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从业人员卫生常识050508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7830022 上传时间:2018-07-05 格式:PPT 页数:66 大小:327.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食品从业人员卫生常识050508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食品从业人员卫生常识050508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食品从业人员卫生常识050508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食品从业人员卫生常识050508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食品从业人员卫生常识050508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食品从业人员卫生常识050508》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品从业人员卫生常识050508(6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食品从业人员卫生常识1食品从业人员培训的目的及意义1.1 培训的目的 通过培训达到基本掌握与本人工作有关的食品卫 生法规、标准和卫生科学知识。1.2 培训的意义: 这样的一幕你也许并不陌生 大街上,灰尘满身的小商贩骑着自行车叫卖着糖 葫芦、烤地瓜等小食品,过路人随买随吃; 清晨,急急忙忙的上班族在小区里临时搭建的早 餐摊点飞快地吃着早点,卖早点的人穿着油腻腻 的衣服,两手一边做着早点,一边接过人们的钱 ; 小饭馆里,女服务员用留着长指甲的手为顾客端 上热腾腾的饺子,菜盘里偶尔会出现一丝长发 有没有你? 这些从业人员从哪里来,又是怎样走入这一行业 的? 这些情形每天都在发生,司空见惯,谁会在意?

2、 谁又会关注? 使食品从业人员知道食品卫生的重要性,在今 后的生活、工作中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和操作 习惯。 了解食品卫生常识,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主要内容 食品卫生法 个人日常卫生 个人饮食卫生 食堂卫生2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的 主要内容2.1 什么是食品 食品:指各种供人食用或者饮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 传统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但是不包括以治 疗为目的的物品。 食品添加剂: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 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 者天然物质。 营养强化剂:指为增强营养成分而加入食品中的天然的或者 人工合成的属于天然营养素范围的食品添加剂 。 食品容器、包

3、装材料:指包装、盛放食品用的纸、竹、木、金属、搪 瓷、陶瓷、塑料、橡胶、天然纤维、化学纤维 、玻璃等制品和接触食品的涂料。 食品用工具、设备:指食品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接触食品的机械、管 道、传送带、容器、用具、餐具等。2.2 什么是食品卫生 世界卫生组织定义为食品安全(food hygiene)即保证 食品在生产、加工、分配和制备中的安全卫生,并使之 适于人类食用的条件和措施。 食品卫生工作的目的,就是要在食品生产经营过程中采 取必要的措施,以确保食品对人安全有益,预防和控制 食品污染、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病的发生。2.4 食品的基本卫生要求 食品卫生法第六条:食品应当无毒、无害,符 合应当有的营

4、养要求,具有相应的色、香、味 等感官性状。2.4.1 食品应当无毒、无害 是指食品对人的安全而言。 包括微生物污染程度、化学污染程度、放射污染 程度。无毒无害,指在正常食用条件下不危害人 体健康,不造成急慢性疾病。 毒性可分为常规毒性、遗传毒性、致畸毒性和致 癌毒性。3 食品卫生基本常识3.1 食品的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 变 “腐败变质”一般认为是食品经过微生物作用使食 品中一种或多种成分发生变化,感观性状发生改 变而丧失可食性的现象。 这种食品一般含有大量的微生物,而且可能含有 致病菌,从而易于造成食物中毒。 例如:水果、剩饭 “油脂酸败”指油脂和含油脂的食品,在储存过程 中经生物、酶、空

5、气中的氧的作用,而发生变色 、气味改变等变化。 食用酸败食品常可造成不良的生理反应或食物中 毒。 “霉变”指霉菌污染繁殖,有时表面可见菌丝和霉 变现象,有的还可以产生毒素。 霉变食品可造成食物中毒甚至死亡。 例如:剩饭、剩馒头3.2 食品的掺假、掺杂和伪造 “掺假”是指食品中添加了廉价或没有营养价值的 物品;或从食品中抽去了有营养的物质或替换进 次等物质,从而降低了质量的食品。 例如:蜂蜜中加入转化糖、巧克力加入高梁面、全 脂奶粉中抽掉脂肪等。 果汁中果味剂 “掺杂”即在食品中加入一些杂物。如腐竹中加入 硅酸钠或硼砂;辣椒粉中加入红砖末等。 例如:大米中石子、小麦中并间杂 “伪造”是指包装标识

6、或产品说明与内容物不符。3.3 食品交叉污染及防止方法 食品交叉污染 指在食品的生产加工及销售过程中,由于设备布 局及工艺流程不合理,前工序食品的原料、半成 品通过食品加工器械、容器及食品加工人员污染 了后工序的半成品和成品。3.3.2 食品交叉污染防止方法: 设备布局要求系列化,各生产环节按食品的制作 程序进行,不得使后工序的产品返回前工序,以 防止待加工食品、原料、半成品污染成品; 各程序中的工具、用具皆应加以区别并有标志, 不得混用,防止污染; 各工序的人员应固定,污染工序的人员在未消毒 和更换工作服以前不得参与易受污染工序的工作 。3.4 食品的保质期、保存期 保质期(最佳食用期)指在

7、标签上规定的条件下,保持食品质量 (品质)的期限。在此期限,食品完全适于销 售,并符合标签上或产品标准中规定的质量( 品质);超过此期限,在一定时间内食品仍然 是可以食用的。 保存期(推荐的最终食用期)指在标签上规定的条件下,食品可以食用 的最终日期;超过此期限,产品质量(品质) 可能发生变化,因此食品不再适于销售。3.5 定型包装食品在包装标识上的 规定3.5.1 食品名称 必须采用表明食品真实属性的专用名称。 当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中已规定了某食品的一个或 几个名称时,应选用其中的一个。(乳饮料) 无上述规定的名称时,必须使用不使消费者误解或 混淆的常用名称或俗名。 为避免消费者误解或混淆食

8、品的真实属性、物理状 态和制作方法,可以在食品名称前附加或在食品名 称后注明相应的词或短语。3.5.3 净含量及固形物含量 必须标明容器中食品的净含量,按以下方式标 明: a液态食品,用体积;b固态食品,用质量;c. 半固态食品,用质量或体积。 容器中含有固、液两相物质的食品,除标明净 含量外,还必须标明该食品的固形物含量,用 质量或百分数表示。3.5.4 制造者、经销者的名称和地址 制造者、经销者的名称 和地址必须标明食品制 造、包装、分装或销售单位经依法登记注册的名 称和地址。3.5.5 日期标志和贮藏指南 必须标明食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或和保存期。 日期的标注顺序为年、月、日。 可以采用

9、下列方式之一标明保质期或保存期:a“最好在之前食/饮用”(用于保质期);“之前食/饮用最佳” (用于保质期);“之前食/饮用” (用于保存期)。b“保质期至”; “保存期至”;c“保质期个月”; “保存期个月”。 如果食品的保质期或保存期与贮藏条件有关,必须标明食 品的贮藏方法。3.5.6 质量(品质)等级: 3.5.7 产品标准号: 产品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中已明确规定 质量(品质)等级的食品,必须标明食品的质量 等级。 必须标明产品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企业标准 的代号和顺序号。3.5.8 特殊标注内容 经电离辐射线或电离能量处理过的食品,必须在 食品名称附近标明“辐照食品”。 经电

10、离辐射线或电离能量处理过的任何配料,必 须在配料表中加以说明。3.6 有毒、有害物质分类 食品本身含有有毒物质(如河豚鱼、毒蕈); 在一定条件下产生毒素(如发芽土豆产生龙葵素, 鱼类产生组织胺); 含有致病微生物或产生毒素物质(如葡萄球菌产生 肠毒素); 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的食品,包括生物性污染、 化学性污染、放射性污染等; 食品中过量添加某些化学物质或包装容器中有毒、 有害物质的迁移等原因造成食品污染。3.7 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是指食用被某种细菌(如沙门氏菌源致 病性嗜性菌)、细菌毒素(如葡萄球毒素、肉毒 杆菌毒素)、或 含有重金属、农药污染或其它毒 物的食物,以及食用有毒的动、植物(如河

11、豚、 毒蕈) 之后引起的症状。 致病微生物引起的中毒症状一般以腹痛、恶心、 呕吐、腹泻、发热等症状为主, 非致病微生物引起的中毒症状视毒 物的性质而定 。常见的食物中毒 河豚鱼中毒。 毒蕈中毒。毒蕈在我国约有百余种,因其所含毒素 不一,所引起症状各异,其表现不同,主要介绍如 下四类: 1 胃肠类型蕈中毒。2 神经精神型蕈中毒。 3 溶血型中毒。 4 中毒性肝炎型蕈中毒。 肉毒中毒。摄入含有肉毒杆菌外毒素的食物所 引起的疾病,以食用罐装或瓶装的被肉毒杆菌 污染的食品、腊肠等最为常见。 农药中毒。食用被有机磷等农药污染的蔬菜、 瓜果 发芽的马铃薯中毒。 亚硝酸盐中毒。 3.8 食品污染 正常食品含

12、有各种营养素,是人体健康必需的、 无害的。但是由于各种原因,环境中的有毒、有 害物质在食品生产经营过程中,直接或间接污染 了食品原料或食品,都有叫食品污染。 落菌数3.9 不能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工作 的疾病 凡患有: 痢疾 伤寒 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包括病原携带者) , 活动性肺结核, 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 以及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的疾病的, 不得参加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4 食品卫生管理4.1 食品生产经营过程必须符合的卫 生要求 1 保持内外环境整洁,采取消除苍蝇、老鼠、 蟑螂和其他有害昆虫及其孳生条件的措施,与 有毒、有害场所保持规定的距离; 2 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应当有与产品品种

13、、数量 相适应的食品原料处理、加工、包装、贮存等 厂房或者场所; 3 应当有相应辅助设施如消毒、更衣、盥洗、采光、 照明、通风、防腐、防尘、防蝇、防鼠、洗涤、污水 排放、存放垃圾和废弃物的设施; 4 设备布局和工艺流程应当合理,防止待加工食品与 直接入口食品、原料与成品交叉污染,食品不得接触 有毒物、不洁物 5 餐具、饮具和盛放直接入口食品的容器,使用前 必须洗净、消毒,炊具、用具用后必须洗净,保持清 洁; 6 贮存、运输和装卸食品的容器包装、工具、设备 和条件必须安全、无害,保持清洁,防止食品污染; 7 直接入口的食品应当有小包装或者使用无毒、清 洁的包装材料; 8 食品生产经营人员应当经常

14、保持个人卫生,生产、 销售食品时,必须将手洗净,穿戴清洁的工作衣、帽 ;销售直接入口食品时,必须使用售货工具; 9 用水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城乡生活饮用水卫生标 准; 10 使用的洗涤剂、消毒剂应当对人体安全、无害。 4.2 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种类 1 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 不洁、 混有异物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可能对人体健康有害的; 2 含有毒、有害物质或者被有毒、有害物质 污染 ,可能对人体健康有害的; 3 含有致病性寄生虫、微生物的,或者微生物毒素含量超过国家限定标准的; 4 未经兽医卫生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肉类及其制品;5 病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禽、畜、兽、水产动物等及

15、其制品; 6 容器包装污秽不洁、严重破损或者运输工具不洁造 成污染的; 7 掺假、掺杂、伪造,影响营养、卫生的;8 用非食品原料加工的,加入非食品用化学物质的或 者将非食品当作食品的;9 超过保质期限的;(茶饮料买一送一)10 为防病等特殊需要,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专门规定禁止出售的; 11 含有未经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批准使用的添加剂的或者农药残留超过国家规定容许量的; 12 其他不符合食品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 1993年7月八届人大常委会第2次会议通过关 于惩治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的犯罪的决定: 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或在食品中 掺入有害原料造成严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 严重食源性疾患,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 ,处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后果特别严重的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 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致人死亡,特别严重的 ,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并 处罚金或没收财产。4.4 为什么要对食品从业人员进行 健康检查 食品从业人员进行健康检查的目的是为了在于发 现消化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