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赏析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7830021 上传时间:2018-07-05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531.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人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赏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成人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赏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成人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赏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成人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赏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成人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赏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成人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赏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人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赏析(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o 把握文意,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 想,辨析作者的观点态度。 o 鉴赏古代诗文的形象、语言和表现手法 。 o 评价古代诗文的思想内容。 成人高考语文复习 第八讲 古代诗歌赏析.鉴赏作品的形象 o 一、什么是作品的形象 o 一般说来,诗歌作品的形象包括人物形象和自然形象这两 个方面。 o 人物形象:包括作为描写客体的人物和抒情主人公。如白 居易的琵琶行中描写的琵琶女,她是作为描写客体的 人物形象,而其中的“江州司马”白居易则是抒情主人公。 o 自然形象:作品中描写的自然景物不再是客观的景物,而 是浸染了作者感情的东西,也就是作者主观之意和客观之 象融为一体的艺术形象,称之为意象。它比之自然界

2、中的 客观景物更容易激发读者的共鸣。这种能诱发读者想象和 思考的艺术境界,称为意境。譬如琵琶行开头所描写 的浔阳江头夜送客的景物,“枫叶荻花秋瑟瑟”,“别时茫 茫江浸月”等等,就构成了凄凉、压抑,令人心地茫然的 意境,显示出全诗的感情基调。二、鉴赏诗歌形象应注意的问题o 鉴赏诗歌形象,主要应注意两点: o 1了解传统的审美习惯 o 准备参加高考,做好诗歌鉴赏题,应了解的传统审美习惯, 主要有下列几点: o (1)望月怀远。如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 杜甫的望月、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词;o (2)伤春悲秋,或因见秋而思乡;o (3)见流水则思年华易逝,如苏轼看“大江东去”而叹

3、“人生 如梦”;o (4)折柳送别,如“年年柳色,灞陵伤别”,柳永“今 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其间缠绵悱恻的别离 之情,给人以悠长的回味; o (5)闻雁思归,如王湾次北固山下“乡书何由达 ,归雁洛阳边”; o (6)听梧桐而心悲凉,如白居易长恨歌“秋雨梧 桐叶落时”,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 ,点点滴滴”。等等。2从分析景、情入手 o 诗人写诗,常用“寓情于景”、“即景生情”之法,读 者读诗,也应从景、情两方面去探寻体味。即透过 诗人笔下具体可感的事物,探知诗人的内心和情绪 。(P319) o 村 行王禹傅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4、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 村桥原树似吾乡。 o 问题:1 收尾两联,哪一联叙事?哪一联抒情?2第二联和第三联写景状物各有什么特点?.鉴赏作品的语言 o 鉴赏作品的语言,与一般的文学鉴赏既有联 系,又有区别。高考要求的语言鉴赏主要着 眼于一个“懂”字,即理解语言所表达的思想 感情和表达作用,并能体会语言美,作一定 程度的评述,这里着重阐述如何理解诗歌的 语言并作一定程度的评析。 o一、鉴赏诗歌语言的途径 o主要说以下三点: o1体会语言的风格特色 o古代诗歌语言的风格特色是多种多样的。有的 清新,有的古朴。人称李白的诗“清水出芙蓉,天 然去雕饰”,这便是一种清新美。有

5、的诗绚丽多彩 ,有的诗却质朴无华。有的诗语言明朗,有的却含 蓄,言此意彼。有的诗平易近人,有的却险怪奇特 。如此等等,不一而足。体会其风格特色,就是要 体会语言的美,体会其内蕴。 o例1: 山中问答 李 白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yo)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o 例1: 山中问答 李 白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窅:yo眼睛眍进去,喻深远:眇。冥。然。不可测。 o 这首诗开头两句有问无答。问他何事栖于碧山,诗人却 “笑而不答”。这笑而不答造成悬念,以诱发人们思索的 兴味。“心自闲”三字,既是山居心情的写照,更表明“ 栖碧山”的妙

6、处在“悠然心会”。“桃花流水窅然去”是写 碧山之景,“别有天地非人间”是对“何意栖碧山”的回答 ,即这碧山让人“心自闲”,而不像“人间”那样令人烦恼 ,让人不幸。在诗人看来,这“碧山”,这“桃花流水”都 是美的,桃花流水窅然远逝,也是美的,都出自“天然” ,都让人心境悠闲。 o 全诗用语新鲜自然,不落俗套,“不答”而答,转接轻灵 ,活泼流利,具有一种清新美。 o 例2: 回乡偶书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o贺知章的这首诗可以说妇孺皆知,一般认为其 语言风格是明朗的,但是它却是含蓄的。少小离家 ,风华正茂;今日返归,鬓毛疏落,不禁感慨系之 ;“我

7、不忘故乡,故乡还认得我吗?”“儿童相见不 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儿童的“笑问”出于天真 自然,然而在诗人心中却是重重的一击,引出他的 无穷感慨。自己的老迈衰颓与反主为宾的悲哀,尽 都包含在看似平常的一问中了。透过这看似明朗的 诗句体会其中蕴含着的复杂心态,感受到一种含蓄 美,这便是体会语言风格特点基本要求。o 2分析修辞手法 o 古代诗歌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夸 张、借代、设问、反问、反语、双关等。如 李煜虞美人最后两句写道:“问君能有 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里先用 设问,后用比喻,两种修辞 手法综合运用 ,形象地写出了作者绵长久远的愁思。 o 分析修辞的手法,就是分析其表情

8、达意的作 用。例3: 晚 春 韩 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o(问:这首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o进一步研读不难发现,本诗生动的效果与诗中运用的拟人的修 辞手法大有关系。“草树”本是无情物,竟然能“知”能“解”还能“斗 ”,尤其是彼此竟有“才思”高下之分真是令人称奇。最奇的还是“ 无才思”三字。“杨花榆荚”缺少色泽香味,比“万般红紫”大为逊色 。笑它“惟解漫天作雪飞”,确有几分揶揄的意味,然而从这幅晚 春图中抹去如雪的飞絮,也是一种缺憾,至少“红紫”缺了陪衬。 而这“杨花榆荚”不因“无才思”而不“飞”。它敢于争鸣争放,为“晚 春”添色,这岂不是可

9、爱?这样看来,这首写晚春景色的小诗,其 实包含着一种生活的哲理。这就可以看出分析修辞技巧对鉴赏诗 歌的作用。 o 3评析诗人炼字炼句的作用 o古人作诗写词讲究炼字炼句,以使传神动人。 阅读古代诗歌,评析诗人炼字炼句技巧和作用,有 助于深入体会诗歌丰富的内蕴。可以从以下三点来 看: o(1)评析“题眼”。 o所谓“题眼”,就是指诗歌标题中提挈全篇、精 练传神的字词。如 o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诗题中“闻笛”二字便是“题眼”,所以全诗四句 中的前三句全用来写笛声,把读者引到一个美妙的 音乐境界中来,直到最后一句才透露了诗人的本意 。o (

10、2)评析“诗眼”。 o优秀的作品中,诗有“诗眼”,词有“词眼”。这里的“诗 眼”、“词眼”,有时是精练传神的一个字,有时是传达主旨 的关键词、关键句。 o 如李清照醉花阴写主人公多愁善感、怜花自怜的性格 情态,结尾写道:“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 o 这一个“瘦”字便是全篇的词眼。它形象地概括了全篇的词 意,画龙点睛,使人物形象与环境显得十分协调。 o 再如 P325 新 凉 徐玑 水满田畴稻叶齐,日光穿树晓烟低。 黄莺也爱新凉好,飞过青山影里啼。.鉴赏表达技巧 o 一、表达技巧简介 o 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多种多样,难以穷尽。 概括起来说,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o 1运用表达方

11、式的技巧 o 在现代作品中,基本的表达方式有叙述、描 写、说明、议论、抒情等。在古代诗歌中主 要有描写、抒情两类。o 描写,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之别。在李白梦游 天姥吟留别中,“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 赤城”这两句主要是运用正面描写,表现其高峻奇 伟之势;“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则 是用侧面描写烘托天姥山的高峻奇伟。换个角度, 有实写、虚写之说。 o 抒情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李白“安能摧眉 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是直接抒情;杜 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也是 直接抒情;李清照“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 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也算是直接抒

12、 情。而姜夔扬州慢“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 冷月无声”,却是间接抒情,它同柳永的“今宵酒醒 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一样,都是借景抒情。2运用表现手法的技巧o 古代诗歌的表现手法,主要有比兴手法(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 歌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如孔雀东南飞的“孔 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象征手法,如李白行路难“长风破 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有对比、烘托、反衬、托物言志、 拟人化等等,不一而足。如何分析诗歌的表达技巧o 三步答题法:辨识作品运用了哪些技巧稍作分 析表达作用、表达效果 o 例 望江南李 煜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是旧时游上苑,车如 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o这是南唐李后主亡

13、国入宋以后写的一首词。这 首词通篇不对当时的处境作正面描写,而是写梦境 ,写梦中游上苑的热闹景象和“花月正春风”的美好 景色。为什么这样写?是用梦境来反衬现实。梦境 写得越是繁华热闹,梦醒后的悲哀越显浓重,对昔 日繁华的眷恋越深,便越显得今日处境的凄凉,“ 恨”的含意便表达得越充分。 .真题分析1.(2008)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1920题。 跋子瞻和陶诗 黄庭坚 子瞻谪岭南,时宰欲杀之。饱吃惠州饭,细和渊明诗。 彭泽千载人,东坡百世士。出处虽不同,风味乃相似。 【注】时宰:指当时的宰相章惇,他对苏轼一贬再贬,必欲致之死地。 彭泽:指陶渊明,他任彭泽县令后一百多天即弃官归隐。 出处:出仕和隐

14、居。 19. “饱吃惠州饭,细和渊明诗”表现了苏轼怎样的情怀?这两句诗具有怎样 的表达效果?(4分)20. “千载人”和“百世士”是什么意思?最后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观点? (5分)(1)表现了苏轼随遇而安的乐观旷达的情怀,以及追慕古代隐士以诗自娱自乐 的高雅情趣。(2)这两句诗具有夸张和幽默的效果,生动地刻画了苏轼不畏强 权,我行我素的精神品质。 “千载人”和“百世士”都是赞美两位诗人的话,称他们是流芳千年百世的人。(1)诗歌是一首表现苏轼随遇而安的乐观旷达的情怀,以及追慕古代隐士以诗自娱 自乐的高雅情趣。(2)苏轼和陶渊明的人生选择上虽然不同,但他们超脱世俗,率 性认真的“性情”是相同的

15、。2.(2007)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1920题。戏赠友人 贾岛 一日不作诗,心源如废井。笔砚为辘轳,吟咏作縻绠。朝来重汲引,依旧得清冷。书赠同怀人,词中多苦辛。 o 注:縻绠( m gng ):井绳。 汲引:从井里提水。 清冷:这里指井水。 o 19. 这首诗以汲水比喻作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趣?诗的 第三联表现了诗歌创作怎样的情形?o 20. 结合诗意,说说是人为什么把这首赠友人的诗称为“戏赠”? 表现了诗人以写诗为乐、不可一日废离、苦吟不辍的情趣。(意思相近即可,2分)比喻经过反复琢磨,不断苦思,仍然可以得到精彩的诗句或完美的诗意。(意思相 近即可,3分)“戏”的含义有“以汲水喻做诗,通俗而幽默(意思相近即可,2分);全诗是诗人苦吟生活的自我写照,有自嘲的意味(意思相近即可,2分)。3.(2006)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1920题。赤 壁 赵 翼依然形胜扼荆襄,赤壁山前故垒长。 乌鹊南飞无魏地,大江东去有周郎。千秋人物三分国,一片山河百战场。今日经过已陈迹,月明渔父唱沦浪。 【注】荆襄:荆州和襄阳,在今湖北境内。乌鹊南飞:曹操短歌行 中的诗句。沧浪:指古代隐士所唱的沧浪歌。 19.首句“依然形胜扼荆襄”,突出了赤壁的什么特点?(3分) 答:20.从全诗看,诗人凭吊赤壁古战场,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6 分) 答:突出了赤壁作为军事要地险峻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