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交往实用知识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7830619 上传时间:2018-07-05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2.0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际交往实用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人际交往实用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人际交往实用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人际交往实用知识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人际交往实用知识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际交往实用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际交往实用知识(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际交往的技巧人际交往的技巧1、注意外表形象。良好的形象会给我们带 来更多的机会 2、以诚相交。你的态度如何,别人总会感觉得到3、积极主动交往。要让别人喜欢自己,首先要对别人感兴趣4、适当赞美别人。适度自然的赞美更容易让别人对我们产生好感5、学会换位思考。用别人的眼睛看待世界6、树立开放态度。要了解别人,先要让别 人了解自己 7、容忍不同的观观点 。不要强加自己的意愿于别人 8、倾听与反馈。倾听与反馈是表达对别人尊重的重要信号为了交往的顺利进行和发展,要尽量扩大“开放区域”,缩小“秘密区域”,做到多向对方袒露心扉,让别人了解自己。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与人的交往是一个互动过程,对别人开放的区域越大

2、,往往可以获得相接近水平的开放区域。所以,要了解别人,先要让别人了解自己。缩小秘密区,扩大开放区,自然会得到别人良性反馈和获得别人的好感。一般情况下,自我开放的区域与人际关系的和谐度成正比。心理学家将自我暴露的层次由浅到深,划分为四个层次。首先,是情趣爱好方面,比如饮食习惯、偏好等;其次,是态度,如对人的看法,对政府和时事的评价等;第三,是自我概念与个人的人际关系状况,比如自己的自卑情绪和家人的关系等;第四,是隐私方面,比如个体的性经验,个体不为社会接受的一些想法和行为等。 每个人都有一些不愿为任何人所知的秘密。恰如其分地自我暴露能够快速拉近彼此的距离,而过早、太少和太多的自我暴露反而让双方更

3、加疏远。过早的自我暴露容易引起对方的慌乱和怀疑,进而产生自我防卫的措施,反而拉大了双方的心理距离;太少的暴露不利于建立平等和谐的关系,而过多的暴露又容易让人产生厌恶的情绪。正确的做法是,彼此自我暴露的程度要趋于一致,暴露的过程一定要循序渐进。对比较亲密的朋友可以做较多的暴露,对泛泛之交可以做中等程度的暴露。 1、首因效应首因,也称首印,即最先的印象,或称第一印象。在人际交往中,人们往往注意开始接触到的细节,如对方的表情、身材、容貌等,而对后来接触到的细节不太注意。这种由先前的信息而形成的最初的印象及其对后来信息的影响,就是首因效应。人际交往中的心理效应首因效应是人际交往活动中较常见的现象。客观

4、地说,首因效应在交往活动中有一定的作用。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先人为主”,它影响着今后交往活动的深入进行。当然,第一印象也不是不可改变的。虽然第一印象赖以产生的信息是有限的,但由于人的认知具有综合性,完全可以把这些不完全的信息贯穿起来,用思维填补空缺,形成一定程度的整体印象。2、近因效应近因,即最后的印象。近因效应,指的是最后的印象对人们认知具有的影响。最后留下的印象,往往是最深刻的印象,这也就是心理学上所阐释的后摄作用。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不是对立的,而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在人际交往中,第一印象固然重要,最后的印象也是不可忽视的。 一般而论,在对陌生人的认知中,首因效应比较明显;而对熟识的人的认

5、知中,近因效应比较明显。这就告诉我们,在与他人进行交往时,既要注意平时给对方留下的印象,也要注意给对方留下的第一印象和最后印象。3、光环效应光环效应又称晕轮效应,指的是在人际交往中,人们常从对方所具有的某个特性而泛化到其他有关的一系列特性上,从局部信息形成一个完整的印象,即根据最少量的情况对别人作出全面的结论。所谓“情人眼里出西施”,说的就是这种光环效应。光环效应实际上是个人主观推断的泛化和扩张的结果。 在光环效应状态下,一个人的优点或缺点一旦变为光圈被扩大,其优点或缺点也就隐退到光的背后被别人视而不见了。在人际交往中,光环效应也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例如,男女大学生会对外表吸引人的同学赋予较多的

6、理想的人格特征,常常为那些长相比较动人的同学设计美好的未来。4、投射效应投射效应是指在人际交往中,认知者形成对别人的印象时总是假设他人与自己有相同的倾向,即把自己的特性投射到其他人身上。所谓“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反映的就是这种投射效应的一个侧面。一般说来,投射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指个人没有意识到自己具有某些特性,而把这些特性加到了他人身上。例如,一个对他人有敌意的同学,总感觉到对方对自己怀有仇恨,似乎对方的一举一动都有挑衅的色彩。另一种是指个人意识到自己的某些不称心的特性,而把这些特性加到他人身上。例如,在考场上,想作弊的同学总感觉到别的同学也在作弊,倘若自己不作弊就吃亏了。 值得注意

7、的是,这后一种投射往往会把自己某些不称心的特性,投射到自己尊敬的人、崇拜的人身上。其逻辑是:他们有这些特性照样有着光辉的形象,我有这些特性又有何妨。目的是通过这种投射重新估价自己的不称心的特性,以求得心理上的暂时平衡。5、定势效应定势效应是指由于人们头脑中存在着某种想法,而影响对他人的认知和评价。在人际交往活动中,当我们认知他人时,常常会不自觉地产生一种有准备的心理状态(出现原有的某种想法),并从这种心理状态出发,按照事物的一定的外部联系进行认知和评价,于是也就产生了定势效应。 定势效应在某种条件下有助于我们对他人作概括的了解,但往往会产生认知的偏差。例如,农村来的同学认为城市来的同学见多识广

8、,但吃苦能力差、比较自私;城市来的同学则认为农村来的同学孤陋寡闻,但忠厚、老实。 6、刻板印象刻板印象是社会上对于某一类事物或人物的一种比较固定、概括而笼统的看法。它主要表现为: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机械地将交往对象归于某一类人,不管他是否呈现出该类人的特征,都认为他是该类人的代表,进而把对该类人的评价强加于他。 刻板印象作为一种固定化认识,虽然有利于对某一群体作出概括性的评价,但也容易产生偏差,造成“先入为主”的成见,阻碍人与人之间深入细致的认知。例如,男生往往认为女生心细、胆小、娇气;女生则往往认为男生心粗、胆大、傲气。你看到了什么青蛙也能变王子看到什么取决于注意什么看到什么取决于注意什么 听到

9、什么取决于想听什么听到什么取决于想听什么同一件事或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成长经历和生活环境不要强求别人和自己的看法相同换一个角度,看到的也许就是另一种风景人际沟通是一个双向的过程。你所表达的并不一定就是别人所理解的,你所听到的未必就是别人想表达的。沟通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双方要不断反馈、调节沟通方式,才能达到沟通的最佳效果。人际交往原则1、择善原则。择友要有所选择 地进行 2、调衡原则 。协调平衡各种关系,使之不相互冲突与干扰 3、积极原则 。行为要主动、态度要热情 4、真诚原则 。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要以诚相待 5、理解原则 。设身处地、互相同情和谅解 6、守信原则

10、。讲求信用、遵守诺言 7、平等原则 。尊重他人的自尊心和感情,人格平等 8、相容原则 。宽宏大量、心胸宽广、不计小过、容人之短 9、适度原则 。行为要得体,合乎分寸,恰到好处 戴尔卡内基在怎样赢得朋友和影响他人一书中提出的六条途径:真诚地对别人感兴趣微笑多提别人的名字做一个耐心的听者,鼓励别人谈他自己谈符合别人兴趣的话题以真诚的方式让别人感到他很重要。怎样改变不合群性格1、学会关心别人。不要一味地以自我为中心。2、学会正确评价自己。别把自己估计得太高,也不要估计得太低。3、学会一些交际技能。交际也是一种技能。4、保持人格的完整性。无论做什么都要保持我们独立的人格。 5、学会和别人交换意见。学会

11、换位思考,多作自我批评。如何对待与朋友争吵1、适时沉默。在导火索已被对方点燃时你不防冷静下来,保持沉默。 2、及时修正。错了就是错了,不要明知错了还强词夺理。 3、克制情感。不要对朋友做一些不礼貌的动作。 4、以事论事。 不要随意进行人身攻击。5、不得无礼。如果你和朋友已经发生矛盾,千万要理智,不要在冲 动时做出不理智的行为。6、运用幽默。如果能在对方火气初升时,以幽默、诙谐的言语或行为来改变当时紧张的气氛,不失为一种明智的做法。 7、走为上策。不防采取”三十六计,走为上策“的办法,等对方冷静下来后,双方再交换意见和看法。生活中如果发生了误会,应该怎么办1、心地坦然。如果感到自己受了莫大冤屈后便四处辩白,则可 能不但得不到同情,反而有可能会让人家看笑话。 2、气量恢宏。对于那些错怪自己的人,不要怀有怨恨,以其人 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误会就很可能成为彼此关系进一步恶化的导火线。 3、分析原因。如果责任在自己这边,要学会有则改之;如果不是,那也不必着急,有言道:“时间是澄清误会的明矾”。 4、对症下药。如果是偏见所造成的则不必过于重视,能扭转的固 然很好,无力改变就随它去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