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荆州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7810816 上传时间:2018-07-05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66.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荆州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湖北省荆州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湖北省荆州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湖北省荆州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湖北省荆州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北省荆州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荆州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荆州中学 2015-2016 学年度上学期期 末 考 试 卷年级:高二科目:历史命题人:审题人:王第 I 卷 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25 道小题,每小题2 分,共 50 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在中国古代相当长的时期内,人们的普遍观念是: 一个人 , 如果被认为是“逆子”, 他在道德上就站不住脚; 如果被认为是“乱臣” , 他在政治上就直不起腰; 如果被认为是“卖国”,那他根本就不能称作人。材料主要说明( ) A. 外儒内法的社会化 B.儒家思想的法制化 C.程朱理学的系统化 D.儒 学 观念的世俗化2.乾隆和嘉庆时期学者官员大都热衷于刊印自己的诗集,但道光时期的学者官员大

2、都出版与时政有关的著作。这种变化说明了道光年间( ) A经世思想得到发展B思想控制逐渐加强 C 传统文化日趋衰落D“中体西用”的影响3.五四时期,各色各样的主义蜂拥而入中国。从新实在论到尼采主义、国家主义,从先验主义到英美经验主义、实验主义乃至民主主义、自由主义、 个人主义 , 都曾化为众多中国人的言谈和文章。这一思想状况( ) A得益于政治民主自由的思想氛围B体现了国人自卑的病态心理C反映了观念变革已是大势所趋 D阻碍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4.路德曾说:“教皇、主教、神甫、修士被杜撰为神圣阶层,王公、贵族、工匠、农民被称为世俗阶层, 这纯粹是谎言和虚假的编造, 实际上,所有的基督徒都是属灵阶

3、层,除职业外,并无区别。”以下解释符合路德本意的是( ) A宗教信仰是愚蠢的B神职人员不应存在 C现实世界人皆平等D反对封建君主统治5.魏晋风度指的是魏晋时期名士们所具有的那种率直任诞、清俊通脱的行为风格。饮酒、服药、清谈和纵情山水是魏晋时期名士所普遍崇尚的生活方式。一部世说新语可以说是魏晋风度的集中记录。造成这种文化特点的最主要原因是( ) A魏晋时期佛、道盛行 B江南经济开发,商品经济大发展C新兴门阀士族生存环境险恶,不得不依附某个政治集团D国家分裂,社会动荡不安,人们的精神领域普遍出现了危机2 6.成书于唐代的道教经典玉清经中说元始天尊讲十戒,第一戒不违戾父母师长,第二戒不杀生,第三戒不

4、叛逆君王,谋害国家。这反映了( ) A道教地位上升 B 儒道佛出现融合的趋势 C 道教深受理学影响D佛教开始传入中国7.孔子主张重人事而远“天道”,孟子提倡“济天下”,董仲舒强调“圣人之为天下者,兴利也”,降至宋明,理学家把提倡“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的大学抬到了“四书”的地位。这说明儒家思想( ) A逐渐成为统治者加强专制统治的有效工具B不断调整以顺应经济发展需求C一贯强调积极入世和社会责任担当精神D坚持追求天人合一的价值观念8.康有为借助经学外衣和孔子的权威来宣传维新变法,而新文化运动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则把斗争矛头直指孔教,两者说明的共同问题是()A儒家学说对中国社

5、会的影响根深蒂固B儒家思想已不适应时代需要,成为革命对象C儒家学说倡导社会变革,成为维新派变法的有力工具 D 儒家思想成为近代民主政治建设的阻碍9.随着近代民族工业的出现和初步发展,在思想文化界出现一批已经不同于洋务运动理论家的早期改良派学者。他们主张()A.“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B.“有议院,而昏暴之君无所施其虐,, 草野小民无所积其怨”C.“未款之前,则宜以夷攻夷;既款之后,则宜师夷长技以制夷”D.“公理之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之俱在,即以革命去之”10.英国的布拉德肖法官曾在法庭上向查理一世宣示:“在国王和他的人民之间存在一个协定, 这就好像一条纽带。纽

6、带的一头是君主对国民应尽的保护义务,另一头是国民对君主应尽的义务。先生,一旦这条纽带被切断,那么只能说,别了,君主统治!”他的思想观念是()A君主立宪社会契约论革命权利说D天赋人权11. “牛顿的发现,给人类带来从未有过的自信。曾经匍匐在上帝脚下的人类,终于大胆地抬起头来,开始用自己理性的眼光打量世界。”这主要肯定牛顿的发现()A直接推动天文学的革命 B使人类彻底摆脱神学的束缚C促使人类开始关注现世生活D促成理性与思想的自由发展12.下面是鸦片战争后中国翻译西方书籍的类别变化一览表。这一变化( ) 时期概况1850 年到 1899 年自然科学尤其是应用科学类著作在数量上超过了社会科学和古典文学

7、类著作 ,比例为四比一1902 年到 1904 年社会科学和古典文学类著作在数量上超过了自然科学、应用科学类著3 作, 比例为二比一1912 年到 1940 年社会科学和古典文学类著作比自然科学和应用科学类著作多两倍A与中国近代民族危机严重程度有关B反映了中国近代对科技重视不足C与大众传媒的商业性影响加深有关 D反映了民众文化消费的多重选择13.1904 年清政府颁布的奏定中学堂章程规定:“先讲中国史,当专举历代帝王之大事,陈述本朝列圣之善政德泽,暨中国百年以内之大事;次则讲古今忠良贤哲之事迹,以及学术、技艺之隆替,武备之弛张,政治之沿革,农、工、商业之进境,风俗之变迁等事。”这反映出( )

8、A中国教育完成了近代化 B部分教学内容适应了社会发展C清末培养出了大批人才 D清王朝君主专制空前强化14.下图是近代名人严复名人陵墓护栏上的自书镌刻。有史学家认为,寥寥数字,蕴意极丰。假定确实如此,就他一生追求和最大的贡献而言,其中“适之”的“之”当指()A船坚炮利 B正统正宗 C天道进化 D民主革命15.1907 年张之洞在湖北武昌成立存古学堂,并给清王朝上了 保存国粹疏 ,声称当时 “道微文敝,世变愈危” ,只有“存国粹”才是“息乱源”的最好办法。材料表明张之洞的目的是 ( ) A推动洋务运动的发展,自强求富 B抵制革命思想的传播,阻止革命C维护民族的传统文化,引进西学 D继续维新思想的宣

9、传,预备立宪16.“兴起于18 世纪初的美国文化,实乃启蒙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撞击融合后的产物。两项运动有个共通之处而这正是美式思维模式的根本。”这里“美式思维模式的根本”是指( ) A强调个人自由 B重视法制 C崇尚理性科学 D宣扬民主政治17.新浪潮电影产生于1958 年的法国 ,一经出现即风靡全球。 这类电影刻意描绘现代都市人的处境、心理与爱情,主张即兴创作,大多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这种现象反映了人们() A.对“理性王国”的失望B.对社会问题的典型再现与剖析C.对时代的困惑和迷茫D.对工业化带来的成果感动满足18.“文艺复兴虽然许多新成就的基础是古典文化,但是它们很快地超越了希腊、罗马影

10、响的范畴。 文艺复兴包括一些当时占统治地位的理想和看法,使文艺复兴印上了一个独特社会的标记。总的来说,这些理想和看法中特别突出的是乐观主义、世俗主义和个人主义。”这4 里的“独特社会”的含义是()A. 工商业发展及资本主义萌芽B. 罗马天主教会势力日趋衰落C. 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运动纷纷兴起D. 人们热衷于追求理性、民主、自由19.作为一档电视娱乐节目,湖南电视台举办的“超级女声”“快乐男生” 以及随后兴起的 “红楼选秀” “奇迹舞动” 等娱乐节目都曾轰动一时,并使诸多少男少女一夜之间成为耀眼的新星。这一文化生活现象折射出() A.传统的伦理意识面临挑战B. 大众审美的世俗化倾向C.国人的文化

11、观念开始走向多元化D.政府放弃了对文化传媒的管控20.中华文化史 一书写道:“这一时期民本思潮的重心有二:在人类与自然关系(天人)方面,突出人的地位;在人类社会关系(君民)方面,强调民的作用。”这一时期()A.百家争鸣局面出现B.儒学正统地位确立 C.儒家伦理得到强化D.儒学思想趋向新启蒙21.史学大师钱穆认为: “在中国历史上,自秦以下之传统政府, 应称之曰士人政府 。士人政府之正式确立,则在汉武帝之后。” “士人政府”的正式确立主要表现在()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刺史制度的建立 C.颁布“推恩令” D.习儒学,行察举22.伏尔泰研究了牛顿的科学成就,孟德斯鸠写过多篇自然科学的论文

12、,康德在46 岁之前的著述也集中在自然科学方面,他们“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审视自然、人类与上帝的关系,形成了自然法论中具有新精神的人文主义”。据此可见启蒙运动时期的“人文主义”()A划清与自然科学的界限 B汲取了理性思考的精神C偏离了文艺复兴的轨道 D开启近代思想解放序幕23.1956 年,党和政府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两个“八字方针” 。它们的相同点是() A.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进行社会主义建设B.直接促进我国科技与文艺领域的繁荣C.促进和完善了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D.推动了国民经济调整任务的顺利完成24.1901 年梁启超首先提出了“中华民族”的概念。五四运动之后“

13、中华民族”一词逐渐普及,几乎家喻户晓。 “中华民族”概念从产生到被认同的背景应该是()A军阀割据战火连年 B 维新思想初见端倪C传统文化备受冲击D民族危机不断加深5 25.中国文化概论 : “中国绘画相信有一个最佳视点,只是这视点不是焦点,而是天眼 ,即画家要站在一个宏伟的高度,俯察游观自己所表现的对象。因此,中国画家少去写生,而是收尽奇峰打草稿,这样作画运思时,就处于一个以大观小,一切了然的境地。”据此可知,影响古代绘画创作的思想是()A佛教思想程朱理学道家思想D陆王心学第 II 卷(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 道小题 ,第 1 题 20 分,第 2 题 18 分,第 3 题 12 分

14、,共50分)26 (20 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在先秦时期, 统治阶级以遵从“天命 ”自居, 奴隶则被视为“会说话的工具 ”,奴 隶主甚至对他们拥有生杀之权。在那时,人和人不仅不同,有些人甚至不被当作人。当然 在 奴 隶 主 和 自 由 人 民 之 间 也 有 道 德 价 值 观 来 调 节 他 们 的 利 益 和 行 为 , 如 中 国 的“忠 ”“ 勇”“节”“ 孝 ”等。春秋战国之后, 古人发展出了一套完整的价值观和价值体系,不仅有道德层面的价值观,如“仁义礼智信 ”(五常),还有反映社会制度性质的社会规范,如“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三纲)。显然,历史地反映封

15、建主义社会等级制的价值观是 “三纲 ” , 即“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夫夫妇妇 ”;而反映人民生活道德的是“ 五常” ,即道德生活的规范性要求,以达到“怀仁义以相接”。 摘编自韩震西方哲学史材料二在欧洲资本主义革命初期,新兴的资产阶级还没有掌握政治权力,他们希望摆脱封建主义束缚,提出了“自由、平等、 博爱 ”的制度性价值承诺,对封建主义的等级贵贱价值观进行批判, 由此顺理成章地举起动员各个阶层人民的旗帜,并在欧洲范围内逐渐推翻了封建主义统治,确立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随着资产阶级夺得了统治权,资本主义制度获得确立, 但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现实社会主义实践的压力下,资产阶级也逐渐把其核心价值观调整为 “民主、 自由、 人权 ”,从而仍能在一定程度上继续掌握资本主义社会的道德制高点。 摘编自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1) 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价值观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原因。(1分)(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资本主义社会价值取向的变化及其产生的影响。(分)(3) 综合以上材料,我们应当如何继承发展人类社会的优秀价值观?(分) 27 (18 分) 探索救国之路是中国近代史的重要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