民群众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 们 人民群众在不同的国家范围不同 人民群众在同一国家不同历史时期范围不同 A B C D 2、下列事件反映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 创造者的有( ) 曲辕犁的发明,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 黄道婆改进的纺车,提高工效好几倍 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广泛流传 中山领

11、导着广大人民群众,推翻了封建帝 制 A B C D3、 没有群众的实践经验,任何科学家、艺 术家、思想家的“创造”活动都是无源之水、无 本之木,不可能取得有价值的成果。这说明( ) A 劳动群众直接创造了精神财富 B物质生产产生精神财富 C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 和发展的源泉 D脑力劳动者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v42014年1月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刘云山 在京主持召开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研究部署第一批教育实 践活动总结工作和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准备工 作。我们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是( ) v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 全心全 意为人民服务 一切向人民

12、群众负责,虚 心向人民群众学习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 去 vA B C Dv5、 为制定一个符合中国国情和时代特点的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年)(简称纲要),政府有关部门通过 专题调研、网上征集意见、召开座谈会等形式 广纳群言、广集众智。纲要的制定体现的 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有 ( ) v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意识是客观存 在的主观映象 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vA B C Dv6、在某报社“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 总结会上,与会人员分享了“接地气抓活鱼” 、“一头汗两腿泥才能写出好新闻”等心得体 会。这集中反映了( ) v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工作要求 群众观点和 群众路线 v量变引起质变的辩证过程 客观精神的外 化和表现 vA B vC DLOG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