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老年患者跌倒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47814490 上传时间:2018-07-05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69.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住院老年患者跌倒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住院老年患者跌倒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住院老年患者跌倒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住院老年患者跌倒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住院老年患者跌倒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阶段。虽然临床路径在心理护理的应用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但凭借其提高患者身心健康及缩短平均住院天数,降低医疗成本,有效节约医疗资源等特征,将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完善与发展。住院老年患者跌倒因素 分析及护理对策上海市中山医院青浦分院内科孙财英2 0 1 7 0 01 9 8 7 年K e ll o g g 国际老年人跌倒预防工作组将跌倒定义为无意图的摔倒在地上或一些更低的平面上,但不包括暴力、意识丧失、偏瘫或癫痫发作所致的跌倒。现在学者普遍认为跌倒是指身体的任何部位因失去平衡而意外地触及地面或其他低于平面的物体。跌倒是老年人最常见也是最严重的护理问题之一。一、临床资料I 、2 0 0

2、 9 年1 月至2 0 0 9 年1 2 月住院患者总人数2 1 8 1 7 人,大于6 0 岁的患者有6 4 3 7 人,占住院总人数的2 9 5 ,其中意外跌倒的老年患者9 例,其中男性患者3例,女性6 例,占老年患者总人数的0 1 4 :年龄:6 3 a - 一8 2 a ,平均7 2 5 a ;9 例老年患者中内科病人7 例外科病人1 例妇科病人l 例。2 、发生地点:9 例临床资料中,病床跌倒的有2 例,走廊跌倒的有1 例,如厕时跌倒6 例。3 、发生时间:夜间跌倒6 例,日间跌倒3 例。34 、跌倒产生的伤害:颅内出血1 例,头面部外伤4 例,失血性休克1 例擦伤1 例,其余未造成

3、明显伤害二、跌倒因素1 、生理因素( 1 ) 年龄因素:每年约3 的老年人跌倒1 次或多次,而且跌倒次数随着年龄的递增而增加,8 0 岁以上的老年人跌倒的年发生率高达5 0 。( 2 ) 性别因素:女性跌倒发生率通常大于男性,其跌倒的几率约为男性的2 倍,这与女性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导致骨质疏松和代偿性骨质增生有关。( 3 ) 感觉功能因素:老年人由于中枢处理能力下降,感觉到的信息就会简化、削弱,反应时间会增加,环境突然改变不能及时做出适宜的动作而跌倒。一项视力衰弱的研究发现,无论是视敏度的降低,还是立体影像知觉的退化,都会使老年人跌倒的风险增加6 倍。老年性传导性听力损失、老年性耳聋甚至耳

4、垢堆积也会影响听力,有听力问题的老年人很难听到有关 跌倒危险的警告声音。听到声音后的反应时间延长,也使跌倒危险性增加。( 4 ) 步态和平衡因素:步态的稳定性和平衡功能下降是机体生理功能下降的结果。它会随年龄增加而不断下降,是引起其跌倒的主要原因之一。肖春梅等对1 8 9名老年人进行的平衡能力的测试中发现有跌倒史的老年人比无跌倒史的老年人动态平衡能力显著下降。前者跌倒的危险性增加3 倍。老年入随着下肢肌肉收缩能力下降,可能会采取更加谨慎的缓慢踱步行走,步幅变短、脚跟着地、行走不连续、脚不能抬到一个合适的高度,从而易发生跌倒。2 、病理因素( 1 ) 疾病因素:9 例跌倒患者中患有心脑疾病的有5

5、 人,患有消化性疾病的2人,患胆道疾病1 人,妇科疾病1 人,好多常见急慢性病如:高血压、心律失常、脑卒中、心脑血管意外、消化道出血、糖尿病、低血压、低血糖等,它们大多可导致短暂的脑供血不足、大脑缺血缺氧使老年患者突然发生脑功能失调,出现意识丧失而昏倒。老年人患慢性病越多跌倒的危险越大。( 2 ) 药物因素:老年人对药物的耐受性和敏感性与成年人不同,容易发生不良反应。用药后可能产生眩晕、低血压等不良反应,也是发生跌倒的显著危险因素。这类药物包括降压、抗心律失常药,扩血管、镇静催眠、抗焦虑抑郁药、利尿剂等。3 、心理因素跌倒的心理因素受跌倒的情绪和平衡信心等影响。害怕跌倒的心理可限制老年人的活动

6、,降低活动能力并导致功能缺陷,跌倒的危险性随之升高;躯体疾病、庞大的医疗费用给老年患者带来焦虑、没有亲人的探望和关爱使其产生的孤独感均可削减老年人对自己、环境和他人的注意 力,不易发现危险情况,从而增加跌倒伊机会。4 、环境因素有研究表明,6 5 岁以上的老年人发生跌倒5 1 与环境因素有关,并与自身因素共同作用增加跌倒的危险性。当个体功能下降时,环境因素所起的作用就显得更为重要。室内的环境危险因素主要有照明不足或过亮导致地面反光:地面潮湿或有障碍物:洗手间的便器太低或没有扶手;病4床无护栏;坐在或躺在移动的物体上( 未固定好的床、轮椅) ;床铺过于松软、塌陷。难以坐起;室温过高或过低可引起血

7、压的变化。这些均增加了跌倒的危险性。5 、其他因素护士人力资源相对不足9 例老年患者跌倒事件中,发生在夜间的有6 例之多,占发生总数的6 6 7 夜间时段病房内相对于日间而言,护士人力资源相对不足。只有1 名当班护士,但需承担整个病区5 0名左右患者的治疗护理和病情观察重任,巡视病房的时间间隔长,不能及时发现和帮助满足患者的服务需求。三、护理对策1 、帮助老年患者尽快熟悉环境老年人入院时责任护士应从多方面收集以往有无跌倒的病史,本次患病或既往病史中是否有易引起跌倒的疾病,患者的视力情况,入院时或入院前用药是否有潜在跌倒的危机步态及平衡能力,下肢能力,下肢肌肉骨骼是否有疾病,本身的肢体活动能力等

8、,积极介绍住院环境中安全措施的使用方法,对记忆力减退的患者要反复多次讲解。尽量将病人安置在护士站附近,以方便观察。病房内地面干燥、病室光线充足、通道无障碍物,活动场所的墙壁上应设置扶手;在厕所、浴室等处设防滑垫,尽量使用座式马桶,确保病人安全使起;在易发生意外的地方安装呼叫器;做清洁工作时设置醒目防滑标记;将患者生活用品如眼镜、拐杖等放在易取到的地方并固定位置。2 、做好安全宣传教育指导老年人穿衣、裤、鞋大小适宜,尤其裤腿不宜过长,否则会影响行走,走路时应穿合适的软底鞋,尽量不穿拖鞋,鞋底应能防滑。提醒老年人生活起居要做到3 个3 0 s 醒后3 0 s 再起床,起床后3 0 s再站立,站立后

9、3 0 s 再行走。对活动不便易跌倒的老年入建议家属陪护或请陪护,对予因种种原因无法陪护者,应详细说明病情,并签字为证,以免发生医疗纠纷。3 、正确指导老年患者用药老年人因急慢性疾病常需药物治疗具有精神活性的药物需从小剂量开始,缓慢加量,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对服用镇静、安眠药的患者,劝其未完全清醒时勿下床活动;服用降压药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因此起床及改变体位时动作宜缓慢;使用降糖药物要按时进食,以免引起低血糖;尽量避免使用对听神经有损害的药物。应用抗抑郁药、抗焦虑药也应严格遵循医嘱,无乱用药,如发现异常应立即停药并对症处理。有研究发现,逐渐撤用镇静安眠药物能够减少跌倒的危险性。4 、指导老年患

10、者有规律地进行锻炼研究表明:增加体力活动对预防老年人跌倒有重要作用。护理人员应针对患者不同情况,制定相应锻炼计划、内容、强度和时间,如散步、慢跑、平衡操、太极拳( 大量研究均证实太极拳对于预防跌倒的效果作用十分显著) 等,尤其是对于那些曾经跌倒过的老年人在维持身体功能、预防再发跌倒作用显著。运动强度以低中度为宜,运动量以运动后全身微微出汗为宜,运动必须常年坚持。5 、做好心理护理护理人员经常与老年患者及家属交谈,及时掌握患者的心理状况给予疏导。特别是对于曾经跌倒的,约有5 0 跌倒者5对再次跌倒产生恐惧心理,因此,要帮助他们了解如何预防跌倒,克服恐惧心理,摆脱跌倒的阴影。四、小结预防患者跌倒是

11、护理工作中需要重视的一个环节,每一位护理工作者都需用细心、爱心和耐心对每位住院老年患者,仔细评价发生跌倒可能的危险因素,加强对陪护人员的安全教育,将“预防患者跌倒”纳入质量控制范畴,并不定期地进行检查,拟定相应的预防对策,确保执行,尤其是对于老年人、行动受限、意识障碍等易发生跌倒的高危人群,更要多给予关心、问候,多巡视和多观察,尽量确保每一位住院患者的安全。麻醉后恢复室护理质量 控制方法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麻醉科陈旭素 黄毓婵陈少青朱琼芳罗文颖5 1 0 0 8 0麻醉后恢复室又称为麻醉后监测治疗室是对麻醉手术后病人进行严密观察和监测,直至病人的生命体征恢复稳定的单位。我科自1 9 9 9 年恢复室启用至今,共收治病例约8 万多例,建立一套较适合恢复室质量控制的护理管理体系,收到良好的效果。作者认为实施了麻醉后恢复室的护理质量控制方法可降低病人手术后早期出现严重并发症或死亡率。现将我院麻醉恢复室的护理质量控制方法介绍如下。一、资料我科共有手术间3 2 间,恢复室两个分一区、二区,一区有恢复室床位8 张。二区5 张,总共有1 3 张床位,正常开放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