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与月亮的浪漫情怀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7812712 上传时间:2018-07-05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9.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李白与月亮的浪漫情怀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李白与月亮的浪漫情怀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李白与月亮的浪漫情怀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李白与月亮的浪漫情怀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李白与月亮的浪漫情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李白与月亮的浪漫情怀(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月亮的浪漫情怀内容提要: 李白对月亮非常的喜爱, 他在诗集中提到月亮的诗句不下三百处。他 钟情于飘渺的 “空中之月” 是与当时的民间传统有关。 中华民族习用 阴历,人民的许多苦乐都是在月亮的照耀之下形成的,月亮是一切美 的想象的总汇。 正由于月亮的阴晴圆缺, 变化多端, 给予李白以无限 遐想的空间,使之与他那狂放不羁的性格与天马行空的创作风格相吻 合, 因此,李白与月亮一拍即合, 共同开创浪漫主义月亮诗的新纪元。关键词:浪漫情结纯洁之情思念之情李白是盛唐文化孕育出来的天才诗人,其非凡的自负和自信, 狂傲的独立人 格,豪放洒脱的气度和自由创造的浪漫情怀,充分体现了盛唐士人的时代性格和 精神风貌。

2、他的诗歌创作充满着神奇色彩。 闻一多先生曾经根据“李白捉月骑鲸而终”的民间传说,写下了一首慷慨 激昂而又哀怨动人的诗歌李白之死。虽然这只是一个美丽的传说,但以 李白的浪漫狂放性格, 这样的辞世似乎更合乎人们的口味。他的出生, 就已被神 话为星精下凡,他的逝世,被说成是“江中捉月,骑鲸上天”就不足为怪了。就 连他的妹妹都有一个“月圆之墓”的古迹,可见,李白本身就是一个浪漫神奇的 化身。他的人生,他的作品,也就与充满浪漫色彩的月亮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其一,李白的恋月情结与当时的民间传统有关。 在林庚的唐诗综论里有这样一段记载: 原来中国民族由于习用阴历,对于“月”是具有特别深厚的友情的,农民 的生

3、产劳动要看着它, 离乡背井的人们要看着它, 元宵节时要看着它, 中秋节时 要看着它;吴刚伐桂的故事,嫦娥奔月的故事,玉兔捣药的故事,它乃是一切美 的想象的总汇。吴歌 : “月子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 ”中国人民是多么 熟悉于这个月,人民的苦乐都在她的照耀之下,它成为古代人民生活的一部分, 它是一个日历,一个活的月份牌,所谓“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 “闻道欲来 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 ”这一个人民所喜闻乐见的形象,它是结合着中国人 民感情的月,是被中国民族传统所丰富的月,一般说来,比西洋中的“月”的接 触面要显得宽阔得多,这就是广泛意义的民族形式。 由于月亮亘古永存, 普照四方, 有

4、着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 中国文人对于 月亮有着一种特别深厚的感情,月亮每每成了他们吟咏的对象。翻开诗卷, 写月 的诗句浩如烟海,如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山居秋暝) ,空明清 幽的画面尽收眼底;王昌龄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出塞), 赋予明月以超越时空的灵性。一、表现纯洁的童心。 李白对于月亮的感情并非一朝一夕的,当他还是懵懂孩子的时候就已对月亮产生浓厚的兴趣。 “小时不识月, 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 古 朗月行 ) “李白的诗歌富于想象, 几乎达到天真的程度。”一轮明月挂在空中, 在一个不识月的孩子天真的眼里,它就是一个亮晶晶的白玉盘, 甚至是

5、一个飞行 在青云之上的瑶台镜。写得一片天籁,淳朴自然,平白如话,宁静中透出几分生 气, 这就是李白童年的缩影。 他像儿童那样想象月亮跟随着自己一路从山上下来: “暮从碧山下, 山月随人归” ( 下终南山斛斯山人宿置酒 ) “正由于他童心一样 的天真,他才能够不受一般常识的限制,而保持着新鲜的想象力。“李白的诗 唤起了人们对于童年的回忆。 二、表现思念之情。 1、表现游子浓浓的思乡之情。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静夜思)李 白的这首诗几乎无人不晓, 从天真烂漫的儿童, 到饱经风霜的老人, 谁不喜欢它, 吟诵它?虽然它是那么的质朴,那么的简单,不加一点渲染,不作一

6、句说明,然 而,却能勾出多少人们的思乡之情。在这里,诗人思乡的缘由是因为低头看见床 前明亮透彻的月光, 产生了错觉,误以为地上铺了一层白亮亮的冰霜,当他惊觉, 举头看见挂在空中的那轮明月时,却令他想起了故乡的那轮明月, 思乡之情油然 而生。月亮就是李白梦中的家园, 每每看见月亮, 李白的游子思乡之情就尽溢胸 中。 2、表现征夫思妇的眷念之情。 由于月亮亘古如斯, 而世事却变幻无定, 所以月亮易于撩动人们的思念之 弦。如关山月: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描 写了远在塞外的征人, 见月,不由得思念起万里之外的故乡的情怀。而另一首捣 衣篇 :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

7、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时平胡虏,良 人罢远征。”这一挂在长安城头的月亮,唤起了如千军万马的捣衣声,任那秋风 怎样吹也吹不尽,妇女对远征丈夫的深切怀念之情。3、表现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月亮也是传递诗人感情的信使,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 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 (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 ,当诗人李 白听到友人王昌龄遭贬,不觉愁肠寸断。自此,李白与王昌龄分隔两地,幸好月 照中天,千里可共, 所以李白要将自己的一片愁心寄予明月,伴随王昌龄走到遥 远的他乡。诗人通过他丰富的想象, 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竟变成了一个了解自己, 富于同情心的知心人, 能够而且愿意接受自己的

8、要求, 将自己对朋友的思念和同 情带到遥远的夜郎之西。 “由于作者感情的外化,使得他描写的客体形象中往往 具有浓厚的主观色彩。实际上是诗人在借客体形象来寄托抒发自己的感情。”三、描写超逸柔媚的月色。 自然界中的月亮,阴晴不定,忽圆忽缺,姿态万千,多少文人骚士为她而 销魂,李白更是为她而疯狂。 在李白笔下的月亮更是美丽非凡。李白用他那举世 之笔,描绘了一个个飘逸宁静的月亮形象,有圆月: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缺月: “倏忽城西郭,青天悬玉钩。 ”新月: “忆昨新 月生,西檐若琼钩。”晓月: “月衔天门晓,霜落牛渚清。 ”夕月: “荐枕娇夕月, 卷衣恋春风。”夜月

9、: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这些月的形象各具情态,令 人向往,令人遐想。在皎洁月光照耀之下的景色, 飘逸迷人,李白笔下的月景更是洋溢着浪漫主 义的神奇色彩,构织出的月光世界多姿多彩,美不胜收。自金陵溯流过白壁山 玩月过天门山寄句容王主簿中写道: “沧江溯流归,白壁见秋月。秋月照白壁, 皓如山阴雪。”描写了诗人在沧江之上饱览江水和白壁山的夜景,突出了秋月这 一意象。 四、月亮是诗人理想的化身。 “李白的一生都在追求 “济沧生” 、 “安社稷”、“览明月”的远大高洁的理想。” 明月是李白高洁理想的化身, 曾经写下了“俱怀逸兴壮思飞, 欲上青天览明月” 的豪迈诗句。“沈德潜说诗晬语指出:有第一

10、等襟抱,第一等学识,斯有第 一等真诗。”正因为李白有“第一等襟抱” ,所以才写出“第一等真诗” 。正因 为他品格高洁, 超凡脱俗, 生性好月,才用“天上之月” 来形容自己的理想抱负。 李白一生,在政治上最欣赏的是鲁仲连,他在古风中写道:“齐有倜傥生, 鲁连特高妙; 明月出海底, 一朝开光辉。 却秦振英声, 后世仰末照;意轻千金赠, 顾向平原笑。吾亦澹荡人,拂衣可同调。 ”其二、李白的恋月情结与其孤独的心境有密切的关系。 李白是一个天才诗人,兼儒士、道人、游侠、酒徒、隐士于一身。他的一 生,乐善好施,结交很多,然而他的内心却常有一种无法排遣的孤寂之感。他的 一生,都在追求自由和理想, 企图以自己

11、的美好理想改变现实,其结果却是理想 的幻灭。于是,他把现实中实现不了的理想,对自由、光明的追求和愿望,力求 在文学中得到实现。写下了一首长相思: 长相思,在长安。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孤灯不明思欲绝, 卷帷望月空长叹,美人如花隔云飞端。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渌水之波澜。天长 路远魂苦,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摧心肝。 诗的开始就制造了一种凄冷悲凉的氛围:在深秋的一个夜晚, 庭院井畔的 栏杆上虫声唧唧,月色如霜,洒在窗户旁床上的竹席上,发出寒冷的光。这是一 个凄清的夜晚。孤灯一盏,灯光如豆。在这盏孤灯的床前,正坐着一位苦苦相思 的恋人。在摇曳欲灭的灯前,这位相思者苦闷至极,便站起来,走到

12、窗前,卷起 了罗帷,推开窗子,只见一轮明月正悬在中天,他呆呆地望着月亮,心中一阵酸 楚。 那天空中的美丽的明月, 不就是心上人的脸庞吗?可惜那个如花似玉的美人, 就象这轮远隔云端的月亮一样,可望不可即,可亲不可近,徒令人望月空叹!这 诗中的主人公就是李白自己,明月是他的理想王国。李白才华横溢, 高傲不羁, 常有一种遗世独立的孤独感。只好与诗酒月会 友,以排遣心灵的苦闷和内心的痛苦。李白好诗好酒,天下皆知;李白好月,却 要用心去体会。他有名篇月下独酌 :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 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 后各

13、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写下了月下独酌、 把酒问月等名篇。曾有人这样形容李白的孤 独:自己独攀高峰,想找个伴,却发现人们还在山脚下“蠢蠢欲动”。使他产生 阳春白雪, 和者盖寡, 旷世无知音的寂寞与孤独感。这样的深入骨髓的孤独并不 是一般人所能体会的, 也并非言语所能表达的, 或许只有天上之月能理解。 所以 说,李白诗中的月亮是诗人童年的伴侣,是朋友的信使,是故乡的亲人,又是知心的朋友。 月亮本是无情之物, 可是由于移情作用, 作者强烈的思想情感都外射 渗透到客体形象里了,以拟人化使无情之物具有天真、可爱、忠诚、纯洁等人类 的高尚品质。” 怪不得,李白为了救起这落水的心中之月,不惜奉献

14、自己的生命。 因为月 亮没有了,他人生的寄托也就没有了。诗人的恋月情结在这里可略见一斑。 综上所述,李白与月亮是天作之合。月亮因为有了李白,显得更飘逸了; 李白因为有了月亮,显得更传奇了。他们共同谱写了一首缠绵悱恻的人月恋曲。注释: 林庚: 唐诗综论,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7年版,第 209 页 林庚: 唐诗综论,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7年版,第 131 页 林庚: 唐诗综论,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7年版,第 132 页 林庚: 唐诗综论,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7年版,第 203 页 葛景春: 李白思想艺术探骊 ,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1 年版,第171 页 葛景春: 李白思想艺术探骊 ,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1 年版,第159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